《三国演义》中,斩颜良,诛文丑,堪称是关二爷一生之中的巅峰之作。与此同时,号称是河北名将的颜良和文丑,也因此被扣上了“水货”“徒有虚名”的帽子。的确,颜良文丑,在书中实际与人交手的场面并不多,其名号多是通过他人之口的夸赞,而为人所知。比如虎牢关前,诸侯面对华雄挑衅束手无策之时,袁绍感叹道:“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若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这样被袁绍器重的两员名将,居然在关二爷手下走不了三回合,未免让人大跌眼镜。
难道颜良文丑真的是徒有虚名,真的是袁绍看错人了吗?并不见得如此。
若细看《三国演义》原文,则会发现,颜良文丑二人虽然出场不多,但战斗的含金量是相当高的。颜良在白马坡,一出场便连斩曹营两员武将宋宪和魏续。宋宪与魏续,原本是吕布麾下将领,吕布对此二人非常信任。由此可见,这二人绝非一般的炮灰,而是有些本事的。然而,宋宪在颜良手下,只坚持了一回合不到,便成为了刀下亡魂;魏续为宋宪报仇,结果只三个回合,便血溅沙场。紧接着,曹营猛将徐晃上前挑战颜良。此时的颜良,已经连斩两人,体力有所损耗,更重要的是,他的杀气已经有所衰减,战斗状态已不在最佳。但仅仅二十回合,徐晃便败归本阵。须知,徐晃曾经与曹营第一猛将许褚激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由此可见,颜良的实力,应当能甩开徐晃两个档次,甩开许褚一个半档次。
文丑同理,文丑在《三国演义》中的首战,是与巅峰前的赵云,鏖战六十回合而不分胜负;后来在面对曹军之时,先是用箭射伤张辽,又在二十回合之内击退徐晃,可见,他的武艺也是不低的。
若关于在白马坡,与颜良正面交手,此战结果将会如何?
负责地说,虽然关二爷武功超群,但如果真的是公平交战,他是没有机会赢颜良的。一百回合之内,关二爷应该会被颜良击退。
关二爷斩颜良的过程,非常梦幻——所谓梦幻,便是不真实。原文交代,关二爷当时已经策马飞奔,举起大刀来取颜良,颜良居然没有反应过来,原文中的描写居然是“颜良方欲问时”,他居然想“问”,问什么?不得而知。不过后人曾经作诗一首,来分析此事,通过此诗也许能窥探一二:
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
当时的刘备,正在袁绍麾下听命。很有可能是刘备在颜良出征前,向他交代了某些事情——比如,见到关羽手下留情,告诉他让他归降袁绍。这是很有可能的,否则,以颜良这种高手的反应速度,是不可能如此轻易地被斩杀的。可以说,颜良根本没有把关羽当作是敌人,他至死都以为关羽是前来谈判,甚至归顺的。
回到主题,能够在二十回合内彻底击败徐晃的,《三国演义》中找不出第二个。徐晃属于顶级将领,《三国演义》一般对顶级名将之间的交手,大多采用平衡的方法,比如安排二人打个三四十,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此时的徐晃,根据年龄推算,正处于巅峰期,但《三国演义》毫不留情地描述,徐晃“败归本阵”。可见,才撑了二十回合的徐晃,此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不跑,只能成为刀下之鬼。因此,有理由相信,演练有能力在二十五回合之内,斩杀徐晃。而根据其他章节可知,徐晃在五十回合之内能够与许褚战平,而许褚与张飞在数十回合之内也能打得有来有回。可见,张飞虽然综合起来高出许褚一些,但并没有大的档次差距。
然而,颜良的表现,体现出的实力,可以说是碾压曹营诸名将。关二爷,在面对名将之时,从来没有体现过自己的统治力。因此,颜良的战斗力,是高出关二爷一档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因此,若真的动起手来,颜良在一百回合之内,可以压制关二爷,但关二爷有赤兔马的加成,并不会被轻易击杀,在情势危急之时,迅速脱身,不是难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