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政权的建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曹操的成功绝非偶然,除了他自己招贤纳士,能够吸引一大批人才来投效,也离不开背后宗族的支持,虽然不像袁绍那样四世三公,名声显赫,不过他的父亲也做过太尉,家中积蓄丰厚,夏侯家也是地方大家族,所以他起兵之后,就有不少宗族人士来帮忙,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为稳固其政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众多宗室中,威望最高的莫过于曹仁和夏侯惇,二人不仅仅是曹操兄弟,也是各自家族的代言人,所以,除五子良将和五大谋主之外,曹魏的肱骨,就是这些宗族将领了。
曹仁,字子孝,当黄巾之乱的时候,这人也没闲着,纠结了数千人在淮河,泗水一带劫掠为生,也因此有了自己的部曲,后来曹操在衮州名声大振,这位兄弟也就前去投奔,成为了曹操麾下的司马。194年,曹操出征袁术,曹仁为前驱战果累累,立下功勋,后来进攻陶谦,曹仁又击破了陶谦部将吕由,要知道丹阳兵的实力还是很强的,随后和曹操主力会师彭城,继续推进,连破三城,更是击退了陶谦的增援,之后就是刘备增援,曹操后方有失,曹操和吕布交战,曹仁再立战功,击破了吕布部下刘何,将其生擒,后来击退吕布,曹操又花费大力气将黄巾军平定(衮州因为边让的缘故,不适合作为政治忠心),随后将天子带到了许都,并且上奏天子,为这位兄弟请功为议郎。198年,进攻张绣,曹仁为别部围攻周围县城,后来曹军撤退,张绣追击而士气低落,曹仁出现鼓励将士们振奋起来,加上曹操的鼓励,最后反击张绣而将其击退。199年,张扬被部将所杀,之后其部下决心投靠袁绍,这是曹操不能允许的,于是曹仁为主将,带领徐晃等出兵进攻,张扬都不是曹军对手,何况一个弑主求荣的部下,他想留下人殿后自己逃跑,结果被曹仁带军追上,最终斩杀而平叛。200年,曹操和袁绍对峙于官渡,这时候汝南的刘辟等人乘机作乱,曹仁进言认为这些人肯定以为我们没有精力去平定他们,而刘备刚刚带领袁绍的军队抵达,肯定还不能控制袁军,南方诸多县城也是因为大军压境而暂时投降,只要我们迅速出兵,就能击败刘备而抑制其势力扩张,曹操深以为然,于是分兵曹仁,曹仁不出所料,带兵成功击退了刘备,收复了南方诸多县城,将刘备势力范围困于汝南,之后继续回师官渡,中间袁绍曾分兵突袭曹军粮道,结果被曹仁击败,破于鸡洛山,从此袁绍不再分兵,也为日后一战定输赢埋下了伏笔。205年,河北安定,这时候曹仁还在围困高干于壶关,曹操很生气,下令破城之后屠城,结果久攻不下,曹仁建议,给他们留条活路,他们就不会誓死抵抗了,曹操觉得也是,毕竟河北都平定了,高干死守,他的部下,百姓也不乐意,随后下令接受投降,于是壶关城破,并州也归属曹操,回许都后曹操分封诸将,曹仁被封都亭候。
208年,曹操征伐荆州,曹仁一跃成为了行征南将军,赤壁之战后,曹操留下曹仁守南郡,自己回去休养生息了,之后周瑜带兵数万进攻曹仁,因为曹仁兵少,被周瑜分兵出甘宁夺取了夷陵,曹仁被迫分兵围困甘宁,结果被周瑜在夷陵击败,周瑜乘势带兵过长江,和曹仁对峙。209年,双方于南郡城下交战,曹仁部下牛金请战,带数百人突袭入吴军阵中,结果被围困,曹仁就想亲自去救援,当时很多人劝阻认为主将不能把自己放置于危险的境地,而曹仁不听,带领精兵出城大战,结果曹仁锐不可当直入吴军阵中救出牛金,随后又反复冲杀,直到把曹军将士都救出来方才回南郡,一战扬名而被称为天人,此战后曹操再次为他请功,封安平亭侯。后来徐晃带兵到达江陵一同对抗周瑜,期间周瑜曾中箭矢而导致吴军士气低落,曹仁想一鼓作气,结果被周瑜识破,最终在和周瑜对抗的一年多时间里损兵折将,最后被迫放弃南郡,不过能做周瑜的对手,也可以看出来曹仁的本领了。211年,征西将军夏侯渊出兵河东,关中将领叛乱,曹操西征,曹仁为安西将军镇守潼关,在渭水之南击退马超,随后带领大军平定河间田银的叛乱。213年,众臣进权曹操领九锡(古代臣子最高待遇),晋爵威望,其中曹仁名列前茅,216年跟随曹操贞观孙权,217年,孙权上表求和而曹仁留下守扬州。后来因为局势变化,曹仁再次担任征南将军,带领军队驻守樊城,相当于节制曹魏的荆州势力。218年,关羽北伐,曹仁和关羽对抗,当时为了加固防御而增加了很多徭役,结果引发了百姓不满而叛乱,宛城守将联合关羽据守,曹仁带兵进攻围困宛城达四个月,最终城破而屠城,之后回师樊城,去掉了头上的行字,成为了正式的征南将军。之后关羽进攻荆州,曹仁防备不足被困,曹操派出庞德大军支援,结果曹仁把他们放在地势低的樊城北部,而且没有准备大船,这也为水淹七军埋下了伏笔,这时候人心惶惶,关羽威震华夏,而城中满宠和曹仁盟誓,杀死马匹以表明决心,加上曹操迅速调动兵力支援樊城,孙权的盟约背弃等种种原因让关羽迅速败退,樊城安然无恙。不久之后曹操去世,曹丕进位魏王,曹仁当上了车骑将军,封陈侯,后来驻守宛城,焚毁了襄阳,樊城。221年,曹仁被拜为大将军,屯兵合肥而备战孙权,之后爆发了大规模战役,当时曹仁带兵数万而朱恒只有五千兵马,朱恒看不起曹仁,认为他有勇无谋,随后设下计谋先示敌以弱,诱敌深入随后突袭,占据巨大优势的曹仁兵败,导致这次南征失败,不久后曹仁就病故了,被谥号忠侯,223年,曾受曹叡祭拜。
可以说,曹仁不是一个系统训练过的将领,和甘宁等一样,身上的匪气未消除,所以打仗才会冒冒失失,遇到弱的就打胜仗,而碰到周瑜,朱恒这样熟读兵法的,自然就无可奈何了,不过跟随曹操多年,功勋卓著而声望颇高,所以曹丕也只能重用他,至于堪不堪用,怕就是那战败后去世难以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