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读三国,不看演义:蒋琬主政期间蜀汉到底是怎样北伐的?

真读三国,不看演义:蒋琬主政期间蜀汉到底是怎样北伐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伊先生 访问量:4940 更新时间:2024/3/14 20:08:27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历时7年的诸葛亮北伐就此终止,依据诸葛亮临终遗言,后主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主持蜀汉军政大事,那么在蒋琬主政期间,蜀汉的北伐战略是如何的呢?

辽东叛乱的契机

公元237年,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发动叛乱,击败魏国名将毌丘俭以后自立为燕王,并且派遣使者称臣于东吴,孙权准备发兵北伐与公孙渊南北夹击魏国。

在公元238年,后主认为魏国东北叛乱,是因为曹睿的横征暴敛,就像当年陈胜吴广的起义一样,势必席卷曹魏全国,这对于蜀汉来说是天赐良机,于是命令蒋琬率领各方兵马驻军汉中,一旦东吴举兵北征,便寻找机会出兵北伐。但是,司马懿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公孙渊叛乱很快被平定,曹魏国内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响应,蒋琬便没有出兵北伐,只是派遣偏师西入与郭淮进行小规模交手。

向东北扩张的设想

蒋琬认为,蜀道艰难,诸葛亮多次从汉中出兵秦川,都无功而返,不如沿着汉水,沔水东进,收复东三郡,打通荆、益二州北方水路,之后从东三郡出兵进攻荆州襄阳等地。他下令在蜀地大造船只,准备实行东进计划,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蒋琬就病倒了。但是他也并没有因为生病放弃计划,而是效仿当年诸葛亮,长期待在汉中前线等待时机。

朝堂之上,包括姜维在内的众臣都等认为,这个想法并不可行,水路出兵虽然交通便利,顺流而下可以迅速到达荆州,一旦失败,撤退之时,顺流而下变成逆流而上,行军速度大减,一旦被魏军切断上游退路,局势将变得非常危险。

其次,没有南郡作为依托,与益州山川相隔的东三郡很难守住。

再次,沿着汉水、沔水收复东三郡后,不仅可以威胁东北的襄阳,还能威胁东南的江陵,东吴与蜀汉的同盟关系其实十分脆弱,因此一旦夺取东三郡,势必引起东吴的警惕。

夺取凉州的设想

之后,后主派遣费祎,姜维去汉中劝阻蒋琬,姜维向蒋琬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西入羌中,联结羌胡,进军曹魏西北方向,夺取魏国的凉州地区,先争取在北方与曹魏共存,再徐图进取。

于是蒋琬上书给后主称:

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三国志》

当年蜀汉以偏军进入羌中,打得郭淮败逃。(郭淮被击败的这个事件有两个说法,有说指的是公元230年魏延以偏师击溃郭淮的阳溪大捷,有说指的是公元238年姜维率领偏师西入击退郭淮)考虑到事情的长短得失,凉州(指陇西地区,蜀汉称凉州,曹魏称雍州)的事情应该优先考虑,因此他提议以姜维为凉州刺史,率领北伐军主力进攻凉州,他则率领留守部队驻扎在涪水一线,作为姜维后方的屏障,如果曹魏从东北而来,就率军去抵挡。(意为姜维断陇,蒋琬阻援。)

这是费祎,蒋琬、姜维三人经过商量取得的共识,可是正当姜维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时,到了涪城以后的蒋琬病情加重,不久以后就病逝。继任的费祎主张保境安民,休养生息,收回了姜维的兵权,严格限制姜维的兵力,致使姜维在费祎主政时期,每次北伐出动的兵力都没有超过一万人,蒋琬的夺取凉州计划也随着他的身死而终止。

参考文献:

三国志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蒋琬

更多文章

  • 三国时蜀国重臣蒋琬为何在当阳挂印而去?

    历史人物编辑:茹喜标签:蒋琬

    三国初期形势图三国时,当阳县的县令叫蒋琬,字公琰,湖南零陵郡湘乡县人。蒋琬是刘备的兄长刘表的属下。建安十三年秋,当阳县令蒋琬得知刘备携带数十万百姓逃亡当阳,所带干粮都已吃光了,便亲自派几十辆车送粮给刘备,每辆车上都插着一面三角小旗,旗上写着四个大字:“蒋琬献粮”。蒋琬雕像随后,蒋琬离开了当阳。因为荆

  • 王者之心:区区县城里也驻扎着百万雄师,为了招降蒋琬也是拼了

    历史人物编辑:奕道君心标签:蒋琬

    路人甲们遍地走,三国名将反而成了稀罕物种,taptap版《军令如山:王者之心》这款手游最标新立异的地方,在我看来就是这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伙儿就是不信这个邪,难不成靠一群泥腿子起家就成不了气候吗?之前我侥幸在野地里抓到了踏青的蒋琬,先把他收了,好让城里有个干练的主簿。紫色品级的蒋琬,虽然在游戏里

  • 蒋琬维护了蜀国的团结?当时蒋琬对国家发展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蒋琬

    蒋琬(?~246),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零陵县)人,少时,蒋以才名闻于郡县。赤壁战后,随刘备入蜀,初为广都(治所在今四川省双流县东南县)长,而常感不展其志。一日,刘备出巡广都,见其“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大怒,欲严刑处死。军师诸葛亮知蒋琬为人才,便向刘备说:蒋琬乃国家栋梁之才,社稷之器,而非一

  • 诸葛亮去世前,为何传位给蒋琬,而不是姜维呢?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蒋琬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诸葛亮继承刘备的遗志,多次北伐中原,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在诸葛亮临终前,选择蒋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与此相对应的是,姜维虽然在之后多次北伐中原,却没有掌握蜀汉的大权。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去世前,为何不选择姜维做继承人呢?一一方面,这

  • 八虎骑,夏侯霸,曹彰和曹操这十位亲族将领武艺应该怎样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安安哥在深圳标签:夏侯霸

    东汉末年三巨头之中,曹操手下武将实力最强。这些武将有张辽,张郃,徐晃,乐进,于禁,许褚等外姓将领两种;另一种是曹操亲族将领,即八虎骑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曹纯,夏侯尚,曹休,曹真等,以及曹彰,夏侯霸等人成绩都很好。曹操亲族将领多加重用,对曹魏的创建与巩固功不可没。那么曹操这10位亲族将领武艺怎

  • 夏侯霸预言:蜀国将被钟会所灭,姜维不以为然,15年后果然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夏侯霸

    前言:所谓读史使人明智,今天笔者给大家讲述一段《智囊全集》中的一则智慧故事。谈到夏侯霸,或许很多人不知其名,亦不知其事。而在正史中,他却是一位很有胆魄和眼光的武将。要说他的父亲夏侯渊,自然有很多人了解。尽管夏侯渊最终在定军山一战中输给了黄忠,导致其兵败身亡,但他本人的统兵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曹操逐

  • 魏将夏侯霸为求自保,逃离魏地,孤身入蜀,蜀汉后主刘禅亲自迎接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夏侯霸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夺取曹魏大权,夏侯霸为求自保,逃离魏地,孤身入蜀,蜀汉后主刘禅亲自迎接,对其说道:你的父亲是双方交战之中不幸阵亡的,不是我的先辈杀死的。”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这也是夏侯氏的子孙,夏侯霸一听为之动容,当即便投入刘禅麾下,为蜀汉效力!夏侯霸,魏国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生母

  • 三国演义中,夏侯霸称钟会和邓艾正当妙龄,结果却误导了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端木烽火标签:夏侯霸

    在《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七回中,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以后,就控制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为了扫除后患,司马懿又将在各地任职的曹氏、夏侯氏之人召回洛阳。夏侯霸不甘心束手就擒,起兵造反,被郭淮、陈泰击败,无奈之下只能去投了蜀汉。姜维见到夏侯霸以后盛情款待,酒席之上就询问曹魏虚实。夏侯霸说有两个人“在妙龄

  • 夏侯霸与蜀汉的恩怨情仇,他是如何从恨之入骨到甘心归附的?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夏侯霸

    夏侯霸与蜀汉的恩怨情仇,他是如何从恨之入骨到甘心归附的?杀父之仇定军山上,作为曹魏集团西线最高的军事长官夏侯渊被蜀汉的军队斩首在阵地上面,这对曹魏是一个极大的打击。首先从血缘关系上来说,曹操和夏侯氏兄弟是属于亲戚,对曹操的心理阴影面积是一个极大的增加,再者,作为汉中这个军事要地,最高军事长官的阵亡意

  • 夏侯霸投降蜀汉既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夏侯霸

    大概连夏侯霸自己都不会想到,他自己做曹魏核心集团的高级官员,宗室成员,并有望成为托孤之臣的一代名将居然会投奔敌国,这是多无奈的和悲哀的事情,但万幸的是,敌国对他很好,给予的地位不亚于在曹魏的地位,依旧还是宗室,还是更亲近的宗室。官职更高,可以说,夏侯霸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夏侯霸的生卒年都不详。照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