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年,孙坚战死。跟随孙坚打败董卓并随孙坚进入洛阳的都督都督朱植开始辅佐孙坚的儿子孙策。因为当时孙策实力不强,朱植和其他元老一起依附于袁术。不过当时袁术不设政务,人品不佳,朱植就劝说孙策回江东自立。当时,太傅马日尊正在寿春逗留。征朱植为藩属,升为武郡都尉。当时吴景在丹阳做官,孙策奉命替袁术攻打庐江。刘繇深怕自己被袁术和孙策吞并,引起误解和猜疑。但孙策的家人都在州内,朱植就派人去曲阿接见孙策的母亲和孙权的弟弟们,照顾他们。可以说,他对孙家非常好。后来,朱植想从钱塘入吴郡。
打败吴郡太守徐恭后,朱植进入吴郡,掌管太守事务,将吴郡带到孙策面前。
当时与孙坚并肩作战,后来投靠孙策的将领,除了朱植之外,还有吴郡吴郡人吴靖。当年,吴景因随孙坚征战有功,被任命为骑都尉。孙坚死后,吴景的侄子、孙坚的儿子孙策与陆番、孙和一起投奔了吴景。吴景与他们联手攻打泾县山贼祖浪。最后,祖浪战败,只得逃走。时袁术已占寿春,扬州刺史刘繇渡江,取曲阿为州都。因为当时吴景和孙策的表弟孙贲在丹阳,被刘繇赶到溧阳,无奈又投靠了袁术。后来袁术和刘备争夺徐州,吴景被任命为广陵太守。
自从袁术在寿春称帝后,孙策认为袁术此举无异于自取灭亡,便派人告诉吴景,吴景立即放弃广陵回到孙策身边。
令人不解的是,同一位被孙坚遗弃、忠于孙家的将领,在投靠孙策时却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朱植在附和孙策的时候,把吴郡全县都附在了孙策身上。不过当时吴景已经是广陵太守了,但是吴景依附孙策的时候,并没有带着广陵县依附孙策,而是放弃广陵县,东归孙策。.要知道后来孙策多次出兵攻打广陵,可见广陵的重要性。但吴京放弃了广陵,导致陈登率先夺取了广陵。朱植为什么要将郡县让给孙策,而吴景投靠孙策又为什么不升广陵旗?
其实当时的吴郡和广陵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毕竟孙坚和孙策父子本来就是吴郡人,而朱植之所以能够担任吴郡太守,也是因为当时孙策“造尽了大夫”。也就是说,朱植的吴郡太守不是朝廷授权的,也不是袁术任命的,而是孙策私下任命的。所以,朱植将吴军提拔归孙策所有,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广陵不同。吴景是吴郡人,也是孙策的舅舅,但首先是袁术任命的广陵太守。其次,吴景当时并没有完全控制广陵,广陵郡会有多少人依附于吴军还不好说。毕竟当时广陵的局势非常混乱。
下邳与广陵交界处的盱眙、淮阴,是刘备与袁术的交战地。陈余被袁打败后,出现在广陵县海西县。他可以占领的领土是有限的。身为孙策的舅舅,吴景自然愿意提拔广陵依附于孙策,但因为太守吴景对部下的控制有限,即使他愿意投奔孙策,手下的将士和百姓指挥可能不会跟着他,所以当时非常困难。可能是吴景实力不够,威望低下,才没有把广陵县打包给孙策。
笔者认为,当时吴县基本被朱植和孙氏集团占据。朱植能取吴郡投奔孙策在情理之中,但吴景并没有完全占据广陵,自然没有办法取广陵投奔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