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将,众说纷纭。焦点人物有吕布、赵云、张飞、关羽等几十个武将。
有意思的是,这些焦点武将扎堆于三国前期,到了三国后期,人才凋零,拿得出手的武将不过魏延、姜维、邓艾那么几个,在蜀国相继失去五虎大将,魏国相继失去五子良将的寂寞岁月里,有一个武将,逆天而上,使一条钢鞭,七进七出,杀得数百魏将闻风丧胆,也使自己一战成名,跻身超一流武将的序列。
这个武将,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文鸯。
此人乃是魏将文钦之子,因司马师废黜曹芳,引发众多武将的不满,文钦就是其中之一,他联合毌丘俭在淮南勤王,待得司马师领兵杀到,文钦与文鸯约好兵分两路,前去劫寨,谁知当晚文钦没到,文鸯独自一人前去劫寨,杀了司马师一个措手不及,吓得当时眼生肉瘤的司马师的肉瘤从眼珠内蹦出,血肉模糊。
文鸯一人挺枪跃马杀向中军帐,谁知中军帐戒备森严,文鸯冲突不入,又寻不见文钦,眼看所部伤亡惨重,只好撤兵,恰逢邓艾大军又到,将文鸯团团围住,文鸯独奋神勇,左冲右突,力斩数将,如此反复,共计七次,最后杀出重围,全身而退。
光凭此战,文鸯一举奠定三国后期第一猛将的地位,本来无可争议,但是有人把文鸯比肩赵云,未免还是过了一点。
赵云是怀抱阿斗,杀曹营五十名将,直突重围,难度其实高于文鸯的“七进七出”。
小编以为,文鸯的武力定位,没有到典韦、赵云的地步,只可与曹仁、甘宁等辈作等量之观。怎么说呢?
曹仁守樊城,见部将牛金被东吴兵包围,乃亲率随从数十人,杀透重围,救出牛金,又见余骑被围,又复杀透重围,拔出余部,东吴兵皆披靡,莫敢当者。
甘宁百骑劫魏营,未曾折一人一骑,与文鸯的“七进七出”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但都不如单枪匹马,扶危救主的赵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