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仁即是宗室又是名将,那他的后代为何没走进曹魏政治中心?

曹仁即是宗室又是名将,那他的后代为何没走进曹魏政治中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胡润平 访问量:2729 更新时间:2024/2/5 12:37:14

我们先来看下曹丕的后代处境。曹泰的待遇还算是不错,世袭了父亲的爵位。史书记载,子泰嗣,官至镇东将军,假节,转封甯陵侯。

不过,他属于有名无实,虽然官位摆在这里,但是他手里并没有多少的权力。至于进入曹魏的政治中心,自然是想到不敢想。

曹泰至少还是有名无实,曹泰的弟弟就更惨了,他们只是被封为列侯。史料记载,泰薨,子初嗣。又分封泰弟楷、范,皆为列侯。

平心而论,列侯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官位了。可对于曹仁的后代,用一句比较俗的话说,这个官位就跟闹着玩差不多。就这还是看在曹仁的面子上,曹丕才赏给他们的。

曹仁的后代没有进入政治中心,肯定和曹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曹丕重用谁,谁才有资格进入权力中心。

曹丕对曹仁的后代态度差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史学家对曹丕的评价都是血。史料记载,帝临戎不武,为国好奢,忍害贤良,疏忌骨肉。

这也无可厚非,因为曹丕为了前进,击碎路上所有的绊脚石。哪怕拦路的人是他的亲人,他也会毫不犹豫下手。

曹仁在军队当中有着很高的声望,他的人脉也是非可怕的。如果曹仁的儿子真的崛起的话,那么他的势力肯定会快速扩大,这对于曹丕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所以曹丕肯定会拼命打压曹仁的孩子。如果曹泰等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崛起,那么曹丕的反应绝对不是刮目相看,而是更为忌惮。

曹泰和他的弟弟们注定是不可能进入权力中心的。他们能保留生命,已经非常幸运了。相信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指责曹丕,说他实在太不公正。

实际上,如果曹丕真的大公无私的话,那么曹仁的孩子爵位只可能比现在低,而不可能比现在高。他们的爵位,是靠曹仁之子这个身份获得的。如果曹丕真的按照能力给予他们奖励,估计他们就连爵位都捞不到。

在曹仁的儿子中,曹泰应该是曹仁的三个孩子当中在史书当中着笔墨最多的人了。不过他留下的可不是什么辉煌的战绩,而是不堪回首的历史。曹泰可以说是输多赢少。比如在面对朱桓的时候,他就因为疏忽大意导致军营被烧。史书记载,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

这场战争告诉曹丕,此人不堪重用,而其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个仅是个例。曹丕本就希望将曹泰排除在政治中心之外,而曹泰的表现让曹丕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曹泰无能,军中也没有人为曹泰说话。并不是人性薄凉,而是曹泰确实不争气。如果曹泰各项能力都非常出色的话,那么曹丕将其弃之不用,肯定会遭受到巨大的舆论压力。

可实际情况下曹丕冷落曹泰,反倒是受到了众人的支持。综上所述,曹仁的儿子没有进入曹魏政治中心,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行,再加上曹丕对他刻意打压,而前者所占比例更大。

标签: 曹仁

更多文章

  • 关羽徒有虚名?正史中吊打曹魏五子良将,逼得曹仁差点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曹仁

    现在有一个观点,说关羽只是徒有虚名,杀颜良靠的是偷袭,文丑根本不是关羽杀的,而是曹操杀的,其他的战绩更是一塌糊涂,有何资格位列五虎将之首?还不如张飞,至少张飞还曾独立带兵打败过张郃,在入蜀之战中表现也颇为抢眼。 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关羽仅仅是靠刘备二弟的身份因此在蜀汉地位如此崇高,恐怕也难以服众吧;

  • 周瑜、曹仁正面硬刚,刘备袭取荆南四郡,关羽绝北道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曹仁

    赤壁之战,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曹操退回北方。但紧随其后的南郡之战,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交战方联盟军以周瑜、刘备为主帅,参战将领有程普、关羽、张飞、甘宁、凌统、吕蒙等。曹军以曹仁为主帅,参战将领有徐晃、满宠、李通等,前后持续一年多的时间,也是精彩非常。此战是周瑜人生的最后一战,

  • 同样是重要的战略据点,曹仁为何放弃了江陵,却唯独要死守樊城?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曹仁

    #三国风云录#曹仁是曹操最信任的亲族将领之一,在赤壁之战后,他负责防守荆州方向上的敌军。在这个方向上,曹仁先后与周瑜、关羽进行了艰苦的争夺,最终守住了襄樊防线,为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从曹仁的战斗历程可以看到,同样是进行防御战,他放弃了江陵,却死守樊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曹仁守江陵与樊城的经

  • “襄樊之战”究竟是关羽主动北伐,还是曹仁先动手被反推?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曹仁

    相信很多历史爱好者都知道三国时期的“襄樊之战”,这是一次规模和影响都非常大的战役,包括曹操集团、刘备集团、江东集团三方势力,直接改变了刘备所领荆州的归属,破坏了刘备集团的战略规划以及与江东集团的外交关系,间接引发了“夷陵之战”。小编认为“襄樊之战”的影响其实要远大于“夷陵之战”,应该是所谓三国三大战

  • 曹仁的军事才能被低估了?不,是被高估了|三国27

    历史人物编辑:可本美食日记标签:曹仁

    导读曹仁,字子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以奉法守令著称,在曹魏集团中威望很高。曹丕就很崇拜他,在曹彰北征乌丸前,曹丕曾以魏太子的身份写信告诫曹彰:"为将奉法,不(应)当如征南邪!"让曹彰以曹仁为榜样。而曹植对曹仁的评价也很高,认为他是“帝之股肱”的重量级人物。据此,有人认为曹仁是曹操麾下

  • 三国武圣关羽,如何逼得曹仁差点弃城而逃?

    历史人物编辑:咖啡醉人心标签:曹仁

    当时关羽采用“水淹七军”的战略,擒了于禁,斩杀了庞德,可谓说是大获全胜。然后就带上大小将士上了战场,想要攻打樊城。此时的樊城周围大水奔流,从城墙地处一直涌进城里来。水势非常大,曹军为了应对水势日夜不暇,一直不停地挑土搬砖,想要修补城墙。但是水流实在太急,还是堵塞不住。经过了几天之后,曹军有些扛不住了

  • 盘点三国四大守城名将,个个能耗死对方,曹仁上榜,第一当之无愧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曹仁

    盘点三国四大守城名将,个个能耗死对方,曹仁上榜,第一当之无愧三国乱世中发生过许许多多战役,每次战争总有人败,有人胜。三国时期,冷兵器尚属发展时期,攻城技术有限,相比之下守城是更划算的。三国之中也不乏一夫当关之守城帅才,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三国中四大守城名将都有哪些?四、文聘文聘,字仲业,是一位出色的曹魏

  • 关羽和曹仁,谁的能力更强一些,战斗结果证明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又是秋风标签:曹仁

    历史上关羽最有名的一战就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不过实际上在水淹七军之前,关羽和曹仁其实打过一次,看这次交战结果就知道谁更适合独当一面了。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刘备对汉中发起了进攻。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七月,曹操亲自率兵西征迎击刘备。而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在曹操西征的同时,他

  • 曹仁的武艺,在三国演义中到底是什么水平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曹仁

    说起来曹仁也是曹操手下元老级的人物了。曹操行刺董卓失败,逃离洛阳,回到老家陈留招募义兵,矫诏讨伐董卓时,曹仁就和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投奔曹操麾下,为他效力。而且曹仁能力也不错,所以经常独当一面。比如曹操东征徐州吕布时,就是曹仁留守许都。后来赤壁之战曹操败退江北以后,也是留下曹仁留守南郡,

  • 曹仁一支曾攀上外戚?也许你能理解曹操早期为何忠于灵帝建言献策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曹仁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45章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曹魏篇第二章:曹仁一支曾攀上外戚?也许你能理解曹操早期为何忠于灵帝建言献策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顿丘令之后的官职是议郎。裴松之通过整理史料,发现曹操并非是由顿丘令直接入朝为议郎的。根据《魏书》记载,在曹操担任顿丘令刚满一年时(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