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三国四大守城名将,个个能耗死对方,曹仁上榜,第一当之无愧

盘点三国四大守城名将,个个能耗死对方,曹仁上榜,第一当之无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亚冲 访问量:3067 更新时间:2024/3/14 20:19:03

盘点三国四大守城名将,个个能耗死对方,曹仁上榜,第一当之无愧

三国乱世中发生过许许多多战役,每次战争总有人败,有人胜。三国时期,冷兵器尚属发展时期,攻城技术有限,相比之下守城是更划算的。三国之中也不乏一夫当关之守城帅才,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三国中四大守城名将都有哪些?

四、文聘

文聘,字仲业,是一位出色的曹魏名将。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镇守荆北。话说公元226年,孙权率兵五万包围文聘,但文聘善守,孙权久攻不下,只得撤退,反被文聘带兵追击,被打败。

三、王平

王平本是魏国将领,在汉中之战后投靠蜀国,在街亭之战崭露头角,后随诸葛亮出祁山,驻守南平,成功抵御魏将张合多次进攻。王平在战争中防守要道,张郃等大将都不能得胜。曹爽率领10万大军攻打汉中,被王平指挥下不到3万的汉中守军击退。王平镇守的汉中,始终是魏军无法飞跃的坚墙。

二、曹仁

曹仁,曹氏大将,一生经历大小战役无数,为曹魏政权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曹仁不仅是一员善于打硬仗的猛将,还是一员善守的猛将。赤壁过后,魏国上下士气低落,曹操却选择把曹仁留守襄阳,在缺兵少将,军心低下的情况下,仍然没有令荆北陷落,更是在南郡令周瑜中箭,周瑜这一代明帅之死,直接原因就是曹仁的铁壁防守。一年多后,曹仁才弃城而去。

一、司马懿

司马懿,魏国大将,文武全才。诸葛亮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司马懿和诸葛亮对阵中,司马懿虽然手握重兵,却总是按兵不动,龟缩防守。234年,司马懿用疲军之术将诸葛亮拖死在了五丈原。最后令蜀汉丞相诸葛亮都赞叹司马懿是天下第一守城大将!

你认为谁是三国第一守城高手呢?

标签: 曹仁

更多文章

  • 关羽和曹仁,谁的能力更强一些,战斗结果证明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又是秋风标签:曹仁

    历史上关羽最有名的一战就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不过实际上在水淹七军之前,关羽和曹仁其实打过一次,看这次交战结果就知道谁更适合独当一面了。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刘备对汉中发起了进攻。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七月,曹操亲自率兵西征迎击刘备。而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在曹操西征的同时,他

  • 曹仁的武艺,在三国演义中到底是什么水平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曹仁

    说起来曹仁也是曹操手下元老级的人物了。曹操行刺董卓失败,逃离洛阳,回到老家陈留招募义兵,矫诏讨伐董卓时,曹仁就和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投奔曹操麾下,为他效力。而且曹仁能力也不错,所以经常独当一面。比如曹操东征徐州吕布时,就是曹仁留守许都。后来赤壁之战曹操败退江北以后,也是留下曹仁留守南郡,

  • 曹仁一支曾攀上外戚?也许你能理解曹操早期为何忠于灵帝建言献策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曹仁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45章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曹魏篇第二章:曹仁一支曾攀上外戚?也许你能理解曹操早期为何忠于灵帝建言献策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顿丘令之后的官职是议郎。裴松之通过整理史料,发现曹操并非是由顿丘令直接入朝为议郎的。根据《魏书》记载,在曹操担任顿丘令刚满一年时(光和

  • 曹操命于禁去救曹仁,问谁敢为先锋,为何庞德第一个站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曹仁

    关羽击败曹仁包围樊城以后,曹操命于禁率军前去救援。在问谁敢为先锋时,庞德主动请战,并公然说要“当挫关某三十年之声价”。庞德敢第一个站出来,是因为他没见过关羽的身手,所以对自己还是挺有信心的。庞德的武艺不错,此前在曹操收服庞德之战中,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等人车轮大战庞德,还是没法将他拿下。最后曹操

  • 汉灵帝废宋皇后导致曹操被免官,曹仁是否遭到连累不得而知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曹仁

    光和元年(178年),中常侍王甫枉因为与勃海王刘悝结怨,诬告刘悝谋反,致使其下狱自杀,其王妃宋氏也因此丧命,而宋氏是汉灵帝宋皇后的姑母,所以王甫担心宋皇后会为姑母、姑父申冤,牵扯出自己,于是先下手为强,诬告宋皇后在宫中行巫蛊之术。宋皇后本不得宠,故而汉灵帝听信诬告,“后无宠而居正位,后宫幸姬众,共谮

  • 夏侯惇曹仁是曹操心腹将领,担负重任,他们的武艺能力谁高谁低呢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曹仁

    #三国风云录#在曹操的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这是因为曹操知人善任,唯才是举造成的。但是,虽然曹操手下将领很多,可受到曹操信任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却很少。这是因为曹操多疑的性格,以及他以武力起家,害怕兵权旁落。在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也说得明白,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安全,绝对不会放弃权力的。在这

  • 曹魏大司马曹仁,年轻时战功赫赫,晚年却屡战屡败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大咖标签:曹仁

    曹仁,曹操从弟。三国曹魏的名将。一提起曹仁,人们都会对他有敬畏之心,跟随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攻败袁术,更是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在官渡之战中,在隐强打败刘备军、在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看了《三国志》的人大多都认为他是仅次于夏侯惇的第二大将,后来成为了曹魏的第一大司马。在《三国志》中记载,曹

  • 曹仁武力比张辽若何?后人早有定论,不服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曹仁

    曹魏武将众多,处于核心位置的不过数人,曹仁就是这样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位列大司马,夏侯惇死后,曹仁袭其位,位列大将军,军中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之五子良将之流,是要高出一截的。曹仁在演义里的形象,能攻善守,善于从侧翼配合曹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曹操在襄樊之战时,利用自己善守的特点,硬是拖住了孙

  • 驰援曹仁打关羽,徐晃昼夜兼程张辽行动迟缓,谁领会了曹操意图?

    历史人物编辑:飞雪落地无声标签:曹仁

    仔细看下关于襄樊之战的时候,是有着这样的细节,题主所问的表示认真读了书,关羽在襄樊前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为了延缓关羽的攻势,曹操在损失了于禁率领的七军(相比后来给徐晃招募的新兵,都是精锐,约三万人),一边调动参加过汉中之战的徐晃前往宛城协助曹仁守樊城,一边调动驻守合肥的张辽一起前往救援樊城。很有

  • 曹操因屠城错失徐州,曹仁屠城差点让曹操迁都,这都是历史的教训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曹仁

    自古以来,行兵打仗,屠城、杀俘绝对是一个禁忌,但是在三国时期,雄踞北方的曹氏家族似乎偏爱屠城和杀俘;据说在官渡之战后,曹操一下子将袁绍的七八万降卒全给坑杀了;但毕竟这个缺乏认证,但是关于曹氏家族屠城的事件,却是有记载的,而且给曹氏集团造成了巨大影响。 首先是徐州大屠杀;古代的徐州,位于今天江苏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