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为什么向孤军邓艾投降?无非就是这两点原因

刘禅为什么向孤军邓艾投降?无非就是这两点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海沧桑 访问量:3299 更新时间:2023/12/10 0:21:59

景耀六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率军大举征伐蜀国。蜀国迅速做出应对,大将姜维把钟会十几万大军挡在剑阁,可惜邓艾却取道阴平直奔蜀国皇城成都。按理来说,孤军深入乃是兵家大忌,特别是邓艾仅有几千兵马,《三国演义》更是说只有2000。

然而面对这样一支只能算是先头部队的孤军,在后援几乎不可能短时间赶到的情况下,来到蜀国防守最为严密的都城,刘禅的第一反应不是派人将他剿灭,或者据城而守,等待勤王部队。反而直接打开城门,带领满朝文武,直接向邓艾投降了。

这一奇葩行为也导致刘禅在后世一直被人评价为昏庸、无能。那么,刘禅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真的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成都兵力空虚,打不过邓艾?或者说是刘禅懦弱无能,贪生怕死,没有一战的勇气?其实都不是,刘禅之所以投降,原因不外乎两点罢了。

第一:大势所趋

蜀汉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未完成其遗志,进行了五次北伐,诸葛亮去世后,他的接班人姜维更加夸张,进行了十一次北伐。我们都知道,打仗是极其耗费人力物力的,蜀汉两代人16北伐,耗尽了蜀汉的底蕴,即便是天府之国,也没办法支撑如此强大的消耗了。

而此时的曹魏,人才辈出,国力日盛,正常人都能看得出来,如果不出现巨大变故的话,曹魏一统天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因此刘禅的选择本来就不多,要么死战殉国,要么投降曹魏,要么投奔东吴,等东吴被灭后再投降曹魏。很显然,刘禅没那么有血性,所以他选择了最直接的一条路。

第二:民心所向

一方面,刘备当初来到益州的时候,就做了许多侵害当地人利益的事情,比如放任士兵抢夺财物,盘剥百姓等等,让百姓苦不堪言。另一方面,长时间无休止的北伐,却没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让百姓早已厌倦了战争。以前魏军在外面就算了,现在都打到家门口了,指望他们拼死守护蜀国,肯定是不现实的。

因此,民心所向之下,刘禅投降也在情理之中。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以谯周为首的益州派,正是这种思潮的拥护者。而以刘禅“天资仁敏”的智商,不可能看不出来这一点,所以,刘禅要么自己主动开门投降,要么谯周这帮人把刘禅绑了,送出城去投降。

正是基于这两点原因,所以刘禅在面对邓艾几千兵马的时候,果断选择了投降。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只要魏国军队能突破重围来到成都,别说几千人,就算几百人估计也是一样的场面。各位看官,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邓艾

更多文章

  • 邓艾之子邓忠大战姜维四十合不分胜负,在演义中,他属于哪个档次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邓艾

    《三国演义》中,前半部名将如云,无论是统兵打仗还是战场单挑,都有不少精彩的战斗。而后半部明显就显得人才匮乏,蜀汉只有一个姜维独挑大梁,曹魏则因为家大业大稍微好些,帅才有邓艾、钟会,猛将能和姜维一战的,也至少有邓艾、邓忠、文鸯等人。这几个人中,邓忠是邓艾之子,出场时不过二十来岁,但是表现已经非常不错,

  • 邓艾偷渡阴平有多难,堪称军事史上一大奇迹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邓艾

    三国末年,天下大势越来越向统一的方向发展。司马氏集团加紧了篡夺曹魏政权的计划。公元263年,魏国派遣大将钟会与邓艾伐蜀,邓艾那年已经66岁,此战若成,他定会名留青史。事实也证明了,邓艾凭借伐蜀的这场战役成功跻身64名将之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邓艾偷渡阴平有多难,喜欢的点个赞和关注吧。魏国大军兴兵伐

  • 如果邓艾偷渡阴平道没有成功会发生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风和标签:邓艾

    假设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一个结果,必然是众多事件的集体合成,并不是“假设”单一事件就能轻易知道的。不过,“假设”依然是一件很有想象力的事。可以说,“假设”推动了历史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不正是建立在“假设”的前提下的?假设,隋炀帝是一代明君,或没有辽东三征,唐太宗能不能站在铜

  • 为何邓艾能入武庙,姜维却不可以?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邓艾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向刘禅弹奏《出师表》,希望刘禅答应他出兵北伐的请求。征得刘禅同意后,诸葛亮向汉中提出准备北伐。为了吸引曹魏的主力,诸葛亮让赵云和邓植做疑兵。此军出斜谷,假攻梅县。魏明帝曹睿不知所措,当即派曹真率领关陇诸军。去阻止赵云和邓志。而诸葛亮则趁此机会率军攻打岐山。由于之前魏军没有准备,

  • 姜维得到了诸葛亮真传,为什么还是打不过邓艾?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邓艾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这些人都是在东汉末期到三国争霸中出现的。正所谓乱世出枭雄,三国正是这一时期。三国中的名人多到数不胜数,比较知名的有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人开启了三国争霸的局面。对于蜀汉的刘备来说,假如他缺少诸葛亮,肯定是建立不了蜀汉的。可惜的是刘备过早的死了,留下了一个病怏怏的蜀汉给了蜀

  • 三国后期的姜维、邓艾、钟会谁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月明觅燕标签:邓艾

    姜维、邓艾、钟会三人,如果论名气,当然是姜维的名气最大,毕竟姜维是诸葛亮的关门弟子,在《三国演义》中,也多鼓吹蜀汉将领。但是,如果说真实历史上,三人谁最厉害,当然是邓艾莫属。在演义和民间故事中,姜维和邓艾作战,被编成了故事“姜邓斗智”,故事中姜维的谋略部署就屡被邓艾识破,历史上也确实如此。邓艾曾两次

  • 灭蜀名将邓艾,所走的阴平小道在今天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邓艾

    邓艾原本是荆州人,曹操占荆州后,将其民强行迁往汝南(今河南上蔡)屯垦。在汝南屯田民中,有学问的很少,邓艾虽有才学,但因口吃,而未受重用,被任命为看守稻草的下级官吏。很幸运,邓艾遇到他一生的贵人——司马懿。当时曹魏疆域已经大为扩展,每次南征,还要从原来的粮草基地许昌调粮,因为路远,南征时负责运粮的兵力

  • 邓艾灭蜀偷渡的阴平会是现在的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邓艾

    魏国大将邓艾曾经偷渡过的阴平到底是今天的什么地方?这是很多三国迷内心的有一个比较大的困惑。众所周知,三国的蜀国之所以灭亡,与邓艾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关系极大,而三国之中蜀国的粉丝往往是最多的,所以历代三国里面蜀国的粉丝集体就对邓艾偷渡阴平这条路怨念颇深。这个阴平就像是一座突然出现的地名,突如其来的就给

  • 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为何不抵抗直接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邓艾

    公元263年,被甘露事变搞得有些焦头烂额的司马昭决定出兵蜀汉,希望以战功消除自己身上的负面影响。司马昭此次伐蜀兵分三路:一路由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大军出甘松、沓中,牵制在这一带屯田自保的姜维;一路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大军直扑武街、桥头,切断沓中到汉中的交通,以和邓艾一起消灭姜维大军;第三路则是钟会

  • 邓艾的真正死因:反对伐蜀、积极伐吴!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邓艾

    司马昭跟高平陵政变之后的司马懿一样,不急着伐蜀,而是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他接掌权力本来就有危险,司马氏的掌门人司马师突然死去,曹髦想夺取司马家的权力。接下来,诸葛诞在淮南叛乱,司马昭平叛有功,升官就有了理由。此时按说司马昭等着加九锡就行了,却发生了街头弑君之事,司马昭的名望跌落到极点,于是他辞去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