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艾灭蜀偷渡的阴平会是现在的哪里?

邓艾灭蜀偷渡的阴平会是现在的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宋丹丹 访问量:1589 更新时间:2023/12/7 22:36:07

魏国大将邓艾曾经偷渡过的阴平到底是今天的什么地方?这是很多三国迷内心的有一个比较大的困惑。

众所周知,三国的蜀国之所以灭亡,与邓艾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关系极大,而三国之中蜀国的粉丝往往是最多的,所以历代三国里面蜀国的粉丝集体就对邓艾偷渡阴平这条路怨念颇深。

这个阴平就像是一座突然出现的地名,突如其来的就给了蜀汉窝心一刀。但无数三国蜀汉的粉丝感到痛苦和不解。这个听上去和看上去很不起眼的一个地名,到底是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会对蜀汉政权的存亡这么的重要?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这个地名之前都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似乎就像凭空出现的一样,在此之前没有任一个人对它进行相关记载。

当然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实际上并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我们都知道,任何东西和事物都不可能凭空出现的。这个叫做阴平的地名,肯定是有过很多详细记载的,下面我们来仔细的分析一下。

我们先看这个阴平,是不是在历史上真的从来没有出现过?而如很多人所说是一个突然出现的地名呢?其实并不是这样,姜维作为当时蜀汉的大将军,率兵与钟会所在的魏军在剑门关对峙,期间就曾上书警告朝中衮衮诸公,千万要小心提防阴平这个要道。

那很多人可能就有疑问了,既然如此,那为什么魏国大将邓艾偷渡阴平如此顺利?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而这两方面原因对解答阴平是今天的什么地方也很有作用。

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当时邓艾偷渡的这条路,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一条路,我们都知道蜀道难,事实上蜀道确实很难,在当时的地理环境下,长年处于征战状态的蜀汉政权也根本没有什么太多的精力来整治道路。

魏国大将邓艾走的那条路又被称作为是阴平古道,可实际上我们会发现那条古道本不是一条古道,他之所以会成为后世著名景点,并且还立有石碑,石碑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刻着,阴平古道四个大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早就是立在那里的一块石碑,而是因为他是因为邓艾这个名人创造了这条路。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当时的邓艾率领的大军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走法——让士兵从山坡上滚下去。这种风险系数自然是无比庞大的,我们查询相应的谷歌地图,可以非明白地看到那些个地方真的是九死一生的悬崖峭壁。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当时姜维正带领大军与魏国大将钟会等人在剑门关进行对峙。在邓艾看呢,此时只需要绕过姜维严防死守的剑门关,只要能够成功抵达江油,在当时落后的通讯技术条件下,如神兵天降的邓艾突击队必然会对后方蜀国守军产生惊天动地的震撼。

而这第二方面的原因也可以为我们展示出这个阴平到底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当时如果想要绕过剑门关直达江油,必然是要取道摩天岭,一路南跋山涉水,在今天的平武县和房石镇交接之处有一座山名曰阴平山,该山非同寻常,山脚之下的阴平村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邓艾神兵突现的传说。阴平在哪,答案就大概出来了,就应是这个范围之内了。

综合来看总结一下,可以想象当时的邓艾带着人马,一路南下跋山涉水之后需要翻过阴平山,在没有人烟的山坡上采用极具风险的翻滚下山的方式,如神兵突降一般深入蜀汉内部,打了一场漂亮的渗透闪电突袭战。

标签: 邓艾

更多文章

  • 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为何不抵抗直接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邓艾

    公元263年,被甘露事变搞得有些焦头烂额的司马昭决定出兵蜀汉,希望以战功消除自己身上的负面影响。司马昭此次伐蜀兵分三路:一路由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大军出甘松、沓中,牵制在这一带屯田自保的姜维;一路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大军直扑武街、桥头,切断沓中到汉中的交通,以和邓艾一起消灭姜维大军;第三路则是钟会

  • 邓艾的真正死因:反对伐蜀、积极伐吴!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邓艾

    司马昭跟高平陵政变之后的司马懿一样,不急着伐蜀,而是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他接掌权力本来就有危险,司马氏的掌门人司马师突然死去,曹髦想夺取司马家的权力。接下来,诸葛诞在淮南叛乱,司马昭平叛有功,升官就有了理由。此时按说司马昭等着加九锡就行了,却发生了街头弑君之事,司马昭的名望跌落到极点,于是他辞去晋

  • 邓艾奇袭成都,蜀国危在旦夕,为何南蛮不发兵勤王?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邓艾

    文/寂寞的红酒公元263年,魏国出动15万大军全面进攻蜀国,试图一举消灭蜀国。蜀魏大军相持于剑阁。为破解僵局,魏国大将邓艾率领3万精兵偷渡阴平,奇袭成都,蜀国危在旦夕。危急时刻,东吴紧急发兵救援,但实力强大的南蛮却按兵不动,直到蜀国灭亡也没什么动静。南蛮早已臣服蜀国,为何没有发兵勤王?第一,南蛮虽然

  • 如果邓艾被击败,蜀国还能延续下去吗?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邓艾

    邓艾抄小路偷袭成都,刘禅死守,姜维从后面夹击,最后或许能消灭邓艾的部队,但即便如此蜀国也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从实力上来说,当时蜀国的国力已被魏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蜀国人口不足94万,魏国人口却有443万,人口数量就决定了双方兵员数量,蜀国与魏国在兵员上来说不是一个档次的。同时双方的领土面积、经济水平

  • 诸葛亮子孙战死疆场,被邓艾枭首示众三日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御今标签:邓艾

    四川绵竹县,有诸葛瞻父子墓。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三国志》等史书,对诸葛瞻父子的事迹,有详细叙述。诸葛瞻,为诸葛亮四十七岁时所生长子,自幼“聪慧可爱,才识敏捷,诸葛亮为使他成才,曾写下著名的《诫子书》。诸葛瞻十七岁时,娶刘禅之女为妻。诸葛亮死后,诸葛瞻在蜀汉有相当高的声誉。史载,每当朝廷有什么善政佳

  • 邓艾比刘备厉害吗?为何邓艾用两千人就能灭蜀,而刘备要用几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邓艾

    邓艾比刘备厉害吗?为何邓艾用两千人就能灭蜀,而刘备要用几万人大家都知道被称为“天府之国”的蜀地,从古至今都地广人众,物资丰富,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汉中成郡后,更是进入了你争我夺的白热化时期。草根皇帝刘邦就是从此处开始大业初见成效,为他争夺天下提供了充足的军事物资。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家平分了荆

  • 三国后期一生的对手,姜维与邓艾比谁更厉害?仅这一点姜维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邓艾

    三国之战,历史上有很多文臣武将,司马懿、荀彧,还有一些国师,还有一些武将关羽、吕布。当然,说到三国,诸葛亮也算是永远的一个不及格的神了。诸葛亮一生致力于蜀汉的发展,最后积劳成疾而死。那一年诸葛亮只有54岁。刘备死后,诸葛亮奉命辅佐不合时宜的儿子刘禅。可以说,诸葛亮必须事事亲力亲为。公元228年,诸葛

  • 姜维邓艾不愿成对手?姜维何为九次北伐都失败?邓艾用计打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邓艾

    司马懿剪除了曹爽的势力之后,很快又开始策划着对夏侯氏家族开刀动手。夏侯渊的长子、大将军夏侯霸走投无路,只好带着本部军队逃亡汉中,投降了蜀军。姜维问夏侯霸:“司马懿父子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呢?”夏侯霸告诉他:“司马懿一家人现在一心想着怎么闹政变,揽大权,并不想打仗。可是,朝中两个年轻的将领,一个叫钟会,另

  • 三国名将邓艾之死,警示后人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贪吃的骆驼V标签:邓艾

    三国名将邓艾,人生起伏颇大,尤其是他的巅峰期十分短暂,仿若暗夜流星,转瞬即逝。爬得高摔得狠,是邓艾悲惨人生的一个真实写照,他奇袭得手,名垂青史,却最终死于自己的部下之手。有人将邓艾之死归咎于钟会,认为是钟会的嫉妒和陷害,才令邓艾落得个凄惨的结局。邓艾之死固然与钟会有关,但这毕竟只是直接原因,关于邓艾

  • 诸葛亮这辈子不该杀的三员大将,若留一人三个邓艾也进不了成都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邓艾

    在众多民间传说里,诸葛亮堪称神话般的存在,他似乎永远能洞察先机,凭借高超的智慧,一次又一次地为人们破解难题,为蜀国出谋划策。然而,民间口耳相传的诸葛亮过于完美,与史实中的诸葛亮形象有着不小的差异。尽管这种差异并不至于导致对立,但也确实对诸葛亮的全方位才能有所夸张。在蜀汉政权艰难时期,当国家急需人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