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前半部名将如云,无论是统兵打仗还是战场单挑,都有不少精彩的战斗。而后半部明显就显得人才匮乏,蜀汉只有一个姜维独挑大梁,曹魏则因为家大业大稍微好些,帅才有邓艾、钟会,猛将能和姜维一战的,也至少有邓艾、邓忠、文鸯等人。
这几个人中,邓忠是邓艾之子,出场时不过二十来岁,但是表现已经非常不错,首战在长城遇到姜维,两人厮杀了三四十个回合未分胜败。姜维见邓忠的枪法了得,没有丝毫破绽,难以正面取胜,于是诈败而走,想用冷箭制胜。
邓忠果然中计,拍马追了上来。姜维突然回身一箭射去,不想邓忠身手灵活,伏身躲过冷箭,反而趁此机会追上来一枪刺来。好在姜维也是眼疾手快,侧身躲过以后顺势将枪挟住,邓忠见势不妙急忙弃枪逃回。此时邓艾也引军赶到,姜维担心战了一场以后马力不支,于是收兵回营。
这一战邓忠虽然只是和姜维打了三四十回合不分胜负,战斗时间其实并不长,远不像演义前半部那样高手过招动辄打到一百回合以上。但是既然姜维认为要用计才能取胜,最后取胜也有几分侥幸,显然就两个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来说,他们的武艺还是基本相当。
姜维早年曾经和老年的赵云交过手,事后赵云还夸奖他枪法与众不同。能得到赵云这个评语,可见他的武艺不错。邓忠能和姜维战平,可以说也是非常不容易了。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姜维当初和赵云对战时,交手时间其实不长,只是打了几个回合而已。最后赵云败走也并非不敌姜维,而是另有魏军从后面杀来,他无法兼顾首尾,才不得不退走。从后来冀城之战王平、张翼联手就将姜维击败,而王平曾经败给张郃来看,姜维的武艺可能还不如张郃,和赵云相差还是挺大。
这一点也可以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魏延作乱兵临南郑时,虽说他兵马已经被王平喊退大半,但是姜维还是认为魏延勇猛,不好对付得到证明。魏延不过和张郃等人同一个档次,武艺比顶尖的超一流高手要差了一个层次。如果姜维真的可以和赵云一战,对上魏延时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了。
更重要的是姜维和邓忠交手时,是在蜀汉景耀元年,也就是公元258年。此时距离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维和赵云在战场上相遇已经足足过去了三十年,姜维从一个青年小伙变成了年近六旬的老人,体力有所下降,恐怕在战场上的表现还不如当年。
所以综合看起来,邓忠的武艺比姜维巅峰时期还要略逊一筹。在演义前期不要说比不上吕布、关羽、张飞等超一流猛将,就是夏侯惇、夏侯渊、张郃等一流武将,他也有所不如。乐观点估计,可能邓忠也就是和李典、王平他们一样,勉强算个准一流而已。
所以后来邓忠跟着邓艾偷渡阴平,遇到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时,和师篡联手照样被杀个大败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在《三国演义》后期,邓忠这个水平也算非常不错了,除了姜维、邓艾、文鸯、诸葛尚之外,其他人恐怕都不是他的对手。而且邓忠出场时不过二十来岁,年纪还轻,战斗经验也不是很多,如果能够加以磨炼,也许还能更进一步。可惜邓忠运气不好,灭蜀以后不久就和父亲邓艾一起死在自己人手中,早早去世,没有机会表现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