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为何不抵抗直接投降?

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为何不抵抗直接投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云听历史 访问量:1060 更新时间:2023/12/18 0:30:28

公元263年,被甘露事变搞得有些焦头烂额的司马昭决定出兵蜀汉,希望以战功消除自己身上的负面影响。

司马昭此次伐蜀兵分三路:一路由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大军出甘松、沓中,牵制在这一带屯田自保的姜维;一路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大军直扑武街、桥头,切断沓中到汉中的交通,以和邓艾一起消灭姜维大军;第三路则是钟会统帅的主力十万余人直驱汉中。

因为此时刘禅宠信宦官黄皓,并没有听取姜维的警告,做好准备,汉中防务空虚。因此钟会这一路魏军进展顺利,夺取了汉中。但是姜维却用计骗过了诸葛绪,经桥头成功率军回防剑阁。而刘禅派来的董厥廖化张翼等部援军也纷纷赶到。剑阁地势险要,钟会一时无法攻克。

邓艾得知钟会在剑阁受阻以后,决定率军从阴平小路出江油,直取剑阁后方的涪城,以迫使姜维回援。如果姜维不撤军,那么他就攻打成都,迫使刘禅投降。

邓艾随即从部下选了万余精兵,经阴平小路取江油,在钟会派来的田章等人配合下发起猛攻。江油守将马邈没想到魏军会从阴平小路进攻益州,属于防范,只能向魏军投降。

邓艾随即在涪城、绵竹两次击败了刘禅派来迎击的诸葛瞻,兵临成都城下,刘禅随即投降。

刘禅投降,首先来说他只是一个守成之君,并没有刘备那样开疆拓土的经历。加上他生性有些懦弱,遇到大军围城自然心生怯意,想着投降了。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刘禅也没什么资本继续抵抗了。

王隐在《蜀记》里曾经提及,蜀汉灭亡时有“带甲将士十万二千”。这个数字看着不少,但是这是蜀汉举国上下军力的总和,并非成都城内有这么多军队。

此时蜀军主力都在剑阁,由姜维带着抵挡钟会大军,这部分蜀军就有四五万之多。此外汉中还有部分蜀军据城死守,也有一两万之众。再扣除守卫南中、永安、巴郡等边地的蜀军和各地的州郡兵,诸葛瞻又带走了一部分守军,成都还有多少兵马是一个大问题。

相比之下,邓艾原来就有万余人马,加上田章的部队,兵力差不多有两万。此时除非姜维率郡返回,否则蜀军很难集结起能和他对抗的兵力。

然而姜维守卫的剑阁正面临钟会大军的攻击。即使姜维成功率军在邓艾攻打成都之前返回。那么剑阁缺乏大军镇守,钟会统帅的十几大军一旦进入益州,蜀汉一样难以抵抗。

而且在邓艾夺取涪城以后,姜维要返回成都也没这么容易,想摆脱钟会的追击也没那么容易。历史上姜维返回成都途中,就被钟会的大军追上,围困在广汉一带。刘禅根本指望不上。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此时益州本土世家豪族其实并不愿意再和魏国继续打下去。

刘备并非益州的本土势力,他率军平定益州以后,重用的也是从荆州跟着他一起入川的那些老臣和荆州士人,对于益州本土士人的使用颇有限制。这是作为一个外来政权的无奈选择。

但是这样对于益州士人来说,继续和魏国打下去损失的是益州的人力物力,而得益的确实刘禅为首的外来派,自然不愿意继续和魏国对抗。此时出卖刘禅换取魏国对益州士族的谅解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所以以谯周为首的益州本土官员都力主投降。

刘禅手下没兵,又没有本土势力的支持,自然也只有投降一条路了。

标签: 邓艾

更多文章

  • 邓艾的真正死因:反对伐蜀、积极伐吴!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邓艾

    司马昭跟高平陵政变之后的司马懿一样,不急着伐蜀,而是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他接掌权力本来就有危险,司马氏的掌门人司马师突然死去,曹髦想夺取司马家的权力。接下来,诸葛诞在淮南叛乱,司马昭平叛有功,升官就有了理由。此时按说司马昭等着加九锡就行了,却发生了街头弑君之事,司马昭的名望跌落到极点,于是他辞去晋

  • 邓艾奇袭成都,蜀国危在旦夕,为何南蛮不发兵勤王?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邓艾

    文/寂寞的红酒公元263年,魏国出动15万大军全面进攻蜀国,试图一举消灭蜀国。蜀魏大军相持于剑阁。为破解僵局,魏国大将邓艾率领3万精兵偷渡阴平,奇袭成都,蜀国危在旦夕。危急时刻,东吴紧急发兵救援,但实力强大的南蛮却按兵不动,直到蜀国灭亡也没什么动静。南蛮早已臣服蜀国,为何没有发兵勤王?第一,南蛮虽然

  • 如果邓艾被击败,蜀国还能延续下去吗?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邓艾

    邓艾抄小路偷袭成都,刘禅死守,姜维从后面夹击,最后或许能消灭邓艾的部队,但即便如此蜀国也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从实力上来说,当时蜀国的国力已被魏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蜀国人口不足94万,魏国人口却有443万,人口数量就决定了双方兵员数量,蜀国与魏国在兵员上来说不是一个档次的。同时双方的领土面积、经济水平

  • 诸葛亮子孙战死疆场,被邓艾枭首示众三日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御今标签:邓艾

    四川绵竹县,有诸葛瞻父子墓。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三国志》等史书,对诸葛瞻父子的事迹,有详细叙述。诸葛瞻,为诸葛亮四十七岁时所生长子,自幼“聪慧可爱,才识敏捷,诸葛亮为使他成才,曾写下著名的《诫子书》。诸葛瞻十七岁时,娶刘禅之女为妻。诸葛亮死后,诸葛瞻在蜀汉有相当高的声誉。史载,每当朝廷有什么善政佳

  • 邓艾比刘备厉害吗?为何邓艾用两千人就能灭蜀,而刘备要用几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邓艾

    邓艾比刘备厉害吗?为何邓艾用两千人就能灭蜀,而刘备要用几万人大家都知道被称为“天府之国”的蜀地,从古至今都地广人众,物资丰富,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汉中成郡后,更是进入了你争我夺的白热化时期。草根皇帝刘邦就是从此处开始大业初见成效,为他争夺天下提供了充足的军事物资。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家平分了荆

  • 三国后期一生的对手,姜维与邓艾比谁更厉害?仅这一点姜维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邓艾

    三国之战,历史上有很多文臣武将,司马懿、荀彧,还有一些国师,还有一些武将关羽、吕布。当然,说到三国,诸葛亮也算是永远的一个不及格的神了。诸葛亮一生致力于蜀汉的发展,最后积劳成疾而死。那一年诸葛亮只有54岁。刘备死后,诸葛亮奉命辅佐不合时宜的儿子刘禅。可以说,诸葛亮必须事事亲力亲为。公元228年,诸葛

  • 姜维邓艾不愿成对手?姜维何为九次北伐都失败?邓艾用计打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邓艾

    司马懿剪除了曹爽的势力之后,很快又开始策划着对夏侯氏家族开刀动手。夏侯渊的长子、大将军夏侯霸走投无路,只好带着本部军队逃亡汉中,投降了蜀军。姜维问夏侯霸:“司马懿父子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呢?”夏侯霸告诉他:“司马懿一家人现在一心想着怎么闹政变,揽大权,并不想打仗。可是,朝中两个年轻的将领,一个叫钟会,另

  • 三国名将邓艾之死,警示后人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贪吃的骆驼V标签:邓艾

    三国名将邓艾,人生起伏颇大,尤其是他的巅峰期十分短暂,仿若暗夜流星,转瞬即逝。爬得高摔得狠,是邓艾悲惨人生的一个真实写照,他奇袭得手,名垂青史,却最终死于自己的部下之手。有人将邓艾之死归咎于钟会,认为是钟会的嫉妒和陷害,才令邓艾落得个凄惨的结局。邓艾之死固然与钟会有关,但这毕竟只是直接原因,关于邓艾

  • 诸葛亮这辈子不该杀的三员大将,若留一人三个邓艾也进不了成都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邓艾

    在众多民间传说里,诸葛亮堪称神话般的存在,他似乎永远能洞察先机,凭借高超的智慧,一次又一次地为人们破解难题,为蜀国出谋划策。然而,民间口耳相传的诸葛亮过于完美,与史实中的诸葛亮形象有着不小的差异。尽管这种差异并不至于导致对立,但也确实对诸葛亮的全方位才能有所夸张。在蜀汉政权艰难时期,当国家急需人才之

  • 如果刘禅不投降,等待姜维从剑阁回军,前后夹攻邓艾,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邓艾

    假设刘禅不投降,等待姜维从剑阁回军,前后夹攻邓艾,邓艾必败。司马昭灭蜀之战,做了周密的部署,他兵分两路:1:邓艾在沓中和姜维纠缠,诸葛绪截断姜维回援的退路。2:钟会率魏军主力长驱直入,取汉中,灭蜀汉。司马昭选择的这个时机非常好,灭西蜀最大的障碍就是姜维。而此时蜀主刘禅宠信宦官黄皓,黄皓玩弄权术,和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