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艾率军灭掉蜀汉,四川人自发祭祀他1千年,是感谢他灭掉蜀汉?

邓艾率军灭掉蜀汉,四川人自发祭祀他1千年,是感谢他灭掉蜀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话春秋 访问量:1959 更新时间:2024/2/29 15:15:31

游戏里的邓艾形象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聊一个话题:四川人不仅在诸葛亮死后祭祀诸葛亮,而且在曹魏灭蜀主帅邓艾死后还自发祭祀了邓艾一千多年。

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呢?

这是因为之前笔者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主旨是诸葛亮是刘备的忠臣,对刘备父子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诸葛亮执政蜀汉12年,四川老百姓也因为他的“北伐”战略从之前“民殷国富”变成了“民贫国疲”。

许多看了文章的朋友,显然并不认同笔者的观点。

他们表示如果诸葛亮治理蜀汉12年,真的搞得“民不聊生”,为什么在诸葛亮死后四川民众会自发纪念诸葛亮一千多年?

这些朋友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忽略了古代老百姓的愚昧程度。

当然,古代人的“愚昧”是因为他们遇到了许多自然现象和灾害,是古人所无法理解的,正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所以他们才会求神拜佛,他们以为这一切都是“上天”的意志所导致。

而他们为了避免下一次灾害或者是自然现象,就必须要对“上天”降下的这些灾祸的原因进行解读。

这个过程就是“愚昧”本身。

01、

东汉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迷信的朝代,从汉光武帝刘秀开始,东汉皇帝就大张旗鼓宣传谶纬;汉光武帝把谶纬之学当做是东汉国家意识形态。

当时有一位著名的儒学家实在看不下去皇帝带头搞封建迷信活动,于是就公然告诉刘秀,自己不学谶纬之学。结果把汉光武帝气得够呛,差点要杀他,还是他机灵,赶紧把头都磕破了,刘秀才饶了他一命。

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

而到了汉明帝时,朝廷又进一步强化谶纬神秘学说,将东汉的开国二十八功臣与天上的二十八宿对应起来,强调其封侯顺序与官职大小是上天早已经安排好的。

而所谓的“谶纬之学”,其实就是算命占卜的学说。在唐宋,谶纬之学已经被排除在儒学经典之外,但是在东汉,算命占卜的学问在皇帝看来,就是正儿八经的儒学。

由此可见东汉的迷信程度。

甚至一直默默做着篡汉准备的曹操也是因为公元217年一场席卷了整个中国北方的大瘟疫,正式放弃了篡汉工作。(当时负责帮曹操主持篡汉程序工作的“建安七子”因为这一场瘟疫一下子就死了五人,被曹操视作是上天不允许他称帝的警告。)

而巴蜀地区在东汉末年自然也不能“免俗”,在东汉末年,蜀汉地区普遍流行“天师道”,其实就是“五斗米道”。

张鲁割据汉中长达20年这就不说了,即使张鲁后来投降了曹操,“天师道”在巴蜀地区依然有很大影响力。

比如五胡乱华时期成汉王国的宰相范长生,他在三国时期就是蜀汉著名的天师道领袖,刘备还因为他是天师道领袖,征募过他:

先主刘备征之不起,就封为逍遥公。——宋·祝穆《方舆胜览》

而天师道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凶神”。

换言之,在天师道的教义影响下,老百姓不仅为受他们尊敬的政治人物修庙祭祀,同时也为他们认为的“凶神”修庙祭祀。

比如导致蜀汉灭亡的曹魏大将邓艾。

他和诸葛亮一样,在巴蜀地区享受了一千多年的香火。

明朝时这原本是邓艾祠

02、

关于四川地区老百姓为邓艾修庙祭祀的史料有很多。

比如南宋时期担任龙州知州(今天四川绵阳平武县)的洪咨夔在看到当地人祭祀邓艾后,受到从唐末开始“尊刘抑曹”影响的洪咨夔觉得当地人不应该祭祀邓艾,而应该祭祀诸葛亮,所以把邓艾庙改成了武侯祠:

龙州武侯庙在宣慰东一百八十里。初,州人以邓艾尝经于此,立庙祀之。宋知州洪咨夔毁其像,更以诸葛,谕其民曰:“毋事仇雠而忘父母。”

而四川的邓艾庙并不仅仅只有绵阳平武县一处,在四川夹江地区同样有民间自发的邓艾庙,只不过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的夹江县令董继舒觉得邓艾享受老百姓香火祭祀不妥当,于是才下令拆掉了邓艾庙改为武侯祠:

夹江武侯祠原在九盘坂,距县三十里许,邓艾庙即今祠地,邑令陕西人董继舒欲撤庙,改祀武侯,投艾像于水。

然而一直到清代,四川地区依然有民间自发为邓艾修建的邓艾庙。

清朝康熙年间曾经做过刑部尚书的王士禛就在自己的日记里记载了他路过四川剑阁时,曾经在当地见到了祭祀邓艾的小庙,结果他回去一查,发现这座小庙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存在了:

康熙丙子,余以祭告使秦蜀。过剑州之南门外,有小庙一区,方改作。问之,曰邓艾庙也。余谓:“不祀姜伯约,反祀邓艾,于义悖矣。乃从来有司无昌言毁之者,何也?”欲赋诗正之,未果。后见唐人唐彦谦一诗云:“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已先我而言之矣。以此见三代之直不泯。

从上述三则史料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四川人不仅为蜀汉丞相诸葛亮立庙祭祀,同样也为灭掉蜀汉的曹魏大将邓艾立庙祭祀。

邓艾与诸葛亮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诸葛亮在唐朝安史之乱前就已经成为官方认可的“忠诚义士”,享受国家香火

唐玄宗时,天宝七年(748)下诏“其忠诚义士、孝妇烈女、史籍所载德行弥高者,所在宜置祠,量事致祭”,其中忠臣十六人,诸葛亮为其一,“并令郡县长官,春秋二时择日,准前致祀”。

而邓艾一直不是官方认可的“忠诚义士”,然而四川人也依然祭祀了他一千多年。

这是因为四川人感谢邓艾灭掉蜀汉吗?

古代鬼神造型

笔者觉得不是,真正的原因是邓艾死后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老百姓认为是会引发瘟疫的“大鬼主”,所以当地人为了避免疫病的流行,才开始祭祀邓艾,久而久之,祭祀邓艾就成了一种习俗。

比如在西晋末年成书的道家典籍《洞渊神咒经》里,邓艾就成了“凶神”:

道言,中国有大鬼主,邓艾、钟士季、赵凶、王莽、李哉、杜周、刘斗、王离夏侯婴、蒋公琰、南阳叶公、北里夏支、萧何、由白、韩信、佃进……——《洞渊神咒经》

不仅邓艾成了“大鬼主”,就连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也成了“大鬼主”,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由此可见,在古代,被老百姓祭祀的人,不仅有他们爱戴的,同样也有他们害怕的。

事实上《水经注》里记载的蜀汉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向刘禅上书,要求国家出面为诸葛亮立庙祭祀的理由就很有意思:

而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追述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心,则黩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臣谓宜近其墓,立之沔阳,断其私祀,以崇正礼。

在这里,习隆和向充提到了,蜀汉民间“百姓巷祭,戎夷野祀”,但是同时也提到了民间祭祀“黩而无典”,最后请求后主同意为诸葛亮立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礼”。

为什么说这奏折有意思呢?

是因为四川人这一千多年为邓艾立庙其实就算是“戎夷野祀”,也是“私祀”;然而前面提到了四川民间祭祀邓艾的目的很可能不是感谢他,而是害怕邓艾成为“大鬼主”散布疫病。

诸葛亮塑像

那么,如果诸葛亮死后,蜀汉民间祭祀诸葛亮是因为他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这个祭祀理由非常的正确,为什么习隆和向充要说“断其私祀,以崇正礼”。

难道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是“正礼”?显然不可能啊。

那么,很可能就是因为蜀汉“百姓巷祭,戎夷野祀”诸葛亮的原因不是因为尊敬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已”,而是别的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的理由。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标签: 邓艾

更多文章

  • 除了姜维,蜀汉没一个能打?此人若成长起来,2个邓艾都不是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邓艾

    熟知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蜀汉后期,非常缺乏人才,除了一个姜维比较能打,似乎就没什么厉害的猛将了,以至于江湖中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传言!那么蜀汉后期的局面真的有这么差吗?除了姜维,蜀汉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事实上,很多人都低估了蜀汉的实力!蜀汉后期,除了姜维,还有一个少年郎非常能打,假如让

  • 邓艾接到司马昭的命令之后,为何还不收敛自保?他不知道后果吗?

    历史人物编辑:瞿凯明标签:邓艾

    公元263年,邓艾趁钟会率十余万魏军主力,在剑阁与姜维主力对峙,无暇分身之时,率偏师偷渡阴平,翻山越岭,攀爬悬崖峭壁,穿越七百里无人区,迫使江由守将马邈投降,然后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父子。最终,在成都的后主刘禅,选择放弃抵抗,亲率太子和诸王,以及大臣六十多人,绑住自己,抬着棺材,向邓艾投降。邓艾没有杀

  • 三家归晋:刘禅自缚降邓艾,姜维得敕降锺会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邓艾

    三家归晋:刘禅自缚降邓艾,姜维得敕降锺会后主闻汉中失守,急忙派遣左右车骑张翼、廖化及辅国大将军董厥,领兵拒魏。而且遣使向吴求援,一面下令大赦,改景耀六年,为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姜维尚在沓中,闻得魏兵进攻,慌忙调兵抵御,可巧邓艾引兵杀到,便与对垒,相持了好几日。忽由探马来报汉中失守,傅佥战死,姜

  • 邓艾之死归咎于自身还是司马昭?邓艾之死又给了我们怎样的警世?

    历史人物编辑:孙振飞史学标签:邓艾

    后台君导读:古往今来,因功高被杀者不在少数,多少英杰豪雄没有倒在敌方的战场,最后却毙于内部的城堡,他们用自己的才华谱写了一幕幕英雄的赞歌,却又用自己的遭遇上演了一出出悲惨的结局。于是我们嗔怪帝王的嗜血无情,他们用自己狭隘的心胸,摧毁了一个又一个我们心目中“可亲又可敬的英雄”。然而,曾经的“英雄们”虽

  • 邓艾和姜维谁更厉害?根据史书记载来看,两人完全不在同一级别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邓艾

    三国中后期,邓艾和姜维是大家最喜欢的两个名将,他们的实力超群,相爱相杀,令无数人叹服!那么这两个人究竟谁更厉害一点呢?邓艾和姜维一说起邓艾和姜维谁更厉害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便是邓艾更加厉害,因为以结果来论,姜维确实不如邓艾!在正史中,姜维曾经和邓艾有过四次交手!第一次是段谷之战,当时姜维和胡

  • 历史上蜀汉政权的终结者邓艾,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邓艾

    三国的邓艾可是蜀汉政权的终结者,战功赫赫,然而,就在他灭亡蜀汉政权2个月后,他自己却落得了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那么,历史上战功卓著的邓艾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二。邓艾,三国时期的河南新野人,从小饱读诗书。在他长大后,一直担任县里的基层官吏。后来,邓艾去给领导汇报工作,遇到

  • 三国邓艾口吃怎么回事,成语期期艾艾中的艾艾就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邓艾

    在《军师联盟》中,邓艾只要出场说话,就让人着急,因为邓艾口吃非常严重。而这还真不是电视剧中编造的,以为历史上邓艾口吃是真的存在的。而且成语期期艾艾中的"艾艾"指的就是他,也有个有趣的小典故。邓艾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在后来更被推崇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可见邓艾一生创下的功勋究竟有多大。不过他有个小毛

  • 如果邓艾不偷渡阴平,魏国能短期内灭了蜀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邓艾

    如果邓艾没有在公元263年偷袭阴平,那么蜀汉就不会灭亡,曹魏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灭掉蜀汉,更不用说短时间内从长远来看,它甚至可能无法灭亡。为了灭掉蜀汉,曹魏的统治者司马昭动用了近20万大军,而蜀汉也至少动用了8万大军迎敌。这是什么概念?邓艾偷渡银屏是出奇制胜,出奇制胜。蜀道难,青天难上。蜀汉占据巴蜀地区

  • 姜维败给了邓艾,为何邓艾却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赞扬?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邓艾

    引言在三国时期,出现过非常多的英雄人物,到了如今,还有非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但当我们细细分析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时,就会发现前期占据很大一部分,后期就不如前期。在三国后期,败于邓艾的姜维成为了知名人物,进攻蜀汉并且取得成功的邓艾却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赞扬,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 历史上邓艾能够入驻武庙七十二将,为何姜维就不行呢?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邓艾

    在三国后期,邓艾和姜维分别算是魏国和蜀汉两大主力,并且两人还是死对头,特别是魏国伐蜀,邓艾阴平小道偷袭,一举灭了蜀汉,一招绝杀姜维。虽然两人都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两人在后世的待遇可大不一样。在后世,邓艾可以入驻武庙七十二将,姜维却不行。那么,为何邓艾可以入驻武庙七十二将,而姜维就不行呢?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