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艾兵临城下,刘禅有四个选择,为何他却偏偏选择了不战而降?

邓艾兵临城下,刘禅有四个选择,为何他却偏偏选择了不战而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经典沸 访问量:730 更新时间:2024/2/29 15:15:36

263年8月,司马昭三路伐蜀,东路钟会十余万主力大军攻入汉中,西路蜀汉大将军姜维迅速摆脱邓艾追兵,一路退守至阴平并且和赶来支援的廖化、张翼董厥等援军汇合奔赴剑阁挡住了钟会主力,尾随而来的邓艾没有选择和钟会汇合,而是奇兵偷渡阴平小道,连续突破江油、涪城、绵竹兵临成都城下,当时后主刘禅有四个选择:一是坚守待援,等姜维主力大军从剑阁撤回;二是东入投靠盟友东吴;三是南下南中延续国祚继续抵抗;四是投降,按理来说投降是下策,可是为何他却偏偏选择了不战而降?我们一个个来看看这四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等姜维主力回师

这个估计是希望不大了,因为姜维手中也才几万兵马,钟会手中有十几万大军,兵力远超过姜维,姜维能不能成功摆脱钟会的追击还是两说;何况邓艾当时手中虽然兵力不多,但是其后续3万兵马正陆续赶来,等到姜维的援军到达成都的时候,邓艾后续的3万兵马也赶到了,姜维很可能会被钟会和邓艾堵在中间。

第二个选择:投靠东吴

这个其实也不靠谱,谯周有句话说得很对:“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寄人篱下的日子岂能好过?东吴和蜀汉虽是盟国,但早已貌合神离,只是因为有曹魏这个共同的敌人双方才保持了表面的和平,要不然蜀汉也不会设立永安都督防备东吴,刘禅一旦东入东吴,想要再出来就难了,和投降曹魏其实没多大差别,而且东吴迟早被灭,最终还是免不了投降。

第三个选择:向南突围

向南突围到南中七郡还有一线生机,当时镇守南中七郡的是霍峻之子霍弋,霍弋和刘禅的关系非同一般:霍峻驻守葭萌关为刘备入主益州立下大功却英年早逝,所以刘备把其子霍弋养在府中和刘禅作伴,刘禅被立为太子之后霍弋出任太子舍人,是刘禅的近臣,刘禅立刘璿为太子后,又任命霍弋为中庶子,可以说霍弋绝对是刘禅心腹中的心腹。

自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虽然南中时有反叛,但仍在蜀汉掌控之中,而且南中地理形势复杂,如果刘禅真能突围到南中至少能坚持相当长一段时间,那时东吴援军已到,还有姜维的主力仍在,钟会和邓艾立足未稳,蜀汉复国的希望其实不小。

既然如此,那为何刘禅权衡再三之下还是选择献城投降呢?最大的原因恐怕在于两点:

一是民心已失,蜀汉立国之后一直存在荆州派系、东州军和益州本土派系之争,刘备和诸葛亮时期荆州派系和东州军联手打压益州本土派,但是随着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等一大批荆州派系人物的去世,益州派系崛起,甚至隐隐有压过荆州派系的趋势,益州派系的利益诉求就是不想益州陷入战火之中,他们本来就反对姜维频繁北伐,对他们来说效忠于刘禅和投降司马昭没什么区别,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刘禅身边大部分都是主张投降的益州本土势力,如果刘禅真的向南突围的话,说不定他们就敢裹挟刘禅投降。

二是军心涣散,邓艾那么点兵力就能一路打到成都城下,绵竹之战后邓艾筑京观更是让成都军民不愿再战,就算刘禅向南突围估计也摆脱不了邓艾的追兵,被俘和投降待遇可不一样,倒不如干脆投降算了。

其实蜀汉本有一次自救的机会,那就是绵竹之战,如果诸葛瞻能坚壁清野、坚守不出,等到霍弋、罗宪和东吴援兵的到来,兵力不足、粮草不济又缺乏后勤补给、士卒疲惫不堪的邓艾十有八九撑不住必败无疑,可惜没有实战经验的诸葛瞻偏偏选择了出城和邓艾野战,给了邓艾一击而中的机会,绵竹一失,蜀汉的败亡其实已经无可避免了。

标签: 邓艾

更多文章

  • 邓艾率军灭掉蜀汉,四川人自发祭祀他1千年,是感谢他灭掉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邓艾

    游戏里的邓艾形象今天笔者要和大家聊一个话题:四川人不仅在诸葛亮死后祭祀诸葛亮,而且在曹魏灭蜀主帅邓艾死后还自发祭祀了邓艾一千多年。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呢?这是因为之前笔者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主旨是诸葛亮是刘备的忠臣,对刘备父子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诸葛亮执政蜀汉12年,四川老百姓也因为他的

  • 除了姜维,蜀汉没一个能打?此人若成长起来,2个邓艾都不是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邓艾

    熟知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蜀汉后期,非常缺乏人才,除了一个姜维比较能打,似乎就没什么厉害的猛将了,以至于江湖中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传言!那么蜀汉后期的局面真的有这么差吗?除了姜维,蜀汉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事实上,很多人都低估了蜀汉的实力!蜀汉后期,除了姜维,还有一个少年郎非常能打,假如让

  • 邓艾接到司马昭的命令之后,为何还不收敛自保?他不知道后果吗?

    历史人物编辑:瞿凯明标签:邓艾

    公元263年,邓艾趁钟会率十余万魏军主力,在剑阁与姜维主力对峙,无暇分身之时,率偏师偷渡阴平,翻山越岭,攀爬悬崖峭壁,穿越七百里无人区,迫使江由守将马邈投降,然后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父子。最终,在成都的后主刘禅,选择放弃抵抗,亲率太子和诸王,以及大臣六十多人,绑住自己,抬着棺材,向邓艾投降。邓艾没有杀

  • 三家归晋:刘禅自缚降邓艾,姜维得敕降锺会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邓艾

    三家归晋:刘禅自缚降邓艾,姜维得敕降锺会后主闻汉中失守,急忙派遣左右车骑张翼、廖化及辅国大将军董厥,领兵拒魏。而且遣使向吴求援,一面下令大赦,改景耀六年,为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姜维尚在沓中,闻得魏兵进攻,慌忙调兵抵御,可巧邓艾引兵杀到,便与对垒,相持了好几日。忽由探马来报汉中失守,傅佥战死,姜

  • 邓艾之死归咎于自身还是司马昭?邓艾之死又给了我们怎样的警世?

    历史人物编辑:孙振飞史学标签:邓艾

    后台君导读:古往今来,因功高被杀者不在少数,多少英杰豪雄没有倒在敌方的战场,最后却毙于内部的城堡,他们用自己的才华谱写了一幕幕英雄的赞歌,却又用自己的遭遇上演了一出出悲惨的结局。于是我们嗔怪帝王的嗜血无情,他们用自己狭隘的心胸,摧毁了一个又一个我们心目中“可亲又可敬的英雄”。然而,曾经的“英雄们”虽

  • 邓艾和姜维谁更厉害?根据史书记载来看,两人完全不在同一级别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邓艾

    三国中后期,邓艾和姜维是大家最喜欢的两个名将,他们的实力超群,相爱相杀,令无数人叹服!那么这两个人究竟谁更厉害一点呢?邓艾和姜维一说起邓艾和姜维谁更厉害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便是邓艾更加厉害,因为以结果来论,姜维确实不如邓艾!在正史中,姜维曾经和邓艾有过四次交手!第一次是段谷之战,当时姜维和胡

  • 历史上蜀汉政权的终结者邓艾,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邓艾

    三国的邓艾可是蜀汉政权的终结者,战功赫赫,然而,就在他灭亡蜀汉政权2个月后,他自己却落得了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那么,历史上战功卓著的邓艾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二。邓艾,三国时期的河南新野人,从小饱读诗书。在他长大后,一直担任县里的基层官吏。后来,邓艾去给领导汇报工作,遇到

  • 三国邓艾口吃怎么回事,成语期期艾艾中的艾艾就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邓艾

    在《军师联盟》中,邓艾只要出场说话,就让人着急,因为邓艾口吃非常严重。而这还真不是电视剧中编造的,以为历史上邓艾口吃是真的存在的。而且成语期期艾艾中的"艾艾"指的就是他,也有个有趣的小典故。邓艾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在后来更被推崇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可见邓艾一生创下的功勋究竟有多大。不过他有个小毛

  • 如果邓艾不偷渡阴平,魏国能短期内灭了蜀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邓艾

    如果邓艾没有在公元263年偷袭阴平,那么蜀汉就不会灭亡,曹魏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灭掉蜀汉,更不用说短时间内从长远来看,它甚至可能无法灭亡。为了灭掉蜀汉,曹魏的统治者司马昭动用了近20万大军,而蜀汉也至少动用了8万大军迎敌。这是什么概念?邓艾偷渡银屏是出奇制胜,出奇制胜。蜀道难,青天难上。蜀汉占据巴蜀地区

  • 姜维败给了邓艾,为何邓艾却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赞扬?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邓艾

    引言在三国时期,出现过非常多的英雄人物,到了如今,还有非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但当我们细细分析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时,就会发现前期占据很大一部分,后期就不如前期。在三国后期,败于邓艾的姜维成为了知名人物,进攻蜀汉并且取得成功的邓艾却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赞扬,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