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为什么老是打不过邓艾,是因为没得到诸葛亮真传

姜维为什么老是打不过邓艾,是因为没得到诸葛亮真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 访问量:2977 更新时间:2024/1/26 6:24:15

诸葛亮死后,蜀国最厉害的就排得上姜维了,可姜维一生中多次北伐,大都败多胜少。其中在邓艾手上更是连连吃亏。其中有个非常有名的战例,这个战例是一直以来被广泛引用的,只是一般对它的解读都是说姜维不懂得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到底姜维错在哪,没说。

《三国志.邓艾传》是这么记载的:“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於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大意就是:姜维假装撤退,等到郭淮移动去打羌人时,又杀了个回马枪。这个计策是成功了,可下一个“声东击西”的计策,姜维让廖化去牵制邓艾,自己去偷袭洮城,被邓艾看破了。

姜维

那么姜维到底错在哪呢?

关键在于两点:

一个就是廖化了。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国虽然能以一州之地和强魏对抗,但极度缺乏人才一直是蜀国的软肋,廖化在三国里算不得名将,可是没办法,没人可用。姜维只能安排廖化做为牵制部队,这也是蜀国和姜维本人的无奈。如果姜维自己去牵制邓艾,让廖化去攻取洮城,姜维又不放心。但是廖化不懂用兵之道,一下子被邓艾看破虚实,来的是廖化而不是蜀军主力,姜维不在。主力没来,用别军牵制我,那用意就很明显了,定是另有所图。作战中军形泄露是最要命的,这样就无法掩盖其作战意图,进攻的突然性就没了。

廖化

为什么说廖化不会用兵呢?这就是第二个关键点。

廖化的行动是与邓艾遭遇后结营自保。这就不对了,既然是要牵制邓艾,廖化就应该对邓艾实施牵制进攻,拖住邓艾让他脱不了身。要实施“声东击西”之计,这种牵制进攻是相当关键的。

这里有三点:一是可以拖住对手主力;二是可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掩护自己的“击西”部队;三是可以随时变佯攻为主攻,就是说要随机应变,根据战场态势,把主攻方向改到原来的佯攻方向。

可是廖化跑到白水边,老老实实屯起兵、布置起军营来了。你在那结营干嘛?和邓艾相持吗?邓艾自己都说了:“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做桥。”这就破绽太大了,别说邓艾,估计他儿子邓忠都能看出来。于是邓艾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邓艾反过来弄了点疑兵欺骗廖化,自己带着主力就直奔洮城。姜维想骗邓艾没成,反过来被邓艾耍了。这个问题也不能怪廖化,人家是执行命令,命令怎么说他就怎么做。问题还在姜维,估计姜维怕廖化不是邓艾对手,所以关照廖化不要主动进攻,把邓艾吸引住就行。可这哪行啊,至少要在那个方向用强势的进攻迷惑邓艾,或者说就算你邓艾看破了但我对你猛攻缠住你,让你不得脱身。这样运用别军“声东”才能争取到主力”击西“的宝贵时间呀。

邓艾

不过兵法是死的,能不能真正把握住战争的原理还是在于活学活用。设置奇兵、正兵是作战的基本法则。但一个大将不能仅仅只看到兵法上讲过的方法。道理很简单,兵法可以教会你一百种出奇的办法,也可以教会你一百种判断对手是否在出奇的办法,但要是对方用了没教过的第一百零一种办法怎么办?难道就不会应对了吗?所以教授大将一定要教会他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闻一知百,才能活学活用。然而真正能成为大将的人毕竟是少数,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带兵打仗的人可以用百万、千万来计算,而成为名将的就那么多的原因。

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

标签: 邓艾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马奇诺防线”——曹操、邓艾绕过潼关、剑阁天险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邓艾

    熟悉二战历史的朋友,看到马奇诺防线肯定就不由自主的嘴角上扬。这条法德边境长达数百公里,耗时12年,造价50亿法郎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堡垒,在1940年被德国人很轻松的绕了过去,让马奇诺防线成为了一个笑话。其实,在一千多年前的三国中,也有这样的战例。战例一:曹操绕过潼关,击败关西联军潼关设于东汉末,是关中

  • 邓艾能够灭了蜀国,仅仅是因为用了这一计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邓艾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实力最强,司马昭执政时想一举灭掉蜀国,遂派出三路人马,邓艾和诸葛率各统领三万,钟会统领十万分路出击蜀国,魏军的攻势很凶猛,接连获胜攻下了蜀国的很多城池,钟会在汇合了诸葛率的军队后,直逼蜀国的要塞剑阁,蜀军的统帅姜维凭借着剑阁险要的地势,顽强的抵住了钟会的大军。钟会的兵力虽然

  • 邓艾灭掉蜀国功高盖世,堪称一代名将,为何却身死族灭?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邓艾

    三国后期,虽不似群雄逐鹿之时群星荟萃,但其中却也不乏柱石之才;而其中魏国大将邓艾更是其中翘楚;邓艾治军严整,将才卓越。邓艾一生北化匈奴,南败文钦,偷渡阴平,灭蜀挫吴,可以说是魏国后期最闪亮的将星。但他最终却被人陷害而死,家族也遭受连累,为何一代名将会惨遭毒手?邓艾出身寒门,父母都是屯田的农民,家境十

  • 为什么曹魏大将邓艾能够进入武庙,蜀汉大将姜维不能进?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邓艾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能人义士,这些人都有过人的本领,同时几乎都是辅佐一位君主的。最为知名的就是诸葛亮了,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中,诸葛亮都得到了高度的评价,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诸葛亮一生为蜀汉的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的诸葛亮活活累死了,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病逝,仅仅54岁。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

  • 刘禅为什么向孤军邓艾投降?无非就是这两点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沧桑标签:邓艾

    景耀六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率军大举征伐蜀国。蜀国迅速做出应对,大将姜维把钟会十几万大军挡在剑阁,可惜邓艾却取道阴平直奔蜀国皇城成都。按理来说,孤军深入乃是兵家大忌,特别是邓艾仅有几千兵马,《三国演义》更是说只有2000。然而面对这样一支只能算是先头部队的孤军,在后援几乎不可能短时间赶到

  • 邓艾之子邓忠大战姜维四十合不分胜负,在演义中,他属于哪个档次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邓艾

    《三国演义》中,前半部名将如云,无论是统兵打仗还是战场单挑,都有不少精彩的战斗。而后半部明显就显得人才匮乏,蜀汉只有一个姜维独挑大梁,曹魏则因为家大业大稍微好些,帅才有邓艾、钟会,猛将能和姜维一战的,也至少有邓艾、邓忠、文鸯等人。这几个人中,邓忠是邓艾之子,出场时不过二十来岁,但是表现已经非常不错,

  • 邓艾偷渡阴平有多难,堪称军事史上一大奇迹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邓艾

    三国末年,天下大势越来越向统一的方向发展。司马氏集团加紧了篡夺曹魏政权的计划。公元263年,魏国派遣大将钟会与邓艾伐蜀,邓艾那年已经66岁,此战若成,他定会名留青史。事实也证明了,邓艾凭借伐蜀的这场战役成功跻身64名将之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邓艾偷渡阴平有多难,喜欢的点个赞和关注吧。魏国大军兴兵伐

  • 如果邓艾偷渡阴平道没有成功会发生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风和标签:邓艾

    假设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一个结果,必然是众多事件的集体合成,并不是“假设”单一事件就能轻易知道的。不过,“假设”依然是一件很有想象力的事。可以说,“假设”推动了历史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不正是建立在“假设”的前提下的?假设,隋炀帝是一代明君,或没有辽东三征,唐太宗能不能站在铜

  • 为何邓艾能入武庙,姜维却不可以?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邓艾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向刘禅弹奏《出师表》,希望刘禅答应他出兵北伐的请求。征得刘禅同意后,诸葛亮向汉中提出准备北伐。为了吸引曹魏的主力,诸葛亮让赵云和邓植做疑兵。此军出斜谷,假攻梅县。魏明帝曹睿不知所措,当即派曹真率领关陇诸军。去阻止赵云和邓志。而诸葛亮则趁此机会率军攻打岐山。由于之前魏军没有准备,

  • 姜维得到了诸葛亮真传,为什么还是打不过邓艾?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邓艾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这些人都是在东汉末期到三国争霸中出现的。正所谓乱世出枭雄,三国正是这一时期。三国中的名人多到数不胜数,比较知名的有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人开启了三国争霸的局面。对于蜀汉的刘备来说,假如他缺少诸葛亮,肯定是建立不了蜀汉的。可惜的是刘备过早的死了,留下了一个病怏怏的蜀汉给了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