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如此看重和欣赏马谡,为何要挥泪斩了马谡?是因为军令状?

诸葛亮如此看重和欣赏马谡,为何要挥泪斩了马谡?是因为军令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方轩 访问量:1150 更新时间:2024/2/29 15:08:03

马谡,是白眉马良的弟弟,荆州世家马家的子弟。在刘备驻守新野的时候,马良和马谡一起投奔刘备。对于马良和马谡,刘备最为看重的是马良,他认为马谡言过其实,虽才器过人,但不堪大用。所以,马谡在荆州时期是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在刘备身边。

而相对于刘备,诸葛亮对马谡很看重,不仅是因为马谡有才华,更是因为马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诸葛亮提供一些较好的建议,而这些谋略也深得诸葛亮的欣赏。所以,在刘备薨于白帝城,诸葛亮以丞相的身份主持蜀汉后,便一直把马谡带在身边任用。

那么,既然诸葛亮如此看重和欣赏马谡,为何在马谡失街亭后,挥泪斩马谡了呢?难道军令状的威力会如此之大?

军令状,简单地说,就是上级要求下级去执行任务的时候所写的保证书。而军令状的存在,一方面是激励接受任务的将领要小心和谨慎执行任务,保证任务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也是上级对下级的一种“敲打”,因为完不成任务的话,是要按军法处置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军令状虽然是写了,但是完不成任务后所接受的惩罚却不尽相同。换句话来说,这处罚是看上级的态度。只要上级没有过度地追究,那根本不会存在杀头的结局。譬如,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张郃于巴西郡之战中被张飞所败。两者都有立下军令状,但是因为诸葛亮和曹洪的态度,两人并没有因此而被斩杀。

而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马谡失街亭便被诸葛亮给杀了,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马谡失街亭的影响极其恶劣。马谡镇守街亭,是刚好发生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肯定想要打个漂亮战,想把战果扩大化。再者,诸葛亮所提出的北伐,曾遭到谯周等蜀汉重臣的反对。马谡失守街亭,让第一次北伐失利,那岂不是给谯周等人抓住了“辫子”,有了理由反对诸葛亮北伐吗?

再者,第一次北伐就失败了,会很严重的打击士气,这无疑是诸葛亮不想看到的。

其二,敲山震虎,杀鸡儆猴。在刘备薨于白帝城之后,虽然有诸葛亮这一位很有声望的丞相在主政,但是蜀汉内部的矛盾俨然爆发,三个派系的人在明争暗斗,对蜀汉不利的因素已经从内部开始了。

虽然马谡是荆州派系的人,又被诸葛亮所重用。但是,马谡毕竟立下过军令状,而且又是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失守街亭。所以,为了敲山震虎,诸葛亮必须杀掉马谡,以振军威,让其他派系的人不能以此来攻击诸葛亮。

同时,诸葛亮杀掉马谡,也是想要做个那些不怀好意的文臣武将看的。毕竟,被诸葛亮所看重的马谡,诸葛亮都能按照程序把其杀掉,更何况是那些不遵从命令的人。

其三,马谡背后无背景。派系的争斗,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被舍弃的“棋子”,也会出现一些被迫卷入而殃及池鱼的人。马谡在蜀汉的背景,不是大范围的荆州派系,而是自己的兄长马良。但可惜的是,马良在夷陵之战后不久便遇害身亡了。

没有深厚的背景,而且失守街亭又是造成如此恶劣的后果,再加上立下军令状,马谡完全可以被诸葛亮推出去“背锅”。所以说,马谡的死亡,在失守街亭那一刻起便决定了。

标签: 马谡

更多文章

  • 马谡死于派系之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马谡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直到五年后才开始第一次北伐。如果诸葛亮能获得街亭之战的胜利,那蜀汉就能在凉州站稳脚跟,综合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但可惜的是,马谡实在是不争气,街亭战败直接就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让诸葛亮不得不放弃已有的战果,只能班师回朝。至于马谡,也在不久之后被诸葛亮下令处斩。关于

  • 诸葛亮给马谡的任务是守住街亭,马谡为什么非要在山上扎营?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马谡

    要想弄清楚马谡为什么要在山上扎营,首先得弄明白,诸葛亮交给马谡的任务是什么?从事后来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就是要拿下陇西五郡:陇西郡、南安郡、天水郡、广魏郡和安定郡。魏国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实际上关中及陇右的防备是相当松懈的,认为蜀汉没有实力进攻曹魏的关中及陇西地区。曹魏在关中的军事力量,主要

  • 如果马谡服从诸葛亮的计划,马谡可以守得住街亭吗?答案显而易见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马谡

    为了兴复汉室,统一中原,蜀汉政权的丞相诸葛亮生前发动了五次与曹魏的战争,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诸葛亮自己遗憾地死去了。在五次北伐中,第一次成功的机会最大。然而,在这次北伐中,马谡扮演了一个“光辉的角色”,失去了街亭,使诸葛亮未能成功归来。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街亭的故事了吧。诸葛亮派马谡守卫街亭时,为马

  • 马谡失街亭罪不至死,诸葛亮马谡应该各打50大板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四煮娱标签:马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的排兵布阵是这样的:他命大将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亲自率10万大军,突然袭击魏军据守的祁山,命参军马谡为前锋,守住街亭,抗拒曹军。街亭虽小,如果失守,蜀军危矣,满盘皆输,街亭的战略意义

  • 诸葛亮北伐五战五败,失误不在马谡更不在魏延,全因错用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马谡

    诸葛亮掌握蜀汉军政大权后,对内安抚民心,恢复经济,对外平定南疆叛乱。在逐渐获得内部统一与稳定之后,诸葛亮开始准备北伐,收复中原的事宜。但是除了第一次北伐战果较大之外,其余四次其实收获寥寥。但是第一次也因为马谡而失败。那么到底诸葛亮五次北伐出了什么问题呢?其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他识人不明而导

  • 0分,3分,0分!CBA顶薪先生下滑速度肉眼可见,李楠挥泪斩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杀猪的秀才标签:马谡

    恢复主客场后江苏肯帝亚先打了2个客场,这两场比赛先后击败了北京北控和天津荣钢拿到了2连胜,然而回到主场的首场比赛他们遇到了强大的广东宏远,输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这场比赛赵率舟的爆发成为了江苏肯帝亚为数不多的亮点,相比之下一些本该有更好表现的球员却打得比较糟糕,比如外援布莱克尼,比如拿着顶薪的史鸿飞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真的吗?马谡的人生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马谡

    马谡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建兴六年(228年),马

  • 关羽和马谡都违反军令状,为何诸葛亮杀马谡不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歪聊三国标签:马谡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生处理了两个违反军令状的案件。第一件是关羽华容道私放曹操案;第二件是马谡失街亭案。按理说,关羽和马谡两人都违反军令状,依法应该问斩。可为什么诸葛亮只斩马谡而不斩关羽呢?如果从情节后果看,关羽因个人情义放走曹操,是故意犯罪;而马谡是因主观判断失误丢了街亭,属过失犯罪;马谡造成的

  • 诸葛亮为什么让马谡守街亭?失败以后,马谡吓的跑路,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小白读资治通鉴标签:马谡

    对于识人,相信三国中没几个人能比得上刘备,他识人的能力几乎就是开挂,有时候跟别人聊会儿天就能看出来这个人是大才。比如马忠,当时刘备刚刚经过夷陵之败,因为大军几乎损失殆尽,刘备身边没什么兵,为了安全,马忠被上司阎宇派去保护刘备,交谈一番后,刘备就说了:世上真是多人才,我没了黄权(投降魏国),却得了马忠

  • 正说三国人物—马谡篇,挥泪斩马谡,背后有何说不出的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马谡

    关注三国志12的马谡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侍中马良之弟。最初,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取蜀入川,之后曾经先后担任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等职务。因为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并被用为参军。但马谡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