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为何看不上马谡?你看庞统是怎么得到器重的,诸葛亮却没搞懂

刘备为何看不上马谡?你看庞统是怎么得到器重的,诸葛亮却没搞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勇敢小吴 访问量:112 更新时间:2024/2/29 15:21:20

一、刘备的最后倔强

公元223年,自夷陵惨败而归的刘备,倔强的计划着复仇。在得知曹丕起兵征伐吴国后,刘备难得高兴了起来,提笔就给陆逊写去了一封信。

大意是:陆逊啊,如今曹丕要干掉你们吴国了,我这个人一贯讲究有仇必报,所以决定自白帝城起兵夹击,现在就问你三个字:怕不怕?

不久后陆逊的回信就到了,一股子欢乐感觉:呦呵,行啊老刘,来吧!火烧连营七百里时,你逃了,马鞍山围歼战中,你又给侥幸逃亡了,所以这一次你若敢来,还有这么幸运吗?我表示怀疑。

刘备看着陆逊的书信是啥表情?史书上没写,但笔者认为,必是苦笑着给陆逊点一个大大的“赞”。

因为对于刘备这种“老革(老兵油子)”来言,一贯是人狠话不多,能用刀解决问题,绝不靠嘴。他若真有能力夹击东吴,还写哪门子书信通知陆逊?

一个夷陵之败,不但让他丧失掉了一大波蜀汉骨干和百战精兵,连蜀汉根基都动摇了。此事若怪,其实就只能怪曹丕。夷陵之战打了那么长的时间,曹丕却自作聪明,玩起了壁上观。

如今,双方分出胜负来了,他却急吼吼地开始行动——估计没几个人,能搞懂他这是哪门子逻辑。真不知曹操若地下有知,会不会再玩一把“曹氏盖饭”。

总之吧,刘备这最后的倔强之气,随着曹丕伐吴和陆逊的回信,开始泄气了。

一则,魏吴的战事一开,就意味着蜀汉得到暂时喘息之机,否则刘备为啥不回成都,非要死顶在永安?还不是怕自己一退,东吴趁势席卷而入吗?如今皇上大哥守边塞,自然蜀汉一切资源就都调动而来。

二则,陆逊的书信让刘备确认了,东吴没有进兵西川的计划。须知,刘备和陆逊都是顶级“老江湖”。刘备写信恶心陆逊的深层用意是摸底。陆逊懂刘备的意思,反讽的意思便是告知:没空搭理你。

可惜刘备泄气,反而不是什么好事,所谓人活一口气!当时刘备的身体和精神,已经到了极限,全靠这口气在强撑着。

很快刘备病倒了,并意识到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因此,刘备急召诸葛亮前来,进行最后的交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

二、刘备的两个“神操作”

对于“白帝城托孤”,刘备存在着两个“神操作”。

第一个就是,告知诸葛亮,若感觉刘禅不靠谱,你就取代他。自刘备的这个神操作一出现,就很快形成了历史一大争议点,以至于还出现了“历史发明家”,非说刘备当时安排了刀斧手啥的。

笔者无意介入这种争论,只提供一个思路:当时(公元223年)诸葛亮虽已经四十二岁左右了,正是人生最鼎盛时期,但他却没有后代,诸葛瞻是出生于公元227年。

曹操自称“周文王”,是因他有儿子,且还全都是狠人,并都已经长大成人,有个各自势力。司马懿玩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师司马昭是他的得力助手。

如今诸葛亮连儿子都没有,那么你认为,他取代刘禅的概率有多大?须知随后刘备又是一招妙手:让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同时,刘备托孤诸葛亮之前,还托孤了李严,让他“统内外军事”,再加上还有赵云等一大波老臣……

第二个就是,托孤完毕后,刘备一眼瞅见了马谡,竟然也跟着诸葛亮来了,于是打发走马谡之后,刘备郑重对诸葛亮表示: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堪重用。意思就是说,马谡严重不靠谱。

五年后,也就是公元238年,刘备的断言变成了现实,马谡街亭战败后撒丫子逃亡,不但导致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崩溃,还致使诸葛亮来了一幕“挥泪斩马谡”,并一再悔恨,咋就没有听刘备的话?

有人说,这是刘备识人方面,比诸葛亮牛多了。不过笔者却认为这言过其实了。刘备还曾严重看不上蒋琬,但诸葛亮却表示:蒋琬未来必会很牛。结果如何?蒋琬在诸葛亮死后,成了蜀汉顶梁柱。

若用蒋琬为参照物对比,你能说刘备识人方面,比诸葛亮厉害吗?所以真正应该解决的是:刘备凭啥说马谡严重不靠谱,而不是去当“事后诸葛亮”。那么,刘备为何如此看不上马谡?这就要借助一个牛人了,谁呢?正是庞统

三、庞统是如何得到器重的

皆知庞统跟诸葛亮齐名。但刘备对两人的态度,却是天壤之别。对诸葛亮是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而庞统自己找上门来,却被刘备嫌弃,一竿子打发他去当一个小县令。为何如此?

笔者之前分析过,诸葛亮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代表着荆州人才群,加盟刘备集团(荀彧带动颍川人才群归曹操)。所以,刘备并非仅是请出了诸葛亮老哥一人。

如今赤壁之战打完,荆州的一切都被瓜分完毕,那么庞统还那么重要吗?起码没法跟诸葛亮出山时,相提并论了吧——时移势易,快饿死时的一个窝窝头,远比吃饱穿暖后的“龙肝凤胆”更有价值!

所以刘备打发庞统去当小县令,其实就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人才考核罢了,没必要过分解读。而庞统也是“老江湖”,玩命诠释了一波啥叫“大材小用”,一下子亮瞎了刘备的双眼,连忙隆重请回,并跟诸葛亮平级。

如今再来看马谡,他跟哥哥马良,是受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影响,而选择了追随刘备。因此马谡,是刘备快饿死时的“窝窝头”,自然受到的欢迎和待遇要远超庞统,马谡成了刘备的荆州从事。

随着刘备入川后,马谡开始被历练。当过绵竹令,没多久就被调回成都,当上了“成都令”。须知,成都是蜀汉心脏地带,那么马谡这个成都(县)令,你还敢视为寻常的小县官,或普通“市长”吗?

显然至此,刘备是一直很高看马谡的。甚至可认为,马谡成为了重点培养人才。刘备用人,喜欢玩吓人一跳,魏延就是如此!所以倘若马谡能通过刘备的考核,必会跟魏延一样,来个一飞冲天,奈何这时历史记载却“暧昧”了起来。

由于“时越雟高定造反”,把郡将(越雟太守)杀掉了。因此,刘备任命马谡出任“越雟太守”。结果马谡却没有离开成都,去就任这“两千石高官”,而是从此开始晃悠在诸葛亮身边,至死都是“相府参军”。

马谡为啥不去?因为越雟地区,属于典型的民风彪悍的蛮荒地区,哪如成都繁华滋润。故而我们可有推导:必然是马谡抱着诸葛亮大腿,死活不上任。刘备再生气,但一看诸葛亮,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了。

吃肉时,你马谡比谁都积极,啃骨头时却耍赖,跟庞统一比,何止天上地下,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差距。所以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是一点没错!

哪料诸葛亮却被马谡的嘴皮子给迷惑了,还或许是因他跟马良关系太好,故而对马谡是各种宠爱,想让马谡依靠街亭战功,解除刘备的“封印”,让马谡正式走向舞台中央,别窝在相府当参军了。

结果马谡却不听调度而战败,丢下蜀汉大军撒丫子逃亡(可对比王平)。这是不是跟拒绝上任“越雟太守”是一脉相承?这就是为啥刘备看不上马谡的关键。只可惜诸葛亮,没有搞懂刘备此话的真正含义,因此事后那么后悔……

标签: 马谡

更多文章

  • 众人都反对马谡守街亭,马谡真的压上全家性命也要去吗?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马谡

    正史之中其实马谡并没有说压上身家性命也要去祁山,他自身无疑肯定是想去的,毕竟成了就是大功一件,但也没提他抢着去。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北伐之际,亲率领大军,打算突袭祁山,这时候需要一个先锋开路,军中很多人认为应该选择经验丰富的老将,比如魏延、吴懿这种的,但诸葛亮力排众议,自己提拔任命了马谡为先锋。所以

  • 刘备死前说马谡不堪大用,为何诸葛亮非要重用马谡,原因很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旧匣子1标签:马谡

    通读汉末三国历史时间,在蜀汉势力当中,拥有一个经典的小故事,那便是诸葛亮洒泪斩马谡。诸葛亮大家都了解,蜀汉贤相,那么马谡呢?也许很多人并不是真实的掌握,但是三国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情况下,就曾表明马“谡沽名钓誉,不能厚用”,那么为何诸葛亮还十分器重他?依据《三国志》记述,三国刘备病重之时,召宰相诸葛亮

  • 诸葛亮杀马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是因为马谡丢失了街亭吗?

    历史人物编辑:邀月历史阁标签:马谡

    马谡丢失街亭(马谡剧照)蜀汉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兵出祁山讨伐曹魏。在选择街亭守将时,马谡主动请缨为先锋,并和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随后马谡带兵在街亭扎营。随后曹魏将军张郃来攻,因为马谡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建议驻扎军队,结果被张郃打得大败。失去街亭,蜀军就失去了战机,诸葛亮只好退兵回到汉中。随后诸葛亮

  • 街亭失守,为什么马谡必须死?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马谡

    01.街亭失守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他们只会夸夸其谈,而不实干。最后,他们的下场都很悲惨,值得反思。一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另一位是街亭失守的马谡。一统天下,恢复汉室,一直都是诸葛亮的夙愿。为此,对内,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外,他兵出祁山,北伐中原。而其中,第一次北伐,最有可能成功。但

  • 被领导高估重用的人~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马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被高估的人物~马谡志大才疏被重用的人,马谡应该是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事件的起因是由于马谡骄傲自大,痛失街亭,街亭对蜀汉是至关重要,是蜀汉军事上的屏障,由于马谡犯了重大过失,最后被诸葛亮斩杀。马谡一直是诸葛亮比较赏识的人,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劝阻,把重大的任务镇守街亭交给马谡,但是,由于马

  • 李天霞部将回忆孟良崮之战:张灵甫就是个马谡,我带兵去救援,他却拿我当炮灰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马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击毙的张灵甫牛了起来,这个亲手杀妻的家伙,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大英雄,连王耀武的许多抗战功绩,也都被记在了他的头上。张灵甫兵败孟良崮身中数弹身亡,居然还有人说他是自杀,这种睁着眼睛说出来的瞎话,估计连《地下交通站》里的黑藤规三都不会相信:“哪有自杀的朝着自己脑袋连开七

  • 马谡是为何而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马谡

    读过《三国》的人,对马谡,大家肯定很熟悉,那马谡是为何而死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这方面的问题。马谡,字幼常,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马谡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后来担任参军。马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虽然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是马谡却一直被诸葛亮喜爱。所以可以说马谡

  • 王者之心:诸葛亮的高徒马谡在野外踏青,被我们的轻骑兵给活捉了

    历史人物编辑:奕道君心标签:马谡

    每每提起马谡这个人物,总是给大家一种毁誉参半的感觉。因为马谡的轻敌自负,导致蜀军丢失了街亭,从而令诸葛亮最有希望得胜的第一次北伐铩羽而归。尽管马谡是诸葛亮的高徒,然而在后世的诸多三国题材游戏里,他的能力数据基本都停留在二线中流,taptap版《军令如山:王者之心》手游又是怎么去设定他的呢?客栈的小道

  • 诸葛亮如此看重和欣赏马谡,为何要挥泪斩了马谡?是因为军令状?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马谡

    马谡,是白眉马良的弟弟,荆州世家马家的子弟。在刘备驻守新野的时候,马良和马谡一起投奔刘备。对于马良和马谡,刘备最为看重的是马良,他认为马谡言过其实,虽才器过人,但不堪大用。所以,马谡在荆州时期是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在刘备身边。而相对于刘备,诸葛亮对马谡很看重,不仅是因为马谡有才华,更是因为马谡在一定

  • 马谡死于派系之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马谡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直到五年后才开始第一次北伐。如果诸葛亮能获得街亭之战的胜利,那蜀汉就能在凉州站稳脚跟,综合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但可惜的是,马谡实在是不争气,街亭战败直接就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让诸葛亮不得不放弃已有的战果,只能班师回朝。至于马谡,也在不久之后被诸葛亮下令处斩。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