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嵬坡兵变,陈玄礼除掉杨国忠和杨贵妃,唐玄宗为何不生气?

马嵬坡兵变,陈玄礼除掉杨国忠和杨贵妃,唐玄宗为何不生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邵仁贵 访问量:2527 更新时间:2024/1/18 18:45:17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形容了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的美。

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她跟随玄宗逃亡至了马嵬坡,在此将军陈玄礼发动了马嵬坡之变,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在此被杀害,贵妃也在群臣的逼迫下被缢死香消玉殒,玄宗在这里失去了最爱的宠妃。

然而马嵬坡之变的罪魁祸首陈玄礼最终却得到了善终,这又是为何呢?

杨国忠把持朝政,爆发安史之乱

唐朝在玄宗李隆基的统治下,出现了开元盛世,经济空前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富民强,然而这些繁荣在开元末年发生了转变,开元末年,唐玄宗开始改变了,他无心政治,沉迷美色。

诗人白居易的诗《长恨歌》里有一句“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君王不早朝”来形容开元末年时期的李隆基,他沉迷美色,宠爱杨贵妃,每天陪伴着她,连早朝都不去了。

此时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民间甚至开始流传起了一句话“生女当如杨玉环”,可见杨家在那个时候有多辉煌。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贵妃受宠之后,她的几个姐妹也都过上了好日子,她的哥哥杨国忠成为了当朝宰相。

杨国忠之前的宰相是李林甫,李林甫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口蜜腹剑这个词就是因他而来,他把持朝政的时候,朝堂上一片乌烟瘴气,他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长达十几年,好不容易李林甫下台了,杨国忠又上台了,他能上台完全是因为他的妹妹杨贵妃。

在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天下,只有自己,他仗着妹妹受皇帝宠爱将朝堂当成了自己的天下,肆意妄为。

在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起了安史之乱,他们势如破竹,玄宗听信谗言,导致很快叛军就攻到了长安城。

安史大军逼近,带着贵妃一行人逃亡至马嵬坡

眼看着叛军逼近,在长安城的玄宗慌了,他赶忙吩咐人准备出逃,他带着贵妃等亲近之人赶忙难逃,他们一行人南逃到了马嵬坡。

玄宗一行人仓皇南逃,在这之前他们根本没有做好要逃亡的准备,衣物食物等生活必需品都非常紧缺,随行的士兵们连夜赶路,每天都吃不饱饭。

这让诸多士兵们心生不满,玄宗贵妃等人坐在马车里,享受着舒适的生活,根本就不知道外面士兵的辛苦,也丝毫不体恤这些士兵。

贵妃、杨国忠等人继续着他们奢侈的生活,有人伺候他们,士兵们食不果腹,而他们依然是大鱼大肉,看着他们这样生活,随行的士兵们怨气是越来越重,终于有一天他们忍不了了。

发动马嵬坡兵变,杨氏一族被斩杀

朝堂上太子李亨等人对杨家一族早已经有了诸多不满,这次安史之乱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时机,他们便怂恿这些士兵发动兵变。

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带领下,士兵们发动了马嵬坡兵变,宰相杨国忠被斩首示众,杨氏家族其他人也都被杀。

杨国忠等人被杀之后,高力士上奏玄宗"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士兵们觉得杨贵妃是祸水,斩草除根,要求玄宗赐死杨贵妃,对于自己的宠妃,玄宗自然是不舍的,但他没有任何办法,他只能下令让人缢死杨贵妃。

就这样,马嵬坡兵变在杨氏一族被诛杀后顺利解决了,后来安史之乱被解决,玄宗回到了长安,他被迫退位给了太子成为了没有实权的太上皇。

回到长安的他经常思念杨贵妃,甚至找人为杨贵妃招魂,那么对于发动马嵬坡兵变害死杨贵妃的陈玄礼,玄宗为什么没有处罚呢?反而让他活到了善终。

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帮助李隆基诛杀韦后,是李隆基心腹

唐中宗李显以神龙政变复辟后,对于与其共患难的妻子韦后十分纵容,导致了朝政大权逐渐被韦后一族掌握,韦后和安乐公主想方设法的除去了一些对于李唐王朝忠心耿耿的大臣。

后来韦后和安乐公主下毒杀害了李显,将朝廷中重臣的位置都交给了韦氏一族的人,此时韦后想要掌控朝政的野心如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然而没等她发动政变,她就被诛杀了。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合起来发起了唐隆政变,两人在薛崇简钟绍京、陈玄礼等人的协助下,将韦后以及安乐公主等乱党诛杀,拿回了属于李唐王朝的政权。

在唐隆政变结束之后,李隆基的父亲李旦被扶上了帝位,也就是唐睿宗,陈玄礼在韦氏叛乱时坚定地站在李隆基这边,帮助了他不少,因此他成为了李隆基的亲信,李隆基经常让他去办一些大事。

后来李隆基登基称帝,一直跟随着他的功臣陈玄礼被任命为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一直跟着唐玄宗,是他的心腹,深受信任。

他也是亲眼看着玄宗从一代明君逐渐堕落成为了一个沉迷美色的皇帝,但他仍旧衷心,追随着他。

直到安史之乱,他发动了马嵬坡兵变,后来他去找玄宗,给他说明了原因,也是因为他一直以来的忠心耿耿,所以玄宗才没有惩罚他。

二、马嵬坡兵变的真正幕后主使是太子等人

玄宗虽然后面无心朝政,但他曾经也是个明君,心里对有些事情很明白,对于朝堂上的事情他心知肚明,有时候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太子和杨国忠之间的矛盾他早就知道,所以他知道马嵬坡兵变的真正主使并不是陈玄礼,陈玄礼只是一介武夫,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么多,马嵬坡兵变的真正主使是太子李亨等人。

而且此时的玄宗已经失势了,太子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朝堂上已经没有了玄宗的势力,他以后可能还得依靠陈玄礼以及他手中的士兵,所以他不能对陈玄礼动手。

三、杨国忠罪有应得,玄宗选择明哲保身

杨国忠是个出了名的奸臣,将朝政搅得一团糟糕,本来就有很多大臣和百姓对他有了很多的意见,所以杨国忠是死有余辜,杀了他可以平民愤。

爆发安史之乱其实也不能全怪杨国忠,玄宗不可能不知道杨国忠在朝堂上只手遮天的事情,他选择放任他也就是默许了杨国忠的行为,所以爆发安史之乱玄宗也有错,但他不能给自己引火上身,就需要让杨国忠替他挡剑。

至于杨贵妃,就是被兄长杨国忠和玄宗连累了,而玄宗选择明哲保身,放弃杨贵妃也是可以的,所以贵妃不过是替玄宗的错买了单。

玄宗终究是自私的,贵妃在他心中的地位可能也没那么高,所以杨氏一族并不值得他杀掉一直以来都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陈玄礼。

陈玄礼在杀掉了杨氏一族后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在回到长安后他还加官晋爵,得到了诸多奖赏。

对于杀掉了自己宠妃的陈玄礼,玄宗没有进行问责和惩罚,原因不过是因为陈玄礼对他忠心耿耿,而且他并不是兵变的幕后主使,玄宗的以后还要依靠他,加之贵妃在玄宗的心目中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玄宗并未惩罚他,还给了他奖励,让他活到了善终。

标签: 陈玄礼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后,陈玄礼在马嵬驿发动兵变,他背叛了唐玄宗吗?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陈玄礼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带着杨贵妃西逃,至马嵬驿,陈玄礼和太子李亨发动兵变,逼迫玄宗杀死杨国忠和杨贵妃,战乱后回到长安,玄宗却没有以“叛乱”的罪名惩治陈玄礼,这是为什么呢?这事儿没这么简单,唐玄宗要杀陈玄礼,首先他杀不杀得掉是个问题,其次,陈玄礼发动兵变,表面上看起来是兵变,实际上是在帮助唐玄宗。陈玄礼和

  • 一生跟随唐玄宗45年的大将陈玄礼为何在马嵬对玄宗落井下石呢?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陈玄礼

    说起唐朝的皇帝们,有两个人绕不开,一个是开创贞观的李世民,另一个是开创开元的李隆基,但两个人的晚年千差万别,严格一点来说,李隆基属于晚节不保的皇帝,因为年轻的英武,与晚年时的昏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曾经因为相信武惠妃的话,一天内处死自己三个儿子,后来有因为他的关系,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在逃亡四川的

  • 陈玄礼跟随玄宗45年,发动马嵬兵变是否是落井下石呢?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陈玄礼

    唐玄宗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传奇性的皇帝,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变,他把唐朝推向全盛时代,又是他,在他的统治之下大唐王朝开始由盛转衰20岁,早年经历了神龙政变,后来又和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龙政变,扳倒了韦后集团和安乐公主,称帝后又发动兵变赐死太平公主,晚年的时候“被兵变”,在马嵬坡失去了最心爱的女人,失去了自己的

  • 陈玄礼为李隆基心腹大将,为何在马嵬坡发动兵变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小队标签:陈玄礼

    马嵬坡兵变是安史之乱的转折点,也是唐朝政治的转折点。这次兵变被认为是由太子李亨幕后策划,趁着安史之乱唐玄宗从长安出逃的权力空白期,夺去唐朝政权而发动的兵变。兵变中李隆基宠信的宰相杨国忠被杀,而贵妃杨玉环也被迫赐死,唐朝的大权落入太子李亨之手。然后李隆基与李亨父子俩分道扬镳,李隆基南下入蜀避难,而李亨

  • 陈玄礼发动兵变逼死杨贵妃,为何唐玄宗放过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陈玄礼

    古代四大美女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了,在古代史上,四大美女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在这四人中,最为有名的肯定是杨贵妃,她有一个很爱很爱她的皇帝,这位皇帝就是唐玄宗。不可否认的是,唐玄宗晚年时期非常昏庸,也就是说,当时的唐玄宗,非常宠爱杨贵妃。开元七年,杨贵妃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这时候的杨贵妃还不知道,自己之后竟

  • 鸡肉在唐朝为何不算“肉类”?背后是唐太宗和贤臣马周的感人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马周

    鸡肉是当今世界上食用最多的肉类之一,而且做法五花八门,可以说鸡这种生物为无数吃货解了嘴馋。但是如果我告诉你鸡肉不是肉,你会怎么想?先别急着骂我,因为唐朝还真是这么规定的。唐朝时期民间认可的肉类是家畜,也就是哺乳类动物,而鸡的确是不算肉类的。不过也不是大家真的不将鸡肉当肉,而是由于唐太宗的一道命令,正

  • 太平广记之马周-传奇宰相的逆袭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马周

    马周,相传本是华山素灵宫的一个仙官。当时隋末天下大乱,李唐崛起,太上老君便派马周下凡辅佐新朝。可不曾想,马周下凡转世之后,迷上了喝酒,成了一个大酒鬼,前世的事情完全想不起来了。他流落江湖,穷困潦倒年,差点沦落成了奴仆。有一次,马周听说著名的术数大师袁天纲从蜀地来到了关中,便去拜访他,请他看看面相,算

  • 从一介贫民到唐朝宰相,马周怎样实现抱负,一心辅佐太宗创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马周

    引言:在唐朝著名诗人李贺的《致酒行》中,他曾这样描写唐朝的著名宰相马周: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但是谁又知道而在这诗歌中敢于冲撞皇帝的马周,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呢?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因为战乱的原因去世了,都留下马周一人在人世间生活。由于

  • 戴胄:敢与李世民叫板,救下失责校尉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戴胄

    戴胄(573-633年),字玄胤,唐朝初期宰相,汲县令戴承伯之子。生性忠直,犯言直谏,曾代理吏部尚书,主持选官。转户部尚书、武昌郡公,参预朝政,位列宰相。戴胄(573-633年),字玄胤,谯郡谯县(安徽省亳州市)人。唐朝初期宰相,汲县令戴承伯之子。有一天,长孙无忌被唐太宗召见,他走得匆忙,挂着佩刀直

  • 裴旻的剑法当真是唐朝天下第一?作为剑圣的他,为何没那么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裴旻

    我们都知道李白是诗仙,他的诗歌冠绝全唐。其实李白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身份,那就是剑客。他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是李白在《侠客行》中所写的一句话,显然十分霸气。那么李白哪来的底气,可以如此霸气呢?原来这哥们是个著名的剑客,诗句里的事情,说不定他真的干过。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