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嵬坡之变,杨贵妃和杨国忠之死,是太子阴谋?与陈玄礼合谋?

马嵬坡之变,杨贵妃和杨国忠之死,是太子阴谋?与陈玄礼合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朝波 访问量:1009 更新时间:2024/1/18 18:07:02

天宝15年6月13日,潼关被安禄山攻破的消息传到长安。进入长安的门户被打破,长安城无险可守。李隆基仓皇逃窜,和慈禧太后逃向西安的过程差不多,没有任何准备。

当这支队伍浩浩荡荡抵达咸阳东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跑光了。杨国忠自己的钱买了些胡饼给大家吃,当然仅限于李隆基和身边的这些人。

经过一阵子的宣传,当地的老百姓发现这些并不是安禄山的乱军,陆陆续续也就回来了。

他们世代都生活在长安的附近,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乱子。父老乡亲们围着李隆基痛哭,说他身边的人都是一些小人。这时候李隆基也只好作出了反省,表示自己接下来肯定会整顿吏治,重新恢复大唐的威风。

原本以为这样就可以糊弄过去了,却没有想到的是,这只是一个导火索,一种更可怕的情绪正在酝酿。

到了14日的晚上,李隆基带领着自己的这次逃难大军来到了马嵬坡。

陈玄礼率领的禁军有不少人都是全家人都生活在长安附近,他们是军人,只能保护着皇帝,逃了出来。但他们的家人仍然在长安附近,因此他们非常挂念自己家人的安危。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逃跑的时候比较仓促,根本就没有带够足够的粮食物资。这就让这些士兵们怨气非常大了,越走离家乡越远,并且还吃不饱,一路上风残露宿。

士兵们就在一起纷纷的议论,尤其是他们听了父老乡亲说皇帝身边的大臣都是一些小人的时候,他们心中的怒火开始燃烧了。

既然都是皇帝身边的一些小人在作怪,那么就把这些小人杀掉吧。如果不是这些小人,战争就不会爆发,我们仍然在长安城里吃香的喝辣的,和家人待在一起。

陈玄礼原本是唐玄宗身边比较信任的人,当初李隆基发起唐隆政变的时候,陈玄礼就担任了千骑营长官,在政变中立下了大功。

后来李隆基登基以后,他就提升陈玄礼担任了禁军龙武大将军。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就没有发生过很大的变化,在这次的逃难过程中也不例外。

士兵们议论纷纷,虽然李隆基听不到,但身边的人都能听得到,尤其是陈玄礼和高力士。他们明白,如果不能够平息士兵们的怒火,就有可能激起一场兵变。

这时候陈玄礼就通过太子李亨身边的宦官李辅国联系上了太子,计划除掉杨国忠,平息士兵们的怒火,保证这一路的平安。

太子李亨听到这个计划根本就不敢做出任何回应,首先他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李隆基,第二更不敢做主,最后一点也不敢采取行动。

原因很简单,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并不好。由于李林甫的挑拨离间,李隆基有好几次都想杀掉自己的太子。

李隆基下手之狠是一般人所不及的,早年他杀死了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后来又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既然都已经杀这么多人了,再多杀一个也无所谓。

因此这么多年下来,太子李亨一直都是战战兢兢,什么事都不敢干,什么主意都不敢拿,就是怕引起李隆基的猜忌,从而引来杀身之祸。

正好当时,还有20多名吐蕃使者跟着他们一起逃难。这些使者对情况不是很了解,他们就围着杨国忠在打听消息。

当时他们说些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随行的士兵都看到了。不知道是谁在军队中喊了一声杨国忠正准备和吐蕃人联手造反,话音未落,就有人向杨国忠的坐骑射了一箭。

杨国忠马上就意识到士兵们造反了,骑着马就开始逃跑。士兵们穷追不舍,很快就把他活捉,并且砍掉了他的脑袋。

既然杨国忠都已经死了,那么他的家人也不能留下。杨国忠的儿子和他的两个妹妹都被乱军砍死,士兵们仍然围着驿站不肯罢休。

尤其是那些底层的军官,虽然职务不高,但是心里很清楚。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杨国忠虽然被杀了,但他的妹妹杨玉环仍然是李隆基的心肝宝贝。万一哪天杨玉环在李隆基的耳边吹吹枕头风,就有可能算旧账把他们给杀了。

李隆基在驿站里听到了外边的吵闹声,身边的人也告诉他杨国忠造反已经被杀了。李隆基就来到门口,请求士兵们离开。

但愤怒的士兵心中的怒火仍然没有办法平息,他们强烈要求杀死杨玉环。李隆基说,杨国忠犯的错是他自己的事,提拔杨国忠是自己犯错了,和杨玉环没有任何关系。

这时候陈玄礼出来告诉李隆基,他也知道杨玉环没有错,但只有杀掉杨玉环才代表着杨家彻底倒台,否则搞不好还有后患,士兵们就不会停手。

李隆基不愿意对自己的爱妃下手,身边的大臣也请他当机立断。在最关键的时候,高力士出面了,他只说了一句:如果不杀掉杨玉环那么搞不好,一战里边的人都得死。

这句话李隆基听明白了,也知道了后果。何况李隆基原本就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他首先要保全的就是自己的性命。在这生命攸关的时刻,牺牲掉一个女人又何妨。

杨贵妃被杀以后,士兵们开始慢慢散去。但是李隆基的尊严已经被毁掉了,虽然他自己不这么认为,但很明显士兵们已经不尊重他了。

李隆基认为应该跑到四川去才安全,但士兵们不愿意离关中太远,毕竟他们的家人亲戚都还在附近。禁军中的代表认为可以去灵武,也可以去太原,还有人认为应该回长安。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李隆基知道自己的形象已经完全破坏掉了,连身边跟随自己的这些军队都控制不了了,那么当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意思。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隆基觉得自己老了。他也怀疑是太子从中做局,他就试探性地问太子,把皇位让给他如何。太子又不是傻子,只能跪地痛哭,不敢说任何话。

但到了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候,太子决定把更大的责任扛起来。既然皇帝选择了去四川,那么太子李亨就选择了独自离开,去了灵武,到那里去整军备战,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

这一次的事变,完全是仓促之间引发的一场乱子。就连当事人都根本没有意识到会闹这么大,根本不可能是太子李亨和陈玄礼之间的密谋。

太子这个人没有这么大的胆子,陈玄礼没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这才是其中最大的问题。如果是两个人在密谋,他们应该征求一下中下级军官的意见。但征求意见这种事最容易让消息败露,最终引发的后果就更加不可控。

因此那些说这是太子李亨和陈玄礼之间的阴谋的人,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阴谋家。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应该多冒冒险,因为富贵险中求。对于太子和禁军高级将领来说,风险太大的事不值得,因为他们输的成本太高了。

标签: 陈玄礼

更多文章

  • 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却能活到善终,唐玄宗有三点理由不动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陈玄礼

    “前因”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彻底爆发,这场军事政变迅速让大唐由盛转衰。河朔三镇除安禄山之外,其余节度使均起兵谋逆。他们嘴里说着——清君侧,诛杀杨国忠、杨玉环这对奸臣佞贼。可天下大乱之后,四海诸侯并起,其本质还是想推翻李家王朝。在此危难之际,郭子仪挽狂澜于既倒倒,扶大厦之将倾,用了近9年

  • 陈玄礼为何要在马嵬驿背叛唐玄宗?这场兵变真的那么简单?真相了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陈玄礼

    陈玄礼是唐玄宗的一员爱将,但是在马嵬驿的时候却背叛了唐玄宗,逼迫唐玄宗杀死了杨国忠兄妹,颇有一丝落井下石的意思。不过在我看来落井下石算不上,只能说是一个臣子为了帝国的将来,不惜以胁迫皇帝的方式来达到某种目的。杨国忠对于唐朝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我就不多说了,当唐玄宗一行三千多人狼狈不堪的逃到马嵬驿时,种

  • 杨贵妃做错了什么,让陈玄礼愤恨难平,宁愿兵变都要置她于死地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陈玄礼

    唐朝时期经济和文化都空前繁荣,而开创了这个盛世的除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外,还有一个就是李隆基创下的开元盛世了,李隆基在武则天死后发动了兵变,和太平公主一起处置了之前的太后势力,得权之后的他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和文化,最终让唐朝重新走向了富强。杨家有女初长成但是在四海清平之后,李隆基逐渐开始贪图享乐,甚至为

  • 为什么追随了唐玄宗近50年的陈玄礼要发达马嵬坡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陈玄礼

    唐朝在唐玄宗的手中极盛而衰,原本实力空前的大唐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几乎有亡国危机。兵雄天下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常年征战的边兵轻而易举的碾压了久疏战阵的内地驻军,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破潼关,直捣京师长安。唐玄宗知道后大惊失色,趁着夜色,只带着贵妃、皇子以及杨国忠、韦见素等亲信重臣,和一些

  • 马嵬坡兵变,陈玄礼除掉杨国忠和杨贵妃,唐玄宗为何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陈玄礼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形容了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的美。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她跟随玄宗逃亡至了马嵬坡,在此将军陈玄礼发动了马嵬坡之变,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在此被杀害,贵妃也在群臣的逼迫下被缢死香消玉殒,玄宗在这里失去了最爱的宠妃。然而马

  • 安史之乱后,陈玄礼在马嵬驿发动兵变,他背叛了唐玄宗吗?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陈玄礼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带着杨贵妃西逃,至马嵬驿,陈玄礼和太子李亨发动兵变,逼迫玄宗杀死杨国忠和杨贵妃,战乱后回到长安,玄宗却没有以“叛乱”的罪名惩治陈玄礼,这是为什么呢?这事儿没这么简单,唐玄宗要杀陈玄礼,首先他杀不杀得掉是个问题,其次,陈玄礼发动兵变,表面上看起来是兵变,实际上是在帮助唐玄宗。陈玄礼和

  • 一生跟随唐玄宗45年的大将陈玄礼为何在马嵬对玄宗落井下石呢?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陈玄礼

    说起唐朝的皇帝们,有两个人绕不开,一个是开创贞观的李世民,另一个是开创开元的李隆基,但两个人的晚年千差万别,严格一点来说,李隆基属于晚节不保的皇帝,因为年轻的英武,与晚年时的昏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曾经因为相信武惠妃的话,一天内处死自己三个儿子,后来有因为他的关系,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在逃亡四川的

  • 陈玄礼跟随玄宗45年,发动马嵬兵变是否是落井下石呢?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陈玄礼

    唐玄宗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传奇性的皇帝,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变,他把唐朝推向全盛时代,又是他,在他的统治之下大唐王朝开始由盛转衰20岁,早年经历了神龙政变,后来又和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龙政变,扳倒了韦后集团和安乐公主,称帝后又发动兵变赐死太平公主,晚年的时候“被兵变”,在马嵬坡失去了最心爱的女人,失去了自己的

  • 陈玄礼为李隆基心腹大将,为何在马嵬坡发动兵变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小队标签:陈玄礼

    马嵬坡兵变是安史之乱的转折点,也是唐朝政治的转折点。这次兵变被认为是由太子李亨幕后策划,趁着安史之乱唐玄宗从长安出逃的权力空白期,夺去唐朝政权而发动的兵变。兵变中李隆基宠信的宰相杨国忠被杀,而贵妃杨玉环也被迫赐死,唐朝的大权落入太子李亨之手。然后李隆基与李亨父子俩分道扬镳,李隆基南下入蜀避难,而李亨

  • 陈玄礼发动兵变逼死杨贵妃,为何唐玄宗放过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陈玄礼

    古代四大美女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了,在古代史上,四大美女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在这四人中,最为有名的肯定是杨贵妃,她有一个很爱很爱她的皇帝,这位皇帝就是唐玄宗。不可否认的是,唐玄宗晚年时期非常昏庸,也就是说,当时的唐玄宗,非常宠爱杨贵妃。开元七年,杨贵妃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这时候的杨贵妃还不知道,自己之后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