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再论马嵬坡之变:安保队长陈玄礼只是打手,太子李亨才是幕后黑手

再论马嵬坡之变:安保队长陈玄礼只是打手,太子李亨才是幕后黑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梁心怡 访问量:4680 更新时间:2024/1/20 0:15:08

李亨作为唐玄宗的太子,在安史之乱中,意识到夺权的机会来了!很多人不解,李亨已经是太子了,也就是帝国的接班人,为啥他还要夺权呢?

原因很简单,他的老爹唐玄宗李隆基不是一般人。

首先,李隆基寿命很长,身体倍儿棒。我们从他俩的结局就能看得出来,78岁的唐玄宗刚死了半个月,李亨就跟着走了。如果李亨按部就班等待继位,可能就轮不到他了。

其次,李隆基对儿子们够狠啊!为了权力和欲望,唐玄宗什么都做得出来。他曾经霸占了儿媳杨玉环,也曾经为了捍卫权力,诛杀了自己的3个儿子:前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虎毒不食子,可唐玄宗是条龙啊!

再者,唐玄宗对李亨已经很不满意了。这事儿从安史之乱爆发前就浮出水面了,主要有这么几件事:王忠嗣被贬事件,李亨与韦氏离婚事件,杜有邻杖毙事件。李亨几乎被唐玄宗给废了。

唐玄宗想要废掉李亨,那是分分钟的事情。而且此前已经有预兆了,你说李亨着急不?谁让唐玄宗生了那么多儿子呢(至少37个)!废了李亨,还有一堆儿子可以替补。这就是马嵬坡之变的根本原因。

一、简单介绍一下有关李亨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王忠嗣被贬事件。

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与李亨的小舅子韦坚关系非常好。他俩曾经在长安一起游玩,这事儿被宰相李林甫给知道了,立马把这事儿捅给了唐玄宗。理由很简单:外将和内臣勾结,打算提前立太子李亨为帝。

好家伙,这个帽子扣得够大的。唐玄宗立马派人去查,好在没啥证据,所以李林甫这一次没能扳倒李亨。不过皇甫惟明因此被抓,韦坚也因此被调到外地,李亨失去了重要的帮手。

皇甫惟明被抓以后,他的兵权都落在了王忠嗣手里。王忠嗣是朔方、河东两道节度使,手握重兵,实力强劲。最关键的是,王忠嗣和李亨关系很好。因此李亨总算是松了口气,这波不算亏。

李林甫逮到机会后,又跑到唐玄宗那边告状了:王忠嗣也曾经说过,打算立太子李亨为帝!

唐玄宗再次大怒,差点儿把王忠嗣给杀了。好在王忠嗣昔日部将哥舒翰此时正处于红得发紫的状态,他为老上级求情,才使得王忠嗣躲过杀身之祸,不过啥兵权也没了。这使得李亨失去了重要的军事帮手。

第二件事,李亨与韦氏离婚事件。

不得不说,老韦家实在是太能折腾了。韦坚被贬谪以后,他那几个兄弟不高兴了,立马为哥哥韦坚辩驳,甚至不惜拉上李亨一起作证。

很显然,韦家这几个“卧龙凤雏”,李亨是惹不起了。那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保住李亨的太子之位,而不是救韦坚好不?他们完全拎不清啊!

李亨知道韦氏一族已经帮不了自己了,反而会害了自己。因此为了自证清白,果断与韦氏离婚。这才换取了唐玄宗的认可,可怜韦氏年纪轻轻就出家做了尼姑。

第三件事,杜有邻杖毙事件。

李亨还有一个坑丈夫的小妾杜良娣,杜良娣本身没啥,但是家那些人,也是一堆喜欢惹事儿的人。

杜良娣的父亲杜有邻和妻子不和,事情闹得很大。结果杜有邻的一个女婿柳勣,居然把杜有邻给告了,说他和太子李亨勾结,用预言巫术搞事情。

好家伙,又跟李亨联系上了。李亨也是杜有邻的女婿,关系重大。于是李林甫揪着这件事不放,打算一查到底,把太子李亨扳倒。结果事情查清了,跟李亨没啥关系,可惜杜有邻和柳勣都因此事被活活打死了。李亨的杜良娣也因此被流放他乡。

从这几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唐玄宗是真心不信任自己的这个儿子啊!一言不合就让李林甫彻查,好在是没查出个啥,随便查出点毛病,恐怕李亨的太子之位就保不住了,甚至连小命都可能搭上,唐玄宗不是做不出来。

很多人恨李林甫,觉得是李林甫在搞事。其实唐玄宗那儿如果不松动的话,李林甫什么都不会做。

所以说,李亨必须要寻找机会拿到主动权。这么搞下去,自己早晚被唐玄宗给废了,倒不如提前拿到登基的权力,剩下的不就好办了吗?这就有了马嵬坡之变。

二、杨玉环是李亨登基之路上的垫脚石。

马嵬坡之变的经过其实很简单,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带着媳妇儿杨贵妃一起跑路,打算去蜀中避难。结果走到半路上,唐玄宗的安保队长陈玄礼忽然带着一帮士兵表示:不杀掉杨国忠和杨贵妃,咱们就不能保证皇帝能平安抵达成都了!

好家伙,赤裸裸地要造反啊!杨国忠被他们乱刀砍死以后,唐玄宗知道他们是玩真的了!在高力士的提醒下,唐玄宗只好忍痛杀掉了自己的爱妃杨贵妃。

不对啊,这件事里怎么没有太子李亨什么事儿呢?其实问题就出在陈玄礼身上。身为唐玄宗的安保队长,陈玄礼对唐玄宗忠心耿耿。他怎么可能做得出逼宫的事情呢?

原来太子李亨终于看到机会来了,因此在逃难的路上通过心腹李辅国,联系上了陈玄礼。他们之间有什么交易,我们不清楚,总之陈玄礼在这件事上倒向了太子李亨。

在陈玄礼看来,的确是杨国忠误国,才导致安史之乱的。因此陈玄礼在李亨的授意下,成功诛杀杨国忠。至于逼杀杨贵妃这件事,更是李亨杀人诛心的大手笔。

杨贵妃嫁给唐玄宗15年之久,可谓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玄宗和她的感情别提多好了,压根就离不开她,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杨贵妃从不主动插手政事,也不为自己家里人谋求官位,杨国忠这些人,都是唐玄宗为了讨媳妇儿高兴,主动提拔上来的。

所以说,陈玄礼杀杨国忠可以理解,但是逼杀杨贵妃,可就等于是在逼唐玄宗退位了!一个连自己爱妃都保护不了的皇帝,还有什么资格带领大家击败叛军呢?

逼杀杨贵妃,就等于是抹杀了唐玄宗的威严,你觉得唐玄宗还有脸继续掌权吗?就算唐玄宗有脸掌权,难道陈玄礼这帮人就不怕唐玄宗报复吗?所以说,这事儿一旦做了,就没有回头路可言了,唐玄宗必须下台!

很多人为陈玄礼说话,认为陈玄礼后来又忠于唐玄宗了,否则唐玄宗压根就无法安全抵达成都。其实我认为陈玄礼是无足轻重的,拿主意的人,是太子李亨。

李亨作为逼杀杨贵妃的幕后黑手,其目的已经达到了。老爹没了贵妃,得伤心好一阵子。而且这么多将士不可能继续和唐玄宗一条心了,他们必须要跟着李亨混,才能活下去。唐玄宗继续掌权,这帮将士一个都活不成。

所以说,考验李亨的时候到了,他究竟该怎么选呢?杀掉唐玄宗?还是留下他?最终李亨还是留下了唐玄宗。我认为有这么几点考虑:

第一,李亨是政治家,他必须要考虑唐玄宗的政治价值。有唐玄宗在,李亨这个太子继位,才算是合法的。唐玄宗要是没了,这天下不知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了。不说别的,就说李亨的那些弟弟们,那还得了?

第二,李亨不想背负弑父的骂名。马嵬坡之变后,唐玄宗如果被杀。就算不是李亨授意的,可李亨一旦登基,这个屎盆子就一定会扣在李亨头上。李世民当年夺位,杀了兄弟,也没敢动父亲,弑父可是大罪,历史上弑父之人,可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第三,李亨还算孝顺。任何一个权谋家,说到底也是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丢丢人性。李亨的人性就是有那么一丢丢孝顺,这你还真别怀疑,他留着最大的政治对手唐玄宗,本身就是孝顺的体现。

所以说,马嵬坡之变以后,李亨和父亲唐玄宗分道扬镳。此后唐玄宗在陈玄礼等人的护送下,顺利抵达成都。而李亨则分兵北上,在灵武登基称帝,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总结:唐玄宗此后也挣扎过。

陈玄礼是李亨安插在唐玄宗身边的间谍无疑,即使到了成都,陈玄礼也是按照李亨的意思,监视着唐玄宗的一举一动。

成为太上皇的唐玄宗,多次派遣自己的心腹去李亨那里担任宰相。这可把李亨给气坏了,其中房琯就是唐玄宗派来担任宰相的。房琯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杜甫因为替房琯说了两句好话,就直接被李亨给踹走了,自此不再受到任何重用。可见李亨对老爹的所作所为有多厌恶。

即使如此,唐玄宗也没能再次夺权。这世上最不容易得到的是权力,最不容易失去的,其实也是权力。一旦掌权者失去了权力,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棒子国的那些老大们的下场。

标签: 陈玄礼

更多文章

  • 马嵬坡之变,杨贵妃和杨国忠之死,是太子阴谋?与陈玄礼合谋?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陈玄礼

    天宝15年6月13日,潼关被安禄山攻破的消息传到长安。进入长安的门户被打破,长安城无险可守。李隆基仓皇逃窜,和慈禧太后逃向西安的过程差不多,没有任何准备。当这支队伍浩浩荡荡抵达咸阳东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跑光了。杨国忠自己的钱买了些胡饼给大家吃,当然仅限于李隆基和身边的这些人。经过一阵子的宣传

  • 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却能活到善终,唐玄宗有三点理由不动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陈玄礼

    “前因”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彻底爆发,这场军事政变迅速让大唐由盛转衰。河朔三镇除安禄山之外,其余节度使均起兵谋逆。他们嘴里说着——清君侧,诛杀杨国忠、杨玉环这对奸臣佞贼。可天下大乱之后,四海诸侯并起,其本质还是想推翻李家王朝。在此危难之际,郭子仪挽狂澜于既倒倒,扶大厦之将倾,用了近9年

  • 陈玄礼为何要在马嵬驿背叛唐玄宗?这场兵变真的那么简单?真相了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陈玄礼

    陈玄礼是唐玄宗的一员爱将,但是在马嵬驿的时候却背叛了唐玄宗,逼迫唐玄宗杀死了杨国忠兄妹,颇有一丝落井下石的意思。不过在我看来落井下石算不上,只能说是一个臣子为了帝国的将来,不惜以胁迫皇帝的方式来达到某种目的。杨国忠对于唐朝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我就不多说了,当唐玄宗一行三千多人狼狈不堪的逃到马嵬驿时,种

  • 杨贵妃做错了什么,让陈玄礼愤恨难平,宁愿兵变都要置她于死地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陈玄礼

    唐朝时期经济和文化都空前繁荣,而开创了这个盛世的除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外,还有一个就是李隆基创下的开元盛世了,李隆基在武则天死后发动了兵变,和太平公主一起处置了之前的太后势力,得权之后的他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和文化,最终让唐朝重新走向了富强。杨家有女初长成但是在四海清平之后,李隆基逐渐开始贪图享乐,甚至为

  • 为什么追随了唐玄宗近50年的陈玄礼要发达马嵬坡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陈玄礼

    唐朝在唐玄宗的手中极盛而衰,原本实力空前的大唐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几乎有亡国危机。兵雄天下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常年征战的边兵轻而易举的碾压了久疏战阵的内地驻军,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破潼关,直捣京师长安。唐玄宗知道后大惊失色,趁着夜色,只带着贵妃、皇子以及杨国忠、韦见素等亲信重臣,和一些

  • 马嵬坡兵变,陈玄礼除掉杨国忠和杨贵妃,唐玄宗为何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陈玄礼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形容了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的美。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她跟随玄宗逃亡至了马嵬坡,在此将军陈玄礼发动了马嵬坡之变,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在此被杀害,贵妃也在群臣的逼迫下被缢死香消玉殒,玄宗在这里失去了最爱的宠妃。然而马

  • 安史之乱后,陈玄礼在马嵬驿发动兵变,他背叛了唐玄宗吗?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陈玄礼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带着杨贵妃西逃,至马嵬驿,陈玄礼和太子李亨发动兵变,逼迫玄宗杀死杨国忠和杨贵妃,战乱后回到长安,玄宗却没有以“叛乱”的罪名惩治陈玄礼,这是为什么呢?这事儿没这么简单,唐玄宗要杀陈玄礼,首先他杀不杀得掉是个问题,其次,陈玄礼发动兵变,表面上看起来是兵变,实际上是在帮助唐玄宗。陈玄礼和

  • 一生跟随唐玄宗45年的大将陈玄礼为何在马嵬对玄宗落井下石呢?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陈玄礼

    说起唐朝的皇帝们,有两个人绕不开,一个是开创贞观的李世民,另一个是开创开元的李隆基,但两个人的晚年千差万别,严格一点来说,李隆基属于晚节不保的皇帝,因为年轻的英武,与晚年时的昏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曾经因为相信武惠妃的话,一天内处死自己三个儿子,后来有因为他的关系,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在逃亡四川的

  • 陈玄礼跟随玄宗45年,发动马嵬兵变是否是落井下石呢?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陈玄礼

    唐玄宗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传奇性的皇帝,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变,他把唐朝推向全盛时代,又是他,在他的统治之下大唐王朝开始由盛转衰20岁,早年经历了神龙政变,后来又和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龙政变,扳倒了韦后集团和安乐公主,称帝后又发动兵变赐死太平公主,晚年的时候“被兵变”,在马嵬坡失去了最心爱的女人,失去了自己的

  • 陈玄礼为李隆基心腹大将,为何在马嵬坡发动兵变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小队标签:陈玄礼

    马嵬坡兵变是安史之乱的转折点,也是唐朝政治的转折点。这次兵变被认为是由太子李亨幕后策划,趁着安史之乱唐玄宗从长安出逃的权力空白期,夺去唐朝政权而发动的兵变。兵变中李隆基宠信的宰相杨国忠被杀,而贵妃杨玉环也被迫赐死,唐朝的大权落入太子李亨之手。然后李隆基与李亨父子俩分道扬镳,李隆基南下入蜀避难,而李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