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活了140岁的“药王”孙思邈,临终嘱咐弟子:这个药方不能留在世上

活了140岁的“药王”孙思邈,临终嘱咐弟子:这个药方不能留在世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静心读史 访问量:136 更新时间:2024/4/30 15:21:16

公元541年是隋文帝杨坚出生的年份,也是“药王”孙思邈出生的年份(有争议)。孙思邈历经了南北朝、隋朝、唐朝,活到李治在位时期去世,享年约140岁,虽然后世对具体年龄有争议,但大家公认一点:孙思邈长寿。

在古代,一般人能活70岁已经算长寿了,孙思邈的寿命能过百,与他的身份以及养生观念有很大关系。民间常说“久病成良医”,小时候的孙思邈身体状况不佳,可能是风寒侵体之类的原因,他三天两头就发病,被抱着去看大夫。

尝过了药的苦,又因为看大夫吃药给家里增添了负担,孙思邈暗暗发誓,自己要做一个好大夫,将来为其他人治病看诊。好学又聪明的孙思邈很快便小有成就,他一边研究古医书,一边收集民间的药方。

在这个过程中,孙思邈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医书上的知识是死的,治病救人的经验才是活的。为了继续深入医学研究,孙思邈婉拒了杨坚、李世民等人的邀约,在民间行走,他表示医者应该秉持“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基本原则,对病人一视同仁。

正是在这样的医德理念影响下,孙思邈踏遍各地,总结了无数经验,写成了合方、论5300首的临床百科全书《备急千金要方》。这本书至今都影响着医学界,被称为人类至宝,其中有关消渴(糖尿病)的论述,被现代医学博士指出是正确的。

除此之外,孙思邈还有自己的一套养生法则。他主张以养生预防疾病,人如果太过于放纵欲望,不重视身体保养,就会生病。他提倡通过适当劳动、按摩、注意日常卫生、饮食等办法保养,并且强调人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得“存不忘亡,安不忘危”。

孙思邈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他注重养心,所以不肯接受官职;注重养身体,所以日常节制饮食、锻炼,以至于唐太宗召他进京,看到古稀之年的孙思邈神态举止还跟少年人一样,惊讶地感叹世界上还真有神仙人物。

靠着各种养生法长寿的孙思邈,临终前竟然嘱咐弟子们见到一种药方就必须销毁,不宜让其留在世上,这是什么药方呢?很简单,孙思邈并非有私心,他是担心这种药方继续在民间流传下去,国人的身体都会遭到损伤。

孙思邈针对的这一药方,就是曾经在魏晋时期风靡一时的“寒食散”。魏晋贵族服用“寒食散”的风潮是曹操的女婿何晏带起来的,这种东西,原本是用于治疗伤寒,后来却成了魏晋名士钟爱的“毒品”,人人上瘾,服用后跟喝醉酒一样发热亢奋。

因为配方为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硫磺等物,寒食散对人体多有损伤,许多魏晋名人就因为它丧命。孙思邈大力呼吁不要把这种恶习传给后人,又声明了寒食散的种种害处,终于让服寒食散的风气在唐朝断绝。孙思邈无愧“药王”之称,他所做的一切至今让国人受益。

标签: 孙思邈

更多文章

  • 活了141岁的孙思邈为何抵制五石散?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被誉为中国的药王,他不仅在中国古典医药学上有着重要的位置,而且他医术高超,也是一名长寿的老人,据说活了141岁。在孙思邈所生活的年代,他的很多言行一直被认为是医药界的“圣旨”。其中他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那就是告诫徒弟们一定要毁了无石散,并且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奔走之下,唐朝终于消灭了无石散,那

  • 孙思邈与太白山海上仙方的传说:孙思邈为皇后治病

    历史人物编辑:利利历史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与太白山海上仙方的传说:孙思邈为皇后治病◎太白山人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身患重病,卧床不起,虽然请了不少太医诊治,但一直不见好转。于是太尉长孙无忌便推荐在太白山中采药炼丹的孙思邈前来医治,唐太宗就把孙思邈召进宫中。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由于受儒家“三纲五常”、“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伦

  • 药王茶和养生鼻祖孙思邈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缘起缘下标签: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的著名道士,医药学家。我国道家重养生、医家重治病。孙思邈除了精通医药之术,更悉心研究养生,通晓佛儒道三教,集道家与医药学家于一身,是我国历史上把延年益寿学说同防治疾病紧密结合起来,并使之成为有理论联系实际特色学科的第一人。他比华佗、葛洪等兼长养生的医家更加值得尊敬。孙思邈

  • 官场高人头脑多厉害?看姚崇智对玄宗,斗倒魏知古的故事,大提升

    历史人物编辑:今夜不设防标签:魏知古

    会做官的人,头脑多厉害,城府多深?领导对你说:“老姚啊,某某是你儿子吧,你该提拔就提拔,举贤不避亲吗!”听到这话,千万别瞎激动,如果你顺杆爬,一定会死得很惨。唐朝宰相姚崇就曾遇到过这种事情。714年,唐玄宗李隆基突然假意问姚崇:“你的几个儿子才能如何?身居何处?你作为宰相,为国家举荐了那么多人才,自

  • 姚崇儿子找魏知古办事,后者却直接告诉皇帝,姚崇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魏知古

    魏知古很有才华但却不会办事,也不会看上司的脸色,所以没有人喜欢他。幸亏姚崇慧眼识珠才让他飞黄腾达,但魏知古却恩将仇报,这是为什么呢?魏知古进入政坛几十年,好不容易成了户部尚书,整个大唐王朝的官员任命考核都由他说了算。姚崇的两个儿子想要找一个好差事,由于姚崇对魏知古有提拔之恩,所以这两个儿子就找到了魏

  • 窦怀贞是谁?靠巴结皇后当上宰相,最终却因此丢掉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窦怀贞

    武则天我们都很熟悉,她是我国封建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李显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儿子,也就是武则天死后继位的皇帝唐中宗。唐中宗时期有一位男子,十分令人羡慕。这倒不是因为他娶到了公主的原因,而是他的出生高贵,地位显赫,此人叫窦怀贞,曾经做过唐朝的宰相。此人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窦德玄是唐高宗时期有名

  • 崔湜、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是什么关系?崔湜引荐过崔家三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王庙新标签:崔湜

    崔湜的起点是很高的,出生于五姓七望的博陵崔氏,而且以文辞见称,进士及第。但是崔湜并不满足于此,为了在官场上如鱼得水,他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甚至成为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面首,当然这样的崔湜也并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在李隆基赐死了姑姑太平公主之后,崔湜也被流放岭南,进而被赐死,结束了他丰富

  • 郭元振威震西方,为何差点被唐玄宗处斩,最终忧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郭元振

    713年十一月,唐朝名将郭元振得到了唐玄宗的“恩旨”,他被任命为饶州司马,不必再去流放地新州了。但是,郭元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在一个多月前,他还是唐朝的宰相、兵部尚书,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得罪皇帝了!郭元振怀着忧郁的心情上路,他没能走到饶州,死在了半路上。那么,郭元振为何会得罪唐玄宗呢?一、威震

  • 不学《灵飞经》,何以谈小楷?3分钟认识“书家双绝”钟绍京!

    历史人物编辑:他是射手座标签:钟绍京

    自三国时期的钟繇创造小楷以来,小楷这朵书坛奇葩,一直为后世书家所青睐!历朝历代,不乏小楷高手。而在小楷这片艺术天地里,有两颗明星熠熠生辉,被后世称之为“大钟”和“小钟”。他们就是大钟——钟繇,小钟——钟绍京。钟绍京,别名钟可大,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江西兴国县人。是钟繇的第十七世孙。精通小楷,其小

  • 夏云小楷临古系列之九:临钟绍京灵飞经墨迹四十三行

    历史人物编辑:平和怡标签:钟绍京

    小楷法帖《灵飞经》简介《灵飞经》是著名的小楷法帖之一,其字结体秀美,笔意潇洒,传为唐代钟绍京所书。钟绍京,字可大,虔州赣(今江西赣州)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工书亦善画,师从薛稷。《旧唐书》本传称:“则天时明堂门额、九鼎之铭,及诸宫殿门榜,皆绍京所题。”时号“小钟”,他嗜书成癖,也是收藏家,个人收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