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玄宗错杀高仙芝和封常清2大将,至此走向灭亡,再无翻盘机会

唐玄宗错杀高仙芝和封常清2大将,至此走向灭亡,再无翻盘机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掌柜讲历史 访问量:2288 更新时间:2023/12/16 5:19:49

“兵无将而不动,蛇无头而不行”。一个优秀的将领,对于整支军队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

一个没有将领的军队,就好像人没有了大脑,汽车没有了汽油,根本发动不起来。

除此之外,一个将领的优秀与否,也决定了这支军队战斗力的高低。

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士兵畏惧了,对于整个战局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如果一个将领畏惧了,那么整个军队都会变得“怂”起来,打败仗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优秀的将领,他们武功高强,智谋无双,带领军队打过一个又一个胜仗。

关羽水淹七军,重创曹魏;霍去病大败匈奴,为汉朝赢得了一个和平的边境。

这些将领的存在,就像一把尖刀一样,高高地伫立在他们所效力的朝廷之上,让外敌为之心颤,不敢有所异动。在唐朝,本来也有这么优秀的两位将领,他们名叫高仙芝封常清

他们就像两根定海神针一般,深深的扎根在唐朝的边疆,为抗击外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惜由于皇帝听信奸人谗言,将其两人赐死。

他们二人的遭遇,不仅让朝廷丧失了两位优秀的将领,还深深的动摇了军心。这次“皇命”为平定安史之乱,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让朝廷逐渐走起了下坡路。不然如果有他们二人在,唐朝能否灭亡还在模棱两可之间。

高仙芝少年便开始追随其父四处征战,由此便习得一身的好本领。年近二十余岁时便有了将军的封号。在之后的日子里曾先后追随过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二人,只可惜均未得到重用。

有才能是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要有伯乐赏识。直到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时,才注意到了高仙芝超于常人的才干,自此便开始提拔重用他,之后他便一路高升。

优秀的人身边总是不缺少追随者。在高仙芝担任都知兵马使时有一次招收侍从,封常清见其颇有才干,便向其毛遂自荐。

岂料高仙芝也是个“颜控”啊,见其面相丑陋便不愿接受。最终还是封常清凭借坚持与才干,渐渐地成为了高仙芝座下不可或缺的一位大将。

开元盛世年间,唐朝的军力可谓是异常强大。在与周边外敌吐蕃的较量中,屡占上风,将其打的节节败退。在这种背景下,竟然有一小国“小勃律”有眼无珠,选择归顺了吐蕃。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占领了小勃律的吐蕃,进而威胁到了西北二十余国的安全。无奈之下他们全部选择了归顺吐蕃,中断了对于唐朝的岁贡。

这对于唐朝来说,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不仅失去了岁贡,还丢失了“面子啊”。泱泱大国岂可受此屈辱?唐朝为了挽回颜面,数次派兵讨伐小勃律。

只可惜由于其占据险要地势,易守难攻,再加上吐蕃也会进行援助。之前的三任节度使奉命讨伐都失败而归。

747年,高仙芝奉命再次讨伐小勃律。之前的几次失利让高仙芝吸取了足够的教训,这次出征前,他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在这次行军作战中,高仙芝不畏艰险,巧施妙计,最终大败吐蕃。

唐朝这次出征,不仅成功平定了小勃律国,让其重归唐朝的怀抱,而且还打出了唐朝军队的威名,让周围的七十二国都为之胆寒,纷纷向唐朝递交了降书。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后勤有了保障,前线的军队才能无后顾之忧的作战。

高仙芝之所以能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一直甘愿在阵后担任留后使得封常清功不可没。

唐朝的边境有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坐镇,可谓是有了两根定海神针。吐蕃在之后的两次交战中也接连败下阵来,至此唐朝在西域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没有哪个国家甘愿一直臣服在其他国家之下。待觅得良机后,大食便派遣军队开始入侵西域,准备扩张他的领土。高仙芝得知此消息,主动派军深入大食国境阻拦。

两军交战了四五日,一直都没有分出胜负。可是谁料此时,在唐朝的军队中竟然出现了叛徒。葛逻禄部众突然反叛,在前后夹击之下,高仙芝大败而归。

兵败的高仙芝被解除了兵权。直到安禄山率军反叛,各地无可用之将,被其轻而易举便占据了大半江山。

惊慌的唐玄宗才又派出高仙芝、封常清二位大将去抵抗叛军。可是由于叛军势大,他们二人也并未能击败叛军。可是多年的作战经验,还是让他们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高仙芝和封常清及时退守潼关,遏制住了叛军的攻势。这本是一件有功之事,可是在奸佞小人边令诚的冤枉下,糊涂的唐玄宗竟然信以为真,下命令将二人斩首。

当时叛军力量十分强大,正面硬刚无疑是十分不明智的。退守潼关后不仅能加强潼关的防守,还能阻止叛军向首都长安进发,守护住了朝廷的命脉。

如此尽心尽力,劳苦功高的二人,最终的结局竟然不是赴死战场,反而是死在了战场之外的阴谋诡计之下,实在是让人为之惋惜。

“自作孽不可活”,虽然最终安史之乱被平息了。但是也增长了各地藩镇的势力,到了后期,朝廷已经无力管控各地的藩镇,最终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曾经强大无比的唐朝也灭亡了。

如果唐玄宗不曾做出如此糊涂之事,斩首他们二人。有他们的坐镇,足以将叛军据守潼关之外。

哪怕之后一些藩镇有了异心,他们二人也有很大的可能将其一一镇压,唐朝的辉煌说不定还可以继续。

在我们如今的社会中,也有很多人听信小人谗言,而做出糊涂无比的决定,最终导致一败涂地。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别人嘴里说的话,不一定是实际发生过的事情。世上没有后悔药,等你看到了确凿的证据,思虑再三再下决定也不迟。

标签: 封常清

更多文章

  • 封常清屡战屡败,终丢洛阳!安禄山称帝,大唐王朝日薄西山!

    历史人物编辑:撩剧妹妹标签:封常清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二日,安禄山大军来到了灵昌郡以北的黄河边,准备在这里渡黄河。由于没有桥,渡河不易。但这时恰好是冬天,虽然河面还没有结冰,但安禄山却制造了一座冰桥。他的做法是找一些残破的小船,用绳子把小船连起来,横跨黄河,再在船和船之间塞上草木,形成了一道由草木和小船组成的漂浮的链子。第二天,围绕着链

  • 李隆基冤杀高仙芝和封常清,真实原因来自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菜鸟标签:封常清

    面对长驱南下的安禄山叛军,沿途各州郡望风而降,唐朝在河北和中原的大量领土沦陷,这样的情况让朝廷上下感到非常震惊。为了应对战争的威胁,唐玄宗李隆基先后召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名将入朝,让他们组建军队,负责平定安禄山的叛乱。然而这些名将面对安禄山的叛军时却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他们屡战屡败,以至于潼关失守

  • 宋之闵对永泰公主李仙蕙生生世世守护的痴心殉情,是真实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李仙蕙

    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朝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母亲是李显的皇后韦香儿。她姿色秀美,端庄文静娴雅,“即使桃李的花朵,在她的美貌面前也为之逊色。”她才智过人,聪明灵慧,一点即透,从小就有很高的学识,她父亲对她极其宠爱。李仙蕙,字秾辉,684年出生。她的父亲李显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武则天一共

  • 张公谨战功有限,为何能入凌烟阁?李世民:没他,我在玄武门必死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张公谨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在位多年的唐太宗怀念戎马岁月,尤其对诸多功臣颇为感激。于是,唐太宗本着“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让大画家阎立本为二十四名开国功臣,按正常身材绘制画像,后悬挂于凌烟阁。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些功臣是有排名,次序是根据他们的功勋以及在

  • 娶了大唐公主的柴绍,他的一生到底有多精彩?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柴绍

    看过港剧《金枝欲孽》的朋友们应该熟悉,这部电视剧讲的是三公主下嫁到驸马金多禄家,在他们家一起生活所发生的一系列诙谐的故事。从这部电视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家庭生活中,公主才是主导,驸马只是公主的附庸。由于公主的权力非常的大,人前显赫的驸马在家中的地位非常低微。同时,在唐朝,一旦当了驸马是不能够入仕做官

  • 柴绍身为唐朝将领,年少时就加入李渊队伍,为唐朝作出自己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柴绍

    在古代历史朝代当中,唐朝除了有很多名气超高的人物以外,这个朝代的发展也是比较好的,除了文化发展,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比较快的。因此唐朝有很多的文人墨客被大家所熟知,也有一些优秀的将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唐朝时期的将领柴绍,他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人物,虽然出身普通,却凭借着自己满满的正能量,再加上胆识过人

  • 凌烟阁24功臣中,柴绍、尉迟恭和程咬金排名为何比秦琼徐世绩靠前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柴绍

    凌烟阁24功臣中,秦琼武功高强,徐世绩文韬武略,可奇怪的是,这2人的排名非常靠后,秦琼倒数第1,徐世绩倒数第2,柴绍、尉迟恭以及程咬金的排名都比2人靠前,这是怎么回事呢?秦琼和徐世绩可以说是真正的职业军人,较少参与政治斗争。秦琼早年加入隋军,后来加入唐军,在战场上表现神勇,其功绩重要表现在平定宋金刚

  • 李靖了解秦琼品行,提醒他正月十五别惹事,谁知柴绍一怒下手更狠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柴绍

    民间有句俗语叫:“山东出好汉”,这话的影响力极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得益于两部小说,一部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因为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就是啸聚于山东境内的;另一部则是在民间极有影响力的《隋唐演义》,书中的主人公秦琼,就是山东好汉。受到秦琼、武松等民间文学形象的影响,山东好汉的概念在老百姓心中还是

  • 在玄武门之变时,柴绍起了什么作用?他是否支持妻弟秦王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柴绍

    高祖微时,妻之以女,即平阳公主也。——《旧唐书·列传·卷八》这是《旧唐书》中关于平阳公主之夫柴绍的描述。柴绍不单是秦王李世民的姐夫,而且还是李世民的部将,在玄武门之变中,他起到什么作用呢?柴绍到底是支持太子李建成,还是支持秦王李世民呢?对于这个问题,柴绍掂量的很明白。柴绍,是隋朝名将柴慎的儿子,曾经

  • 驸马将军,战场英雄谯国公柴绍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柴绍

    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或是能征善战之名将、或是经天纬地之宰辅、或是天赋异禀之奇才,无一不是当时名声大噪之人。而这些人为李唐建立政权并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就像刘邦说过的一句话,他之所以能够坐享天下,那是因为萧何、张良与韩信。而李渊、李世民能够坐享天下同样是因为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代表的臣子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