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佛系帅哥王维一生情路坎坷,跟玉真公主玩姐弟恋,为知己裴迪作诗

佛系帅哥王维一生情路坎坷,跟玉真公主玩姐弟恋,为知己裴迪作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浩看动漫 访问量:432 更新时间:2023/12/16 6:25:08

王维,唐代诗人,后人称其为“诗佛”,对佛教造诣颇深。

王维长得好看,文才高雅,精通书画,擅弹琵琶,人又很佛系,性格温顺敦厚。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用来形容王维再恰当不过了,21岁那年便高中状元,同年被玉真公主瞧上,无奈爱恨情仇,官途不顺,最后在终南山下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了此一生,一生无子女。

开元八年的玉真公主,是皇帝李隆基的亲妹子,时年二十八九岁,年华正盛。

唐朝处于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各国来往使者也特别多,相当于我们现在魔都的地位,唐朝思想开放,对女子的束缚力是没那么强的,尤其是地位高的女子,婚姻恋爱自由,总是会选择自己喜爱的男子,而且唐朝情感世界更为开放,公主养男宠早就不是秘密了。

玉真公主作为皇帝的妹妹,幼年经历了皇族变故,对皇权有了畏惧和抵抗,成年之后选择做了女道士,也就是不想为人束缚,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

玉真本人又极其欣赏有才能的男人,诗人王维这时就走入了她的生活,为王维开一场宴会,喝喝酒,谈谈诗,富贵之人的附庸风雅,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被玉真公主瞧上,也不知道是王维幸运的开始,还是不幸的起点。

华灯溢彩,裙罗摇曳,玉真公主身着华服,柔软的绫罗绸缎包裹着她曼妙的身材,她在等候王维。

她的宫观,无一不奢华,华丽的不输皇宫,曾有诗为证“此地回鸾驾,缘谿转翠华,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

今天是她特地为王维打造的宴会,安排王维入宴,并让他坐在了宾客的上首,席间,众人谈笑甚欢,王维姿态潇洒,面若新月光彩琉璃,色如春晓之花灿烂,眉若柳,发似云,都让玉真公主为之倾倒。

王维那一双仿佛望穿越星空的耀眼黑眸略过玉真公主,似若有无,高挺的鼻梁,薄薄的唇角,有温柔的笑意,加之才情过人,更是让玉真公主移不开眼了。

而王维也在打量着这个女子,一袭华服,领口颇低,是当时唐朝最时尚的打扮,微胖的身材恰恰好,丰满的胸部,骄傲地挺立,面若芙蓉,眉如画,肌肤若雪,一头黑发高高挽起,摇曳的珠钗华丽的衬托着她的贵气和美丽,比桃花还妩媚的眼睛勾人心弦。

玉真公主温柔如水的眼神一直随王维而流动,王维很年轻,比玉真公主小了好几岁,在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年代里,年龄地位都不是问题,玉真公主背景足以弥补年龄的差距,这段姐弟恋就在这样一场盛宴中开始了。

第二年王维就进士及第,得了一个闲官职,就职于他的专长,专门培养乐队,供皇族享乐。

那时候能人志士也很多,很多人为了不熬资历就可以得到官职,都喜欢来长安寻找靠近皇族的捷径,王维聪明智慧,才能极佳,却也只是因为玉真的关系弄了一个闲职,即使是这样,也比同龄人少奋斗了很多年。

因为这种关系,所以这段感情维持的时间并不算很长,就有了裂缝。

玉真,虽不像姑母太平公主那样插手政治,野心勃勃,但她喜欢道教,也常结交各种喜道人士,更是网罗各界文人墨客,与别的才子佳人也是暧昧的,情人绝不止王维一个。

对于王维,得到了也许就没那么新鲜了,而且王维一直对她不冷不热,不咸不淡,温润疏离,并不阳奉阴违,一直都是淡淡的。

玉真公主的强势、霸占、多情,都让王维有了想离开她的念头。

突然的他就结婚了,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子,温顺婉约,他并不喜欢,也谈不上讨厌,可是他需要一个离开玉真公主的理由,对玉真公主,他也许是爱她的,只是她身边男人太多,又一直高高在上,让温和的他很难接受。

王维于是娶妻了!

玉真公主怒了,摔了一个琉璃盏,这个高瘦的男人,这个温如玉的男人,总是若即若离,不像其他男人对她那样思之若狂,视若珍宝,高傲如她,不能忍受这样的背叛,一纸密令,抓了王维的一个错误,将其贬到济州,做了一个看粮仓的小官。

王维依旧清和平和,风淡云轻,带着新婚妻子去了济州,也许是他太佛系,也许少年得意而仕途不得志,又苦于玉真公主的纠缠不清,在济州清贫的四年多时间里,他与妻子并无一儿半女,玉真的身影究竟还是种在了他心间,不管是喜欢还是讨厌。对妻子,那个不善言语的小女人,也就只是生活上的伴儿了吧。

这种生活终于还是结束了,王维不堪那样的生活,终究还是辞了官,回了京城,回到了玉真公主的身边,这场返回,究竟用了多大的勇气,只有他自己知道吧,这样的优柔寡断,终是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凉。

不管玉真身边有多少男人,到底还是忘不了这位陌上人如玉的翩翩公子,京郊终南山下的那所宅子,是王维自己的书院,却不是和妻子一起的居所,他常年宿于书院,玉真公主会来,她来,他就在,她走,他还在那里,就这样,他们过了七年这样的生活,无官闲职,闲适恬淡,跟玉真也是若即若离,他并不想靠玉真谋官职,却又离不开有玉真的生活。

开元十九年,三十一岁的王维失去了妻子,那个温婉娴静的女子,就在那样郁郁之中枯萎了。

从此之后,王维没有再娶,踏破门楣的人多了,想给他牵线的人也多了去了,三十岁左右的男人正是最完美的年龄,带点成熟,又添几分英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仪表堂堂,又特别爱干净的王维,堪称完美男人,只是他对男欢女爱早就失去了兴趣,尤其经历过玉真公主那般霸道又强占的情感之后,他更想过的是另一种生活。

自那之后,他孤居30年,吃素食,穿布衣,半隐于终南山下,居室中仅有茶档、茶臼、经案、绳床,完全过着禅居的生活,每当退朝之后,便净室焚香,默坐独处,冥想诵经,过着清心寡淡的生活。

这时一个来终南山隐居的男人裴迪闯入了王维的生活,两人同对佛教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同样喜欢田园,同样在朝中做一名闲官,同样喜欢隐居的清淡生活。

与裴迪相伴的日子,是王维最开心的一段时间,裴迪与他还是有恩的,在安史之乱之后,在皇帝面前求情,还救了被迫做伪官的王维。

王维是田园派诗人,留下的诗作不少,他没有为自己的妻子写过诗,却为裴迪写了不少诗,也是真心喜欢这个朋友了,人生在世,难遇知已,于王维悲凉的一生来说,也是一种欣慰吧。

他们之间的感情,惺惺相惜,无关世俗,无关利益,就是那样一份淡然和舒适,不分男女。

王维终其一生,少年有志,仕途暗淡,表面繁华昌盛的大唐,已到了千疮百孔的时候,生在繁华末世,也是他逃不开的命运。

情感之路曲折,“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这样的情感多少是有些压抑的吧,至于他的真爱是玉真公主还是诗人裴迪,都藏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唯有他自己知道了吧。

标签: 裴迪

更多文章

  • 唐玄宗错杀高仙芝和封常清2大将,至此走向灭亡,再无翻盘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掌柜讲历史标签:封常清

    “兵无将而不动,蛇无头而不行”。一个优秀的将领,对于整支军队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一个没有将领的军队,就好像人没有了大脑,汽车没有了汽油,根本发动不起来。除此之外,一个将领的优秀与否,也决定了这支军队战斗力的高低。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士兵畏惧了,对于整个战局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

  • 封常清屡战屡败,终丢洛阳!安禄山称帝,大唐王朝日薄西山!

    历史人物编辑:撩剧妹妹标签:封常清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二日,安禄山大军来到了灵昌郡以北的黄河边,准备在这里渡黄河。由于没有桥,渡河不易。但这时恰好是冬天,虽然河面还没有结冰,但安禄山却制造了一座冰桥。他的做法是找一些残破的小船,用绳子把小船连起来,横跨黄河,再在船和船之间塞上草木,形成了一道由草木和小船组成的漂浮的链子。第二天,围绕着链

  • 李隆基冤杀高仙芝和封常清,真实原因来自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菜鸟标签:封常清

    面对长驱南下的安禄山叛军,沿途各州郡望风而降,唐朝在河北和中原的大量领土沦陷,这样的情况让朝廷上下感到非常震惊。为了应对战争的威胁,唐玄宗李隆基先后召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名将入朝,让他们组建军队,负责平定安禄山的叛乱。然而这些名将面对安禄山的叛军时却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他们屡战屡败,以至于潼关失守

  • 宋之闵对永泰公主李仙蕙生生世世守护的痴心殉情,是真实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李仙蕙

    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朝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母亲是李显的皇后韦香儿。她姿色秀美,端庄文静娴雅,“即使桃李的花朵,在她的美貌面前也为之逊色。”她才智过人,聪明灵慧,一点即透,从小就有很高的学识,她父亲对她极其宠爱。李仙蕙,字秾辉,684年出生。她的父亲李显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武则天一共

  • 张公谨战功有限,为何能入凌烟阁?李世民:没他,我在玄武门必死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张公谨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在位多年的唐太宗怀念戎马岁月,尤其对诸多功臣颇为感激。于是,唐太宗本着“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让大画家阎立本为二十四名开国功臣,按正常身材绘制画像,后悬挂于凌烟阁。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些功臣是有排名,次序是根据他们的功勋以及在

  • 娶了大唐公主的柴绍,他的一生到底有多精彩?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柴绍

    看过港剧《金枝欲孽》的朋友们应该熟悉,这部电视剧讲的是三公主下嫁到驸马金多禄家,在他们家一起生活所发生的一系列诙谐的故事。从这部电视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家庭生活中,公主才是主导,驸马只是公主的附庸。由于公主的权力非常的大,人前显赫的驸马在家中的地位非常低微。同时,在唐朝,一旦当了驸马是不能够入仕做官

  • 柴绍身为唐朝将领,年少时就加入李渊队伍,为唐朝作出自己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柴绍

    在古代历史朝代当中,唐朝除了有很多名气超高的人物以外,这个朝代的发展也是比较好的,除了文化发展,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比较快的。因此唐朝有很多的文人墨客被大家所熟知,也有一些优秀的将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唐朝时期的将领柴绍,他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人物,虽然出身普通,却凭借着自己满满的正能量,再加上胆识过人

  • 凌烟阁24功臣中,柴绍、尉迟恭和程咬金排名为何比秦琼徐世绩靠前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柴绍

    凌烟阁24功臣中,秦琼武功高强,徐世绩文韬武略,可奇怪的是,这2人的排名非常靠后,秦琼倒数第1,徐世绩倒数第2,柴绍、尉迟恭以及程咬金的排名都比2人靠前,这是怎么回事呢?秦琼和徐世绩可以说是真正的职业军人,较少参与政治斗争。秦琼早年加入隋军,后来加入唐军,在战场上表现神勇,其功绩重要表现在平定宋金刚

  • 李靖了解秦琼品行,提醒他正月十五别惹事,谁知柴绍一怒下手更狠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柴绍

    民间有句俗语叫:“山东出好汉”,这话的影响力极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得益于两部小说,一部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因为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就是啸聚于山东境内的;另一部则是在民间极有影响力的《隋唐演义》,书中的主人公秦琼,就是山东好汉。受到秦琼、武松等民间文学形象的影响,山东好汉的概念在老百姓心中还是

  • 在玄武门之变时,柴绍起了什么作用?他是否支持妻弟秦王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柴绍

    高祖微时,妻之以女,即平阳公主也。——《旧唐书·列传·卷八》这是《旧唐书》中关于平阳公主之夫柴绍的描述。柴绍不单是秦王李世民的姐夫,而且还是李世民的部将,在玄武门之变中,他起到什么作用呢?柴绍到底是支持太子李建成,还是支持秦王李世民呢?对于这个问题,柴绍掂量的很明白。柴绍,是隋朝名将柴慎的儿子,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