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王君可,是卑鄙无耻的小人

历史上王君可,是卑鄙无耻的小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杨峰品车 访问量:2942 更新时间:2023/12/16 7:59:10

王君可是《隋唐演义》里飞出耀眼的人物,贾家楼四十六兄弟结义的老六,瓦岗寨五虎上将之一。一身关公标配:面如重枣,美髯垂胸,青龙偃月刀,胯下枣红马,沈着鹦哥绿战袍,人称“大刀王君可”。归唐后,死在薛仁贵征东的路上。

在历史上王君可原型王君廓,不仅不是英雄,还是卑鄙无耻的小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王君廓穷人出身,以贩马为生。经常在乡邻里偷盗,是老家的祸害,大家都很痛恨他。为拉叔叔为强盗,就诬陷邻居和婶子有私情。可能邻居忍无可忍发生就发生争吵,王君廓和叔叔杀死邻居,以后亡命天涯。

聚集千余人,王君廓四处烧杀抢掠,河东郡丞就想招安他,他假装答应。等郡丞前来,他趁机埋伏,打败郡丞。

作恶太多,遇到名将宋老生。在山穷水尽,没有生路的时候,向宋老生苦苦乞降。等宋老生受到感动,他趁夜逃跑。

以后王君廓劫掠很多地方,李渊派人招降。王君廓假装答应,就偷袭并杀死同伙夺取他们的辎重,投靠瓦岗李密。这是他的兄弟,说杀就杀,如同罗成单雄信,李密杀翟让

王君廓没有得到李密重用,就反过来投降李渊,被封被封为上柱国、假河内太守、常山郡公,后改任辽州刺史、上谷郡公。这种人竟然可以做高官?

归唐后屡立战功,后来李渊派王君廓到庐江王李瑗手下。李瑗很重用王君廓,把他当心腹等待。

玄武门之变后,王君廓就鼓动李瑗造反,然后把李瑗抓住并绞死他。这时弑主行为。

王君廓任幽州都督,骄横自恣,不遵法度。后来准备逃到突厥背叛大唐,在路上被老百姓打死。

唐太宗李世民念及王君廓的功劳,将他收葬。御史大夫温彦博奏道:“王君廓是叛臣,不应享受封邑。”唐太宗遂将王君廓贬为庶人。

这种无耻反复小人,最后还背叛国家和民族,在《隋唐演义》书中,把当关羽式的英雄歌颂,不知道玷污了谁?

标签: 王君可

更多文章

  • 王君可的手下偷了秦琼的马,王君可不仅赔马,还送秦琼一个好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搞笑集标签:王君可

    秦琼在中国人眼中,应该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就算有人不知道秦琼的名字,也一定会看到过秦琼在民间的形象,那就是拿着双锏的那位威武的“门神”。当然,历史上真实的秦琼跟小说中的秦琼还是有区别的,而秦琼之所以能够成神,主要靠的是小说演义的功劳,而非历史原型。可见,小说中的秦琼还是更受欢迎的,一个“秦二爷”

  • 古代清廉宰相陆贽,连皇帝也看不下去:爱卿,你多少贪点吧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陆贽

    引言自古明君大多渴求清廉的大臣。历史上以清廉著称的大臣有许多,包拯、海瑞、纪晓岚,他们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甚至被今人拍成了连续剧《少年包青天》、《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等。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清官陆贽,位至宰相,虽然曾被人短暂诬陷,但还是得到了朝廷一生的信任。陆贽没有包拯、海瑞、纪晓岚那么有名,但是清

  • 唐五代时期,唐代文人对陆贽及其奏议文的态度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范立成标签:陆贽

    根据文献记载,陆贽奏议文在唐五代的载引主要集中于《旧唐书》中。《旧唐书》所载陆贽奏议文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特点:首先,《旧唐书》载引陆贽奏议文的内容呈现多样化。古语有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陆贽自少起便“特立独行,颇勤儒学”,继而十八岁登进士科,可谓少富才华并“特承德宗重顾”。陆贽作为中唐贤相,

  • 南宋时期,对陆贽奏议文的接受如何?是否是鼎盛发展阶段?

    历史人物编辑:小徐视角标签:陆贽

    南宋时期陆贽奏议文的流传南宋陆贽奏议文的流传范围极为宽广,上至帝学讲筵,下至文人纵览,皆呈现出盛况空前之风貌。探讨南宋陆贽奏议文的流传情况,首先要对其在南宋时期的版本、注本及刊刻情况进行梳理,这是文本流传的基本要求,亦是对该文本的接受意义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载体。南宋时期陆贽奏议文还以帝学荐书的身份受

  • 陆贽:古代第一清官,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温豪标签:陆贽

    陆贽,字敬舆,唐代著名政论家、骈文家,世称陆宣公。陆贽为人雄才伟略,撰文锦心绣口,其制诰奏议被后世奉为圭臬。陆贽少负盛名,进士及第之时年岁尚浅,且初仕之路较为顺遂。直至“泾原兵变”起,唐德宗对其依赖程度愈加深厚,无论是制诰起草,亦或是政论上书,皆挽救岌岌可危之时局于水火之中,实不负中唐贤相之称。然朝

  • 古代清廉宰相陆贽,唐德宗明确告诉他:细小物品受亦无妨

    历史人物编辑:浅品历史标签:陆贽

    自古以来,尽管朝代在不断更迭,但不变的是无论哪一个朝代都有很多贪官,如秦朝的赵高、东汉的梁冀、西晋的石崇、清朝的和坤等,人人富可敌国。但与之相反,我国历史上也有很多两袖清风、为人清廉的官员存在,如人们所熟知的包拯、海瑞、陆贽等,其中唐朝的著名官员陆贽是中国历史上最清廉的宰相之一,其清廉程度甚至连皇帝

  • 唐朝名臣陆贽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陆贽

    陆贽,出身于江南四大姓之一得吴郡陆氏,这可是一个大家族,影响力很大。他还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陆逊的后人,也算是名门望族了。这位陆逊可不是一般人,一生出将入相,死心塌地的跟着孙权,被称为“社稷之臣”。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家早已家道中落,陆贽的父亲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还英年早逝了。陆贽是唐代宗期间的

  • 郭子仪的手段到底有多高明,让鱼朝恩这样的权宦,都惊骇佩服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鱼朝恩

    郭子仪,唐朝著名的大将军,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个朝代,于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可是凭借自己的机智,不仅获得了皇帝们的信任,甚至还征服了权宦鱼朝恩,获得善终,下面我们用几个例子,来说下郭子仪的为官、为人的处世之道。第一件事情,父亲墓地被盗首先,郭子仪的第一个身份,就是手握强兵,功绩盖

  • 鱼朝恩被处死并非因为独揽朝权,而是与藩镇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菜鸟标签:鱼朝恩

    唐代宗李豫在后世的评价很高,他为人称道的功绩之一是“诛杀三奸”,这也受到后世很多文人的好评。天下观军容使鱼朝恩便是所谓的三奸之一,李豫处死鱼朝恩的事情也受到后世君王效仿。宋朝大文豪苏辙、明清思想家王夫之,都对此有着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帝王权术应用到极致的典范。在很多历史著作中都认为,鱼朝恩被李豫处死

  • 元载获得唐代宗高度信任,本可成名相,为何又被唐代宗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西施小女标签:元载

    唐代宗李豫,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子,其母为章敬皇后吴氏。唐玄宗有孙子百余人,而代宗最为年长,为嫡皇孙。代宗为人聪明宽厚,喜愠不形于色,此外他还好学强记,通易象。起初,唐代宗名为李俶,被封为广平郡王。安禄山造反之后,唐玄宗去了四川,肃宗留下讨贼,而代宗则经常跟随肃宗在军营之中。在征讨安庆绪的战役之中,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