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有多宠尉迟敬德?李世民堂弟被他打瞎了眼睛,他都没受处罚

李世民有多宠尉迟敬德?李世民堂弟被他打瞎了眼睛,他都没受处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访问量:3221 更新时间:2024/1/20 19:15:40

如果讲尉迟敬德,不带上李世民,尉迟敬德的故事就很空白。新唐书也好,旧唐书也罢,所有尉迟敬德的记录,只有四处描述里面没有李世民。一次是尉迟还在跟随刘武周,一次是镇守泾州击退匈奴,一次是因为别人没有他功劳大,坐尉迟上席,结果尉迟敬德大打出手,最后一次就是尉迟敬德去世。整个唐书关于尉迟敬德的记载,简直就是君臣二人在“撒狗粮”,秀他们圣君贤臣的千古际会。我们见惯了君臣勾心斗角,冷不丁来一对“撒狗粮”的君臣,还真得好好研究研究。

唐太宗慧眼识英雄,尉迟敬德投桃报李

唐太宗用人智慧堪称千古一绝,手底下能征惯战的大将,基本上都是从战俘营里挖出来的。尉迟敬德也是一样,早年间是跟着刘武周的,跟宋金刚合谋南下,结果被李世民围了,这才投到了李世民帐下。跟他一起投过来的寻相,呆了没几天就叛逃了。当时李世民手下都说尉迟也要跑,而且尉迟勇武异常,手下的大将也很忌惮尉迟,认为与其放虎归山,不如一刀砍了了事。

然而李世民这个人,确实还有有点识英雄知英雄惜英雄。他把尉迟叫到自己房间,对尉迟说:“大丈夫意气相投则聚,志趣不合则散,你现在要走的话,你就马上走,我送盘缠你,我是肯定不会残害忠贞之士的”!说着,李世民就托着一堆金银珠宝,硬塞给了尉迟敬德。

李世民这般相待,尉迟敬德哪有走的道理,从此以后就一直跟着李世民,还救了他好几次。一次是李世民、尉迟敬德被王世充给围了,全仗这尉迟奋勇冲杀,还砍伤了猛将单雄信,两人才得以脱身;征讨刘黑闼的时候也是一样,李世民不小心被刘黑闼给围了,尉迟敬德冒死驰援,冲乱了敌阵,李世民才得以脱困;最重要的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忽然坠马,旁边的李元吉一看秦王坠马了,马上挽弓要射杀李世民。万幸,尉迟敬德及时赶到,大喝一声把李元吉吓跑,并且还射杀了李元吉,又救了李世民一命。

由此,贞观初年,李世民曾说有五位大将良臣并列功劳榜第一,其中之一就是尉迟敬德。然而话又说回来,历史上救过皇帝的人不少,救过皇帝再被皇帝杀了的人也不少,为何这尉迟敬德就能一直跟唐太宗关系这么铁呢?

憨直尉迟与宽豁的唐太宗

唐太宗的用人不疑与尉迟敬德的憨直,就是天造地设的君臣性格互补。自打从王世充的围困中救出李世民后,李世民对尉迟敬德信任到了骨髓里,所有重要的活都交给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带兵去威胁自己老子,直接控制了李渊,还威逼他交出了兵权。能否成功控制皇帝,直接关系到玄武门之变的成败,李世民就这么放心的交给了尉迟敬德。

而尉迟敬德,确实也是忠义之人,甚至忠义到了憨直,李世民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与齐王李元吉比武,李世民要他夺取齐王的武器,他丝毫没想到这样做会羞辱一个皇子,连续三次夺了李元吉的马槊,弄得李元吉又羞又怒;而后太子和齐王要收买他,给他送了一车金银,尉迟不仅原物退还,还原原本本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说,你这样不是让自己得罪了他们,你的忠诚我是知道的,你干脆手下,再当我们的密探,岂不是更好?可见尉迟敬德对李世民的忠诚,也可见李世民对于尉迟敬德的无比信任。

这两人相互的信任,不仅他们自己知道,他们身边的大臣也是心知肚明。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要动手,派人去联系房玄龄和杜如晦前来商议,这两人以为李世民决心仍然未定,推迟不来。李世民大怒,直接将佩刀拿给尉迟,说道:“这两人再不来,就提着他们人头来见”。结果房杜二人,一见尉迟敬德就知道李世民决心以下,立马赴约。从房杜二人的反应就能看出,尉迟出马就代表了李世民的决心,同时尉迟敬德也是会不折不扣执行李世民的命令,要么把人带回来,要么把人头带回来。

圣君贤臣不易逢

不过,尉迟敬德的憨直也让他闯过不小的祸。因为皇帝的信任,尉迟多少有点恃宠而骄。有次他去参加别人宴会,看见居然有人坐在他上手,尉迟敬德大怒之下,把来劝他的李道宗(李世民的堂弟)爆锤了一顿,据说打瞎了李道宗的一只眼睛。

李世民获知此事后,把尉迟敬德叫来,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看汉史,常常觉得汉高祖刘邦无能,因为他不能保全功臣,现在想来难道韩信等人就没有错吗?国家大事,有赏就有罚,你要收敛,免得将来你我都悔之晚矣”。尉迟敬德闻言,大悔痛哭。他拜谢李世民之后,就基本上不问朝政,天天在家炼丹养生,最后得以善终。

李世民与尉迟敬德或许性格确实有互补,除此之外,君臣之间相互懂得收敛更是难能可贵。就像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说的一样,权利的作用不是杀一个人,而是赦免一个人。众将皆言尉迟必反,唯独李世民赦免了尉迟敬德,这才有了尉迟敬德冒死相救李世民;尉迟敬德恃宠而骄,李世民再次赦免了尉迟敬德,这才圆了两人圣君贤臣的缘分。

标签: 尉迟敬德

更多文章

  • 秦琼和尉迟敬德同为守护唐太宗的门神,但两人排名相差却很大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尉迟敬德

    秦琼和尉迟敬德都是唐朝正史中赫赫有名的猛将,战功赫赫,为唐王朝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后来李世民成为皇帝后,为纪念手下功臣,唐太宗李世民效仿汉宣帝刘询和汉光武帝刘秀,整了一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和尉迟敬德也都上榜了,但是两人成为门神是源于《西游记》和《隋唐演义》两部小说。 《隋唐演义》里的故事:“唐

  • 隋唐第一猛将尉迟敬德,惨败于此人手下,结果却成托妻献子的至交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青竹标签:尉迟敬德

    隋末唐初期间,可谓是名将如云猛将如虎,但要说站在山头的有哪些,具体说不上来,但尉迟敬德绝对算一位。此人作战勇猛,每战必身先士卒,可惜最初投错了老板,是刘武周麾下的将士。不过最终归顺了李世民,这期间还惨败给另一位勇将,本想两人应该就此结下梁子吧,结果二人却成了托妻献子的至交。隋唐那个乱世,想找个地方过

  • 唐太宗:朕的五虎上将,玄武门之变时,就一个尉迟敬德,我失败啊

    历史人物编辑:浩瀚文史标签:尉迟敬德

    秦王李世民,名为大唐第二位皇帝,实则大唐的江山,大部分都是他打下来的,唐高祖李渊不过坐享其成,如是而已。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随后连续歼灭瓦岗军,王世充、窦建德、薛举、杜伏威、萧铣,进而一统天下。张丰毅饰李世民秦王李世民带领唐军横扫六合,功盖寰宇,李渊对其封无

  • 李世民“夺宫”战争激烈,险被李元吉反杀,多亏尉迟敬德及时相助

    历史人物编辑:暄美丽读历史标签:尉迟敬德

    对于“皇位”,很多人都有所觊觎。在历史中对这个位置的争夺,明争暗斗,兵戈相见并不在少数。如果想要成为一统大业的人,绝大多数人的心都非常“狠”。比如李世民走到皇上的位置就非常不容易。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皇上要将皇位传给谁是有规定的,第一选择一定是嫡长子,没有嫡系就选长。李世民排行老二,所以不管他的功劳有多

  • 门神尉迟敬德:铁汉子也有柔情,拒娶李世民之女,糟糠之妻不下堂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尉迟敬德

    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并纪念与他一同定邦治国的功臣们,特意在长安皇宫内一角建起了一座小楼并命名为“凌烟阁”,凌烟阁内陈列的是24位功臣的画像,是为大唐人臣荣耀之最——这便是凌烟阁陈列名臣以示其功高至伟的意义。在凌烟阁的24位功臣之中,被太宗李世民敕封为鄂国公的尉迟敬德以及被敕封为翼国公的

  • 秦琼后人墓志铭,记载一件尉迟敬德丑事,原来猛将也难逃此等尴尬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尉迟敬德

    李世民手下有两位猛将最为知名,在民间担当“门神”广为人知,一曰秦琼,一曰尉迟敬德。秦琼与尉迟敬德二人,曾为无法入眠的世民守门,使世民安心入睡,因此成为后世“门神”。其二人本应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在外人看来,更应该是亲密无间的关系。1995年,一座墓志铭出土,却让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出现了一丝“裂痕”,

  • 憋屈死的尉迟敬德,当你对领导有怨气时,教你四招合理发泄

    历史人物编辑:霓裳旅游标签:尉迟敬德

    憋屈死的尉迟敬德,当你对领导有怨气时,教你四招合理发泄他就像是领导的受气包,上星期马部长训了他好几次。他知道有许多事,马部长纯粹是拿他撒气。就像浙江一个项目谈崩的事。一开始,浙江的赵总提出本月月末来一趟,把谈了半年的合同签了。但是不知为什么,直到月底也没来。小郑专门负责这件事,一直在催问赵总怎么还不

  • 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又一次在重围中联手杀敌,铁槊神箭,合璧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萍爱生活标签:尉迟敬德

    从621年五月十日罗士信收敛裴仁基尸骨、悲叹人生如寄,到622年二月二十五日英勇就义,前后时间不过短短七个多月,似乎他早有预知自己的生命很快结束。名震河北的大刀王君廓率领一千五百多人尚且守城不住,为什么罗士信一定认为他会守得住?成了刘黑闼的阶下囚后,为什么罗士信一再执意求伤?……这似乎是一个谜,有谜

  • 秦琼后人墓碑上记录了尉迟敬德一件丑事,原来猛将也难逃此等尴尬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沧海笑标签:尉迟敬德

    引言:唐朝是我国古代最为强盛的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也被后世敬仰。他手下有两位猛将是众所周知的,一位是秦琼,一位是尉迟敬德。秦琼和尉迟敬德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威猛,两人又同时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对于李世民来说两人缺一不可。还有一个传说就是李世民曾经因为害怕而无

  • 和尉迟敬德长孙无忌房杜同封一千三百户,凌烟阁却无其名!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尉迟敬德

    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命画家阎立本绘《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比例皆真人大小,用以瞻怀唐初开国功臣。时间再回溯到十八年(武德九年)前,唐太宗论功封赏:裴寂食实封一千五百户,长孙无忌、王君廓、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一千三百户,长孙顺德、柴绍、罗艺、赵郡王孝恭一千二百户,……徐世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