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4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对55岁的尉迟敬德说:“朕想把女儿许配给你”

4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对55岁的尉迟敬德说:“朕想把女儿许配给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书中文史屋 访问量:1976 更新时间:2023/12/8 4:06:44

公元639年,4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对55岁的尉迟敬德说:“朕想把女儿许配给你,不知爱卿意下如何?”尉迟敬德一听顿时吓得冷汗直冒,扑通跪地道:“陛下,万万不可,糟糠之妻尚在,不敢再娶!”

“莫非你与房爱卿一样惧内,家中夫人善妒?”李世民嘿嘿笑道。

尉迟敬德擦了擦冷汗,叩首道“臣的老妻虽出身卑微,但与臣共患难几十年,老臣虽学识浅薄,但也晓得富不易妻的道理,所以迎娶公主一事,实非臣所愿。”

李世民微笑颔首,不再说什么,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其实尉迟敬德驰骋沙场几十年,身经百战,虽然外表粗犷豪放,内心却是相当细腻之人,他很清楚皇帝并不是真想把女儿嫁给他,之所以无缘无故来这么一出,无非是想表明对他的赏识与恩宠罢了。

他若真傻乎乎地应承下来,那到时候估计就不是“抱得美人归”的美好姻缘,而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尴尬境地了。

而且尉迟敬德不但心思细腻,更是个明辨是非之人。

有次,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下期,太宗技不如人,想要悔棋,唐俭死活不肯,两人大眼瞪小眼,斗起气来。太宗恼羞成怒,要把唐俭发配去潭州。

过后,太宗还觉得不解气,就对尉迟敬德说:“唐俭竟敢轻视朕,朕定要找个由头杀了他!明日早朝,你给朕证明,就说唐俭言语犯上,目无法纪。朕来治他的罪。”

尉迟敬德点了点头,没有应话。太宗以为他应允了。

次日早朝,太宗提起此事,尉迟敬德却磕头说:“臣年纪大了,有点耳背,实在没听清楚。”

太宗瞪着眼,看着尉迟敬德,看他没有改口之意,气得将玉梃砸碎在地,拂袖而去...

又过了几日,太宗冷静下来后,特地举行宴会,允许三品以上官员都来赴宴。太宗当着众群臣的面,夸奖尉迟敬德,说他装聋作哑有三个好处:让唐俭免受冤屈;自己得了不媚上的美誉;也让朕免于草率处理之责!当即赏赐了尉迟敬德千匹绸缎。

【图吖】

尉迟敬德虽是降将,但自从跟了李世民,就一直忠心耿耿。

玄武门之变时,齐王李元吉张弓想射杀李世民,连发三箭不中。然而李世民的坐骑受惊,跳跃狂奔中把李世民甩下地,狠戾的李元吉策马赶到,翻身落地,用弓弦勒住了刚爬起身还未站稳的李世民脖子。

危急关头,尉迟敬德跃马赶到,大喝一声,李元吉自知不敌,松开李世民,转身跑向武德殿,尉迟敬德马疾手快,一箭把齐王射杀,当场死亡。

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把齐王李元吉的府邸全“打包”赏赐给这位大功臣.

但尉迟敬德毕竟武夫出身,总有自负狂傲的时候。一次宴席上,因为有功勋比他的低的官员,坐的位次比他高,他不服气,上前怒骂。

李世民的堂弟,任城王李道宗前往劝解,没想尉迟敬德竟借着酒劲,挥手打了李道宗一拳,李道宗的一只眼睛瞬间鲜血直流,差点报废。

李世民龙颜大怒,用汉高祖刘邦杀戮韩信彭越等功臣的典故告诫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是个聪明人,从此以后,做事小心谨慎,不敢再越雷池半步。

高宗显庆三年,尉迟敬德在自家府邸去世,享年74岁。唐高宗李治听闻后,十分伤心,罢朝三日,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去吊唁。并下诏追认他为司徒、并州都督,谥号为“忠武”,陪葬在唐太宗的昭陵。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尉迟敬德是一代忠臣,两人算是生死之交,这种君臣关系很是难能可贵。

李世民时常会鞭笞敲打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外表粗矿,内心实则细腻聪慧,懂得进退,终得善终。

人生最难得是“分寸”二字,尉迟敬德做到了!

标签: 尉迟敬德

更多文章

  • 为何当门神的是尉迟敬德、秦叔宝,而不是战功更大的李靖和李勣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尉迟敬德

    既然能当看门的神,那必定要求个人武力最强的选手来担当。在正史中,尉迟敬德、秦叔宝正是李世民手下单挑力最强大的两个部将。一、尉迟敬德:隋末唐初用槊第一高手槊,可以看作杆比较长的长枪,是隋唐时骑兵常用的武器。当时,若说到那位武将最善于用槊,那非窦建德莫属。李世民曾对他说:吾执弓矢,弓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

  • 李世民有多宠尉迟敬德?李世民堂弟被他打瞎了眼睛,他都没受处罚

    历史人物编辑:缤纷历史清清讲标签:尉迟敬德

    如果讲尉迟敬德,不带上李世民,尉迟敬德的故事就很空白。新唐书也好,旧唐书也罢,所有尉迟敬德的记录,只有四处描述里面没有李世民。一次是尉迟还在跟随刘武周,一次是镇守泾州击退匈奴,一次是因为别人没有他功劳大,坐尉迟上席,结果尉迟敬德大打出手,最后一次就是尉迟敬德去世。整个唐书关于尉迟敬德的记载,简直就是

  • 秦琼和尉迟敬德同为守护唐太宗的门神,但两人排名相差却很大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尉迟敬德

    秦琼和尉迟敬德都是唐朝正史中赫赫有名的猛将,战功赫赫,为唐王朝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后来李世民成为皇帝后,为纪念手下功臣,唐太宗李世民效仿汉宣帝刘询和汉光武帝刘秀,整了一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和尉迟敬德也都上榜了,但是两人成为门神是源于《西游记》和《隋唐演义》两部小说。 《隋唐演义》里的故事:“唐

  • 隋唐第一猛将尉迟敬德,惨败于此人手下,结果却成托妻献子的至交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青竹标签:尉迟敬德

    隋末唐初期间,可谓是名将如云猛将如虎,但要说站在山头的有哪些,具体说不上来,但尉迟敬德绝对算一位。此人作战勇猛,每战必身先士卒,可惜最初投错了老板,是刘武周麾下的将士。不过最终归顺了李世民,这期间还惨败给另一位勇将,本想两人应该就此结下梁子吧,结果二人却成了托妻献子的至交。隋唐那个乱世,想找个地方过

  • 唐太宗:朕的五虎上将,玄武门之变时,就一个尉迟敬德,我失败啊

    历史人物编辑:浩瀚文史标签:尉迟敬德

    秦王李世民,名为大唐第二位皇帝,实则大唐的江山,大部分都是他打下来的,唐高祖李渊不过坐享其成,如是而已。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随后连续歼灭瓦岗军,王世充、窦建德、薛举、杜伏威、萧铣,进而一统天下。张丰毅饰李世民秦王李世民带领唐军横扫六合,功盖寰宇,李渊对其封无

  • 李世民“夺宫”战争激烈,险被李元吉反杀,多亏尉迟敬德及时相助

    历史人物编辑:暄美丽读历史标签:尉迟敬德

    对于“皇位”,很多人都有所觊觎。在历史中对这个位置的争夺,明争暗斗,兵戈相见并不在少数。如果想要成为一统大业的人,绝大多数人的心都非常“狠”。比如李世民走到皇上的位置就非常不容易。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皇上要将皇位传给谁是有规定的,第一选择一定是嫡长子,没有嫡系就选长。李世民排行老二,所以不管他的功劳有多

  • 门神尉迟敬德:铁汉子也有柔情,拒娶李世民之女,糟糠之妻不下堂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尉迟敬德

    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并纪念与他一同定邦治国的功臣们,特意在长安皇宫内一角建起了一座小楼并命名为“凌烟阁”,凌烟阁内陈列的是24位功臣的画像,是为大唐人臣荣耀之最——这便是凌烟阁陈列名臣以示其功高至伟的意义。在凌烟阁的24位功臣之中,被太宗李世民敕封为鄂国公的尉迟敬德以及被敕封为翼国公的

  • 秦琼后人墓志铭,记载一件尉迟敬德丑事,原来猛将也难逃此等尴尬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尉迟敬德

    李世民手下有两位猛将最为知名,在民间担当“门神”广为人知,一曰秦琼,一曰尉迟敬德。秦琼与尉迟敬德二人,曾为无法入眠的世民守门,使世民安心入睡,因此成为后世“门神”。其二人本应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在外人看来,更应该是亲密无间的关系。1995年,一座墓志铭出土,却让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出现了一丝“裂痕”,

  • 憋屈死的尉迟敬德,当你对领导有怨气时,教你四招合理发泄

    历史人物编辑:霓裳旅游标签:尉迟敬德

    憋屈死的尉迟敬德,当你对领导有怨气时,教你四招合理发泄他就像是领导的受气包,上星期马部长训了他好几次。他知道有许多事,马部长纯粹是拿他撒气。就像浙江一个项目谈崩的事。一开始,浙江的赵总提出本月月末来一趟,把谈了半年的合同签了。但是不知为什么,直到月底也没来。小郑专门负责这件事,一直在催问赵总怎么还不

  • 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又一次在重围中联手杀敌,铁槊神箭,合璧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萍爱生活标签:尉迟敬德

    从621年五月十日罗士信收敛裴仁基尸骨、悲叹人生如寄,到622年二月二十五日英勇就义,前后时间不过短短七个多月,似乎他早有预知自己的生命很快结束。名震河北的大刀王君廓率领一千五百多人尚且守城不住,为什么罗士信一定认为他会守得住?成了刘黑闼的阶下囚后,为什么罗士信一再执意求伤?……这似乎是一个谜,有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