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火爆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即将收尾,剧中所提到的唐玄宗“一日杀三王。是确有其事得的,这件事唐玄宗时期第一个重大政治事件。此事也导致了唐玄宗由盛转衰的开始。唐玄宗一天之内杀了三个亲生儿子,可见是多么的残忍。
无情最是帝王家,由于皇权的唯一性,排他性,皇帝属于赢者通吃和和他巨大的“利益”。使得拥有帝位的人怀疑所有的人,担心一切有资格夺取帝位的人。而且越是至亲越是担心。历朝历代史书不绝。而唐代尤为严重,关键是唐太宗得位不正,造成后世有样学样,自李世民开始,除了唐高宗之外,都是政变上台。包括李隆基。
由于自己李隆基是“政变”上位,他就更担心有人学,所以在此事上防范的极为严密。对于任何觊觎皇权和帝位的人,必须消灭在萌芽里。李瑛(706年—737年),唐玄宗李隆基次子,在11岁时候被立为太子。其母是赵丽妃。在李瑛31岁的时候受到武惠妃和驸马杨洄的构陷,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是赵丽妃所生)一起坐罪赐死。后平反昭雪,复太子称号。
李瑛为何被杀?历史记载是,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说,玄宗说三兄弟已经发动兵变,准备与薛锈(李瑛小舅子)入宫杀父自立。李隆基震怒,立刻将三兄弟和薛锈处死。首先要说的是武惠妃为何要构陷太子,很简单,这个女子要做皇后,要立自己的儿子李瑁为太子(杨贵妃老公),但李瑛的存在就是巨大的障碍和绊脚石。所以展开了一系列的“迫害”太子李瑛的计划。
实际上,武惠妃的构陷就是一个借口,实际上就是李隆基想换太子。当李隆基将想换太子的想法对宰相张九龄提出以后,遭到张九龄强烈反对,而且不少大臣都在保太子,如果说,在此之前。李隆基只是有一个意向的话,现在就是一定要换太子,也就是说,保太子越多越强,李隆基越害怕,进而产生巨大的恐惧:太子的稳固,就是对他,对皇权的巨大的威胁。
而武惠妃此时和李林甫达成利益共同体,二人联手陷害张九龄,导致张九龄被罢相,李林甫取而代之。而李林甫必须要全力把李瑁扶上太子之位,就是李林甫那句话“愿护寿王为万岁计”。所以李林甫给武惠妃出主意、以宫中有贼的名义让太子李瑛与三王带兵入宫,回头就告诉李隆基说太子造反。一下子就把李瑛打入万劫不复之地。但实际上,武惠妃就是把刀,李隆基就是想换太子,已经当了20年太子李瑛必然存在利益集团,太子李瑛再低调,再内敛,再含蓄也必然有一大群“贪图富贵”的利益共同体,这也必然和李隆基的“集团”发生利益冲突,处于李隆基的想法和地位而言,为了自己安全必然要处死太子,当了快四十年皇帝的李隆基难道不知道武惠妃是构陷?他不知道李林甫陷害张九龄是为了当宰相?二人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
虎毒不食子,而在帝王之家,人性已经泯灭。李隆基被称为最冷血的帝王。不是帝王冷血,而是权力让人性丧失了温情。只剩下赤裸裸的欲望。天家无情,天家无义。李隆基杀子,李世民杀兄屠弟都是最有利的证明。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