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道士李泌:让杜甫认为是拯救大唐的希望,活出了让李白渴望的人生

道士李泌:让杜甫认为是拯救大唐的希望,活出了让李白渴望的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船长趣谈 访问量:1518 更新时间:2023/12/5 1:28:11

今天是《长安往事》第八讲,我们聊聊李泌这个人。

邺侯李泌是一位极其有趣的人,他历经唐玄、肃、代、德宗四朝,都备受君王宠幸、权臣排挤。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李泌传》:“寻为中书令崔圆、幸臣李辅国害其能,将有不利于泌。泌惧,乞游衡山,优诏许之,给以三品禄俸,遂隐衡岳,绝粒栖神。数年,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颇承恩遇。”

1、活出了李白渴望的人生

有多宠幸呢?

别人求之不得的宰相位置,皇帝几次主动请他担任,他却因为性格里喜欢神仙修道之事,数次都拒绝了。

李白毕生都在追求的出将入相的梦想,到了李泌身上,却显得轻而易举。不夸张地说,李泌在官场上的待遇就是李白眼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走上人生巅峰的样子。

但如果仅仅只是从受皇帝宠幸这样去评价李泌,便会缺失认识这样一位充满仙风道骨风范的“道士宰相”的机会。

2、杜甫:李泌,你别当隐士了,国家需要你

咱们来瞧瞧诗圣杜甫是如何评价李泌的:

洗兵马·收京后作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钱注杜诗》卷二注云:“隐士,谓李泌也。肃宗即位八九日,泌谒见于灵武,调护玄、肃父子之间,为张良娣、李辅国所恶。及上皇东行有日,泌求归山不已,乃听归衡山。公以四皓拟泌,不独着其羽翼之功,盖亦以正肃宗为太子之名也。《收京》诗云:‘羽翼怀商老’,其意深如此。”

简而言之,杜甫这句话就是在说:李泌,你别当隐士了,国家需要你呢!

除了这首诗外,杜甫还有期望李泌复出的诗作:

寄韩谏议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钱注杜诗》卷五:“程嘉燧曰:此诗盖为李泌而作。予考之是也。按史及家传,泌从肃宗于灵武,旣立大功,而侍臣李辅国害其能,因表乞游衡岳,优诏许之。山居累年。代宗即位,累有颁赐,号天柱峰中岳先生。无几,征入翰林。公此诗,盖当邺侯隐衡山之时,劝勉韩谏议,欲其贡置之玉堂也。安刘帷幄,在玄肃之代,舍泌其谁?

从此处不难看出,杜甫是将李泌当作堪比张良那样,能够在乱世中重现大唐盛世的男人。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标签: 李泌

更多文章

  • 《长安十二时辰》中,李泌曾提到唐玄宗“一日杀三王”具体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标签:李泌

    目前火爆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即将收尾,剧中所提到的唐玄宗“一日杀三王。是确有其事得的,这件事唐玄宗时期第一个重大政治事件。此事也导致了唐玄宗由盛转衰的开始。唐玄宗一天之内杀了三个亲生儿子,可见是多么的残忍。无情最是帝王家,由于皇权的唯一性,排他性,皇帝属于赢者通吃和和他巨大的“利益”。使得拥有帝位的

  •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李泌,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李泌

    爆款剧《长安十二时辰》,让原本比较“低调”李泌立即是全网爆红,但李泌却有其人,而且是中唐第一名臣,大政治家、第一谋臣、为后世历代帝王所垂青。而且是评价极高。李泌应该是贾诩,荀彧一样的谋臣,而非诸葛亮,裴度一样治臣。李泌(722年-789年),字长源,自幼聪颖,六岁时因机遇巧合遇见唐玄宗从而颇受赏识,

  • 白衣宰相李泌的对策被誉为奇谋,唐肃宗为何不用?他漏算了一笔账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李泌

    唐肃宗李亨登基后,迅速移驾凤翔,收复两京的工作拉开帷幕。走到彭原(甘肃庆阳)时,侍卫来报,有个白衣道长求见。唐肃宗一见来人惊喜不已:“怎么会是先生?朕派出多人寻访先生不得,竟不想在此地见到先生。”来人笑道:“听说陛下在灵武,山人日夜兼程赶来了。”这位被唐肃宗称为“先生”的人就是李泌,时年才33岁,比

  •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原型李泌是天才少年,最后如愿当上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李泌

    《长安时辰时辰》讲述的是天才少年李必和长安城的不良人张小敬一起守护长安的故事,虽然这只是一部电视剧,根据马伯庸的同名小说改编,但其中很多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就拿主角李必来说,他的原型就是唐朝著名宰相李泌。李泌(bì),生于公元772年,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是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谋臣、学者

  • 唐朝“神仙宰相”李泌,用了什么方法,给皇帝成功洗脑呢?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李泌

    在古代,贵族象征着权力,这些活在上层社会的人们,相比下层阶级,他们的日子过得较为舒坦。但是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一说,虽然他们表面光鲜亮丽,但是稍有不慎,就会被诛九族。这也是电视剧中常出现的桥段,历史上被诛九族的人有很多,有的人是因为犯了法牵连整个家族,但是有的人是因为皇帝看他们不顺眼,想要铲除其势

  • 忠义、智慧化身的白衣宰相李泌骗了你,司马光为您揭开他的另类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李泌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男主角李必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其原型叫“李泌”,出身于赵郡李氏辽东房,是瓦岗寨首领李密的族曾孙。李泌的一生非常传奇,他六岁得到唐玄宗的召见。宰相张说以“方圆动静”为题测试,李泌答以“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论棋道,被誉为“神童”。小小孩童不喜欢“大灰狼与小白兔

  • 匡扶四朝的白衣卿相-李泌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李泌

    提到唐朝匡扶四位君王,立下赫赫功勋的老臣,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位汾阳郡王郭子仪,力挽天倾,辅助君王,功成身退,莫过于此;但四朝老臣不仅仅只有他,同样有一位白衣卿相,扬名于玄宗年间,六岁时就和张说以方圆动静四个字赋句,得玄宗夸赞,后与肃宗为友,辅助代宗,更多次救过德宗,也能急流勇退,功成就身退归隐,

  • 李泌在前几任皇帝时被排挤,为何被李适拜为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李泌

    谈起唐德宗李适时代的名臣,就一定不能漏过邺侯李泌。如果说郭子仪是中唐第一名将,那么李泌就是中唐第一谋臣。李泌作为唐玄宗李隆基时代就入朝的名臣,对中唐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说是名垂青史也不为过。他曾经作为李隆基、李亨、李豫三位皇帝的首席参谋,对唐朝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入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归唐英雄张议潮的郡望问题:藩镇合法性与北朝以来假冒郡望之风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张议潮

    公元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张议潮在沙州(州治敦煌)发动起义,驱逐吐蕃守将论恐热。自从安史之乱后,吐蕃趁唐军内撤,逐步占据河西、安西等处。公元781年(宪宗建中二年)沙州陷落,至张议潮起义,吐蕃已控制河西六十余年。张议潮之所以成功驱逐盘踞此地数十年的吐蕃势力,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吐蕃在赞普朗达玛

  • 被忽略的英雄—大唐张议潮

    历史人物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标签:张议潮

    前言:提起敦煌,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莫高窟和窟中那成百上千的“飞天”,“飞天”们衣带飘扬,以优雅的身姿笑对人生百态,仿佛要将幸福和快乐播洒到人世间的每一处角落。有人说莫高窟是沙漠中一缕艳丽的颜色,其实不然,莫高窟的颜色应该是浑厚才对,内里不光有汉唐那耀眼的辉煌,还有积淀千年风沙的岁月轮回和王朝兴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