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松赞干布死后,无子嗣的文成公主为何留在西藏30年?死后获神回报

松赞干布死后,无子嗣的文成公主为何留在西藏30年?死后获神回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明桂 访问量:3534 更新时间:2024/1/25 1:58:31

唐朝的文成公主因为远赴西藏和亲,一生致力维护于大唐和吐蕃的和平关系而谱写一曲赞歌,名垂青史。

松赞干布比文成公主大了8岁,而且松赞干布34岁时便病死了,文成公主直到30年后才去世,但人纳闷的是,文成公主为何寡居30年,却没回归唐朝?

松赞干布是吐蕃第三十三任赞普,他12岁在乱世中继承了父位。之后,他发挥了非凡才干,使得吐蕃日益强大,并且称霸整个西域。

后来,松赞干布遣使赴大唐请求和亲,结果两次求亲都被唐太宗拒绝了。公元636年,松赞干布打败了大唐属国吐谷浑,然后乘胜袭击大唐领地四川的松州。结果很不幸,被大唐先锋牛进达击败了。

4年后,也就是公元640年,松赞干布第3次向唐朝求和尚亲。当时的大唐疆域虽然辽阔,但各方骚乱却没有停歇过,唐太宗不想再与强大的吐蕃为敌,于是答应了他的“尚亲”请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相传文成公是江夏李道宗之女,虽然不是“皇家直接”的公主,但也属于“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

松赞干布对婚事高度重视,他离开逻些(今拉萨),远赴柏海(今青海境内)迎亲,并对送亲使李道宗行子婿礼。

在文成公主出嫁前,松赞干布身边已有五个女人,其中最尊贵的是尼婆罗尺尊公主。但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对其到了荣宠的地步,西藏的《贤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除此这外,松赞干布还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至今布达拉宫内还留有两人洞房遗址供游客瞻仰。

而文成公主也带去了“丰富陪嫁”,史书记载:唐太宗赐其文成公主之号,并赠其大量金银珠宝、能工巧匠等丰厚嫁妆以提高其身价。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唐朝文士随文成公主入藏。在文成公主来的吐蕃之前,松散干部在吐蕃的统治处于原始的状态,而文成公主来到吐蕃之后,她带领的文人团队帮助整理了吐蕃的大量文献资料,同时记录松赞干布和大臣们的重要谈话,让吐蕃的政治从原始走向了正规化。

文成公主婚后在丈夫支持下,不仅极力推动改善大唐与吐蕃的关系,还极力推广大唐文化以改变吐蕃落后文化习俗,赢得了吐蕃百姓广泛拥戴。

公元650年,34岁的松赞干布突然病逝。由于他的唯一儿子贡松贡赞早亡,只得由其孙芒松芒赞继任吐蕃赞普。

文成公主生前,由于她给当地百姓带去了耕作、纺织、女红、医药、耕作等技术技能,极大地提升了吐蕃百姓的生产生活水平,所以深受百姓爱戴,吐蕃人民亲切地称呼她为“白度母”,即:增寿救度佛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唐律疏议》规定:妇女守孝期满,可以再婚。按照当时的大唐法律,丈夫死后,妻子是可以改嫁的,而且也是朝廷鼓励的。

但是,由于文成公主是皇上赐婚,身份特殊,所以父母也不敢私自做主前去接女儿回家。公元669年,唐高宗见文成公主一直不归,担心皇家女子在外忍受委屈,所以派尚凯出使土蕃,以迎接文成公主回长安颐养天年。

尚凯对文成公主禀告来意后,文成公主却拒绝了。为了吐蕃、大唐的人民能够安居乐业、永享太平,她决定继续留下来。

同时,文成公主还将佛教在吐蕃发扬光大。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前,松赞干布早前已娶得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为妃,而当时的尺尊公主带来了一尊不动金刚佛像——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被松赞干布安放在了大昭寺。后来,文成公主入藏携带的觉阿释迦像——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则被供奉在小昭寺。

据史书记载,松赞干布病逝后,文成公主认为两尊佛像的供奉地点不妥,应该按照释迦牟尼等身金像的大小来供奉,应调换一下。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入藏后的第39年,55岁的她因患天花之症不治身亡。不久,大臣那阐布、屯米桑布札以及噶尔东赞的子嗣儿臣们,便遵照汉妃文成公主的遗嘱,举行了殊胜安住仪式:将尺尊公主的“释尊八岁等身像”移到了小昭寺,又将文成公主的“释尊十二岁等身像”供奉到大昭寺。

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贞观年间和高宗显庆年间,太州的玄照法师两次途经吐蕃,都是文成公主汇同一众僧侣进行接待。可见,文成公主很可能是吐蕃宗教事务的带头人之一,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文成公主病逝后,吐蕃人为她建了“沙加公主庙”, 1300多年来,四季香火不断。又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

死后能受如此礼遇的只有文成公主一人。

标签: 松赞干布

更多文章

  •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为啥宁愿在西藏寡居30年,而不愿回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松赞干布

    在唐朝公主里,除了太平、安乐公主外,还有一个和亲公主也是格外惹人关注,她就是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唐朝是个强盛的王朝,按照我们理解,它犯不上去和周边的政权和亲。特别是当时被四方政权尊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时期。可文成公主和亲恰恰就是发生在唐太宗时期,这场联姻可以说是英雄惜英雄的欣赏。远在千里之外的吐蕃政

  • 娶个媳妇不容易,为了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到底有多拼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松赞干布

    01松赞干布是吐蕃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吐蕃王,在他的统治期间,确立了吐蕃文字、法律、农牧、政府规划等等,可以说吐蕃地区一切“纯良风俗,贤明故事”都是在松赞干布时期确立的,他的本名也并不叫松赞干布,而是弃宗弄赞,因为百姓为了对他表示感恩,所以给他取了“松赞干布”作为尊称,意为“严正沉毅”。但是松赞干

  • 松赞干布到大唐求婚?吐蕃都带去了什么?公主嫁入吐蕃态度是?

    历史人物编辑:矛舍品史标签: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位李氏远亲的女儿,也算是宗室女。她从小受到诗书传家的熏陶,至豆蔻年华时,更出落得花容月貌,丽质天姿。加上聪明伶俐,博览群书,通晓音律。被唐太宗封为文成公主。公元7世纪,在遥远的青藏高原上,剽悍的弃宗弄继承了吐蕃王位,当了赞普(国王),当地人称他为“松赞干布”。松赞干布骁勇善战,带

  • 身处拉萨的“颐和园”,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园林,松赞干布也爱来此

    历史人物编辑:风浮说历史标签:松赞干布

    近些年来,拉萨变得受欢迎了。去拉萨旅游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罗布林卡,很多人都亲切地称它为拉萨的颐和园,虽然面积没有真正的颐和园那么大,但是却有它独特的美丽。这里被称作拉萨最美的园林,安安静静的漫步在园中,就能够感受到田园的生活有多么美。它建造于18世纪40年代,是清朝的皇帝下的旨意,驻藏大臣接受到

  • 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为何30年也愿不回唐朝,执意留在吐蕃?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是吐蕃与大唐之间的盛事,而文成公主本人也成为了缔结唐蕃友谊的文化大使与象征,与其说是不愿回唐朝,不如说是最终时代和人民选择了她,让她留在了吐蕃。(一)文成公主入藏在贞观十四年(640)十月丙辰(23日),吐蕃赞普派遣使者禄东赞前往长安请婚,面见了当时的唐太宗,这一幕被画家阎立本凝固在了画

  •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联姻,是如何巩固西藏与中国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李陈东说历史标签:松赞干布

    文|史说百家编辑|史说百家前言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是中国和西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段婚姻发生在唐朝,当时唐帝国正在将其影响力扩展到整个中亚。文成公主嫁给西藏国王松赞干布被视为扩大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政治战略。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联姻如何巩固了西藏与中国的关系?它如何被视为一种政治战略?以及西藏与中国

  • 探索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爱情史诗

    历史人物编辑:芳芳电影标签:松赞干布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爱情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中,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爱情故事不仅充满了浪漫和传奇,而且还包含着政治和文化的纷争,堪称是一部绝美壮丽的爱情史诗。事实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结合主要是出于唐朝和吐蕃的一种政治联姻关系。当时的唐朝希望通过文成公主的婚姻加强与吐蕃的关系,并进一步扩大

  •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本可改嫁,为啥还要寡居吐蕃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松赞干布

    前言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把唐朝的文化等传遍整个高原,成为后世西藏人们心目中的女菩萨,但这背后的心酸又有谁知道?她的婚姻只有九年,松赞干布去世的时候,文成公主只有25岁。尽管当时大唐已经很开放,允许寡妇再嫁,但文成公主坚持留在吐蕃三十多年,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他们结婚之前,松赞干布曾经为了称霸整个西域,

  • 松赞干布的御前大臣桑布扎,根据传说找到神秘地,却留下很多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松赞干布

    雪山之神与宝石之门的传说,流传于西藏西南部地区以及印度北部地区。传说雪山之神为了惩戒愚蠢贪婪的世人,将世界上所有的奇珍异宝都收集起来,藏在一个很神秘的地方,并用神力把那地方封闭起来。为了奖赏智慧的勇士,雪山之神在那地方留了一扇门,这就是宝石之门的来历。雪山之神还给世人留下了一把开门的钥匙,那就是绝世

  • 吐蕃史:吐蕃王朝最强盛时期的君主不是松赞干布,而是赤松德赞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松赞干布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吐蕃史/周三更新/哒哒的马蹄(撰文)|书接上文:吐蕃史(三十五):全面推行佛教的赤松德赞在之前的两章我们介绍了赤松德赞对吐蕃本土宗教苯教的打击以及在吐蕃境内全面复兴推行佛教的事迹。可以说,在赤松德赞的运作之下吐蕃境内佛教大兴,苯教则被严格的限制发展。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