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为何30年也愿不回唐朝,执意留在吐蕃?

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为何30年也愿不回唐朝,执意留在吐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朋 访问量:184 更新时间:2024/1/20 8:49:36

文成公主入藏是吐蕃与大唐之间的盛事,而文成公主本人也成为了缔结唐蕃友谊的文化大使与象征,与其说是不愿回唐朝,不如说是最终时代和人民选择了她,让她留在了吐蕃。

(一)文成公主入藏

在贞观十四年(640)十月丙辰(23日),吐蕃赞普派遣使者禄东赞前往长安请婚,面见了当时的唐太宗,这一幕被画家阎立本凝固在了画作《步辇图》之中。唐太宗对于吐蕃来使禄东赞非常赞赏,于是各种手段刻意笼络,不但封他为右卫大将军,还把自己胞姊的外孙女段氏也嫁给了他。之后,唐太宗便派遣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到了吐蕃。

文成公主在西元641年抵达吐蕃后,其实一开始过得并不如意,成书于14世纪的《西藏王统记》中描述地就很生动,从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以下几点:

1、公主入蕃之后,因文化差异,在生活起居、行事思想上,均与当地相扞格,因此引发冲突不可避免。

2、相比于物产丰富丰饶的大唐、在藏地的器用上不如家乡精致,公主心中难免有所怨尤。

3、公主为晚进之妃,在其之前除了尼婆罗公主外,另有三妃共处,争风吃醋之后宫风波难免。

4、公主年仅十余岁,尤其出自当时最强大之上国,心中定有骄气,吐蕃君臣虑其骄横难制,顾令其臣妾挫抑之,此之情况亦或有。

但是,当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数十年之后,她的心态与行为也逐渐发生了转变,就汉藏关系而言,正是因为这次和亲行为,使得大唐与吐蕃有了一段蜜月时期,再此之间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可以说达到了顶峰。

(二)文成公主不归

实际上,文成公主的和亲之举,对于大唐来说,是一种国家层面的绝佳战略布局,正如和亲最初的发明者娄敬所说的那样:和亲作用在于同化、而且是自上而下、移风易俗的同化:

对曰:“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辨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知,不肯贵近,无益也。”帝曰:“善!”——《资治通鉴》卷十二汉纪四

文成公主入蕃,正是代表着中土风物进入吐蕃的起点,不仅是文物典章制度、服饰文化礼仪、乃至宗教信仰等,都渗透在吐蕃上层统治阶级中,而在藏地的传说、民歌、戏曲中,与文成公主相关的题材也是累世传颂,成为藏族同胞最为亲切的历史人物。所以,不论是从大唐还是吐蕃两个方面,文成公主已经更成为了一个纪念碑性的人物,她必须树立在雪域高原,因为这是时代和人们做出的共同选择。

标签: 松赞干布

更多文章

  •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联姻,是如何巩固西藏与中国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李陈东说历史标签:松赞干布

    文|史说百家编辑|史说百家前言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是中国和西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段婚姻发生在唐朝,当时唐帝国正在将其影响力扩展到整个中亚。文成公主嫁给西藏国王松赞干布被视为扩大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政治战略。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联姻如何巩固了西藏与中国的关系?它如何被视为一种政治战略?以及西藏与中国

  • 探索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爱情史诗

    历史人物编辑:芳芳电影标签:松赞干布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爱情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中,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爱情故事不仅充满了浪漫和传奇,而且还包含着政治和文化的纷争,堪称是一部绝美壮丽的爱情史诗。事实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结合主要是出于唐朝和吐蕃的一种政治联姻关系。当时的唐朝希望通过文成公主的婚姻加强与吐蕃的关系,并进一步扩大

  •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本可改嫁,为啥还要寡居吐蕃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松赞干布

    前言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把唐朝的文化等传遍整个高原,成为后世西藏人们心目中的女菩萨,但这背后的心酸又有谁知道?她的婚姻只有九年,松赞干布去世的时候,文成公主只有25岁。尽管当时大唐已经很开放,允许寡妇再嫁,但文成公主坚持留在吐蕃三十多年,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他们结婚之前,松赞干布曾经为了称霸整个西域,

  • 松赞干布的御前大臣桑布扎,根据传说找到神秘地,却留下很多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松赞干布

    雪山之神与宝石之门的传说,流传于西藏西南部地区以及印度北部地区。传说雪山之神为了惩戒愚蠢贪婪的世人,将世界上所有的奇珍异宝都收集起来,藏在一个很神秘的地方,并用神力把那地方封闭起来。为了奖赏智慧的勇士,雪山之神在那地方留了一扇门,这就是宝石之门的来历。雪山之神还给世人留下了一把开门的钥匙,那就是绝世

  • 吐蕃史:吐蕃王朝最强盛时期的君主不是松赞干布,而是赤松德赞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松赞干布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吐蕃史/周三更新/哒哒的马蹄(撰文)|书接上文:吐蕃史(三十五):全面推行佛教的赤松德赞在之前的两章我们介绍了赤松德赞对吐蕃本土宗教苯教的打击以及在吐蕃境内全面复兴推行佛教的事迹。可以说,在赤松德赞的运作之下吐蕃境内佛教大兴,苯教则被严格的限制发展。同时,

  •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真的幸福么?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松赞干布

    在中国古代,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有时会进行“和亲”。而且,即便是在盛唐时期也是如此,比如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就是一种和亲之举。很多人,都把这段和亲看作是爱情的佳话,甚至是爱情的传奇。那么,果真如此吗?文成公主(625年——680年),真名不详,李家的宗室女儿,在唐太宗贞观十四年时被李世民收为义女并进封

  • 为何松赞干布宁可发动战争,也非要娶唐朝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松赞干布

    唐朝建国以来,面临过的外敌很多,包括突厥、吐谷浑、大食国、吐蕃等等,但要说对唐王朝最具的敌人却从来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出自自身。从玄武门之变开始到大唐换代,唐王朝出现了三种怪异的政治模式:1、皇帝对太子持打压态度,甚至太子的位置并不固定,像李承乾、李瑛、李忠、李贤……2、重用宦官、权臣,典型人物鱼朝

  • 唐太宗给松赞干布使者出了五个谜题:使者是如何破解的?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松赞干布

    贞观14年,松赞干布派自己的宰相禄东赞前去长安和亲,迎娶大唐公主。没想到当时一共有五个少数民族的使节前往提亲。究竟先答应谁?太宗李世民决定出谜题,考他们一下。1、蚁穿九曲明珠 唐太宗命人拿来一个细长的玉石柱,但这玉石柱可不简单,里面不是一以贯之,而是被弯曲打穿了九次,取九连环之意,线也有讲究,是丝

  • 文成公主是怎样嫁给松赞干布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松赞干布

    虽然美丽的传说很多,但是说穿了,这就是一件公事而已。既无关于爱情,也跟“慧眼识英雄”没什么关系。一般认为,早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已经有人类生存。西藏林芝陆续发现古代人类头骨和伴生石器、陶器等。在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则出土了多座房屋遗址和大量的石制工具,以及骨器、陶器、粟米、动物骨骼等。青藏高

  • 《雪中悍刀行》:剑神李淳罡将下线,死前王仙芝携“绿袍儿”相送

    历史人物编辑:千秋月清泪标签:王仙芝

    01:李淳罡的“大破大立”在昨天更新的剧情里,羊皮裘老头儿问徐凤年,“若是在北椋和姜泥之间二选一,你会怎么选择?”徐凤年只笑了笑,完了后又半是认真,半是打趣地说道“我两个都要”。不论是北椋,还是姜泥,徐凤年他都要握在手里。这看似比较无赖的答案,却给了李淳罡当头一击。姜泥与徐凤年之间,横亘着家国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