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的行书,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我国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然而《兰亭序》由于年代久远,失传已久,仅存摹本。“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则是货真价实的真迹。历史上的《祭侄文稿》,也曾有外出展览的机会。此番,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赴日参展,有关方面一再强调,禁止拍照。可能好多人都会注意这个细节,然而好多人对于这一规定往往是不明所以,小编就此为大家说说这里边的讲究。
其实,按照世界文物保护管理,稀世珍宝是被列入禁止出境的名单的。小编在此给大家举一个北京故宫博物院保护书画文物的举措,“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冯承素摹本,长久以来只是在故宫博物院颐养天年,外出展览依据文物保护条例,是无法出境的。众所周知,书画不同于其他,有一种说法就是展一次伤一次,可见对于文物的伤害还是非常严重的。此番,《祭侄文稿》赴日参展,虽说已有先例可鉴,然则对于文物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
为何要送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赴日参展?其实,这就不得不提颜真卿在日本的影响力。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我国唐朝开始,颜真卿的书法便对日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了近代,以颜体为模本的书道,依旧是日本的主流,甚至于日本的靖国神社门口十米多高的“靖国神社”四个字,也是标准的颜体,正是由日本书道大家吉田晚稼所写。吉田晚稼本人,也是非常的推崇颜真卿。时至今天,日本官方场合的文体,依旧以颜体为模本。
通过对《祭侄文稿》在日本,已是做了周详的安保措施。厚重的玻璃作为屏障,而尤为指出的禁止拍照,尤其是忌讳的就是闪光灯。这样的要求有何讲究?其实,大多人觉得书法作品可能就是普通的纸张,用闪光灯拍照的话,会对纸张表面造成伤害。《祭侄文稿》毕竟是用墨汁写的,年代久远非常容易脱落。真要拍摄的话,就需要用冷光灯,这样才能够正常拍摄,要不然是不允许的。博物馆是公众场合,随意的拍摄,就会暴露藏品位置,为防盗造成的一定压力。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展品是非常金贵的。一旦允许拍照的话,就会造成拥挤。在拥挤的情况下,就会对展品造成一定的伤害。由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实在是珍贵,属于我国国宝级文物,因而日本方面做出这一举措,也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不仅日本如此,在我国同样也是,凡是博物馆的地方,原则上不允许进行拍摄,不为别的,就为了保护珍贵文物。所以,我们到了博物馆就应该明白,尽可能的不要拍摄照片,尤其是避讳使用闪光灯。
颜真卿《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为何禁止拍照?这样一来的话,大家就明白了禁止拍照的原因,背后还是很有一番讲究的。当然了,《祭侄文稿》赴国外展览,也能促进文化交流。不过,打心底还是希望这样的展览尽可能的不熬出现,毕竟那是国宝,珍贵无比。跋山涉水不说,就是普通人也得几天休息,对于稀世珍宝一旦造成伤害,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