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颜真卿不仅是楷书大师,他的行书大气磅礴,被称为行书范本!

颜真卿不仅是楷书大师,他的行书大气磅礴,被称为行书范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云裳小历史 访问量:985 更新时间:2024/1/19 18:50:08

说到颜真卿,很多人会想到他是一位楷书大家,对于他的行书,很少有人提及,其实颜真卿不仅楷书造诣深厚,在其它字体上也是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

这幅书法就是颜真卿《湖州帖》,书法通篇节奏较为平和柔媚。颜真卿行书不同于他的真书,其行书能放任随意,不拘绳墨,轻松空灵,富有情韵。在这点上和他的楷书有着很大的区别,他的楷书规规矩矩,法度严谨,但是他的行书有着草书的率真利落。

这幅书法点画厚重,用笔流畅圆浑,结体宽博,字与字之间连带紧密,整幅书法虽然字数不多,但是浑然一体,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气势。

此幅书法流传有序,经过宣和内府、贾似道、张则之、清内府等等流传,一直被称为是行书的典范之作。颜真卿的行书远追二,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陶铸万象,隐括众长,形成了一种大气磅礴、豪放的艺术风格。

颜真卿的行书在用笔上以篆籀浑厚古朴的圆笔为主,在一些转折上也运用了方笔,方圆结合,在结体上,和楷书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他的楷书给人一种大小均等、左右对称、正面取势的方法,所呈现出来的也是规矩方整的视觉感受,但是他的行书因势赋形,参差欹侧,舒展自如。

但是对于这幅书法是不是颜真卿所写,有着很大的争议,有人说这幅书法是米芾所书,因为从结字上来看,和米芾的书法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在结字上和笔法上有着米芾的特点,但是在总体的气韵上和米芾的书法有着区别,米芾的书法注重书写的自由性,打破了唐朝书法的严谨之风,《湖州帖》虽然气势豪放,但是在一些笔画的布局上仍然具有唐人书法的特点,虽然笔画飘逸,但是笔画之间呼应紧密,遵循古法,所以很多人认为,这幅书法就是颜真卿的手笔。

这幅书法也经过了很多书法大家的考究,认为这幅《湖州帖》为宋人仿本,原帖书写时间应在唐大历七年以后,所以应该算是米芾的仿作,这一说法也有很多人认同。

整幅书法和米芾的书法相比较,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不论是米芾的仿本也好,还是颜真卿的真迹也好,但是不论哪种说法,都没有离开颜真卿。这也说明了原帖是颜真卿所书,书法之中的气韵和笔法,影响深远。直到当代的书坛,仍然具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标签: 颜真卿

更多文章

  • 主考官崇拜颜真卿,将颜姓举子选为状元,结果闹出大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颜真卿

    郑熏是唐文宗时期的进士,到了唐宣宗时期,他已经升任为礼部侍郎,同时为科举主考官。郑熏也是通过科举入仕的,他深知要为国家选拔人才,不能掉以轻心。谁知在大中八年的科举考试评选中,他却闹出一个大笑话。此事还要从郑熏的偶像颜真卿说起。郑熏是颜真卿的忠实粉丝,所有关于颜真卿的书籍、文章,他都研究了一遍,而且每

  •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如何,颜真卿书风是当代的主流吗?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颜真卿

    颜真卿在书法上的成就,仅次于王羲之。颜真卿独创了丰腴饱满、宽博庄重的楷书艺术风格,被后世尊称为“颜体”。颜真卿在行书上也有非凡的艺术成就,他的行书“祭侄文稿”被推崇为“天下第二行书”。被后人当成艺术经典。是行书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颜真卿在楷书和行书上都堪称为书法史上的一代宗师。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对宋代

  • 千古名檄《代徐敬业讨武曌檄》骂人也要有文化,武则天亲自点赞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生活日常标签:徐敬业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七岁就能作诗的他被称作“神童”,后更冠有“初唐四杰”的光环。他的一生应是顺风顺水,一马平川。然而令他声名大振的却不是他的诗作,而是一篇檄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01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后李旦上表请辞,由武则天临朝称制

  • 徐敬业起义仅持续2月,祖父李勣被开棺戮尸,只因未听此人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徐敬业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武则天废去中宗另立睿宗之后,改元文明。虽然她一再声称自己是代皇帝执政,同时又吸取与李贤斗争的经验,立李旦妃刘氏为皇后,立李旦长子李成器为太子,但她又对宰相班子进行改组,提拔了一批新人,所以这一切都没有

  • 由《为徐敬业讨武则天》浅谈骆宾王的“不识时务”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徐敬业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骆宾王,字观光,初唐四杰之一,传言七岁的时候就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咏鹅》,这份才情哪怕是在天才辈出的唐朝也堪称名列前茅。但是世人对骆宾王的了解大多也就仅局限于知道他是一名极有名的诗人,其实这样说来

  • 唐朝的名将李勣与徐茂公、李敬猷、徐敬业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徐敬业

    唐朝名将李勣在演义和评书中又叫徐茂公,实际上应该是徐懋功。而且李勣原本姓徐,名字为徐世勣,后来被赐姓李,成了李世勣。李世民继位后,避讳又改成了李勣。李勣有两个儿子,其中长子李震有三四个儿子,长子为李敬业,次子为李敬猷。也就是说李敬业和李敬猷都是李勣的孙子,这两个孙子真是坑祖父不浅,在武则天摄政时期起

  • 徐敬业就是大唐刺史,为何叛乱的时候,能够拥兵十万呢?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徐敬业

    在武则天称帝的过程中,曾经也有人反对,甚至起兵反武。除了老李家的之外,徐敬业叛乱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但要清楚,老李家属于宗室,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而且响应者居多。可是徐敬业不一样,他只是一个刺史,这样的官职在大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他应该没有这样的影响力,组织如此庞大的军队。更何况,在他起兵的时候,

  • 名将李楷固:女婿叫李楷洛,狄仁杰饶他一命,60年后外孙救活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李楷固

    公元696年,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造反,武则天大怒,派出朝廷大军平乱,可没多久,李进忠便病死,手下大将李楷固率军投降武周王朝,可武则天却不乐意了,原因无他,李楷固太猛,跟武周王朝军队作战从未败过,狄仁杰听闻此事,对武则天道:“李楷固有骁将之才,若恕其死,必能感恩效节”,因为狄仁杰的一句话,李楷固免于一

  • 李白初见贺知章,送上第一首诗并非《蜀道难》,而是这首“歪诗”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贺知章

    很多人私下问小珏,“诗仙”这个称号到底是什么时候花落李白头上的?其实,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但绝大部分专家都认为,这个称呼是贺知章首先叫出来的。当八十多岁的贺知章接受李白的拜访时,见到《蜀道难》后,不顾自己的身份,《本事诗》是这样记载当时场景的: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然而,在《唐左拾遗翰林

  • 贺知章:出身富贵,一生在中央当公务员,打工人羡慕不已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贺知章

    唐朝的诗坛可谓是群星璀璨,像李白、杜甫、王维等一线明星,人们对他们的作品自然是如数家珍。但要说起贺知章,很多人脑子就转不过弯了:“这是哪个十八线小明星?”说起来,贺知章也算是诗红人不红的典型代表了,毕竟三岁小孩都会背他的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