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上女神陈靖姑:被誉为“妇女儿童保护神”,与妈祖齐名

陆上女神陈靖姑:被誉为“妇女儿童保护神”,与妈祖齐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曾金平 访问量:2813 更新时间:2024/1/23 21:07:35

神是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非少,面对天灾人祸的时候往往只能被迫承受,毫无反抗之力,他们就给自己创造出了一个能够保佑平安的神,把希望寄托在神上面。在福建就有两个非常出名的女神,一个专门保护海面的平安,一个专门保护陆地的平安,前者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她的名号,她就是妈祖

后者的名字叫做陈靖姑,被人们称为天仙圣母,临水夫人等等,在福建很多史料当中都有对她的记载。这个人物实际上是历史真实存在的,根据少数历史资料记载,陈靖姑很小的时候就进入道教学习,终于在15岁那一年学成归来,刚从山下出来的时候,他的师傅为他掐指一算,算出陈靖姑即将有一场灾难临头。

为了保护自己的徒弟,他就让陈靖姑前走二十四步,走到二十四步的时候再回头,就能解除这场灾难。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有一种“辞步隐岁寿”的说法,可以让她成功瞒天过海,逃过一劫。

他的哥哥那时候也在道观里面学习,陈靖姑就经常去给山里的哥哥送饭,在上山的时候,她看到远处有一位老婆婆。这个老婆婆身形佝偻,看上去年纪已经非常大了,十分艰难地走在上山的路上,陈靖姑生性善良,不忍心看老婆婆受苦,就把手中的热饭热菜送给了老婆婆。

人们给这一段故事添加了一层神话的色彩,说一位老婆婆是观音菩萨转世的。他专门下凡来考验人们,见陈靖姑心怀慈悲,决定把符咒法术交给她,希望她能够为这个世间造福。

陈靖姑谨记这位婆婆的教诲,下山之后就去拯救了一家分娩难产的孕妇。在她的帮助之下,民间很多孕妇都顺利生产安然无恙,这个时候陈靖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百姓欢迎。

她的医术高超已经传到了当时宫中皇后的耳朵里面,据说那个时候皇后也遇上了难产的情况,陈靖姑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去皇宫。在她的帮助下,皇后没过多久的时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太子。

皇帝非常开心,就立刻下旨封陈靖姑为“天仙圣母”,这其中一个称号就是这么得来的。封了称号之后,还在当地为陈靖姑建了一个道观。

前面说的大多数都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人们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又为她添加了很多神话和传说故事。第一个神话故事就是说陈靖姑是观音菩萨的指尖血所化,观音菩萨在赴瑶池宴会的时候就看到南方有一团直冲云霄的黑色云雾,她心感不妙,掐指一算便知民间有一个白蛇精正在为祸百姓。

观音菩萨咬破中指把一滴血向南方一弹,这滴血就化身成了一个灵胎,这个灵胎就是后来的陈靖姑。陈靖姑出生的时候周围就出现了异常的天象,整个房间上空都被紫色的云气所笼罩。这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就是大吉的征兆,她一出生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陈靖姑从小就非常聪明,经常在房间里面吃斋礼佛,参悟玄机。

他的父母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就决定把她送到城外一个出名的道观,拜在了许真君的门下。下山之后的陈靖姑就开始匡扶弱小,她救助的对象中大部分也都是妇女儿童。

陈靖姑被人们当做在世神一样看待,大家只要有需要就会去找她帮忙,即便不是一些关于妇女孩童的事情,她能帮的也都会帮。随着时间的延续,陈靖姑在去世之后也依然有无数的人追捧他,她的信徒直接发展过亿,在福建很多地方都建立起了陈靖姑的道观,上香的人数不胜数。

结语:陈靖姑还被人们供在家里,几乎在古时候每个家庭有人怀孕的时候都会供奉一副陈靖姑的神位,希望她能够保佑自己平安生产。后来有一些福建的居民移民到了台湾,这种化信仰也被带到了台湾和东南亚地区,陈靖姑的名声越传越远,在国外也有少供奉她的庙宇,她也表达了中国的一种信仰和文化。

标签: 陈靖姑

更多文章

  • 元稹这首诗是为了纪念妻子韦丛,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历史人物编辑:小伟生活标签:韦丛

    如果要说唐朝众多的诗人中谁最为风流?相信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能够很轻松地回答出来,那便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元稹,关于他的风流爱情故事,可谓是比比皆是,据说他在还很年轻的时候便是在一座寺庙里认识了崔莺莺,两个一见之下便暗生情愫,不过后来这段恋情也不了了之,元稹为此还在二十多年后写过一首《春晓》来纪

  • “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思念亡妻韦丛,写下一首词,传唱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遥山书雁标签:韦丛

    那年的元稹,只是一个秘书省的校书郎,位卑俸少。“谢公最小偏怜女”,那年的她,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千金,却走出自己富贵的生活,未曾去想过“自嫁黔娄百事乖”,也并未嫌他穷途潦倒,无怨无悔地走进了他的生活,勤劳贤惠在他的左右,不以千金小姐自恃。他知道,这是上天对他的眷顾,是上天送给他的礼物。一切的爱恋与感激

  • 元稹虽然比较多情,但他写给爱妻韦丛的这首诗,却是极为深情!

    历史人物编辑:佴仙媛标签:韦丛

    元稹虽然很多人对他比较反感,认为他就是一位滥情的诗人,虽然表面上看似很深情,每当写好了一首极为感人的爱情诗后,立马又去追求另外一位女子,这也使得很多对于认为,他根本就是专情,只是比较滥情而已。其实无论怎么去评价他的爱情,但是从他的诗作中,我们却是同样的能够感受得出来元稹应当说,还是比较的深情,如果不

  • 戎昱见和亲盛行,写下一首五律进行讽刺,没想到得到唐宪宗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戎昱

    中华上下五千年,“和亲”政策长盛不衰。据史书记载,第一次和亲发生在周襄王时期。周襄王想要伐郑,于是娶狄女为王后,与戎狄兵一同伐郑。此后几千年,和亲之事便常见于史书。汉初刘邦与匈奴冒顿单于和亲,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和亲之举。安史之乱后 ,唐王朝实力大减,和亲的举措也越来越多,肃宗李

  • 晚唐诗人方干故里与“严子陵钓台”所在地,这个河湾太美,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时代树暴走V标签:方干

    芦茨湾处峡谷、平湖、孤屿、悬崖、瀑布、奇松于一身,既有山水和谐,山势峻峭,水色澄碧,山居民风,渔村风情等特色,景色十分迷人;晚唐诗人方干故里与“严子陵钓台”隔江相望,著名的旅游景点“江南龙门湾”、“白云源”风景区使您流连忘返。芦茨村汇集了鸬鹚老街、芦茨风情小镇和盘山石壁等风景。其中,鸬鹚老街和芦茨风

  • 初唐四杰中最惨的卢照邻,跳河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究竟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卢照邻

    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骆宾王、卢照邻和杨炯。王勃6岁就会写文章,正儿八经的天才一个,尤其是一篇《滕王阁序》,震铄古今。骆宾王7岁便能写诗,一首《咏鹅》,至今都是孩童口中最为熟稔的古诗之一。杨炯10岁进士及第,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激起了多少男儿心中的热血。那么唐朝F4之一的卢照邻呢?他是否也

  • 王勃溺水、卢照邻自杀,初唐四杰为何成为“初唐四劫”?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卢照邻

    大唐,一个繁荣的朝代,一个诗词歌赋的时代,除了李白杜甫韩愈等一代文学家诗人巨匠,更让人惋惜的是初唐四杰,想当初王勃六岁作诗,杨炯九岁被称"神童",骆宾王七岁作《咏鹅》,卢照邻二十岁被任命为邓王府掌事。四人出名较早,曾经名噪一时,响彻大江南北。至今还是有很多文学和史学爱好者深入研究之。本文主要铺叙初唐

  • 初唐四杰卢照邻:不治之症夺去了他的一切,唯独夺不走他的文采

    历史人物编辑:东南史官标签:卢照邻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杀身亡的诗人中有两位代表,一位是以死明志投汨罗殉节的屈原,另一位就是病魔缠身投颍水解脱的卢照邻。明代张燮说:“古今文士奇穷,未有如卢升之之甚者。”这里“奇穷”的意思是指厄运,卢照邻先是仕途上飞来横祸,接着出狱后又患上了不治之症。人类和疾病的斗争比历史上任何一场大战都要显得

  • 卢照邻病魔缠身,但他的《长安古意》,配得上“不废江河万古流”

    历史人物编辑:哼哼唧唧爱上生活标签: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这是卢照邻《长安古意》中的开篇第一句。当然,说起卢照邻,便不得不想起唐朝时期的繁华鼎盛。作为唐朝的诗人,在唐朝那个人才辈出,并且不缺文人墨客的时代,卢照邻能够从中脱颖而出,被后人所记,那可以说是其才华也一定是十分出众的。当然,说起唐朝,李白和杜甫都是象征着唐朝的两

  • 颜杲卿割掉舌头依旧骂声不止颜真卿二话不说就往火坑里跳

    历史人物编辑:食美味小笔记标签:颜杲卿

    说到书法家颜真卿,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字体至今仍有众多书法爱好者临摹。颜杲卿是颜真卿的堂兄,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可是在唐宋时朝,他的知名度远远超过堂弟颜真卿。文天祥说的“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就提到了颜杲卿著名的舌头。先说说“张睢阳齿”,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战将张巡被叛将尹子奇抓获,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