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自称刘宋长城的檀道济,为什么会落得被宋文帝擒杀的下场?

自称刘宋长城的檀道济,为什么会落得被宋文帝擒杀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用哥说球 访问量:3365 更新时间:2024/1/16 9:15:11

身为“刘宋长城”,檀道济为这个王朝可谓是鞠躬尽瘁、忠心耿耿,然而他的结局却是被自己所忠心得君主下令处死。

从后续的恶果来看,宋文帝杀掉檀道济之举可谓是自毁长城,元嘉27年12月,北魏大军直逼长江北岸,宋文帝亲自带兵登上石头城,他见到大军压境的时候后悔不及。

若是当初自己没有随意杀掉檀道济,如今北魏的这些军队不过是草芥一般!只可惜覆水难收,他也无法让檀道济复活了。

檀道济的发迹之路

檀道济和叔父、兄长均投身于北府军,404年,檀家几人在征讨恒玄一战中立下赫赫功劳,从此发在刘裕军中彻底扬名。

刘裕登位之后,北府军也成了他坐稳皇位的根本,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北府军中的一些老将接连因病隐退,还有一部分在战场上马革裹尸,他的心腹所剩不多。

在攻打后秦一战中,檀道济因为不忍心看着后秦的百姓被无辜屠杀,主动对外宣称愿意放了无辜百姓一条性命。也正是因此,很多的后秦百姓听说了檀道济的善行以后纷纷投降,还在城中不断传扬檀道济的美名,让他的威信与日俱增。

随着刘裕身体越来越差,他开始给自己得太子铺路,于是他下令让刘义康带兵镇守京口,任命檀道济为南充州刺史,这明显是想让二人分权而制。不过相较而言,檀道济的名声和实权还是稳居首位的。

此时刘裕并没有因为檀道济手握重兵生出忌惮之心,反而对其信任万分,后期檀道济甚至成为了四名顾命大臣之一。

刘义符继承了父亲的皇位之后,不像其父刘裕那般拥有雄才大略,每天只知道沉迷于后宫和美丽女子在一起玩乐,还和朝廷中一些惯会逢迎讨好的官员玩耍,根本不将精力放在朝堂之事上。

四名顾命大臣辅佐了他一段时间后,除了檀道济以外,剩下三名顾命大臣都认为此人不堪大用。

于是这三名顾命大臣想要另外换人坐皇位,檀道济之前一直兢兢业业地执行自己的本职工作,从来都没有生出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被他们叫来之后也是大惊失色。

檀道济认为他们既然接受了先皇嘱托,就一定不能辜负先皇的想法,若是现任皇帝无法专心于政事,他们应当实行好劝谏之责,不应该肆意妄为。

可是那三人的态度却非常坚决,檀道济心中清楚他的阻止无异于以卵击石,只能对着三人听之任之。

檀道济宫变后被宋文帝重用

最终,三人扶持了刘义隆取代刘义符,檀道济也因为“参与”了此事成为了新帝刘义隆的从龙之臣,也跟着领了很多金银珠宝,与那三人一同加官进爵。

皇位虽然易主,但却并不代表他们的荣光可以一直维持下去,刘义隆感谢他们扶持自己登上皇位,也担心他们的胃口被养得越来越刁。既然有胆子谋朝篡位,那么也代表有朝一日自己若是不得他们几人的心,也可能会像刘义符一样被换掉。

与其始终处在被动的位置,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刘义隆将这几名顾命大臣赶的赶,杀的杀,彻底绝了自己的心头大患,但是檀道济却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多牵连,因为刘义隆知道此人并没有狼子野心,故而也没有着急清算。

后来刘义隆让檀道济去征讨谢晦,一来是让他借着这个机会来向自己表忠心,二来也是想要试探檀道济是否真的有才能。

檀道济带兵前往荆州,谢晦一听说此人前来,吓得不战而降,檀道济立功回朝之后被封为征南大将军,在朝廷中一时间风头无两。

宋文帝刘义隆也借着这个机会确认了檀道济的确是一个可用之才,最重要的是此人还没有太多野心,也就彻底消了要杀他之心。

宋文帝自毁长城

若是宋文帝可以一直无条件地信任檀道济,也绝不会酿成后续苦果。

刘义隆登上皇位并非名正言顺,他一直希望能够用战功来堵住悠悠之口,所以他选择了派兵攻打北魏,但是因为操之过急,让刘宋的军队很快被北魏大军围攻,几乎马上就要陷入被瓮中捉鳖的困境。

前线战报送回来时,刘义隆大怒,他环视朝堂一周发现只有檀道济有这个能力,于是下令让檀道济带兵前去支援。

檀道济深知这场战争不易,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减少刘宋大军的折损,所以他并未带兵和北魏军队正面抗衡,而是选择撕开对方的包围圈,在救出刘宋大军之后立即撤退。

但撤退之路并不顺利。檀道济此行来得匆忙,并没有带足粮食补给,而之前被北魏所困住的那些军队粮食早就消耗得所剩无几,有很多士兵选择叛逃,并且在叛逃的过程中,还将这边粮食不充足的消息传递了出去。

檀道济为了避免北魏相信,特地演了一出空城计,让他们不敢趁虚而入,最终成功地保住了刘宋大军大部分实力。

檀道济此行可谓是立下了大功,无论是声望还是能力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但也有一些不好的声音出现,有人弹劾檀道济功高盖主,手握重兵有谋反之心。

刘义隆之前并没有怀疑过檀道济,此时却不得不生出几分防范,但他并没有直接动手,依旧选择了观望。元嘉12年,宋文帝重病,也到了不得不除掉檀道济的时候了。

檀道济心中又怎能不知宋文帝的想法,但是他并没有谋反的心,选择了束手就擒。结果就是檀道济以及自己的直系后代被处死,他的门生和手下的死忠将士也接连遭祸,这些人的死亡让刘宋的整体军事实力遭受重创。

北魏得知消息后大喜,他们之前一直蠢蠢欲动就是忌惮檀道济等人,如今刘宋皇帝亲自剪除羽翼,这不就是主动送上门给他们打了?

元嘉27年,身体恢复了健康的宋文帝已经清楚朝中无人可用,他带领手下心腹看着北宋大军压境,不由得悔不当初,若是他没有执意杀掉檀道济等人,恐怕如今也不会落得如此的境地。

标签: 檀道济

更多文章

  • 宋文帝开创元嘉之治,为何要杀檀道济?绝非功高震主那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大百娱乐谈标签:檀道济

    檀道济,南朝刘宋一代名将。他出身南朝王牌军北府军,刘宋王朝开国皇帝刘裕起兵时,檀道济便是创业元从功臣之一。檀道济一生在历史和文化界留下两个著名的成语,其一是唱筹量沙,其二是自毁长城。唱筹量沙说的是他率兵北伐时,因为部队缺粮,他便在夜里用沙子假作粮食,一边用斗称量,一边高声唱数,用以迷惑敌人。自毁长城

  • 南朝第一名将檀道济,一生忠君爱国,最后的结局却如此惨烈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檀道济

    刘裕自立门户,把都城定在了建康,国号是“宋”,就被称为刘宋政权。刘宋的建立终结了军阀割据的混乱时代,也是在以前的朝代中,刘宋政权的疆域面积是十分的辽阔的,被李贽誉为“乱世之君”,多年混乱的局面,终于由他终结了,百姓为之庆幸,为他欢呼。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明主犯了,所有开国皇帝都犯的错误,就是猜忌那些有功

  • 宋文帝:你懂个屁 杀檀道济是自毁长城 不杀就改朝换代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檀道济

    中国一部史书,写满了权谋诈术。人性的阴暗面在历史进程中堂而皇之地记录下来。许多国之干城常毁在自家人手上,留下无数让人扼腕叹息的冤案。南北朝时期,北方是强大的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帝国,南方是刘裕代东晋建立的刘宋帝国。宋之大将檀道济,一个身经百战,写下《三十六计》的名将,被皇帝赐死时,愤怒地把帽子摔在地

  • 刘宋“万里长城”-檀道济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檀道济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的就是刘宋的建立者,刘寄奴,当年挥师北上而战无不胜,诚然离不开刘裕的文治武功,但是麾下那些名将的光芒,也注定无法被掩埋,比如王镇恶(前秦王猛之子),比如那位战功赫赫却功高震主而死的檀道济,自号刘宋万里长城,笑刘义隆自毁长城,果然之后刘宋进入守势,刘义隆后悔不已,而这

  • 弱不禁风一老将,屡败北魏胡狼兵 南梁名将韦睿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韦睿

    韦睿 (442年-520年9月20日),字怀文。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西汉丞相韦贤之后。韦睿出身望族门,少年以孝始名闻。初仕雍州主簿职,为官清正身自廉。南齐末年避祸乱,重回故乡守上庸。追随萧衍灭南齐,辅佐萧衍成梁帝。立国有功拜廷尉,封赏爵位都梁子。六十三岁始领兵,豫州击败北

  • 军事家韦睿,怎样带兵解钟离之围,展现军事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韦睿

    姚察曾言道:“韦睿起上庸以附义,其地比惔则薄,及合肥、邵阳之役,其功甚盛,推而弗有,君子哉!”在当初南梁政权建立之时,这韦睿虽然并没能在战场上展露自己的出色才华,但他却坐镇后方,使得梁武帝无后顾之忧。面对南梁方面势力范围不断的扩大,北魏方面自然也不会做视不管,其中钟山王等人集结大量军队,对钟离发起围

  • 战时金戈铁马,闲时酒色双全 洒脱奔放行一生 南梁名将曹景宗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曹景宗

    曹景宗(457年-508年9月12日),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南梁新野曹景宗,世出将门为名将。幼善骑射喜围猎,少以胆勇闻乡里。初随显达伐北魏,奇兵两千破万敌。后辅萧衍建南梁,功进平西大将军。获封竟陵县侯爵,南梁开国一功勋。钟离汇合韦睿军,齐心协力败魏军。此战歼敌二十万,南

  • 给五胡十六国收官的北魏,原本只是给慕容家打工的?拓跋珪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晓惊娱标签:拓跋珪

    五胡十六国,乱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不过没关系,有前秦和北魏这两位大佬给他们收官,也算是稍微能捋清楚点头绪了。前秦第一次一统北方,消灭了各路诸侯。可惜前秦天王苻坚不争气啊,淝水之战中一败涂地,结果刚刚统一的北方,再次陷入混乱之中,这就要靠北魏来二次收场了。一、北魏是咋来的呢?这还要从它的前身代国说起。五

  • 雄主拓跋珪15岁就创建北魏,并几乎统一中原,为何会被儿子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拓跋珪

    北魏的道武帝拓跋珪,是北魏的建立者,从功绩方面来说,的确算是一代雄主。但是这位丰功伟绩的君王,年纪大了之后就开始作妖,刚愎自用猜忌臣子,对兄弟手足们也非常不怎么样,对于朝政也愈发的荒废。天赐六年,他的儿子拓跋绍发动宫变,拓跋珪遇刺驾崩,不到四十岁。要说也是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弑君弑父的

  • 拓跋珪提着1杯毒酒对刘贵人说:爱妃,喝下去,你儿子就是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拓跋珪

    公元409年,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提着1杯毒酒,进了刘贵人的寝殿。他一脸严肃地说:“爱妃,喝下这杯毒酒,你儿子就是太子!”刘贵人立刻跪下,一边磕头,一边哭诉:“陛下,饶臣妾一命!大不了,您废了我!”谁知,拓跋珪不为所动,将毒酒灌了下去。拓跋珪本是十六国时期代国的皇族,代国覆灭后,他随母亲荷兰氏寄居于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