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09年,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提着1杯毒酒,进了刘贵人的寝殿。他一脸严肃地说:“爱妃,喝下这杯毒酒,你儿子就是太子!”刘贵人立刻跪下,一边磕头,一边哭诉:“陛下,饶臣妾一命!大不了,您废了我!”谁知,拓跋珪不为所动,将毒酒灌了下去。
拓跋珪本是十六国时期代国的皇族,代国覆灭后,他随母亲荷兰氏寄居于匈奴部落。公元386年,15岁的他趁乱复立代国,后改称魏王。
当别的孩子还在享受年少生活时,15岁的拓跋珪已经励精图治,推行改革,成为了一方霸主。与此同时,他击败贺兰、高车、柔然等部,战胜了后燕,稳固了政权。
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定国号为“魏”,北魏正式建国。
这样的一个少年英雄,却有个可怕的缺点。他刚愎自用,常常因猜忌而诛杀大臣,令北魏群臣十分惶恐。
这样的他,决定要杀刘贵人时,自然也毫不手软。
拓跋珪十分崇拜汉武帝,到了立太子时,他决定效仿汉武帝——去母留子。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长子拓跋嗣十分孝顺。拓跋嗣得知母亲被赐死后,痛哭流涕,整个人都垮掉了。
拓跋珪劝他道:“儿啊,父皇这是为你做长远考虑,防止外戚乱政。想当年,汉武帝不也赐死了汉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吗?”
没想到,拓跋珪一句也听不进去。他悲伤难耐,整日在皇宫里不停地嚎叫!
没多久,宫里的人都认为太子疯了。拓跋珪没办法,只好将其送出宫外。
谁知,拓跋嗣不在宫中的日子,发生了一件大事。
拓跋珪的宠妃贺夫人犯了错,惹得龙颜大怒。拓跋珪将其幽禁,并恐吓她:“你死定了!”
贺夫人很害怕,赶紧偷偷给儿子拓跋绍送信求救:“你父皇要杀我,速来救我!”
拓跋绍一看母亲的求救信,吓坏了。他深知父皇素来残暴,杀人无数,就连皇兄的母亲也被赐死了。
情急之下,拓跋绍点上府兵,准备杀入宫中救母。天黑了,宫门紧闭,他便采取非常手段,翻墙入内。
进宫后,侍卫一看是二皇子,也没当回事。
谁知,他直接杀入道武帝拓跋珪的寝殿,手起刀落,结果了父亲。
就这样,39岁的拓跋珪死于亲儿子的刀下,结束了自己的皇帝生涯。
接着,拓跋绍找到了母亲贺夫人,说明了情况!贺夫人大惊失色道:“儿啊!你怎么如此冲动?我们该怎么办?要不,一不做二不休,篡位吧!反正,你皇兄现在也不在宫内!等我们掌控了政局,把他也除掉就好了。”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早有人给太子拓跋嗣报信去了。拓跋嗣一听二弟杀了父皇,立刻带兵杀回皇宫,肃清叛乱。3天后,乱臣贼子悉数被抓。
接着,拓跋嗣顺理成章继承了皇位。登基后,他责其首,宽其从,诛杀了二皇子拓跋绍、贺夫人、以及几个参与叛乱的头子,赦免了其他人。
拓跋嗣当上皇帝后,大家发现他不仅不疯了,还很贤能。
拓跋嗣追尊生母刘贵人为宣穆皇后,从此,他彻底释然了。
即位后,他内迁民众,整顿流民,选贤任能,善待百姓,北魏一片欣欣向荣。
登基第二年,他御驾亲征,攻打柔然,大获全胜。
登基第三年,柔然一支部族主动归顺北魏。
北伐柔然成功后,拓跋嗣向南而行,攻打刘宋,一步步打开北魏的局面。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在长期的战争中积劳成疾,32岁就去世了。
不过,他为他的儿子拓跋焘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也算是功不可没!
拓跋嗣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十分精彩。
母亲刘贵人去世后,他悲痛无比,难以自控,于宫中夜夜嘶吼,被当成疯子。
这样的太子,很多人对他都是看不起的。
然而,宫中遭遇变故,父皇被二弟杀害。他却可以独当一面,肃清叛乱,让大家见识到他的实力。
登基后,他对内可以安抚流民,整顿内政,对外可以抗击柔然、刘宋,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到最后,大家才知道,年少时的他并不是柔弱,不堪打击,而是善良,感情充沛。
道武帝拓跋珪是残暴的,但身为他的儿子,拓跋嗣却是宽容的。纵使是面对反叛者,他也没有大肆屠戮,可见其仁慈。
拓跋嗣此生唯一的遗憾,便是母亲因他而死。所以,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封母亲为皇后。然而,斯人已逝,他不得不接受现实。
于是,他将心思放在国政上,一刻也不曾偷懒!他北伐柔然,设置六镇,南击刘宋,夺取青州、豫州、兖州等地,还攻占了虎牢关。最终,他积劳成疾,死于旧病。
北魏的皇帝大多不长寿,却一个个颇有建树。归根结底,源自他们身上不服输的血性!
关于北魏皇帝,大家了解多少?喜欢哪一个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