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弱不禁风一老将,屡败北魏胡狼兵 南梁名将韦睿

弱不禁风一老将,屡败北魏胡狼兵 南梁名将韦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柠重 访问量:304 更新时间:2023/12/18 13:29:43

韦睿 (442年-520年9月20日),字怀。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西汉丞相韦贤之后。

韦睿出身望族门,少年以孝始名闻。

初仕雍州主簿职,为官清正身自廉。

南齐末年避祸乱,重回故乡守上庸。

追随萧衍灭南齐,辅佐萧衍成梁帝。

立国有功拜廷尉,封赏爵位都梁子。

六十三岁始领兵,豫州击败北魏兵。

天监四年军北伐,攻克小岘进合肥。

肥水灌城破魏军,俘虏魏军万人。

缴获牛马以万计,绢可堆满十间屋。

所获战利分不取,全部赏赐予将士。

天监六年再北伐,钟离之战又破魏。

梁军奋勇冲杀敌,无不以一当百骑。

魏军尸骸塞淮水,又俘魏军五万人。

缴获器械堆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计。

此为南朝之大捷,北魏再难犯南梁。

因功进爵永昌侯,官至侍中车骑将。

普通元年韦睿逝,七十九岁得善终。

六朝英雄名将出,韦睿为冠御苍穹。

韦睿忠良结于梁,奉命伐魏拥油幢。

众请缓战怒不扬,既而城拔方识强。

再攻淝水魏救忽,请兵不及以寡当。

力战不却守不慌,筑垒自固起舰张。

战胜俘获不可量,淝水既定威名扬。

北魏攻众将伤,召睿急救飞桥行。

兵不旬日至钟离,北魏惊异兵更刚。

非水灌敌火烧强,大小百战魏军亡。

花甲儒生偏似虎, 功成进爵儒将香。

钟离之战破魏胆,被称韦虎威风然。

此后北魏无南犯,指点江山存南梁。

标签: 韦睿

更多文章

  • 军事家韦睿,怎样带兵解钟离之围,展现军事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韦睿

    姚察曾言道:“韦睿起上庸以附义,其地比惔则薄,及合肥、邵阳之役,其功甚盛,推而弗有,君子哉!”在当初南梁政权建立之时,这韦睿虽然并没能在战场上展露自己的出色才华,但他却坐镇后方,使得梁武帝无后顾之忧。面对南梁方面势力范围不断的扩大,北魏方面自然也不会做视不管,其中钟山王等人集结大量军队,对钟离发起围

  • 战时金戈铁马,闲时酒色双全 洒脱奔放行一生 南梁名将曹景宗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曹景宗

    曹景宗(457年-508年9月12日),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南梁新野曹景宗,世出将门为名将。幼善骑射喜围猎,少以胆勇闻乡里。初随显达伐北魏,奇兵两千破万敌。后辅萧衍建南梁,功进平西大将军。获封竟陵县侯爵,南梁开国一功勋。钟离汇合韦睿军,齐心协力败魏军。此战歼敌二十万,南

  • 给五胡十六国收官的北魏,原本只是给慕容家打工的?拓跋珪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晓惊娱标签:拓跋珪

    五胡十六国,乱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不过没关系,有前秦和北魏这两位大佬给他们收官,也算是稍微能捋清楚点头绪了。前秦第一次一统北方,消灭了各路诸侯。可惜前秦天王苻坚不争气啊,淝水之战中一败涂地,结果刚刚统一的北方,再次陷入混乱之中,这就要靠北魏来二次收场了。一、北魏是咋来的呢?这还要从它的前身代国说起。五

  • 雄主拓跋珪15岁就创建北魏,并几乎统一中原,为何会被儿子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拓跋珪

    北魏的道武帝拓跋珪,是北魏的建立者,从功绩方面来说,的确算是一代雄主。但是这位丰功伟绩的君王,年纪大了之后就开始作妖,刚愎自用猜忌臣子,对兄弟手足们也非常不怎么样,对于朝政也愈发的荒废。天赐六年,他的儿子拓跋绍发动宫变,拓跋珪遇刺驾崩,不到四十岁。要说也是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弑君弑父的

  • 拓跋珪提着1杯毒酒对刘贵人说:爱妃,喝下去,你儿子就是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拓跋珪

    公元409年,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提着1杯毒酒,进了刘贵人的寝殿。他一脸严肃地说:“爱妃,喝下这杯毒酒,你儿子就是太子!”刘贵人立刻跪下,一边磕头,一边哭诉:“陛下,饶臣妾一命!大不了,您废了我!”谁知,拓跋珪不为所动,将毒酒灌了下去。拓跋珪本是十六国时期代国的皇族,代国覆灭后,他随母亲荷兰氏寄居于匈

  • 为何拓跋珪要娶亲生母亲的妹妹为妻?真不是垂涎小姨美色这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拓跋珪

    谈秦说汉(426)为何拓跋珪要娶亲生母亲的妹妹为妻?真不是垂涎小姨美色这么简单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珪娶姨母这事按中原之礼仪来讲,是属于乱伦,甚至是大逆不道,但相对于当初连文字都不曾产生的鲜卑人来讲就不是个事,没啥大惊小怪的。按照正史的说法,拓跋珪是贪恋生母之妹妹的美色而娶之,实则是政治联姻。早期的鲜卑

  • 血战参合陂:后燕慕容垂和北魏拓跋珪强强对决,为何会遭遇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拓跋珪

    与拓跋珪历经重重苦难方才复国,且刚复国就面临灭国之灾相比,慕容垂复国的难度可谓是易如反掌。 慕容垂出自历史同样源远流长的鲜卑慕容部。三国时代,拓跋部迁居漠南,慕容部迁居辽西,在同一时期和中原王朝开始打交道。和拓跋部相比,慕容部接受汉化的时间较早,汉化的程度也较深,慕容垂的爷爷慕容廆在西晋末年称霸辽东

  • 慕容垂是不是为拓跋珪在乱世中崛起帮了大忙?

    历史人物编辑:看我型穿搭标签:拓跋珪

    想当初,前秦帝国征服了拓跋部之后,通过扶植两大匈奴部族(刘卫辰、刘库仁)的方式,来压制各大鲜卑部族(拓跋部、贺兰部),在长城以北地区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坚自至朔方,以卫辰为夏阳公,统其部落。——《魏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建国三十九年,昭成暴崩,太祖未立,苻坚以库仁为陵江将军、关内侯,令与卫辰分

  • 拓跋珪年少滞留长安的经历,对其有何帮助?对北魏发展有何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拓跋珪

    在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国北方便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而汉族百姓在西晋的统治下实力严重下滑,这给了胡族入侵中原的机会,让中国北方进入了五胡乱华的时代。而这些民族在中原生活的时候,也在和汉族百姓的交流中逐渐汉化,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不过长期分裂的状态对于中国北方的发展十分不利,直到前秦大帝苻坚依靠自己的出色

  • 北魏太祖拓跋珪的悲剧,前半生无敌沙场,晚年精神失常被儿子砍死

    历史人物编辑:零点历史说标签:拓跋珪

    通过连年征战,拓跋珪降服匈奴刘库仁和刘卫辰的部众,成为无敌于塞上的强盛大国。公元398年,拓跋珪称帝,建都平城,成了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珪倾心汉化,称帝后开始效仿汉族政治体制。促使拓跋部的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跟以往的君王一样,为了更好的服众,他接受了汉人崔宏的建议,找了一个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声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