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亡后,只有他一人追随刘禅,最后感动司马炎!

蜀汉亡后,只有他一人追随刘禅,最后感动司马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太白史观 访问量:2303 更新时间:2024/1/10 2:51:26

核心提示:姜维率军出汉水,被邓艾击败,声望大损。黄皓趁机在刘禅面前进谗,主张夺姜维军权。

刘禅拉着这个忠臣的手,涕泗横流,叹曰:“悔知先生晚矣!”。刘禅口中的孤臣正是蜀汉的郤(xì)正,本名郤纂(zuǎn),字令先,河南偃师人。郤正少好学,闻名乡里,后官至秘书令。蜀汉亡国,刘禅被迫东迁洛阳,郤正抛家弃子,舍命相随,全心全意地护卫刘禅,这才为刘禅相知相敬。

而造成这一悲剧的起源,还要追溯到253年正月,这一年蜀汉执政大臣费祎遇刺身亡。此后蜀汉政权,每况愈下,大将军姜维立志北伐,无暇顾及国内政务,于是放手让陈祇(qí),董厥等人去处理。陈祇能力超群,可惜与宦官黄皓交好,使得黄皓开始干政。陈祇死后,黄浩大权独揽,说难听点,蜀汉军政姜维说了算,可内政却是黄皓说了算。

262年,姜维率军出汉水,被邓艾击败,声望大损。黄皓趁机在刘禅面前进谗,主张夺姜维军权。姜维闻之大怒,请刘禅诛杀黄皓。刘禅令黄皓跪在姜维面前辩白,刘禅也在一旁替黄皓美言,说黄皓只是个小人,翻不了天,于是姜维怏怏而退。皇帝不允许自己杀黄皓,黄皓却可以向刘禅打自己的小报告,于是姜维问计郤正。郤正一向敬佩姜维的为人,于是坦诚地说:“大将军暂离京师,驻军沓中。即使黄皓想害将军,也无从下手。”姜维于是上疏皇帝,屯驻沓中(甘肃舟曲县)。至此,一场蜀汉内部的高层斗争告一段落。

263年冬,魏国大举伐蜀。黄皓将文书全部压下,致使朝廷无备。魏国名将邓艾率兵奇袭阴平,直逼蜀汉腹地。面对危局,郤正赶紧上言:“今武侯之子、陛下之婿——诸葛瞻智勇兼备,可堪大任。刘禅诏准。郤正的大策略并没有错,可惜诸葛瞻过于轻敌,到达涪城后盘桓不前,面对邓艾的劝降书,又失去理智,没有据险死守,而是率军出击。结果因为寡不敌众,战死疆场。与诸葛瞻一同阵亡的还有儿子诸葛尚、张飞的孙子张遵等,全是蜀汉的精英人物。

绵竹是成都的屏障,绵竹一失,成都就再无险可守了,于是蜀汉内部就前途展开议论,一派主张投吴;一派主张迁都南中;一派主张降魏。郤正则主张征调阎宇的军队和霍弋的军队到成都,城里与城外里应外合,夹攻魏军,这样一来,不光可解成都之围,甚至可生擒邓艾。可惜这条建议被刘禅拒绝。最终以谯周为首的降魏派得势,刘禅决定向邓艾投降。

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chén)苦劝刘禅没有结果,于悲愤之下自刎于昭烈庙,投降的主意是谯周出的,可是降书谯(qiáo)周却不愿写,因为谯周认为写了降书,则意味着背叛大汉,会留下千古骂名。后主无奈,只得求援郤正,于是郤正挥笔疾书,替后主草写了降表,蜀汉就此灭亡。

264年,刘禅迁往洛阳,蜀汉大臣竟没有一个跟随,独郤正舍家弃子,以命相随。刘禅到洛阳后,赖郤正教导,举动得宜,被赐封“安乐公”。刘禅抓住郤正的手流泪道:“黄皓误我,到现在才了解您,可惜太晚了”。司马炎称帝之后,下诏“郤正不违忠节,为巴西太守。”郤正终于进入两千石的高官,可惜给予他的不是刘禅,而是司马炎,倘若刘备泉下有知,会不会叹息自己的儿子真的是个有眼无珠的阿斗?

标签: 司马炎

更多文章

  • 司马炎的布局能力,超过秦皇汉武,被很多枭雄争相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司马炎

    三国时期出现了一位非常厉害的谋士,他就是媲美诸葛亮的司马懿。不过在谋略方面司马懿有过人之处,可是在做人做事方面,司马懿就差很多了。时至今日人们都认为司马懿属于叛臣贼子,正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导致了他的篡权。结果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曹魏皇帝的傀儡之下,成为了曹魏真正的掌权者。这一点是司马

  • 西晋统一天下,为何却短命而亡?司马炎害死亲弟,毁掉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司马炎

    在280年,晋国在经过种种权衡与考虑之下,决定对吴国发起攻势。因为双方实力存在较大的出入,为了避免自身遭受巨大的损失,无奈之下孙皓只好选择投降。至此西晋王朝得以建立,但可惜这一王朝延续与发展的时间过于短暂,只有区区51年。如果从统一的时候开始说起,居然只有37年。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今天我们所

  • 曹操葬在何处?司马炎曾下命令,找到尸身封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简读标签:司马炎

    核心提示:司马昭发布公告,称只要有人能找到曹操的真正坟墓,他就能得到宰相之职,但仍没有人来应召。一关于曹操陵墓的传说,特别是“72疑冢”,吊足了人们的胃口。有一个传说,曹操为防止后人挖掘他的坟墓,在生前做了周密安排,等到出殡的那一天,邺城内所有的城门同时打开,72具棺木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抬出

  • 司马炎晚年为何禁止天下女子出嫁?真实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读过三国的人肯定知道司马炎此人,他是晋王朝的第一位国君,三国争霸时代,也是在他的手里得到了大一统,论功绩而言,他应该是功不可没,但是他虽然是开国皇帝,但是历史评价却不高,为什么呢?这要从他的上几辈人开始说起,司马氏最终夺得曹魏政权,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得来的。司马氏的最大功臣司马懿

  • 后宫佳丽三千,如何解决侍寝?司马炎:很简单,看我

    历史人物编辑:倚梧杉标签:司马炎

    在我国封建社会,皇帝是站在权力最巅峰,最耀眼的男人,他富拥天下土地,对于女人而言,每个皇帝都会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加上为皇家服务的宫女们,最后也就演变成了后宫佳丽三千,那么有一个问题来了,对于自己庞大的后宫而言,皇帝是怎么做到雨露均沾呢?这个对所有皇帝都感到为难的问题,对于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来说,那可

  • 为什么人们经常忽略结束三国,一统中原的晋武帝司马炎?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司马炎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此时的中原地区已经走向了战乱的局面。黄巾起义以及董卓之乱的出现,让百姓流离失所,没有了太平日子可以过。黄巾起义在公元184年出现,到了之后,黄巾起义被平定,可是董卓之乱又出现了。此时的天下已经不可能安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这就有了历史上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 司马炎很优秀,为何司马昭不愿将位子传给他?因为他的傻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老海君平叔标签:司马炎

    在古老的中国,人们对伦理纲常可谓是非常的重视,以子杀父是违逆人伦的大罪,就算是天子可以免受刑罚,但是也难以堵住悠悠众口,不免被后人所诟病。那么,传言晋武帝司马炎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司马昭,这是真的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为何曹魏政权无法抵抗呢?我们常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形容一个人野心勃勃,世

  • 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为何司马氏骂名更大?两者就不在同一档次

    历史人物编辑:一枕残夢标签:司马炎

    曹丕推倒汉献帝,和司马炎踢飞曹奂,是三国时期的两大分水岭。曹丕篡汉,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代来临。而在此之前的那些金戈铁马,就只能称之为汉末时期了。只不过由于这种划分太过无情,许多人根本就不认可。因为,三国时期的精华,几乎都集中在,自董卓乱政至诸葛亮去世,这一时间段内。比如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官渡之

  • 明知分封制的弊端,司马炎却为何还要大肆分封司马氏诸王?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司马炎

    公元265年,司马炎窃取了曹魏的江山,篡位自立,定国号为晋。但是晋又分为西晋和东晋,前者立国仅仅几十年就被灭国,后者虽然又在江南偏安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他们皇权力量的衰微导致司马氏名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只是个傀儡,国家大事还是得靠当时一个独有的政治群体:世家。今天笔者一起来聊聊晋朝的分封制,很多人

  • “白富美”的标准是晋武帝司马炎定的,司马光的评价“荒诞无稽”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司马炎

    现代的“白富美”是一个网络语言。与高富帅、矮穷矬等词产生于同一时期,指的是肤色白皙,经济实力强,长得漂亮,身材又好,气质佳的女性,是一个褒义词。白:皮肤好,通常指的是皮肤细腻白皙,看着舒服。富:财富各种来源导致的经济能力强,基本有两大来源:家庭来源以及自我来源。(大小姐和女强人)美:指的是第一脸蛋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