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影响历史的“包头人”-怀朔高家东魏权臣高欢

影响历史的“包头人”-怀朔高家东魏权臣高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诚锅美食 访问量:2151 更新时间:2024/1/20 17:23:47

敬请关注 青城历史聊斋 深挖家乡历史趣事,古今史事,皆是笑谈

前面写了内蒙古呼市武川县宇文家族,今天咱们捋捋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怀朔镇)的高欢,两个内蒙古老乡一个把持西魏政权,一个掌握东魏大权,互相攻伐,可谓是死对头。

高欢(496年—547年),鲜卑名:贺六浑(另说为字),南北朝时期北魏怀朔镇人(今内蒙古固阳县东北),出身:渤海高氏(存疑),民族属性:鲜卑化汉人(存疑)。身份:北魏权臣、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献武王、齐献武帝、齐神武帝。

高欢起于微末,参加过叛乱也平灭过叛乱;加入过尔朱荣集团;尔朱荣死后,他灭了尔朱荣一族,最后自己成了北魏最大的权臣。后来在北魏分裂后的东魏,他依然还是权臣。他死后,二儿子高洋建立北齐,他被追赠帝号:

献武皇帝;等到高欢的孙子高纬上位后,又将他的谥号改为:

神武,这才有个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称呼:北齐神武皇帝高欢

在历史评价之上,后世对高欢多溢美之词,总结起来大致可归结为:富谋略,擅军政;听断明察,轻财重士,知人善任等等。

高欢是当时名门望族:渤海高氏的后人。

高欢的六世祖名叫高隐,西晋时期官至玄菟太守。高欢的五世祖为高庆、四世祖为高泰、曾祖父高湖,这三代人均在慕容鲜卑统治下的前燕和后燕做过官。后燕灭亡后,高欢的曾祖父高湖率众归降了北魏,官拜右将军。

高欢的祖父名叫高谧(卒于公元472年),是高湖的三儿子,也在北魏当官,官至侍御史,后来犯了法,被发配到了北魏六镇之一的怀朔镇。

高欢的父亲名叫高树生,是高谧的长子,高树生还有个弟弟叫高翻。高树生出生于公元472年,他性情通达、重节义,喜欢结交英雄,但不事生产,基本算是个纨绔形象。公元490年,北方柔然入侵,当时的怀朔镇将元颐曾征召高树生入伍,并授予高树生镇远将军、都将官职,高树生也的确立下了军功。战后,高树生只想安心的当纨绔,不愿当官,也不愿意接受任何赏赐,得到无数人的称赞。

由于高欢家很穷,所以高欢是在姐姐高娄斤和姐夫尉景家被养大,当时他的姐夫是怀朔镇的镇狱队。

高欢为人深沈有大度,轻财重士,结交了很多豪侠。只是因为家里太穷了,买不起马,所以当高欢参加工作以后,第一份工作就只能是当个看守城门的大头兵。(北魏军队武器、马匹需自备,而有马是当最基层军官的必备条件。)

就在高欢守城门的时候,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一个名叫娄昭君的白富美看上了他。

娄昭君是鲜卑人,是北魏真定侯娄提的孙女,父亲娄内干是当地的富豪。娄昭君很聪明也很漂亮,于是很多豪族都想与她结亲,但娄昭君都不同意。一天,娄昭君看到了在守城门的高欢,居然一见倾心,就让婢女告诉高欢来求亲,并赠送了他很多自己的私人财物,好让他来家求亲。娄昭君的父母在不得已下,同意了这门婚事。

高欢由此走上了人生的第一个巅峰——屌丝逆袭,迎娶到了白富美。

高欢娶了娄昭君之后,家里经济条件有了改善,终于有了自己的马,当上了怀朔镇的最基层军官——队主(非正式的军官,手下人数可能为10人左右)。后来,他被怀朔镇将段长看重,将他的职位从队主转为函使。

函使的工作就是专门负责送信,说白了就是邮差,但非领导亲信是得不到这份工作的。

高欢在公元519年-524年这6年里,一直从事着邮差这份工作,往来于怀朔镇与北魏都城洛阳之间。

公元523年沃野镇的破六韩拔陵造反,六镇之乱开始。

公元524年3月,高欢所在的怀朔镇被破六韩拔陵部别帅卫可孤攻陷,高欢的邮差生涯宣告结束。

公元525年,北魏朝廷为平定六镇之乱,任命高欢的父亲高树生为大都督,命令他率领士卒镇守怀朔镇。同年,高欢在距离怀朔镇直线距离约450公里外的上谷郡跟着杜洛周造反。

如果你没有背景和引路人,那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时候,肯定是要走不少弯路的。谁也不可能一步登天,高欢也一样。

第一,跟随杜洛周。

当时北魏六镇起义十分猖獗,紧跟着杜洛周、万俟丑奴、葛荣等人的农民起义军也如火如荼。高欢手里有一帮马仔以后,果断加入了杜洛周的起义军。

可问题是,高欢一眼就看出了杜洛周成不了大事,刚入职就有了离职的想法。不过办离职手续似乎有点儿麻烦,于是高欢便伙同其他小伙伴,打算把杜洛周给做掉。结果这事儿没能如愿,高欢只好跑路了。

第二,跳槽葛荣。

离开杜洛周以后,恰逢河北地区的葛荣爆发了起义,声势浩大,足有数十万人。高欢觉得葛荣能成事儿,所以果断跳槽到了葛荣那儿。

葛荣倒是混得不错,他兼并了杜洛周集团以后,号称手握百万大军,实则也有30万之众。一度让高欢觉得,自己找到了大靠山。

可问题是,葛荣这家伙不争气啊,压根就没有逐鹿中原的意思,只想着守住河北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那高欢咋能飞黄腾达呢?于是高欢再次告别了葛荣。

第三,紧跟尔朱荣。

在尔朱荣和葛荣之间,高欢选择了志向远大的尔朱荣。他的一番言论,瞬间就博取了尔朱荣的器重。高欢建议尔朱荣进军洛阳,夺取北魏权柄,尔朱荣也就这么干了。

但是在河阴之变以后,高欢建议尔朱荣称帝时,尔朱荣却犹豫了。恰逢贺拔岳反对尔朱荣这么着急就称帝,还扬言要杀掉高欢以谢天下,所以尔朱荣彻底放弃了这次机会。

但是尔朱荣并没有杀掉高欢,自此高欢和贺拔岳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矛盾。紧接着葛荣的30万大军围攻邺城,尔朱荣立刻带着7000兵马前去救援。双方实力差距相当大,这个时候高欢的优秀表现显示出来了。

他利用自己昔日曾经在杜洛周和葛荣手下干过活的资历,招降了葛荣军中的一堆将领,包括1万多士兵。尔朱荣趁机将葛荣的军队冲散,再收拾他们就容易太多了。

别以为高欢只懂得给人家打工,在尔朱荣击败葛荣以后,高欢趁机收编了葛荣的残部,而且还得到了不少地盘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就连尔朱荣都感叹:日后能取代我的人,肯定是高欢这家伙。

二、灭了尔朱氏,高欢成为北魏掌舵人。

尔朱荣不听高欢的话,没有取代北魏建立自己的帝国。结果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便设计将尔朱荣给杀了。虽说尔朱集团给尔朱荣报了仇,可斯人已逝,又有什么用呢?

尔朱荣死后,尔朱家族再也没有人是高欢的对手了。当时执政的尔朱家族,失去了尔朱荣的禁锢,一个个张牙舞爪,完全不顾法度,为所欲为。可以说是民怨沸腾。

为此高欢打算脱离尔朱集团,自己带着20多万人回到了河北根据地。当然这需要当时尔朱家族的当家人尔朱兆的同意。

当时被扭送到河北的葛荣残部,由于备受欺凌,又没有吃喝,所以再次爆发了26次起义。这可把尔朱兆给头疼坏了,因此高欢建议,应该派遣心腹前去统领他们才是。

尔朱兆觉得是个好主意,可派谁去倒是个问题。于是乎历史上很著名的一场双簧就这么上演了:

尔朱兆询问众人该派谁去,当时跟高欢关系不错的贺拔允不知内情,果断建议高欢去统领这帮人。高欢当场就气炸了,一拳把贺拔允打得满嘴是血,还骂骂咧咧地说:大王还没发话,轮得到你在这儿瞎逼逼?

这可把尔朱兆给感动坏了,认为高欢是个大忠臣,于是就把六镇降卒都交给了高欢来统领。那么好了,高欢起家的资本就这么攒好了。

高欢是个人才啊,在自己的地盘上表现出了爱民如子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赞赏。此后他公然和尔朱家族决裂,并且改立元朗为皇帝,自任大丞相,率军讨伐尔朱兆。双方刚交手,尔朱兆就被击溃了。

高欢以少胜多,击溃尔朱集团以后,将尔朱家族给灭了个干净,顺道冲入洛阳,改立元修为皇帝,自任北魏大丞相、渤海王。自此高欢成了北魏的掌舵人。

三、与宇文泰争雄,北魏分裂。

孝武帝元修并不是个很好控制的君主,这位老兄多次要灭了高欢,重新夺取政权。甚至打算发兵攻打晋阳的高欢。

高欢压根就不把孝武帝当成对手,他更担心的是关中地区的贺拔岳。贺拔岳是尔朱荣手下名将,早年建议诛杀高欢,结果两人结怨。因此贺拔岳不除,高欢的手就伸不进关中。

所以高欢趁着这个档口,派人离间贺拔岳和侯莫陈悦之间的关系,结果侯莫陈悦诛杀了贺拔岳,却没能得到贺拔岳手下们的支持。

这下算是弄巧成拙了,贺拔岳的手下,纷纷推举宇文泰作为他们的新领导,宇文泰灭了侯莫陈悦后一统关陇,自此关陇集团彻底和高欢决裂。

元修逮准了机会,暗中与宇文泰联系,打算依附宇文泰,甚至到了关键时刻,带着一帮宗族亲信转集体移到了关中。

可惜宇文泰也把元修当成傀儡,压根就没打算匡扶北魏江山。自此宇文泰和高欢对峙的局面彻底形成,北魏也在元修被宇文泰杀掉以后,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

四、折戟沉沙,属于高欢的时代过去了。

高欢实力强劲,手里有六镇余部,也有尔朱家族的余部,还有北魏集团的残部,这些力量加起来,对宇文泰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可是双方大战了多次以后,宇文泰却越战越强大,而高欢的实力则在不断受损,这也是够让人吐血的了。

第一战,小关之战,高欢惨败。

高欢打算三路大军围攻宇文泰。而宇文泰看清情况以后,知道潼关这一路是关键,因此亲自带兵从小关出兵,直奔窦泰大军,击败窦泰以后,高欢这一路人马慌乱,再次被宇文泰的人马击溃。

第二战,沙苑之战,高欢依旧惨败。

小关之战后,高欢很不服气,又带着20万大军从壶口出发进军蒲津。没想到宇文泰早已派人混入了东魏大军中,同时在芦苇荡中设下埋伏,将东魏大军切断成两半。军队一慌,这事儿就好办了。

宇文泰带兵杀出,高欢还想着稳住局面,可惜大军已经四处逃散,不成气候了。这一战高欢损失了8万多人,损失的兵器钱粮更是不计其数。

第三战,河桥之战,高欢挽回了一丢丢颜面。

这回高欢总算找到了机会,他们趁着宇文泰带领西魏文帝元宝炬回洛阳祭拜的档口,突然发出猛攻。双方陷入了混战之中,不断投入援军,压根就没法指挥。期间高欢手下大将高敖曹被斩杀,倒是让高欢痛彻心扉。

不过这回宇文泰也吃了大亏,因为手下人找不到他,所以不少人就先撤了,他自己在损失惨重的前提下,这才逃了出来。

第四战,邙山之战,高欢错失了一统北魏的机会。

双方收拾了一阵子以后,再次交锋。宇文泰为了报仇,带领骑兵偷袭高欢大营,杀得高欢周围的护卫都被俘虏了,甚至连高欢的马都被射死了。

落荒而逃的高欢,再次带领主力大军前来,宇文泰手里兵马不够,被高欢彻底击溃。可惜此时高欢却没了进军西魏的念头。当时宇文泰已经没了还手之力,高欢却给了他恢复元气的机会。

据史籍记载,在两个月“昼夜不息”的围攻中,高欢采用了堆砌土山、射手狙击、声东击西、截断水源、凿挖地道、战车冲撞、涂油点火等多种战术,涉及高空、地面、地道三个方位,可谓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无所不用其极。但在韦孝宽“人在城在”般的誓死防守下,将高欢所有战术一一化解。高欢苦战了近六十天,将士死亡 7 万人,他用尽心计、精疲力竭,仍未攻克玉壁城,急得旧病复发。

这时,韦孝宽又制造了高欢中箭身亡的谣言。为了稳定军心,高欢不顾病重之身,在露天大营召集诸将宴饮,命令部将斛律金歌唱家乡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听着听着,他忍不住轻声和唱, 在歌声中,他想到了美丽的故乡,不禁哀感流泪,这就是《敕勒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一个多月后,一代枭雄高欢在窝火和重病中与世长辞。

高欢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属于高欢的时代,终于过去了。他灭了尔朱家以后,本来是可以掌控北魏全局的。可惜他过于急躁地用离间计收拾了贺拔岳。

贺拔岳好对付,可宇文泰却很难对付。换了一个更猛的对手上来以后,高欢依旧没有吸取教训。多次战败以后,导致宇文泰越来越强大。

邙山之战时,高欢本可一鼓作气击溃宇文泰,可惜他放过了这次机会,自此再也没有机会完成北魏的统一了。

成为权臣之后的高欢一直力主推行鲜卑化,这基本也是后来北齐一朝的文化取向。

标签: 高欢

更多文章

  • 孝武帝逃入长安,高欢另立新君,从此北魏一分为二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话说斛斯椿这边,他本来就是一个左右逢源的人。跟着尔朱荣等人一起抵抗高欢,但是没想到高欢的军队实力实在是太过于猛了。更何况尔朱荣一倒,尔朱氏的军队更是群龙无首,一下子就没有了主心骨。斛斯椿献计破高欢却遭猜忌,引贾显智临阵投敌斛斯椿决定押宝

  • 尔朱氏内部矛盾和解?其实不然,全为一致对外抵御高欢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自从尔朱荣被孝庄帝一匕首刺杀之后,尔朱氏家族的人十分震怒。他们刚好有了理由攻打孝庄帝,而后为一己之私甘愿做出讨伐皇帝甚至弑君的举动来。而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手里的兵权最大,所以他首当其冲站出来。先是统治尔朱荣的兵马,而后准备发兵攻打洛阳。

  • 东魏内部民族矛盾剧烈,而且腐败成风,高欢却为何视若无睹?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自从北魏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君臣闹出矛盾,而孝武帝负气之下逃入关中宇文泰处。高欢就另立孝静帝元善见为帝,从此北魏就无形之中被一分为二。高欢控制的是为东魏,宇文泰控制的是为西魏。由于东魏是直接从北魏的朝廷制度上沿承下来的,所以一切都比较健全。

  • 高欢与尔朱氏决裂,笼络六镇流民,共同对抗尔朱氏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一代枭雄尔朱荣乃是尔朱家族不世出的英才,他通过自己的手段与谋略先后打败了诸多地方势力,从而使得北方基本得以统一。然而,尔朱荣军事能力突出,他的政治能力却很弱。他身为一位枭雄居然很窝囊地被其亲手扶植的皇帝孝庄帝略施小计而杀害。从此尔朱家族

  • 高欢脱离尔朱氏后,决定挺进河北,笼络当地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高欢一直以来都是跟随着朱尔荣,朱尔荣被北魏孝庄帝杀死之后。朱尔荣的侄子朱尔兆带着手下想去洛阳为他的叔叔报仇,并让高欢随他一起去,但是高欢找了一个借口没有和朱尔兆前去。因为在高欢心里,他只尊敬朱尔荣一人。并且他认为朱尔兆是一个成不了大器的

  • 东魏权臣高欢:起于微末,胜于识人,终于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高欢

    河阴之变后,尔朱荣被孝庄帝元子攸诱杀,不久元子攸又被尔朱兆所杀。契胡尔朱氏的弑君暴行和政治短视给了投机者高欢上台的机会,随后搅乱了北方的形势。高欢(公元496年-公元547年),小字贺六浑,渤海蓨县人,先后委身于杜洛周、葛荣、尔朱荣,后起兵自立,奠定了北齐的格局。起于微末渤海高氏,原是北魏六镇之一怀

  • 二雄相争,一遇风雨变化龙高欢与宇文泰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高欢

    二人具是一代豪杰,权臣。如果二人错开二十年,他们二人都有可能成为统一南北朝的皇帝,可惜了,二人处于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同一朝堂。颇有点“诸葛亮相逢司马懿”的意思。也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说白了,就是为了历史的精彩,让他们不是冤家不聚头。宇文泰,小字黑獭。宇文泰是匈奴化的鲜卑人。宇文泰最大的功绩是

  • 小关之战,高欢欲声东击西,不料却被宇文泰出其不意击退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自从孝武帝背叛高欢出逃到关中,而高欢另立孝静帝元善见之后。北魏国家就被一分为二,从此就成了东魏和西魏两个国家。高欢控制的是东魏,而宇文泰控制的是西魏。相比于西魏,东魏本来就是北魏的优渥之地,而西魏则是贫瘠之地。因此,东魏从来不缺粮食和人

  • 高欢信都起兵:北齐王朝的建立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高欢

    高欢信都起兵:北齐王朝的建立前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古代造反起因尔朱荣被杀,尔朱荣家族发生混乱,高欢趁火打劫起兵夺取政权。▲河阴之变结果尔朱荣的政权被高欢所取代,为日后北齐的成立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欢始末1.白手起家公元531年,高欢拥立北魏皇室宗亲安

  • 高欢率十几万六镇流民奔走,与尔朱氏分道扬镳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高欢向尔朱兆提出带六镇流民重整并州、肆州,慕容绍宗“搅局”无果自从孝庄帝杀了尔朱荣之后,尔朱氏就与孝庄帝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其中,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是个实力强大,也颇具野心的一位人物。因此,当他得知自己的叔叔被孝庄帝被杀害之后。他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