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牛人祖冲之做过什么,没有天文望远镜的他,如何去推算天象时间?

牛人祖冲之做过什么,没有天文望远镜的他,如何去推算天象时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趣读屋 访问量:4702 更新时间:2024/1/14 19:32:17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长河中,各个领域都有大能出现,很多人在科学的领域都开创了世界的先河,也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祖冲之,我们一直了解到的都是他在数学方面的能力,也一直以为他仅仅是一名数学家,其实他是非博学的,并且在天学、机械学、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那他都做过什么呢?

认识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年出生,公元500年离世,是当今河北省涞水县人。他所处在南北朝那个混乱的年代。他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出名的就是数学方面的成就,圆周率的精确位数是他最出名的贡献。而他能有如此优异的成就,他自小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祖孙三代都是有学识和能力的人才,他的爷爷名叫祖昌,曾经对于整个朝廷的土木工程进行管理。他的父亲名叫祖朔,更是因为本身的学识,常常受邀去参加皇室的典礼或者宴会等。这样书香门第的家庭,对于他优良的教育,本身祖冲之个人也非常努力,对于各种科学乃至文学方面,都有极大的兴趣,所以也让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大名鼎鼎,都知道他博学的名声。

博学的祖冲之,因为他的学识,也被当时的朝廷安排到学术机构华林学省,在那里一开始先从事研究的工作,到后来就直接就去了当时最高的科研机构总明观担任职务了。在这段经历当中,让他可以阅读到很多平时无法读到的典籍,为他的学识和以后的研究工作夯实了本身的知识储备。就是这样的知识储备,使得他在很多领域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那都有哪些呢?

数学——“祖率”

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几乎人人都知道了,最大的成就就是更加精确了圆周率。把π的值精确到了小数点的后七位,最终简化记录为3.1415926,也使得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计算到第七位的人。后人也就把他所算的圆周率简称之为“祖率”。

为什么这么多科学家乐此不疲的要去计算圆周率的准确度,而祖冲之仅仅算到了第七位就被学术界冠于极大地推崇呢?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一个圆周率,他对于天文学和历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都需要通过圆周率来计算。所以越精确的圆周率,对于天文天象或者历法的计算就会越精确,才会真正地帮助到古代的农业等方面。祖冲之的这次精确提升是要比西方足足领先800年。

“祖率”的出现,也使得当时的制造工业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因为圆周率的逐渐精确,很多大型建筑的模型就会更加准确,对于实际建筑的情况,就有了更真实的反映。而且他和他儿子一起发现的球体积的计算方法,都为科学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天文学的贡献

在古代,天文学家经过计算,就发现古代的历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闰年,所以最终确定十九年为一个闰年的计算单位,也称之为“一章”。每个一章当中有七次闰年。并且,还计算出,每个六百年之中,共需要有二百二十一个闰月插入其中。

但是祖冲之在计算之后就发现,这个办法并不算准确,而他把这个历法的精确度计算到每391年有144个闰月。这样一个回归年的计算精度到达了365.2124141日这个数字,和我们现在通过更精确的仪器得出的数字仅仅只差46秒。这已经不能用厉害来形容他的能力了。

祖冲之不仅证实了岁差现象的存在,而且计算出的精度是每45年11个月会后退一度。(岁差是这地球环绕太阳运行一圈,是不会和上一年的冬至点完全重合的,每次都会有一定的偏移。我们现在精确计算到,每年会有大约50.2秒的差距,也就是每71年8个月会后移一度)。

并且祖冲之通过提出“交月点”这个理论,得出的时间为27.2123日,这个时间和现在相差十万分之一日,几乎连一秒钟都达不到。这个计算结果,对于我们古人预测日月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他自己制定的历法《大明历》,明确标注出日月食的时间,最终经过时间的验证,并没有相差特别大。

而且他对于木星、火星、金星等几大行星的轨道和运行一圈的时间都有了精确的计算,他的计算结果和现在得出的结论相差也是很小。难以想象,在没有计算机算力的基础上,祖冲之靠着自己的能力,就把这么多数据计算的和当今都相差无几,这是多么可怕和让人崇拜的能力啊。

机械贡献

祖冲之本身对于机械也有一定的研究,并且对于当时很多的机械都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改良,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而“木牛流马”更传言其实是他发明制造的。

文学作品

看起来祖冲之是妥妥的一名理工男,可其实他本身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是非同一般。虽然很多都已经失传,比如对很多古籍做了注释,《易义》等作品。而我们现在能看到,并且保存下来的,也只有在《太平御览》中有一些了。其中有一篇《安边论》,就是他对于边防问题所作的文章。而音律、下棋的文人雅客的这些能力,他也是样样精通。

这样的人,完全就是我们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刻苦努力,也做出了相当巨大的贡献。所以国外的邮票都会经常刊印他的内容,列入世界范围内的优秀科学家。我国能有这样的人出现,我们后人应当为这样的伟大人物感到自豪。

标签: 祖冲之

更多文章

  • 1932年的高考题,陈寅恪出上联孙行者,绝配下联为何不是祖冲之?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祖冲之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入学考试。其中,国学大师陈寅恪参加了国文科的命题。考题的内容并不像我们现在的样式,而是让考生对联。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请考生对出下联。了解国学的朋友此刻或许已经有了答案,上联“孙行者”,下联不就是“祖冲之”吗?但当时却有一位考生对出的下联不是“祖冲之”。按理说,考试作答的

  • 祖冲之、华佗、王羲之……他们的职业竟然是专业道士?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祖冲之

    华佗——著名道家方士不得善终、真乃千古奇冤华佗(145年-208年),字元化,东汉末年的方士、医师,其事迹见于《后汉书·方术列传下》、《三国志·方技传》及《华佗别传》。华佗与董奉、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

  • 爱因斯坦4岁说话,祖冲之小时候被骂“笨蛋”!为何还大有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祖冲之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成绩和表现很糟糕的孩子的父母说:我家孩子就不是读书的料,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听到这些之后,作者不知道具体缘由,只会对父母感到悲哀。作者始终坚信,上帝创造的每一个人,都是天才。有的人很幸运,小时候就能被发觉,然后通过努力,有所建树;而有的人,穷其一生都没有找到上帝给予天赋的那个领

  • 胡适之和祖冲之谁更配得上孙行者?

    历史人物编辑:劲松历史标签:祖冲之

    我猜肯定有人被这标题吸引进来,为了不耽误您时间,我赶紧老实交代,这是一个讲对联的故事,不是考古,也不是神话。感兴趣咱就往下走。话说1932年,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国文一科的题目由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其中一题是作对子。他出的上联是:“孙行者”,结果,一半以上考生交了白卷,却也有几个对得很好。据说其中

  • 王羲之、祖冲之们的“之”字,表明他们具有同一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王茜茜标签:祖冲之

    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从长至幼依次是:王玄之、王凝之、王焕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七子都善书法,尤以老七王献之最杰出,与王羲之并称“二王”。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他们的名字中都有一个“之”字?而且古代不是讲究子避父讳吗,怎么七个儿子都不避父亲名字中“之”字的讳呢?有人说

  • 祖冲之的数学启蒙者是谁?童年祖冲之,为何开始研究“割圆术”?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祖冲之

    祖冲之的祖父祖昌,是个很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曾在南朝宋的朝廷里担任过大匠卿,负责主持建筑工程。祖父经常给他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其中东汉时期大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祖冲之幼小的心灵。祖冲之常随祖父去建筑工地,晚上,就同农村小孩们一起乘凉、玩耍。天上星星闪烁,农村孩子们却能叫出星星的名称,

  • 90岁农民花40年推导数学公式,专家:模仿祖冲之,早已过时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祖冲之

    “民科”是“民间科学家”的简称,这个词的本意是指非官方的、民间自发组织的科学研究,一个自发组织搞科学研究的大学教授,也可以被称之为“民科”。这个词本来不具备贬义,但是在前几年时,许多没有学术精神和专业知识,妄用猜测和生活经验搞“科研”的“假科学家”,经常也以“民科”自居,传播一些奇奇怪怪、经不起推敲

  • 同为五朝元老,一门三后,独孤信和符彦卿谁能称为史上最牛老丈人?

    历史人物编辑:陈志高标签:独孤信

    同为五个朝代的元老级人物,我还是感觉独孤信是史上最牛的老丈人,首先我们要知道,独孤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都可以称得上是战神的存在了,而且独孤信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发生了很多的历史趣事。而且,也许是年代过于久远了,很多关于独孤信的传说流传到现在已经寥寥无几了,但是,历史中的文化传播和变迁,

  • 女儿嫁入帝王家家族无比荣耀史上最牛老丈人独孤信的儿孙都咋样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小香标签:独孤信

    独孤信是西魏重臣,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北周、隋、唐三朝帝王,两个外孙更牛,就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史书称独孤家族“三代外戚,何其盛哉!”号称“史上最牛岳父”的独孤信,其儿孙都咋样呢?独孤信有七个儿子,孙子数量不详,众多儿孙大多都是平庸之辈,只有一个孙子在历史上算是有点名气,但还是个不

  • 独孤信看人太准!女儿连嫁三个皇帝!杨坚都得尊他一声老丈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趣读屋标签:独孤信

    说到最强老丈人非独孤信莫属,七个女儿其中有三个嫁给了皇帝,真是家门风光啊。两部关于独孤家女儿剧的热播,让人们对于这个家族充满好奇,毕竟嫁入皇室已经实属不易,更何况是要做到皇后这个位分,那是相当不容易呀。说到原因,其实独孤信自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因素。独孤信是北周非常重要的将领,,家世十分显赫,并且随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