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狠人”,郦道元

北魏“狠人”,郦道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繁华似锦的妖娆 访问量:1532 更新时间:2023/12/11 17:35:05

郦道元,字善长,祖籍范阳涿州(今属河北涿州),后迁居青州,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生于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

出身官宦世家,曾祖父郦绍曾任职后燕濮阳太守,祖父郦嵩任职北魏天水太守,父亲郦范为北魏青州刺史。

郦道元少年时期就博览天下奇书,游历淮河南北,长城以南大部分地区,考察风土民情,搜集掌故逸闻,创作了《水经注》巨著,文字隽永,生动鲜活,开游记散文之先河。

郦道元踏入仕途,经历坎坷,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青州刺史、鲁阳太守、河南尹等官职,受封永宁伯。

《魏书》把郦道元列入“酷吏列传”之中,他究竟有多么残酷呢?

我们先看看《魏书》“酷吏列传”中一个极端人物——秦州刺史于洛侯。

秦州百姓王陇客因故刺杀王羌奴、王愈,论罪当斩。

王陇客本应受到斩首示众的惩罚,可是于洛侯为了震慑州内的民众,竟然将王陇客残害致死,不亚于凌迟酷刑——生拔陇客舌,刺其本,并刺胸腹二十余疮。”

于洛侯还把王陇客的四肢砍断,在他奄奄一息,还有一口气的时候,“始斩其首,支解四体,分悬道路。”

百姓见此惨状,怨声载道,竟引发民变。

孝武帝元宏为平息众怒,将于洛侯处死。

郦道元和于洛侯同时被列入“酷吏列传”过于牵强,其“酷绩”可谓“乏善可陈”。

《魏书》记载:郦道元为官,出任东荆州刺史的时候,执法严厉,不畏权贵,遭致境内很多豪强和皇族宗室的忌恨。

郦道元出任河南尹的时候,得罪了汝南王元悦。

汝南王元悦有个同性好友丘念,两人经常吃住在一起,形影不离。

元悦取向异于常人,喜好男色,讨厌女人,动不动就出手殴打妃妾,而对男友丘念却极为宠爱,百依百顺。

元悦当时任职司州(河南洛阳东部)牧,州内提拔官员,都取决于丘念。

郦道元决心除掉这个伤风败俗的丘念,丘念常常藏匿在元悦的王府,偶尔回一趟家,郦道元就趁着丘念在一次回家的时候,将其抓捕起来,关进监狱。

汝南王元悦大为不满,担心男友丘念被杀,于是请求嫡母胡太后出面,赦免丘念。

郦道元获知消息,先于赦免令发布时诛杀了丘念,并弹劾汝南王元悦纵容属下破坏吏治等违法行为。

郦道元因此得罪了汝南王元悦,当时雍州刺史萧宝夤已经出现了谋逆的迹象,元悦想出一个借刀杀人的诡计。

于是联合城阳王元徽怂恿胡太后,任命郦道元为关右大使,去安抚并监视萧宝夤。

萧宝夤对郦道元上任十分忌恨,担心他的到来会破坏自己的“大计”。

元悦又暗中怂恿萧宝夤,派遣行台郎中郭子恢在阴盘驿亭围困即将赴任的郦道元。

《北史》记载:郦道元一行人处在山岗位置,没有水源,于是命随从在山岗掘井,挖掘十余丈也没有水,一行人因无水而体力下降,丧失了抵抗能力。

郭子恢派手下翻墙而入,郦道元“瞋目叱贼,厉声而死”,被杀前瞠目痛斥贼寇,时年仅五十五岁,同时遇害殉职者还有郦道元的两个弟弟——郦道峻、郦道博,两个儿子——长子郦伯友、次子郦仲友。

萧宝夤派人收殓了郦道元等人,将灵柩运抵长安城东安葬。

武泰元年(528年),朝廷收复长安,追赠郦道元为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郦道元第三子郦孝友承袭了父亲的爵位。

郦道元为官清廉,执法如山,临终前大义凛然,壮烈殉国,本该在忠臣行列,为何被列入“酷吏列传”呢?

《魏书》对郦道元殉国的事迹只字未提,而《北史》却为郦道元单独立传,并记录了郦道元慷慨赴死的细节。

魏收曾狂妄地宣称:“你小子算什么玩意儿?敢跟我魏收甩脸子,我动动笔抬举你,可以上天,诋毁你,就能下地狱!”

魏收比郦道元小三十几岁,他为啥没有让郦道元“上天”呢?

清代学者、《水经注》研究专家赵一清大胆推测——也许是魏收和郦道元素有仇怨,魏收嫉妒郦道元的才华的缘故。

标签: 郦道元

更多文章

  • 那个叫做郦道元的男人,选择去死

    历史人物编辑:西府赵王爷标签:郦道元

    北魏时期有个傻书生,明明生来就是人上人,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但他却选择了放弃,宁死都不要这些东西。书生出身名门,家族世代功勋,爷爷是威震一方的封疆大吏,父亲是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托祖宗的福,显赫的家世背景给书生带去了诸多便利。不仅年纪轻轻就承袭爵位当上了贵族,还被征召入仕成为了国家干部,当起了皇帝身边

  • 王僧辩:平定羯族叛乱,力挽南梁危局的悲剧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王僧辩

    王僧辩:平定羯族叛乱,力挽南梁危局的悲剧英雄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这哥儿们的历史存在感真的不强,生在南北朝的末端,又被创业老伙伴给悄没声地做掉了,叫人如何能想得起他?他本是乌丸人的后裔,在同族鲜卑的大熔炉中过得好好的,随着老爹跳槽南朝,追随独眼的湘东王萧绎,凭着智勇兼

  • 陈霸先只有50万石粮,仍拿出30万救济王僧辩,后来为何将他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王僧辩

    如果说激荡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画卷中最悲怆的一页,那么期间历时4年的侯景之乱对汉人而言则是至暗时刻。平定侯景之乱的梁将主要有两人,一个叫陈霸先,一个叫王僧辩。陈霸先生于503年,开局只是一介平民,家境贫寒,但酷爱读书。他最早从乡为里正干起,这是没有编制的,只能算个乡政府的临时工,可他靠

  • 两朝风云陈霸先和王僧辩并肩剿灭侯景,为何会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王僧辩

    陈朝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最后一个王朝,是由南梁名将陈霸先所建立的。陈霸先在建立陈朝之前是南梁的大将,他在侯景之乱中崛起,掌握了南梁的军政大权,为篡夺皇位创造了条件。说到陈霸先篡位称帝,就不得不说他和南梁名将王僧辩之间的恩怨情仇。这两位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将,他们都是在平定侯景之乱中崛起,成为了南梁最

  • 两朝风云盖吴起义派人联合刘宋伐魏,为何刘义隆没响应?

    历史人物编辑:斋看书画标签:盖吴

    宋文帝刘义隆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大的好名声,反而因为他元嘉年间多次北伐北魏失败,而留下了“元嘉草草,仓皇北顾”的形象。这形象因为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而流传甚广,被很多历史爱好者认为是志大才疏的皇帝。从刘宋的历史来看,刘义隆时代对北魏并非没有一站之力,而是因为多种原因复杂存在,而

  • 盖吴起义为何触怒拓跋焘灭佛?长安的僧人不老实,私藏了不少兵器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盖吴

    啥?听说南朝宋的赋税比北魏少很多?兄弟们,咱们不给北魏打工了,南下去南朝宋给刘义隆打工去。反正都是打工,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呢?盖吴起义就是在这种讨论之中,逐渐走上历史舞台的。盖吴是匈奴人,他属于匈奴族的分支卢水胡人。他们本生活在陕西黄陵县附近,由于北魏赋税重,所以盖吴带着一帮人发动了起义。10多万大军

  • 北魏时期的盖吴起义对当时的北魏和刘宋分别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东南史官标签:盖吴

    导读:说道盖吴起义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卢水胡这个部族,国仇家恨让盖吴在起义后顺利成章地宣布向南方的刘宋政权效忠。虽然盖运起义仅仅维持了一年,但是也让北魏意识到并适当缓和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而第一次元嘉北伐失败的刘宋,则发起了第二次收复河南的第二次北伐。而与北魏有灭国之恨的卢水胡建立的北凉后裔,远走西域重新

  • 身为梁山元老,功劳很大,却排名倒数第三,晁盖吴用对不起他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盖吴

    梁山第一批元老,是白衣秀士王伦、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旱地忽律朱贵四人,林冲火并王伦后,这仨人因为站队问题,加上不是心腹,所以大聚义时排名靠后。要说他们三个并不算最委屈的,最委屈的当数白胜。尽管他在晁盖的梦中,只是对应北斗七星外的“一道白光”,不过,不可否认,智取生辰纲时,白胜是最关键的一个角色

  • 杨志上了梁山,看到晁盖吴用等人,不会愤怒或者尴尬吗?

    历史人物编辑:工人小光哥标签:盖吴

    呼延灼攻打青州时,白虎山的孔明、孔亮,桃花山的李忠、周通,以及二龙山的鲁智深、杨志和武松,曾经联手对付呼延灼,对付青州兵马。但是,他们不是对手,最后只能求助梁山。再后来,呼延灼被打败,加入梁山,而孔明和孔亮兄弟,李忠和周通,以及鲁智深、杨志和武松,加上三座山头的人马,全部加入梁山。此时,梁山大寨主还

  • 侯景迫害南梁各阶层并逼溧阳公主下嫁,死后公主与臣民共食其肉

    历史人物编辑:小徐视角标签:溧阳公主

    古人在形容对一个人恨到极致的时候,会用这样一句话:恨不能生啖其肉。要食肉寝皮。当然这多半是一句气话,说出来只是发泄自己心底的气愤,但真正会吃了所恨之人肉的人是很少的,但并不是没有,比如在南北朝时期,南梁的一位公主就在丈夫死后,吃了丈夫的一块肉。那么,公主为什么会如此的恨自己的丈夫呢?他又做了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