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郦道元:在朝令权贵忌惮,在野著《水经注》成为游记文学典范

郦道元:在朝令权贵忌惮,在野著《水经注》成为游记文学典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邓海春 访问量:2216 更新时间:2023/12/27 1:54:19

至德二年(757),五十七岁的大诗人李白因为出任过永王李璘的幕僚而被判罚流放夜郎国。两年后,朝廷因为关中大旱而宣布大赦天下,自流放以下的罪行全部赦免,此时刚刚行至白帝城的李白欣喜若狂,当即创作了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

在这首家喻户晓的诗中,李白提到“朝辞白帝”、“千里江陵”、“两岸猿声”等典故,这些都出自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书中在描写三峡一带风光时写道:“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很显然,李白创作《早发白帝城》受到了郦道元的巨大影响,而作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郦道元不但创作的《水经注》成为经典,其本人也有着堪称传奇的人生。

南北朝时期,郦道元生于北魏范阳郡的涿县,也就是如今的河北省涿州市一带,同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乃是同乡。作为青州刺史郦范之子,郦道元自幼便衣食无忧,且养成了游历山川的爱好。太和十三年(489),郦范去世,郦道元承袭了父亲永宁侯的爵位,后又按规定降级为伯爵。

四年后,北魏孝文帝为了实行自己汉化改革的目的而迁都洛阳,在众多汉臣当中也能算得上是学识渊博的郦道元被任命为尚书郎。太和十八年(494),在御史中尉李彪的举荐下,以“执法清刻”,也就是执法时严厉而清明著称的郦道元被升为治书侍御史。四年后,随着李彪被尚书仆射李冲弹劾,郦道元也受到牵连被免官。

景明二年(501),郦道元被派往冀州担任镇东府长史,由于从严治理,当地百姓对他都十分敬畏,而盗贼们则纷纷逃离他的管辖范围内。政绩出众的郦道元被改封为鲁阳太守,他到任后根据当地情况提出设立学校大兴教化,而鲁阳郡的贼寇们在听说郦道元上任后便尽皆“伏其威名,不敢为寇”。

后来,郦道元转任东荆州刺史,但他严苛的施政风格遭到了荆州百姓的排斥,于是宣武帝下诏将郦道元召回京城,不久后郦道元被免官。这次被罢官后,难得清闲的郦道元终于得以开始为相传是两晋时期著名方术士郭璞所著的《水经》进行注解。

正光五年(524),赋闲在家近十年的郦道元被起用为河南尹,此时北方六镇正爆发着声势浩大的起义,郦道元也奉命率军前去平叛。孝昌二年(526),于平叛过程中展现出过人军事才华的郦道元被封为安南将军兼御史中尉。然而,对于郦道元这种性格刚直、手段严厉的人来说,更高的地位反而意味着更大的危险。

执法权限更高后郦道元开始频繁干涉权贵们违法乱纪之事,导致汝南王元悦、城阳王元徽等宗室大臣对他怀恨在心。孝昌三年(527),投奔北魏的齐明帝第六子齐王萧宝夤暗中图谋造反称帝,想要置郦道元于死地的元徽趁机劝说胡太后派郦道元作为使者前去监视萧宝夤。很显然,这是一场注定有去无回的出使。

经过一番跋涉,郦道元来到萧宝夤驻扎的长安城外,但他还没见到萧宝夤便被其部将郭子恢率军围困在了阴盘驿亭。纵使郦道元一生研究过大量水系,但仍然没能在被围困的山冈上掘出水源。最终,因缺水而无力抵抗的郦道元一行人惨遭叛军杀害。次年春,朝廷击败萧宝夤收复长安,郦道元被追封为吏部尚书、幽州刺史、安定县男。

作为官吏与将军,郦道元可谓尽心竭力,其政绩与战绩都可圈可点。作为地理学家,他的著作《水经注》共记载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以及与河流相关的历史人文典故,内容丰富有趣,既具备极高的地理、历史价值,也极富文学价值,被视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篇之作。甚至,对于郦道元《水经注》的研究还催生出了一门名叫“郦学”的学问,且衍生出考据、词章、地理三大学派。

综上所述,郦道元尽管身死在叛军的屠刀之下,但他所著的《水经注》却因为凝结了他的智慧与心血而成为不朽的经典,时至今日仍然发挥着巨大且持久的影响力。可惜的是,郦道元的另外作品《本志》、《七聘》等如今都已经失传,但即便如此,他也已然完全配得上明末清初史学家张岱的那句盛赞:“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

标签: 郦道元

更多文章

  • 北魏“狠人”,郦道元

    历史人物编辑:繁华似锦的妖娆标签: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祖籍范阳涿州(今属河北涿州),后迁居青州,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生于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出身官宦世家,曾祖父郦绍曾任职后燕濮阳太守,祖父郦嵩任职北魏天水太守,父亲郦范为北魏青州刺史。郦道元少年时期就博览天下奇书,游历淮河南北,长城以南大部分地区,考察风土民情,搜集掌故逸闻,

  • 那个叫做郦道元的男人,选择去死

    历史人物编辑:西府赵王爷标签:郦道元

    北魏时期有个傻书生,明明生来就是人上人,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但他却选择了放弃,宁死都不要这些东西。书生出身名门,家族世代功勋,爷爷是威震一方的封疆大吏,父亲是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托祖宗的福,显赫的家世背景给书生带去了诸多便利。不仅年纪轻轻就承袭爵位当上了贵族,还被征召入仕成为了国家干部,当起了皇帝身边

  • 王僧辩:平定羯族叛乱,力挽南梁危局的悲剧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王僧辩

    王僧辩:平定羯族叛乱,力挽南梁危局的悲剧英雄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这哥儿们的历史存在感真的不强,生在南北朝的末端,又被创业老伙伴给悄没声地做掉了,叫人如何能想得起他?他本是乌丸人的后裔,在同族鲜卑的大熔炉中过得好好的,随着老爹跳槽南朝,追随独眼的湘东王萧绎,凭着智勇兼

  • 陈霸先只有50万石粮,仍拿出30万救济王僧辩,后来为何将他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王僧辩

    如果说激荡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画卷中最悲怆的一页,那么期间历时4年的侯景之乱对汉人而言则是至暗时刻。平定侯景之乱的梁将主要有两人,一个叫陈霸先,一个叫王僧辩。陈霸先生于503年,开局只是一介平民,家境贫寒,但酷爱读书。他最早从乡为里正干起,这是没有编制的,只能算个乡政府的临时工,可他靠

  • 两朝风云陈霸先和王僧辩并肩剿灭侯景,为何会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王僧辩

    陈朝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最后一个王朝,是由南梁名将陈霸先所建立的。陈霸先在建立陈朝之前是南梁的大将,他在侯景之乱中崛起,掌握了南梁的军政大权,为篡夺皇位创造了条件。说到陈霸先篡位称帝,就不得不说他和南梁名将王僧辩之间的恩怨情仇。这两位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将,他们都是在平定侯景之乱中崛起,成为了南梁最

  • 两朝风云盖吴起义派人联合刘宋伐魏,为何刘义隆没响应?

    历史人物编辑:斋看书画标签:盖吴

    宋文帝刘义隆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大的好名声,反而因为他元嘉年间多次北伐北魏失败,而留下了“元嘉草草,仓皇北顾”的形象。这形象因为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而流传甚广,被很多历史爱好者认为是志大才疏的皇帝。从刘宋的历史来看,刘义隆时代对北魏并非没有一站之力,而是因为多种原因复杂存在,而

  • 盖吴起义为何触怒拓跋焘灭佛?长安的僧人不老实,私藏了不少兵器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盖吴

    啥?听说南朝宋的赋税比北魏少很多?兄弟们,咱们不给北魏打工了,南下去南朝宋给刘义隆打工去。反正都是打工,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呢?盖吴起义就是在这种讨论之中,逐渐走上历史舞台的。盖吴是匈奴人,他属于匈奴族的分支卢水胡人。他们本生活在陕西黄陵县附近,由于北魏赋税重,所以盖吴带着一帮人发动了起义。10多万大军

  • 北魏时期的盖吴起义对当时的北魏和刘宋分别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东南史官标签:盖吴

    导读:说道盖吴起义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卢水胡这个部族,国仇家恨让盖吴在起义后顺利成章地宣布向南方的刘宋政权效忠。虽然盖运起义仅仅维持了一年,但是也让北魏意识到并适当缓和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而第一次元嘉北伐失败的刘宋,则发起了第二次收复河南的第二次北伐。而与北魏有灭国之恨的卢水胡建立的北凉后裔,远走西域重新

  • 身为梁山元老,功劳很大,却排名倒数第三,晁盖吴用对不起他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盖吴

    梁山第一批元老,是白衣秀士王伦、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旱地忽律朱贵四人,林冲火并王伦后,这仨人因为站队问题,加上不是心腹,所以大聚义时排名靠后。要说他们三个并不算最委屈的,最委屈的当数白胜。尽管他在晁盖的梦中,只是对应北斗七星外的“一道白光”,不过,不可否认,智取生辰纲时,白胜是最关键的一个角色

  • 杨志上了梁山,看到晁盖吴用等人,不会愤怒或者尴尬吗?

    历史人物编辑:工人小光哥标签:盖吴

    呼延灼攻打青州时,白虎山的孔明、孔亮,桃花山的李忠、周通,以及二龙山的鲁智深、杨志和武松,曾经联手对付呼延灼,对付青州兵马。但是,他们不是对手,最后只能求助梁山。再后来,呼延灼被打败,加入梁山,而孔明和孔亮兄弟,李忠和周通,以及鲁智深、杨志和武松,加上三座山头的人马,全部加入梁山。此时,梁山大寨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