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子攸这个傀儡不敬业啊,面对咄咄逼人的尔朱荣,他居然差点翻盘

元子攸这个傀儡不敬业啊,面对咄咄逼人的尔朱荣,他居然差点翻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苏小米观影 访问量:3898 更新时间:2024/1/16 18:11:22

号称迷信小王子的尔朱荣,得知19岁的北魏孝明帝元诩,被自己的生母胡充华太后给毒杀了。二话不说就带兵进军洛阳,打算灭了胡太后。

可是出师有名是前提,为此尔朱荣打算立一个皇帝。但是该立谁呢?这事儿尔朱荣一时拿不定主意,因为老元家的宗室成员实在是太多了。于是他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了上天。

老规矩,立铜像定天子。尔朱荣找来了一堆宗室,先后给他们立铜像,前面几个都失败了,直到彭城王元勰的第三子元子攸时,铜像居然铸成了!

看来是老天爷让元子攸登基称帝,再加上彭城王元勰在北魏威望盛高,尔朱荣便下定决心,将元子攸立为皇帝。自此,元子攸跌宕起伏的傀儡生涯,便拉开了序幕。

一、又是铜像,救了元子攸一条小命。

尔朱荣是个枭雄,而且是部落首领出身,没什么文化。但是打仗一级棒,这样的人在盛世,那就是个街溜子,可到了乱世,却能成就一番大业。

尔朱荣攻入洛阳以后,率先将元子攸立为皇帝,随后开始问罪。胡太后和年仅3岁的小皇帝元钊,都被尔朱荣给扔进了黄河。

这还不够,手下人又给尔朱荣出了个馊主意,他们建议尔朱荣把北魏百官全都给灭了。尔朱荣不知道哪根筋没搭对,居然认可了这一行为。

于是在公元528年,元子攸登基的这一年,尔朱荣将文武百官都骗到了黄河小浪底,用骑兵将他们围了起来,随后这2000多名官员和北魏宗亲,全部给尔朱荣杀掉,扔进了黄河。

这些人里就包括了元子攸的两位兄弟元劭和元子正。这可把元子攸给吓傻了:这是什么操作?尔朱荣,你要做皇帝,你就去做好不好?犯不着这样搞!

当时尔朱荣的手下人,绝大多数都在劝说尔朱荣称帝。尔朱荣当然也这么想,可关键时刻贺拔岳却提出了反对,理由很简单: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一脸不大高兴的尔朱荣,只好把这个选择题再次交给了老天爷,于是他又开始铸造铜像了。只是可惜,他给自己一连铸造了4次铜像,都以失败而告终。外加巫师也劝他:大哥,这是天意,不可违背啊!

尔朱荣恍然大悟,认为天命不可违,于是立马将刚刚赶走的元子攸给重新找了回来,哭着让元子攸继续做皇帝。

但是尔朱荣有个要求,那就是迁都晋阳,那是尔朱荣的大本营。这个时候元子攸已经得知了占卜的事情,所以立马硬气了起来:皇帝不做也就算了,迁都是绝对不行的!

尔朱荣见天选之子元子攸执意如此,自己只好含泪离开洛阳,回到自己的根据地晋阳。元子攸长长地松了口气,估计没少塞好处给那个巫师。

二、这个傀儡不好管!

在常人眼里,元子攸就是个傀儡皇帝罢了。他本来没有继承权,是勾结了外藩尔朱荣,这才夺取了皇位。

此后自己被尔朱荣所控制,那也是活该罢了。至少当时洛阳的臣民都是这么想的,毕竟河阴之变的惨剧,元子攸也有责任。

可是元子攸本人却十分有个性,他见识到了尔朱荣的狠毒以后,并没有为此妥协。那么元子攸的反抗究竟有多精彩呢?

第一,拒绝迁都。

北魏孝文帝元宏,进行汉化改革的时候,为了让鲜卑人更加融入中原,所以将都城从平城迁徙到了洛阳。此后北魏的都城就长期在洛阳了。

而这个时候尔朱荣为了方便控制元子攸,自然建议迁都晋阳,毕竟自己在洛阳可闯了大祸了!而元子攸却坚持要留在都城洛阳,如果非要去晋阳,那他就不干了!

这种个性,第一次让权臣尔朱荣碰了一鼻子灰,尔朱荣只好对此妥协。这是元子攸反抗尔朱荣的第一次胜利,可见他没有被血腥的屠刀所折服。

第二,拒绝封官。

既然不能迁都,而尔朱荣又想控制元子攸。那尔朱荣只好安排自己的人到元子攸身边了。

首先就是自己的女儿尔朱英娥,原本是孝明帝元诩的妃子,如今却成为了孝庄帝元子攸的皇后。其次便是自己的心腹元天穆,他被任命为太宰、录尚书事,成为了权倾朝野的人物,始终在元子攸身边晃悠着,是尔朱荣的传话筒。再者是尔朱荣的族弟尔朱世隆。他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左仆射、肆州刺史,手握兵权,随时能够稳住朝中局面。除此以外,尔朱荣的其他心腹,也都被安插在朝中各种要害的位置,等于说元子攸身边,没几个自己可以信得过的人。

这么一来,元子攸岂不是任人摆布?还真不是!他知道关中、山东、河北、山西等地,都是尔朱荣的地盘,他能够争取的,只有洛阳、河南地区的力量。

于是当尔朱荣推荐自己人前往河南做官的时候,元子攸一口拒绝了他的上书。这可把尔朱荣给搞蒙圈了:大哥,你还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吗?你是个傀儡晓得伐?咋这么不敬业呢?

元子攸死活就是不答应,为此尔朱荣又让心腹元天穆多次逼迫元子攸就藩,可元子攸一直在摇头。最后没办法,元天穆只好跟元子攸摊牌:小伙子,识相点,尔朱荣才是管事儿的!

元子攸却怒怼元天穆:尔朱荣要做皇帝,就直接让他来做,只要我还是皇帝,就绝对不会答应这件事!想让我做傀儡?做梦去吧!

这话传到尔朱荣耳中,气得他差点带兵杀回洛阳。好在当时叛乱太多,他没工夫跟元子攸置气。

第三,假装听不懂!

当时尔朱荣已经是天柱大将军了,可他还想再往前走一步,那就是加九锡,封公爵,顺便斩获篡位三件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于是尔朱荣就试探性地告诉元子攸:大家都劝我加九锡,这可把我气坏了,难道我是想加九锡的人吗?

这种暗示已经不能再明显了,尔朱荣就是想要加九锡,就等着元子攸主动提出来了。结果元子攸却假装听不懂:哎呀,爱卿可真是忠心耿耿啊,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忠诚的大臣,那咱们就不加九锡了!

三、巅峰对决,元子攸放手一搏。

尔朱荣已经暗示得如此明显了,可元子攸就是不接招。遇到这么不懂事的皇帝,那尔朱荣当然要亲自去辅导一下他的功课了。

于是乎在侄子尔朱天光平定关陇以后,尔朱荣便以皇后即将产子,自己要去洛阳照料为由,带着几千人马前往洛阳。

这可把北魏宗室朝臣们给吓傻了,上次尔朱荣来了一趟,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河阴之变,导致2000多名贵族和大臣丧命,这回难道又要故技重施?

因此稍微有点儿身份的人,都纷纷开始逃离洛阳。元子攸知道,场上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宗室城阳王元徽、侍中李彧等人的支持下,元子攸打算诛杀尔朱荣。

有人表示要刺杀尔朱荣,有人觉得刺杀风险太高,还有人觉得应该把洛阳城中尔朱荣的党羽先诛灭,在与之强行对抗。由于参与讨论的人太多,这事儿居然闹得满城风雨,大家都给知道了。

我勒个去,没见过把阴谋搞得如此光明正大的,哪怕路边卖火柴的小女孩儿都知道元子攸要干掉尔朱荣了:老爷,买一根火柴吧,皇帝要做掉尔朱荣了,家里需要点火庆祝一下。

这个时候元子攸并没有慌张,而是继续谋划着自己的刺杀活动。

首先,元子攸觉得如果诛杀了尔朱荣,一定会导致身在并州的元天穆挥军前往洛阳,因此元子攸还趁此机会,找了个理由,把元天穆一起喊来了洛阳,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嘛!其次,元子攸手里能调动的人马有限,因此他看中了武卫将军奚毅。奚毅是尔朱荣安插在元子攸身边的人,但是他与元子攸的关系居然更好,甚至发誓:臣宁死陛下,不能事契胡。有了奚毅的相助,元子攸手里就有了一定的兵马。再者,元子攸开始安排除掉尔朱荣以后的事情。他拿起了一本《三国志》仔细阅读后,打算学习司徒王允除掉董卓的事迹。但是他不想落得王允的下场,因此在诛杀行动中,只处置尔朱荣、元天穆这两人,至于尔朱世隆、司马子如等人都可以赦免。最后,元子攸开始和大家商量刺杀的细节。先把尔朱荣、元天穆骗到宫中,然后伏兵四起,将这两个人给乱刀砍了。元子攸也应该做好两手准备,在自己身上准备一把刀,一旦刺杀开始,元子攸先跑路,以免被尔朱荣挟持。

尔朱荣第一次入宫,元子攸等人被他的气势吓得不轻,居然都没敢动手。尔朱荣也意识到了气氛不对,连忙离去。错过了这次机会,元子攸悔恨至极,只好以皇后产子的名义,再次召见尔朱荣。

这回尔朱荣来了以后,恰好迎面碰上温子昇,他手里正拿着赦免尔朱世隆等人的诏书。这要换成其他人,恐怕早就瑟瑟发抖了。可温子昇是个老江湖,尔朱荣问他手里拿着什么,他淡淡一笑:天子赦书!

好家伙,一句话,直接让尔朱荣没脾气了。尔朱荣也没去查,就径直走入了大殿。刚进去,元子攸埋伏的人就冲杀了上来,尔朱荣还想挟持元子攸,却被元子攸当场一刀斩杀。一代枭雄尔朱荣,就这么没了。

结局:无法收场,元子攸怆然涕下。

本以为诛杀了尔朱荣,这天下就重归元子攸之手了。赦书也已经颁布了出去,可惜尔朱家那帮人没有一个倒向元子攸的,哪怕再多的高官厚禄也不管用。

事情出乎了元子攸的意料,尔朱世隆、尔朱度律、尔朱兆、尔朱天光、尔朱仲远等人,纷纷杀向洛阳,压根就不给元子攸任何喘息的机会。

元子攸知道招降无望,却也没有丢了他们老祖宗的脸。他选择与尔朱家族血战到底。元子攸将宫中所有财物拿了出来,招募了上万勇士,与尔朱世隆等人杀了个昏天黑地。

只可惜尔朱家族实力强大,元子攸手里没有本钱,最终兵败被俘。3个月以后,元子攸被尔朱兆勒死在了晋阳的三级佛寺。这一年元子攸才不过24岁。可以说,元子攸算得上是历史上最刚的一个傀儡皇帝了。

参考资料:《魏书》

标签: 元子攸

更多文章

  • 同样是傀儡皇帝,为何元子攸会被余众反杀,而宇文邕却能全身而退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元子攸

    一、 不甘屈居的君王气魄君王人把陈平业,换得雷塘数亩田",是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更不用提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虽然自知权力受限,但没有谁愿意将社稷拱手让于他人,甘愿做屈居臣下之君。就连刘协,也是一直不停的想办法和刘备联系希望能够摆脱丞相曹操的控制。但可惜他没有足够的实力,但却有人成功的做到了。1. 因

  • 两朝风云尔朱荣明知元子攸要刺杀他,为何没能先下手为强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元子攸

    北魏权臣尔朱荣是南北朝史上最野心勃勃的人物之一,后人甚至把他和东汉末年的曹操相比较,称其为北魏力挽狂澜的人物。然而他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的操作并没有成功,还没来得及篡夺皇位,便被孝庄帝元子攸和北魏大臣联手刺杀了。实际上在刺杀事件发生前,洛阳城中就流传着不少谣言。尔朱荣的弟弟尔朱世隆也上报元

  • 宣帝陈顼为什么做人质?北伐失败,宣帝竟被气死一命呜呼?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陈顼

    陈顼年少时就被作为人质送到江陵,被梁元帝软禁,后来江陵被北周攻破,陈顼又被北周作为人质拘押。直到公元562年,陈蒨以鲁山郡作为交换,陈顼才回到陈蒨身边。陈蒨对这个儿子很是愧疚,于是多次封官,逐渐让他掌握了南陈的朝政大权。陈伯宗即位后,陈顼在心腹毛喜等人的协助下,先杀掉刘师知等辅佐大臣,然后派兵平定了

  • “容貌美丽,状似妇人”的韩子高,真的被陈蒨立为“男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陈蒨

    如果历史有颜色,那么它一定是黄色,明明是一对君臣相和的故事,偏偏因为一部杂剧,让他们以另外一幅姿态流传千古。容貌美丽,状似妇人韩子高,浙江绍兴人,南北朝时期陈国人,也是网络上中国历史十大美男之首。史书记载,“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但凡见者,无不侧目而立”。中国史书一般讲究精简,不会在不重要的地方过多的

  • 陈霸先为何立自己的侄子陈蒨为帝?既有客观状况,也有主观意图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陈蒨

    既有客观状况,也有主观意图。1、客观状况谁不想立自己的儿子?那也得有啊!陈武帝陈霸先儿子其实不算太少:长子陈克,为其原配昭皇后钱氏所生,早夭,谥为孝怀太子;次子豫章献王陈立,早夭;三子长沙思王陈权,早夭;四子、五子不知其名,估计也是早夭;六子衡阳献王陈昌,乃宣皇后之子。这么说来,陈昌还是陈霸先的嫡子

  • 两朝风云陈霸先政令不出建康,为何急于废除萧方智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萧方智

    南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在历史上是充满了争议的。有的人认为他偷袭战友王僧辩,靠军事强权夺取萧梁的政权,是不忠的枭雄。也有人认为他建立了陈朝,为汉族政权保留了最后的一滴血脉,是南朝的英雄。这样的两种说法在后世的历史学者中争论不休,形成了不少众说纷纭的历史文章。现在的网络论坛中也有不少历

  • 昭明太子死后,萧衍为何不立次子萧综,而立三子萧纲为储?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萧纲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萧衍经过几年的苦战,终于攻入建康,此前皇帝萧宝卷也被士兵砍下头邀功。萧衍让宣德太后摄政,他自己掌握了所有的兵权。此时萧衍手下都建议萧衍称帝,萧衍还在犹豫。手下劝告他,现在南齐失了民心,正好是自立的时机。如果等到天下稳定了君臣一心再商议这

  • 侯景是谁?他为什么要和萧正德一起掀起“侯景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萧正德

    说到侯景,就不得不提著名的“侯景之乱”。侯景本是五胡乱华中最为凶残,最无人性的羯胡在中国所残余的最后一支力量。羯胡本是匈奴的奴隶,翻身造反建立政权后变本加厉,视汉人为“两脚羊”,肆意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给中原汉人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伤害。侯景经武悼天王冉闵杀胡令后,羯胡基本上被灭族。所残余的羯胡投靠了鲜

  • 两朝风云侯景为何不守诺拥立萧正德,而是继续尊萧衍为帝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萧正德

    在侯景之乱中南梁由盛转衰,南朝国力也就此走上了下坡路。在这场波及整个南朝国土的动乱之中,几乎所有的南梁萧氏宗族和门阀士族都被牵扯其中。他们为了争权夺利,展开了各种政治和军事斗争,使得南梁国力大损,达到了濒临崩溃的程度。尤其是侯景攻入建康皇城之后,更是控制了整个南梁朝廷,兵力也高达十万之众,成为了南梁

  • 南齐皇权更替,萧鸾篡位,屠戮诸王,将萧道成的儿子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标签:萧鸾

    南齐西昌侯萧鸾废掉萧昭业后,另立他的弟弟萧昭文继位,新安王萧昭文继位之后,封赏各王公大臣。封鄱阳王萧锵为司徒,随王萧子隆为中军大将军,卫尉萧谌为中领军,司空王敬则为太尉,车骑大将军陈显达为司空,尚书左仆射王晏为尚书令,西安将军王玄邈为中护军。其他的亲王勋贵,也各有迁调。萧鸾的侄子萧遥光、萧遥欣二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