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昌龄的名句,高适的名句,王翰的名句,全是经典,值得收藏!

王昌龄的名句,高适的名句,王翰的名句,全是经典,值得收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社会摇 访问量:3131 更新时间:2024/1/28 11:45:39

各位诗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王昌龄、高适王翰诗词里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欢,闲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吧!

一、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1、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出塞》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4、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7、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

8、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

9、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10、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邵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二、高适,著名边塞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4、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高适《封丘作》

5、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闻吹笛》

6、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7、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高适《金城北楼》

8、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9、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塞下曲》

10、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三、王翰,唐代边塞诗人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2、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饮马长城窟行》

3、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古蛾眉怨》

4、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赠唐祖二子》

5、共惜不成金谷妓,虚令看杀玉车人。《观蛮童为伎之作》

6、古来贤圣叹狐裘,一国荒淫万国羞。安得上方断马剑,斩取朱门公子头。《飞燕篇》

7、罗袖婵娟似无力,行拾落花比容色。《春女行》

8、骐驎前殿拜天子,走马为君西击胡。《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9、何日黄河航一苇,中条山顶望青台。《秋怀》

10、梧桐月转欲栖鸦,闲弄参差隔紫霞。《夜月吹箫图》

王昌龄的名句,高适的名句,王翰的名句,全是经典,值得收藏!今天就先写到这里了,我们后续会继续给大家分享经典古诗词,喜欢可以收藏、点赞,谢谢!

标签: 王昌

更多文章

  • 王昌龄被闾丘晓所杀后张镐处死闾丘晓,并反问谁养王昌龄之亲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王昌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被后人尊称为“七绝圣手”,足以证明他在七绝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王昌龄与唐朝其他诗人不同,他自小家境贫

  • 王昌龄官场失意的诗意人生〔183〕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典故漫话标签:王昌

    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1、七绝圣手;2、一片冰心〔或玉壶冰心〕;3、秦时明月汉时关〔或省为秦月汉关〕。出处:1、《王昌龄集》;2、《新、旧唐书·文苑下》;3、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昌龄》。参资:古诗文网《出塞二首赏析》。王昌龄古画像 二、早年耕读学道,又从戎赋《出塞》王昌龄〔698—757年〕,

  • 西晋初立:傻儿配丑女,贾午偷奇香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贾午

    西晋初立:傻儿配丑女,贾午偷奇香贾充本娶魏朝中书令李丰之女为妇,颇有才行,生下二女,长名荃,便是齐王司马攸之妃,次名贾浚,亦得适名门。李丰前为司马师所杀,贾充之妻李氏亦坐父罪被戍,与贾充诀别,自往戍所。贾充不耐鳏居,更娶城阳太守郭配之女,叫做郭槐。郭槐性妒悍,为贾充所惮,晋武帝践阼,颁诏大赦,李氏蒙

  • 历史典故《韩寿偷香》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意义标签:韩寿

    韩寿,字德真,西汉开国元勋韩信后裔,曾祖父韩暨做过曹魏的司徒。韩寿的妻子叫贾午,是西晋大臣贾充的女儿。严格地讲,韩寿的妻子不是娶回家的,而是偷来的。贾充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贾南风嫁给了太子司马衷,司马衷即位后,贾南风成了皇后,后来祸乱宫闱,导致八王之乱。贾充的小女儿贾午待字闺中的时候,听说父亲手下有个

  • 唯一留守北方的晋朝将军,花花公子刘琨屡败屡战,守卫最后的据点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刘琨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原本繁华的中原大地,如今却是烽火狼烟不止,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这是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代西晋王朝南迁,建立东晋政权,朝廷无论是文臣武将,都跟着南渡。但是有一位将军却选择留下来作战,坚守领土,他就是刘琨刘琨是北方世家大族出身,是汉朝皇族的后裔,在魏晋时期都是高官。是以刘琨自小的生活就

  • 祖逖都三十多岁了,为何还要和刘琨同被而眠,闻鸡起舞?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刘琨

    闻鸡起舞的北伐名将——最后的豫州刺史祖逖(2)公元280年,祖逖十四岁,这年四月,吴主孙皓投降,被晋武帝司马炎赐封为归命侯,自东汉黄巾起义以来将近百年的乱世终于结束,天下再次归于一统。率先进入官场的哥哥自265年西晋建立,晋武帝司马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努力恢复战乱带来的创伤,没多久,祖逖的父亲祖武

  • 干的事差不多,为何石敬塘、吴三桂遗臭万年而刘琨却留芳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刘琨

    作者:我方团队覃仕勇刘琨是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朝皇族的后裔,家族中多人在魏晋时期任高官,他本人就因之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有酒盈樽,雕鞍顾盼的岁月里,刘琨在世人的眼里就是一下十足的纨绔子弟。可是,当西晋陆沉,国难当头,刘琨立刻担任起救亡重责,远赴孤悬敌后的并州任刺史。尽管只是空有一个“刺史”的头衔

  • 孤守太原九年,西晋“钉子户”刘琨的乱世英雄梦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刘琨

    公元296年的一天,一个青年在某天夜里听到鸡叫难以入眠,便叫醒了另一个熟睡的同伴到屋外舞剑练武,于是这两个青年在夜半鸡鸣时勾勒出了一个青史留名的历史剪影:闻鸡起舞。而这两个青年也用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他们就是祖逖和刘琨。然而他们的后半生却再也没有一起谈笑风声的机会。公元3

  •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西晋刘琨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的

    历史人物编辑:养只白眼狼标签:刘琨

    文/灞上桑东晋名将祖逖有一个好友叫刘琨,两人早年同为西晋司州的小吏(司州在今天河南、陕西、山西交界一带),交情颇深,曾经共睡一张床“大被同眠”(不要想歪了)。半夜听见鸡叫,两人就起身练剑,做广播体操。“闻鸡起舞”就是他俩共同的知识产权。刘琨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姐姐嫁给了西晋赵王司马伦的儿子,

  • 和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的刘琨,后来干嘛去了?两千字读懂刘琨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老海君平叔标签:刘琨

    提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其中的主角祖逖。但是对于另一位主角刘琨,很多人可能就完全不知道了。实际上,刘琨后来的成就,丝毫不比祖逖小。西晋灭亡之前,刘琨已经是西晋的大将军了。西晋灭亡之后,刘琨更是晋朝在北方坚守的最后一位名将,和祖逖南北呼应,试图收复中原。但是后来,刘琨却被当地的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