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七绝曾有“神品”之称,有人认为他可以与李白并驾齐驱。虽然评价有些过头,但他的边塞诗确实独具特色。在这位七绝圣手的笔下,往往寥寥数语,就把边塞军旅生活的画面跃然纸上,把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思想,通过典型化的形象反映出来。下面这首经典诗篇就是一个例子,笔墨精练,声情并茂,不愧为七绝神品。
这首诗摘取守卫边塞的军士生活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用精练的诗句,讲述了一个成功的夜袭战。首句“大漠风尘日色昏”,首先点出了作战的时间、气象。部队驻扎的地方狂风四起,飞沙走石,因为风沙遮天蔽日,看起来好像天色很晚。
虽然天气恶虐,但却是偷袭的大好时机,主帅决定,乘着敌军不注意,立刻开始行动。第二句“红旗半卷出辕门”,半卷,指偷偷地袭击敌军;辕门,指敌军的营门。在茫茫无边的沙漠里,风卷黄沙,日光被遮盖得模模糊糊,就在这个时候,队伍举着半卷的红旗,偷偷地从驻地出发了。
尾句“已报生擒吐谷浑”,吐谷浑是古代西北一个部落,这里借指敌人首领。在洮河北部,先头部队经过与敌人夜战,已有捷报传来,击溃了敌军,并活捉了他们的首领。诗人用一个“报”字,写出这次夜袭战的战果,和全军将士们振奋不已的心情。
至此,一场夜战写得有始有终,有声有色,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王昌龄的这首诗不愧为高手之作,不仅笔墨精练,而且精彩纷呈,仿佛一个快讯,又好像一篇短篇小说,显示了七绝圣手的深厚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