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昌龄很经典的一首诗,笔墨精练,声情并茂,不愧为七绝神品

王昌龄很经典的一首诗,笔墨精练,声情并茂,不愧为七绝神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云裳小历史 访问量:3644 更新时间:2024/1/10 0:52:13

昌龄的七绝曾有“神品”之称,有人认为他可以与白并驾齐驱。虽然评价有些过头,但他的边塞诗确实独具特色。在这位七绝圣手的笔下,往往寥寥数语,就把边塞军旅生活的画面跃然纸上,把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思想,通过典型化的形象反映出来。下面这首经典诗篇就是一个例子,笔墨精练,声情并茂,不愧为七绝神品。

这首诗摘取守卫边塞的军士生活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用精练的诗句,讲述了一个成功的夜袭战。首句“大漠风尘日色昏”,首先点出了作战的时间、气象。部队驻扎的地方狂风四起,飞沙走石,因为风沙遮天蔽日,看起来好像天色很晚。

虽然天气恶虐,但却是偷袭的大好时机,主帅决定,乘着敌军不注意,立刻开始行动。第二句“红旗半卷出辕门”,半卷,指偷偷地袭击敌军;辕门,指敌军的营门。在茫茫无边的沙漠里,风卷黄沙,日光被遮盖得模模糊糊,就在这个时候,队伍举着半卷的红旗,偷偷地从驻地出发了。

尾句“已报生擒吐谷浑”,吐谷浑是古代西北一个部落,这里借指敌人首领。在洮河北部,先头部队经过与敌人夜战,已有捷报传来,击溃了敌军,并活捉了他们的首领。诗人用一个“报”字,写出这次夜袭战的战果,和全军将士们奋不已的心情。

至此,一场夜战写得有始有终,有声有色,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王昌龄的这首诗不愧为高手之作,不仅笔墨精练,而且精彩纷呈,仿佛一个快讯,又好像一篇短篇小说,显示了七绝圣手的深厚学功底。

标签: 王昌

更多文章

  • 王昌龄的名句,高适的名句,王翰的名句,全是经典,值得收藏!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王昌

    各位诗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王昌龄、高适、王翰诗词里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欢,闲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吧!一、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1、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出塞》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 王昌龄被闾丘晓所杀后张镐处死闾丘晓,并反问谁养王昌龄之亲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王昌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被后人尊称为“七绝圣手”,足以证明他在七绝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王昌龄与唐朝其他诗人不同,他自小家境贫

  • 王昌龄官场失意的诗意人生〔183〕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典故漫话标签:王昌

    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1、七绝圣手;2、一片冰心〔或玉壶冰心〕;3、秦时明月汉时关〔或省为秦月汉关〕。出处:1、《王昌龄集》;2、《新、旧唐书·文苑下》;3、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昌龄》。参资:古诗文网《出塞二首赏析》。王昌龄古画像 二、早年耕读学道,又从戎赋《出塞》王昌龄〔698—757年〕,

  • 西晋初立:傻儿配丑女,贾午偷奇香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贾午

    西晋初立:傻儿配丑女,贾午偷奇香贾充本娶魏朝中书令李丰之女为妇,颇有才行,生下二女,长名荃,便是齐王司马攸之妃,次名贾浚,亦得适名门。李丰前为司马师所杀,贾充之妻李氏亦坐父罪被戍,与贾充诀别,自往戍所。贾充不耐鳏居,更娶城阳太守郭配之女,叫做郭槐。郭槐性妒悍,为贾充所惮,晋武帝践阼,颁诏大赦,李氏蒙

  • 历史典故《韩寿偷香》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意义标签:韩寿

    韩寿,字德真,西汉开国元勋韩信后裔,曾祖父韩暨做过曹魏的司徒。韩寿的妻子叫贾午,是西晋大臣贾充的女儿。严格地讲,韩寿的妻子不是娶回家的,而是偷来的。贾充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贾南风嫁给了太子司马衷,司马衷即位后,贾南风成了皇后,后来祸乱宫闱,导致八王之乱。贾充的小女儿贾午待字闺中的时候,听说父亲手下有个

  • 唯一留守北方的晋朝将军,花花公子刘琨屡败屡战,守卫最后的据点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刘琨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原本繁华的中原大地,如今却是烽火狼烟不止,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这是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代西晋王朝南迁,建立东晋政权,朝廷无论是文臣武将,都跟着南渡。但是有一位将军却选择留下来作战,坚守领土,他就是刘琨刘琨是北方世家大族出身,是汉朝皇族的后裔,在魏晋时期都是高官。是以刘琨自小的生活就

  • 祖逖都三十多岁了,为何还要和刘琨同被而眠,闻鸡起舞?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刘琨

    闻鸡起舞的北伐名将——最后的豫州刺史祖逖(2)公元280年,祖逖十四岁,这年四月,吴主孙皓投降,被晋武帝司马炎赐封为归命侯,自东汉黄巾起义以来将近百年的乱世终于结束,天下再次归于一统。率先进入官场的哥哥自265年西晋建立,晋武帝司马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努力恢复战乱带来的创伤,没多久,祖逖的父亲祖武

  • 干的事差不多,为何石敬塘、吴三桂遗臭万年而刘琨却留芳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刘琨

    作者:我方团队覃仕勇刘琨是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朝皇族的后裔,家族中多人在魏晋时期任高官,他本人就因之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有酒盈樽,雕鞍顾盼的岁月里,刘琨在世人的眼里就是一下十足的纨绔子弟。可是,当西晋陆沉,国难当头,刘琨立刻担任起救亡重责,远赴孤悬敌后的并州任刺史。尽管只是空有一个“刺史”的头衔

  • 孤守太原九年,西晋“钉子户”刘琨的乱世英雄梦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刘琨

    公元296年的一天,一个青年在某天夜里听到鸡叫难以入眠,便叫醒了另一个熟睡的同伴到屋外舞剑练武,于是这两个青年在夜半鸡鸣时勾勒出了一个青史留名的历史剪影:闻鸡起舞。而这两个青年也用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他们就是祖逖和刘琨。然而他们的后半生却再也没有一起谈笑风声的机会。公元3

  •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西晋刘琨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的

    历史人物编辑:养只白眼狼标签:刘琨

    文/灞上桑东晋名将祖逖有一个好友叫刘琨,两人早年同为西晋司州的小吏(司州在今天河南、陕西、山西交界一带),交情颇深,曾经共睡一张床“大被同眠”(不要想歪了)。半夜听见鸡叫,两人就起身练剑,做广播体操。“闻鸡起舞”就是他俩共同的知识产权。刘琨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姐姐嫁给了西晋赵王司马伦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