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弹的发展离不开各个“两弹元勋”的奉献,其中有一位人物被称为是中国核物理的鼻祖,他就是赵忠尧。他为我国的原子能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离不开他的艰辛付出,那么他在我国发展原子能的道路上,到底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呢?
出国带回“礼物”
赵忠尧从小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还为了补充更多的知识前往美国留学。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的老师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密立根教授。有优秀的老师指导,赵忠尧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成为了发现反物质的第一人。
后来,赵忠尧又进入英国剑桥大学深造,还接触到了当时的物理学大师卢瑟福教授。卢瑟福教授发现赵忠尧在科研领域积极上进,对他很是看重,当得知赵忠尧要回国时,便送给了他50毫克的放射性镭。赵忠尧把卢瑟福教授送的“礼物”视若珍宝,小心翼翼地带回了国。
安全转移放射性镭
回国之后,赵忠尧将50毫克的放射性镭捐赠给了清华大学实验机构。不料抗日战争打响,北平被战火包围,清华大学也被日军所控制,学生纷纷从学校逃离。赵忠尧得知那50毫克放射性镭还放在清华园,未被及时转移时,便决定潜入清华园将其安全转移出来。
但清华大学周围有日军看守,进去将放射性镭拿出来谈何容易,他便找到了朋友帮忙,趁着夜色里应外合将放射性镭悄悄地拿了出来。为了将放射性镭成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不被日军发现,赵忠尧故意将自己打扮成乞丐的样子,还把那50毫克放射性镭装进了一个毫不起眼的破罐子里面。
赵忠尧的乞丐打扮成功迷惑了日本人,没有人察觉到他有任何异样,都以为他是个可怜的“叫花子”。经过几日惶恐奔波,赵忠尧来到了长沙的清华大学小区,要把破罐子里面的东西交给该校的校长。正当他要踏进校园门时,却被门口的保安拦了下来。此时的赵忠尧俨然是个真正的乞丐模样,保安也不认识他,便将他给拦了下来。
中国原子弹成功爆发
恰好梅贻琦校长路过校门口时发现了不对劲,就上前询问了几句,结果一看清楚乞丐的脸,才得知那是赵忠尧。赵忠尧成功保住了50毫克放射性镭,为中国的核物理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中国积极号召国内各界科学人物加入到原子能的研发中时,赵忠尧也积极参与了进去。
在赵忠尧以及各位核物理学家的共同攻坚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1964年成功爆炸,而后又继续实现了氢弹的成功爆炸。同时,赵忠尧也教导出了很多优秀的科技人才,像钱三强、邓稼先都是赵忠尧的学生,他们同赵忠尧先生一样,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始终不图名利,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