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掌权之时,曾多次发现宫门外许多将军总是在一起闲聊,从来没有见他们参与训练过。所以刘邦便认为这些人不值得重用,他们只是一群只知道贪图享乐的混混。
但张良却不认可刘邦的说法,他告诉刘邦,这些人并不是在混日子,他们很有可能在谋反,我们必须要小心应对,以防出了叉子,被他们夺去了好不容易夺来的王权。
这不仅让刘邦感到疑惑,这些曾经是陪着自己四处征战的将军,怎么可能想要谋反?而况如今自己已是一方王者,等待他们的将是数不清的荣华富贵,为何要选择此时此刻谋反?
张良耐心解释说,陛下四处征战,受尽无数艰苦,这才赢得了王权,那些将军们曾经为陛下血战沙场,出了不少力。可是陛下在夺得天下后,首先册封的是自己的亲属以及萧何等少数人,那些四处征战的将军们并没有得到对应的奖赏,所以这对他们来说非常不公平。
刘邦若有所思,展现出一副疑惑的样子。张良继续解释说,陛下初登地位之时,就曾多次斩杀曾经自己看不惯的人,当时这些将军就已经感到不解了,他们认为陛下属于无情人,说不定下一个被砍头的就是这些将军们,所以他们才要经常聚在一起谈论对策,以防某一天被陛下砍头。
听到这里刘邦才反应过来,并且耐心说道,自己从未忘记过这些老将们的付出,他们从随自己四处征战,立下了许多功劳。但将军们的功劳大小并不相同,又该如何论功行赏,让所有将军都感到公平和开心呢?
张良问刘邦,那些在城门口交谈的将军中,你最讨厌的是哪一位?刘邦说自己比较讨厌雍齿,因为他曾经四处散播我的坏话,所以在我四处征战的时候,将他派往丰邑驻军,想要整治一下他,没想到他竟然选择了背叛,这让我十分痛恨。
张良笑着说,那首先就奖励雍齿吧,陛下连讨厌的人都能奖赏,更别说那些为国立功的优秀将领们了。刘邦听后觉得十分有理,于是他立刻下旨册封雍齿,同时也给他了许多奖赏。
其他将军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变得安心起来,纷纷露出了微笑。他们认为连最不受刘邦喜欢的雍齿都得到了赏赐,那么自己的命肯定不会丢了,而且还会受到更多的奖赏,他们担忧的心逐渐放下。
其实对于统治者而言,奖赏处罚要把握好度,要充分感知人心的特点后制定奖罚的策略。从古至今,有许多王者在赢得天下后,都会向那些曾经与自己一同奋斗战争的人发布奖赏,让他们安心。而且奖赏大小是与功劳相匹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便是这个道理。
只有采取合适的奖赏处罚政策,才能让每一位功臣感到公平和安心,才能让他们继续为国效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就像刘邦一样,他当时就因为不知如何为不同功劳大小的人设置奖赏,所以才寒了这些将领们的心。
还好后来张良发现了此事,并耐心与刘邦解释,为他出谋划策,刘邦这才反应过来,立刻奖赏这些将军们,让他们安心。在奖赏之时,最先受到封赏的是雍齿,他即使与刘邦曾经有诸多不愉快,但刘邦还是选择大方原谅,同时册封他。
这便侧面告诉了那些有功劳的将军们,你们即将会受到更大的奖赏,只要你们愿意继续留在这里,愿意与我一同继续管理这天下,那么等待你们的将是更多的荣华富贵。
后来这些将军们都得到了对应的封赏,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满意,刘邦政权也变得更加稳固。仅仅一个小计谋就收获了所有将军们的心,由此可知奖罚制度一定要从人性出发,从现实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让管理者得到更多拥护,管理地更加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