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朝建立不久,将领们聚众谋反,刘邦:怎么办?张良:快册封雍齿

汉朝建立不久,将领们聚众谋反,刘邦:怎么办?张良:快册封雍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又是秋风 访问量:3928 更新时间:2024/1/21 21:07:29

打江山难还是守江山更难,这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困扰人的难题,通常开国皇帝还觉得打江山非常难,但继位的君主则会觉得守江山也并不容易。

事实上哪怕是那些亲自打江山的皇帝,有时候也会体验到,想要真正守住江山,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前202年,刘邦韩信张良萧何彭越等人的帮助下,总算打败了项羽,赢得了楚汉战争的最后胜利,并于同年正式登基称帝,建立了历史上威名远扬的汉朝,这个江山看上去是坐得稳稳当当的了。

刘邦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当年领先项羽进入关中的时候,就一度不想继续奋斗下去了,只是想要尽情享用关中的财宝与美人,还是在樊哙的劝阻下,才与关中百姓们约法三章,发誓要继续奋斗下去,直到自己彻底夺得天下。

眼看这天下已经彻底夺得了,刘邦便彻底不想奋斗下去了,他也懒得用心思考各种事情,只想着好好休息享受,不太愿意继续辛苦动脑了。于是他非常简单分封了20多位大臣,包括萧何、韩信、张良等人,至于其他的将领们,就暂时晾在了一边。

看过诸葛亮《出师表》的同学,应该对丞相提出来的管理要诀还有印象,作为领导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做到“赏罚分明”,毕竟大家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你一起冲锋陷阵,那最重要的还是要博取自己以及家族的一番荣华富贵,而不是真心觉得你这个领导长得特别帅,所以愿意为你去死。

不过很多领导都不懂得这个道理,看着一群人表忠心久了,就以为那些人还真是一心一意地对自己忠心耿耿,而忽略了他们内心中其实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项羽就是典型地犯了这个错误,在灭掉秦朝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以后,在那里分封诸侯,却不是根据功劳大小,而是根据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远近来分封,与自己关系近一些的诸侯分到的地盘就好一些大一些,与自己关系远的就分到一些不毛之地去,甚至自己还出手抢了人的地盘。

以至于项羽在分封诸侯没多久,各地诸侯就纷纷起兵造反,最后汇聚在汉王刘邦的旗帜下,将项羽给灭掉了。

刘邦其实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他又不像项羽那样,纯粹靠着战场上的勇武就能够轻易取得胜利,这是一只谙熟人心的老狐狸了,自然明白事情干完以后论功行赏的必要性,但他大概确实是太累太想休息了,所以他简单分封了20多个人,就没有管其他将士了。

这下子其他将士就不干了,拼死拼活的奋斗了那么多年,最后刘邦当上了皇帝,自己却还啥都不是,大家心里都很不开心,这个心情与当年造项羽反的诸侯们有点像,但还不到那个程度,于是将领们就围聚在一起开小会,商量着要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有天刘邦在路上散步,看到很多将领们围在一起争论着什么,他就很好奇,问旁边的张良:“这帮大老粗又在聊什么啊?”张良恭敬地回答:“陛下,他们正在商量造反应该怎样才能成功。”

刘邦一听到张良那话,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帮家伙又不是没不知道打仗有多辛苦!天下好不容易才恢复和平,他们为什么要造反呢?”

张良表示:“您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平民百姓获得今日的地位,凭借的就是这些人的力量,他们冒着生命风险来帮助您,不过是在帮助您成就大业的同时,也获得自己的一份富贵。现在您的大业已经成就,可是您所封赏的人,却都是萧何、曹参那样很早以前,就与您关系亲近友好的人,并且封赏非常丰厚。

至于那些跟您有旧怨的人,则大多被贬黜甚至被诛杀,现在这些人迟迟没有见到您的封赏,已经开始对您产生了怀疑,认为以您那个封赏功臣的丰厚程度,哪怕是将全部江山分出来,也无法赏赐所有人,只怕有很多人会被杀害,而当年您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难免有人无意间得罪过你,因此现在人人自危,生怕不仅无法得到封赏,而且还不小心就会被杀害,于是在一起商量干脆造反算了!”

刘邦一听反而就放松了,知道情况其实还在可控范围内,毕竟这些人只是想要得到封赏,并且怕得罪过自己而被诛杀,并非铁了心要造自己的反,只要解决他们的那种恐惧,并且给他们得到封赏的机会,那么这个谋反行动,自然就弥散于无形了。

不过具体如何做,刘邦并不知道,但他一点都不慌,他只是问了一句张良:“那现在怎么办呢?”张良反问了一句:“所有将士都知道您最不喜欢的人是谁?”刘邦回答:“是雍齿,那家伙是我同乡,但豪强出身,向来看不起我,后来更是将我的地盘送人,直接背叛我,我打了他好几次都没打下来,把我搞得非常狼狈,曾经说过有机会必然杀掉他。”

张良一听有这么个人,那事情就好办了:“快册封雍齿,只要他都被封侯了,那其他人的心中自然就吃下了定心丸,知道您不会追求他们往日的过错,并且不会吝惜给功臣的奖赏。”

刘邦一听,这有道理啊,于是就将雍齿封为了食邑二千五百户的什邡侯,在汉初功臣排名中为第57位,比排名62的张良还高了5个名次。其他将士一看与刘邦有大仇的雍齿都被封侯,心中也确实是不再担心了,于是纷纷安心地等待朝廷的封赏,至于造反一事自然就那么心照不宣地过去了。

参考资料:《史记》

标签: 雍齿

更多文章

  • 辕固和黄生辩论本以平局告终,为何后人一致认定黄生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梁娜标签:辕固

    面折公孙子,堂堂负直声。安知上前议,那复有黄生。辕固是西汉初期的著名学者,对《诗经》有着极其深厚的研究,其名声一度传播到朝堂之上,汉景帝时期,他被选拔为博士,负责为景帝出谋划策。从汉朝建立到景帝执政时,道家思想都占据了绝对地位,因此辕固能以儒生身份登堂入室,也从侧面反映了其学问之深厚。博士之间往往在

  • 堂堂尹京手,风采汉张敞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张敞

    堂堂尹京手,风采汉张敞尹京手是一位历史上的名人,他在明朝时期曾担任过京城的尹,为人正直刚毅,深得人民的爱戴。而在他的时代,还有一位风采独特的汉子,他就是张敞。这两位人物,一个是官场中的清流,一个是文化界的佼佼者,在这篇散文中,我们来一起领略一下他们的故事。尹京手,字孟侯,号孟山,明朝末年的尹京城,官

  • 张衡地动仪被教科书删除,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强。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张衡

    “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瑰宝横空出世,智慧结晶陡然而出,他们代表了古代中国高超的创造能力,天地玄妙,巧借神力,很多的发明创造在我们看来都是惊叹不止,难得其解。黄帝之胄,华夏之光,祖先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结晶,遥看当年,我们不知他们如何灵光乍现,百转千传,终流传璀璨星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真能预言地震?为何被教科书删除了?原因很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张衡

    谈起中国的四大发明,想必很多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那就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上也有着极高的地位,可谓是影响深远。然而今天要说的这个发明在名气上并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那就是张衡的地动仪了。很多人从小便从教科书中,读到过关于张衡和他发明的地动仪。往往还有着一张精美的配图

  • 你可能不知道,制作地动仪的张衡在诸多领域竟有如此高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张衡

    张衡,字平子,出生在南阳西鄂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多才多艺,不仅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画家,而且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张衡小时候家境贫穷,常常要靠亲戚、朋友的接济生活。但是,他在穷困的环境中仍然坚持读书求学,十五六岁时就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了,在家乡小有名气。他十七岁时到长安游历,不久后进入

  • 张衡的地动仪真能精准预测地震?为何教科书将其删除?莫非怕泄密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张衡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有提到两个地名,“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说南阳因为有了诸葛亮在那里结庐,所以才显得人杰地灵,但其实南阳是著名的“五圣故里”,一共出了五位被封圣的人物: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其中的张衡之所以能够被称为科圣,是因为他在中国古代的

  • 张衡的地动仪被移除历史课本,中科院院士:房梁上吊块肉都比这强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张衡

    由于时代久远我们对古人的智慧并不能完全了解,比如古时候的悬棺是怎么被送上悬崖的。此外还有一个原本是总所周知的古代科技,遭到了人们的质疑,那就是张衡的地动仪到底是不是真的,随着张衡地动仪的相关内容在教科书中被删除,许多人都在怀疑我们是不是一直高估了古代的科技。 在2017年秋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为何被课本删除?专家:房梁上吊块肉都比它强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张衡

    在我国的古代出现了非常多的能人异士,他们运用匠人智慧做出了非常多的发明创造,最有名的就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了。不只是那四大发明,我国还有很多其他的精巧发明,例如木匠之祖鲁班所发明的鲁班锁,看似非常简单实则蕴藏了无数奥妙,因此鲁班锁也被称为“难人木”、“莫奈何”。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也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发明创造

  • 张衡地动仪被质疑:教科书移除,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撤下,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张衡

    前言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世界上有一个非常权威的组织,它就是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因为其很权威,所以对于它承认的知识产权,那一定就是货真价实的,但对于其不承认的知识产权,那就是存在一定的争议的,比如我国就有很多古代知识产权被这个组织承认,在1980年,我国正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能否预言地震?为何教科书将其删除?原因挺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张衡

    对于人类来说,天灾是非常可怕的,就比如说地震。地震在世界各国都有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曾遭遇过几次损失巨大的地震。痛定思痛,我们如今能依靠科技做出地震预警,就是利用“电磁波”抢在“地震波”之前发出避险警报信息。但这个预警的时间非常短,往往也只是在地震来临前的数十秒到一分钟而已。所以说人力是有穷尽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