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最恨的人为何是雍齿,不光是背叛,与刘邦的家世有关

刘邦最恨的人为何是雍齿,不光是背叛,与刘邦的家世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康康历史 访问量:4185 更新时间:2024/1/19 10:18:40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馀人,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则群臣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资治通鉴.汉纪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刘邦称帝之后,首先封赏了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一时决定不下来,便没能给予封赏。

有一天他高帝在洛阳南宫,从天桥上望见将领们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地坐在地上谈论着什么,由于好奇,就门身边的张良:“这些人在说些什么呀?”

张良道:“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图谋造反啊!”

……刘邦担忧地说:“这该怎么办呀?”

张良:“皇上平素最憎恶、且群臣又都知道的人,是谁啊?”

刘邦:“雍齿与我有旧怨,他曾经多次困辱我。我想杀掉他,但由于他功劳很多,所以不忍心下手。”

张良:“那么现在就赶快先封赏雍齿,这样一来,群臣也就人人都对自己的能受封赏坚信不疑了。”刘邦便赶紧置备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

群臣议论封赏是真,商量要造反却是假的。这不过是张良借机劝谏刘那不要杀功臣。我们今天不谈此事,也不说张良,只说刘邦为何最恨雍齿呢?

公元前208年,刘邦在萧何曹参等羊兄们的拥立下,杀了沛县县令,借陈胜起义也开始造奏朝的反。在夺取沛、丰(邑)两县后,将根据地选在了丰邑。

那时天下大乱,北方的燕、赵、齐、魏的在陈胜的扶持下都的扶持下已经自立为王,他们并不在意秦朝仍然存在,一人家都在四处抢占地盘。刘邦也一样,当时手里也只有两千多兵(史书说两三千,肯定不会超过三千了),由于初期的顺利,让他野心膨胀,就近扩张地盘。他将丰邑交给了雍齿去守,自己带兵去兵了薛地,主要是抢占泗水郡,郡守壮在薛战败,逃到戚,后被他的左司马的曹无伤擒获杀死了。刘邦率军回到亢父,又到了方与,在这里暂时休整。

这时,陈胜派魏将周市南下。周市先夺取了沛县,攻打丰邑时一时未能攻下,就包围了丰邑。周市派人对雍齿说:魏国已经占的有数十城,你雍齿如果降魏,魏封你雍齿为侯,可以仍然驻守丰邑。不投降的话,我就要血洗丰邑。

雍齿这个人很有军事才能,本来就不服气刘邦,不甘心居其之下,这周市一劝降他就心动了,你刘邦不就称沛公吗,我现在是候。于是,他就背叛刘邦投降魏国,为魏防守丰邑。刘邦听到信后肺都气炸了,立即引兵回攻,先是收复了沛县,可伤亡无数硬是没有攻下丰邑。这刘邦当时有多生气真是难以想象,竟然给气病倒了,无奈回到沛县。

刘邦怨恨雍齿和丰邑子弟都背叛他,听说东阳宁君、秦嘉立景驹为假(楚)王,住在留县,就去投靠他们,想借兵攻打丰邑。这时,秦将章邯在追击陈王的部队,别将司马夷率军北向攻占楚地,打到了砀县。景驹让东阳宁君、刘邦引兵西进,与司马夷在萧县西面交战,结果没有占着便宜,打了败仗。在退回来的路上,刘邦收集散兵,屯聚留县,整顿军马后又引兵攻砀县,仅用三天就攻下了砀县。

刘邦收编砀县降兵,得到五六千人,进攻下邑,打了下来,又回军丰邑,再次攻打。结果还是一样的,又没打下来。这刘那简直郁闷死了。当初分兵,刘邦兵不过三千,即使留一半,三番五次攻打,这时能有几个人?

在刘邦一筹莫展的时候,后来听说项梁在薛县,便带了随从骑兵一百多人去见项梁,想借兵再攻打丰邑。项梁给刘邦增拨士兵五千人,五大夫一级的将领十人。这次,他终于攻下了丰邑,城破后雍齿逃跑,投靠了魏国。

这就是刘邦恨雍齿的原因。可是,让人不解的是,刘邦为何要不惜一切死磕丰邑呢?

刘邦祖籍原本是秦国人,在秦魏战争中,被魏国掳到了安浥。后来,秦国大举进攻魏国,魏国招架不住,就将安浥割让给了秦国。可那次不知什么原因,秦国人要地不要人,魏国没有办法,就将安浥的人口迁到了丰地,后来秦统一后在此筑城,所以叫丰邑。所以,很多人只知刘邦号沛公,以为他是沛县人,其实不是,他是丰县(邑)人。历史上是沛县和丰邑放一块称“沛丰”,这在史书中也很常见。

这下明白了吧。刘邦死磕丰邑,那是因为这是他的故乡,城中还有妻儿父母。否则,在那个乱世中,一个小小的县城又何能放在心上。乱世中,大家今天投这个,明天降那个,这都是常事,刘邦身边此类人也很多,可他为何独恨雍齿呢?

这个主要原因也是上面说的,刘邦将丰邑托付他,也就是将家小托付给托付给了他,可见对他的信任。可他竟然背叛了,你说刘邦怎么能不恨?另外,他是沛丰子弟,刘那就是靠沛丰子弟起家的。亲人背叛你,你会不生气?

这里要这里要简单说下雍齿。这个人在楚汉时期绝对是硬核,光从刘邦攻丰邑就可以看出,军事能力是很强的。可只是史书中没有他的传记,其他无从得知。后来魏王豹投靠刘邦,他也可能是此时复归刘邦的。刘邦因功而未杀他,其实也是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否则何来立功?

参考:《资治通鉴》、《史记》

标签: 雍齿

更多文章

  • 汉朝建立不久,将领们聚众谋反,刘邦:怎么办?张良:快册封雍齿

    历史人物编辑:又是秋风标签:雍齿

    打江山难还是守江山更难,这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困扰人的难题,通常开国皇帝还觉得打江山非常难,但继位的君主则会觉得守江山也并不容易。事实上哪怕是那些亲自打江山的皇帝,有时候也会体验到,想要真正守住江山,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前202年,刘邦在韩信、张良、萧何、彭越等人的帮助下,总算打败了项羽,赢得了楚汉

  • 辕固和黄生辩论本以平局告终,为何后人一致认定黄生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梁娜标签:辕固

    面折公孙子,堂堂负直声。安知上前议,那复有黄生。辕固是西汉初期的著名学者,对《诗经》有着极其深厚的研究,其名声一度传播到朝堂之上,汉景帝时期,他被选拔为博士,负责为景帝出谋划策。从汉朝建立到景帝执政时,道家思想都占据了绝对地位,因此辕固能以儒生身份登堂入室,也从侧面反映了其学问之深厚。博士之间往往在

  • 堂堂尹京手,风采汉张敞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张敞

    堂堂尹京手,风采汉张敞尹京手是一位历史上的名人,他在明朝时期曾担任过京城的尹,为人正直刚毅,深得人民的爱戴。而在他的时代,还有一位风采独特的汉子,他就是张敞。这两位人物,一个是官场中的清流,一个是文化界的佼佼者,在这篇散文中,我们来一起领略一下他们的故事。尹京手,字孟侯,号孟山,明朝末年的尹京城,官

  • 张衡地动仪被教科书删除,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强。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张衡

    “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瑰宝横空出世,智慧结晶陡然而出,他们代表了古代中国高超的创造能力,天地玄妙,巧借神力,很多的发明创造在我们看来都是惊叹不止,难得其解。黄帝之胄,华夏之光,祖先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结晶,遥看当年,我们不知他们如何灵光乍现,百转千传,终流传璀璨星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真能预言地震?为何被教科书删除了?原因很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张衡

    谈起中国的四大发明,想必很多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那就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上也有着极高的地位,可谓是影响深远。然而今天要说的这个发明在名气上并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那就是张衡的地动仪了。很多人从小便从教科书中,读到过关于张衡和他发明的地动仪。往往还有着一张精美的配图

  • 你可能不知道,制作地动仪的张衡在诸多领域竟有如此高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张衡

    张衡,字平子,出生在南阳西鄂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多才多艺,不仅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画家,而且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张衡小时候家境贫穷,常常要靠亲戚、朋友的接济生活。但是,他在穷困的环境中仍然坚持读书求学,十五六岁时就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了,在家乡小有名气。他十七岁时到长安游历,不久后进入

  • 张衡的地动仪真能精准预测地震?为何教科书将其删除?莫非怕泄密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张衡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有提到两个地名,“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说南阳因为有了诸葛亮在那里结庐,所以才显得人杰地灵,但其实南阳是著名的“五圣故里”,一共出了五位被封圣的人物: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其中的张衡之所以能够被称为科圣,是因为他在中国古代的

  • 张衡的地动仪被移除历史课本,中科院院士:房梁上吊块肉都比这强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张衡

    由于时代久远我们对古人的智慧并不能完全了解,比如古时候的悬棺是怎么被送上悬崖的。此外还有一个原本是总所周知的古代科技,遭到了人们的质疑,那就是张衡的地动仪到底是不是真的,随着张衡地动仪的相关内容在教科书中被删除,许多人都在怀疑我们是不是一直高估了古代的科技。 在2017年秋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为何被课本删除?专家:房梁上吊块肉都比它强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张衡

    在我国的古代出现了非常多的能人异士,他们运用匠人智慧做出了非常多的发明创造,最有名的就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了。不只是那四大发明,我国还有很多其他的精巧发明,例如木匠之祖鲁班所发明的鲁班锁,看似非常简单实则蕴藏了无数奥妙,因此鲁班锁也被称为“难人木”、“莫奈何”。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也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发明创造

  • 张衡地动仪被质疑:教科书移除,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撤下,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张衡

    前言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世界上有一个非常权威的组织,它就是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因为其很权威,所以对于它承认的知识产权,那一定就是货真价实的,但对于其不承认的知识产权,那就是存在一定的争议的,比如我国就有很多古代知识产权被这个组织承认,在1980年,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