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汲黯狂怼怒骂汉武大帝的红人张汤,被贬出朝廷,事后方知汲黯高明

汲黯狂怼怒骂汉武大帝的红人张汤,被贬出朝廷,事后方知汲黯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正 访问量:2627 更新时间:2023/12/12 22:39:42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大帝可谓浓墨重彩的风云人物,以开疆拓土、励志改革而流芳百世,由此也带出了一批批文臣武将名留青史。却因汉武帝的武断、巫蛊之祸而毁了很多功臣,文臣司马迁因为纳谏而受到宫刑,周亚夫被饿死在监狱里,就连他的小舅子卫青大将也被灭了九族,其他人更不用说了。

可以这样说,在汉文帝时期,那些封疆大吏的下场让人心寒,能够保持到晚年的少得可怜。而汲黯(jian)这位能臣,却能善始善终,并且得到封妻荫子的褒奖,他是怎么能够呢?今天咱们来聊聊汲黯。

说起汲黯,他可是个正经的官二代,上溯到上七代,都是当官的。汲黯年轻时非常幸运,捞了个陪太子读书的好差事,那时叫“洗马”,也就是太子的侍从,太子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当然了,好生一番侍候,待到刘彻华丽转身为汉武帝时,汲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朝廷站个位置,后来担任的最高职务是主爵都尉,负责列侯封爵事宜的中央政府官员,位列九卿,相当于国务会议列席成员,享受正部级待遇。

现在领导身边的秘书们也学会了这一套,都会混个一官半职的。

别看汲黯是官二代,但他心系百姓,为民请命也是人们所称赞的。

汉武帝信用儒家思想,在他开始执政时,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肯定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他就选择张汤这个法家思想的代表,冲锋陷阵,充当打手,前面开路。而汲黯可能受家庭的影响,他崇尚黄老学说,所以,汲黯和汉武帝、张汤尿不到一个壶里,意见往往针尖对锋芒,针锋相对了。

汲黯也是不讲情面的人,有时在朝堂上让汉武帝面红耳赤,惹龙颜大怒,但念及他是个耿直的老臣,没有怎么他,《史记》——甚矣,汲黯之戆也!就是汲黯这个老头子真的是太固执了,简直和石头一样顽固不化。

随着张汤做法的展现,汲黯看出了门道,他认为这个张汤“用法严酷”,打击力度太大,影响政局的稳定,他向汉武帝纳谏:

“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汲黯说他这天下闻名刻薄的刀笔吏是不能担当大任的,张汤成为酷吏,世人只能侧面打招呼,不能正常来往了,社会就乱了。

对此,汉武帝不以为然,继续重用张汤,用严刑峻法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后来,汲黯发现张汤变轨了,为了迎合皇上,有时莫须有给人定罪,打击一大片,张汤以后不会有好下场的,必须和他划清界限,否则,后悔晚矣,因为皇帝有杀伐果断的性格。怎么办呢?只有大张旗鼓地站在其对立面,方能保全自己。

汲黯开始狂怼张汤,甚至怒骂粗话,不计后果地进行人身攻击。《史记》记载了汲黯骂张汤的恶毒话语:“公以此无种(后代)矣。”

这还了得,汲黯这样无理我的当红大臣,不加以惩罚,以后谁还给我卖命?打狗还得看主子,太不像话了,必须加以严办。就这样汲黯被判了。后来遇上了大赦天下,他又被调到了偏远的淮阳,待遇享受诸侯相的俸禄,七年后汲黯去世。

汲黯洞悉了张汤的未来,自己能够躲过灾难,李息与张汤走得那么近,我要提醒提醒他,毕竟是好哥们嘛。于是,在赴任之前,他专门去大行令李息家,劝他:

“皇上还是厌烦我了,把我调到偏远的淮阳去做官。但是无论如何我要提醒您,张汤这个人最终会被皇帝诛杀,此事恐怕会牵连到您。您身为公卿有义务向皇上弹劾他,这也是为了保全您自己啊。”

李息琢磨琢磨,认为说得在理,应该注意。然而,张汤是汉武帝的红人,李息势单力薄,没敢学习汲黯,与张汤划清界限,选择了随遇而安。

不久,丞相府的三个长史合谋诬陷,张汤被逼自杀。汲黯的预测果然应验了。

此案真的牵涉到了李息,汉武帝听说了汲黯对李息的劝告,就判处了李息,嘉奖了汲黯,仍然执掌淮阳郡,还享受诸侯相国同等身份的待遇,可谓是人生赢家。

汲黯死后,皇上因为汲黯的缘故,让他弟弟汲仁做官到九卿,他的儿子汲偃做官到诸侯国相。

标签: 汲黯

更多文章

  • 《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和刘兰芝,如果不自杀,下场可能会更惨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焦仲卿

    说起《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很多人都学习过。这篇文章讲的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当然,这是一篇悲剧的爱情故事,最后男女主人公双双自杀殉情。很多人都为这两个人的爱情觉得惋惜,很同情他们。其实,如果我们知道当时状况的话,能够发现,如果他们不自杀的话,下场可能会更惨。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书上说故事

  •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母亲为什么不喜欢儿媳刘兰芝?

    历史人物编辑:月下举杯邀共饮标签:焦仲卿

    或许正因为《孔雀东南飞》是一个遗憾的故事,所以才会更加让人念念不忘吧。从前老师说这篇诗歌控诉了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歌颂了男女主角的反抗精神和浪漫的爱情。然而,这诗歌诞生时,绝对不是为了反对封建礼教的,那么从人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是希望家和万事兴的,焦母又有什么理由非要拆散恩爱的儿子和儿媳呢?由于父亲角

  • 焦仲卿母亲为什么讨厌刘兰芝?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焦仲卿

    焦仲卿和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这首长诗里的恩爱夫妻,古代能有如此恩爱的夫妻,实属不易。可惜的是,刘兰芝的婆婆一直不喜欢他,最终两人被婆婆拆散,而焦仲卿和刘兰芝最终双双自杀,一桩美好的婚姻却成了人间悲剧。而一切的悲剧源头,都是因为焦仲卿的母亲不喜欢刘兰芝,也就是婆媳关系严重不和,为什么好端端的婆婆会

  • 袁盎遇刺横死街头,结交的侠客剧孟、季心哪里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剧孟

    “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元稹的诗《侠客行》描述了袁盎光天化日下当街被刺杀,街头顿时陷入了恐怖的场景。至于,刺杀原因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要从《史记》中寻找答案了。袁盎虽然在朝廷做官,但跟江湖也有瓜葛。其一,“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从《袁盎晁错列传》的记录来看,袁盎的父亲曾经聚众为盗,后来迁

  • 拨乱反正!高洪波重拳出击,马宁傅明张雷被除名后,又有主裁被罚

    历史人物编辑:豫哥侃球标签:雷被

    李铁引发的足坛反腐扫黑已经进行了5个月左右的时间,150天已经过去了,反观李铁案还没有定论,同时有多人被抓了,一点不夸张的说本次足坛反腐力道非常大,同时也说明现如今中国足球的问题很严重。上一次足坛反腐才过去13年,如今又有一批足协人进去了,同时还有多名国脚因为打假球被抓。中国足协这次反腐几乎被一锅端

  • 少年汉质帝刘缵本来可以成为一代明君,是如何败于权臣梁冀?

    历史人物编辑:旧日历史标签:梁冀

    说起哪一个朝代的小皇帝最多,那就要提一提东汉了。除了汉殇帝(出身100天后登基)和汉冲帝(一岁即位,三岁去世)以外,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位小皇帝即位时也不过八岁。别看他年纪小,却是勇气过人,非常聪慧,也十分有能力。然而这样一位聪慧的小皇帝,却因和大臣相斗失败,在位仅仅一年六个月就被毒杀。他就是东汉第九位

  • 东汉“大贪”梁冀坑杀直言不讳的忠臣,却惧怕卸车埋车轮的张纲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梁冀

    如果要评恶人,梁冀算得上东汉朝货真价实的首恶了。恶人还不可怕,怕就怕在既恶还坐在官位上,且把持朝政近二十年。01梁冀自小就表现出了恶人的天赋,书没读多少,学问不咋的,吃喝嫖赌抽等恶人的十八般武艺却无师自通,是个典型的“五毒”少年。汉顺帝时,其父为大将军,其妹贵为皇后,倚仗着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梁冀一

  • 汉桓帝在孤立无援的条件下,用了三道命令,灭了权势滔天的梁冀

    历史人物编辑:北宋秘辛标签:梁冀

    说起梁冀,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东汉时的著名权臣。他贵戚出身,后来接替父亲成为大将军.其妹梁太后临朝之后,他便开始把持朝政,之后的种种操作可以说是丧心病狂。曾经,他因一句话就下毒杀了皇帝,两位太尉只是因为与他意见相悖,就被他下狱折磨致死。在梁冀专政的20年里,朝中百官无一人敢与他作对,就连皇帝也被他架空,

  • 梁冀:从小就恶贯满盈,长大了欺压皇帝,汉朝衰败有他一半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梁冀

    梁冀是东汉中后期权势最大的奸臣,甚至皇帝都不放在他的眼里。成语里面的“嚣张跋扈”,正是由他而来。据史书记载,梁冀两肩耸起来像老鹰的翅膀,眼睛跟豺狼一样倒竖着,直勾勾地看人,毫无神采,说话含糊不清,学问则只能抄抄写写记个帐。当然,史书记载奸臣时总是喜欢添油加醋,肆意贬低,但这却足以说明梁冀是如何的恶劣

  • 从贤后到祸水,梁妠的掌权之路,兄长梁冀的推动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梁冀

    汉顺帝18岁的时候,朝廷提出立后,汉顺帝犹豫不决,大臣们上书选举,最终德行出众、美貌无双的梁妠被立为了皇后,她贤良能干,才思敏捷,小小年纪就以古代烈女为榜样,堪称贤后,但是后期,由于哥哥梁冀的谗言,她摒弃了娴淑正直,由一个贤后变为了祸国的“祸水”,作为皇太后掌权不放,使东汉朝局动荡不安。贤后梁妠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