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河南历史名人 一百一十三 汲黯

河南历史名人 一百一十三 汲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意青春梦 访问量:1398 更新时间:2023/12/13 10:28:01

汲黯(?-前112年),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人。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汲黯的祖先曾受古卫国国君恩宠,到他已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荣任卿、大夫之职。靠父亲保举,汉景帝时汲黯当了太子洗马,因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汉景帝死后,太子刘彻继位,任命他做谒者之官。

东越的闽越人和瓯越人发生攻战,汉武帝派汲黯前往视察。他未到达东越,行至吴县便折返而归,禀报说:“东越人相攻,是民俗本来就如此好斗,不值得烦劳天子使臣去过问。”

河内郡发生了火灾,绵延烧及一千余户人家,汉武帝又派汲黯去视察。他回来报告说:“那里普通人家不慎失火,由于住房密集,火势便蔓延开去,不必多忧。我路过河南郡时,眼见当地贫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灾民多达万余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我就趁便凭所持的符节,下令发放了河南郡官仓的储粮,赈济当地灾民。现在我请求缴还符节,承受假传圣旨的罪责。”汉武帝认为汲黯贤良,免他无罪,调任为荥阳县令。汲黯认为当县令耻辱,便称病辞官还乡。汉武帝闻讯,召汲黯回朝任中大夫。由于屡次向汉武帝直言谏诤,他仍不得久留朝中,被外放当了东海郡太守。

汲黯崇尚道家学说,治理官府和处理民事,喜好清静少事,把事情都交付自己挑选的得力郡丞和书吏去办。他治理郡务,不过是督查下属按大原则行事罢了,并不苛求小节。他体弱多病,经常躺在卧室内休息不出门。一年多的时间,东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人们都称赞他。汉武帝得知后,召汲黯回京任主爵都尉,比照九卿的待遇。他为政力求无为而治,弘其大要而不拘守法令条文。

就在汲黯任主爵都尉而位列九卿的时候,王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蚡做了宰相。年俸中二千石的高官来谒见时都行跪拜之礼,田蚡竟然不予还礼。而汲黯求见田蚡时从不下拜,经常向他拱手作揖完事。这时汉武帝正在招揽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汲黯便答道:“陛下心里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仿效唐虞舜的政绩呢!”汉武帝心中恼怒,就罢朝了,公卿大臣都为汲黯担心。汉武帝退朝后,对身边的近臣说:“太过分了,汲黯太愚直!”群臣亦责怪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阿谀奉迎,将君主陷于违背正道的窘境吗?何况我已身居九卿之位,纵然爱惜自己的生命,要是损害了朝廷大事,那可怎么办!”

汲黯多病,而且已抱病三月之久,汉武帝多次恩准他休假养病,他的病体却始终不愈。最后一次病得很厉害,庄助替他请假,汉武帝问道:“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庄助说:“让汲黯当官执事,没有过人之处。然而他能辅佐年少的君主,坚守已成的事业,以利诱之他不会来,以威驱之他不会去,即使有人像孟贲、夏育一样勇武非常,也不能撼夺他的志节。”汉武帝说:“是的。古代有所谓安邦保国的忠臣,汲黯就很近似了。”

大将军卫青入宫侍中,汉武帝曾踞坐在床侧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平时有事求见,汉武帝有时连帽子也不戴。至于汲黯进见,汉武帝不戴好帽子是不会接见他的。汉武帝曾经坐在武帐中,适逢汲黯前来奏公事,汉武帝没戴帽,望见他就连忙躲避到帐内。

张汤刚做了廷尉,汲黯就曾多次在汉武帝面前质问指责张汤,说:“你身为正卿,却对上不能弘扬先帝的功业,对下不能遏止天下人的邪恶欲念。安国富民,使监狱空无罪犯,这两方面你都一事无成。相反,错事你竭力去做,大肆破坏律令,以成就自己的事业,尤为甚者,你怎么竟敢把高祖皇帝定下的规章制度也乱改一气呢?你这样做会断子绝孙的。”汲黯时常和张汤争辩,张汤辩论起来,总爱故意深究条文,苛求细节。汲黯则出言刚直严肃,他怒不可遏地骂张汤说:“天下人都说绝不能让刀笔之吏身居公卿之位,果真如此。如果非依张汤之法行事不可,必令天下人恐惧得双足并拢站立而不敢迈步,眼睛也不敢正视了!”

这时,汉朝正在征讨匈奴,招抚各地少数民族。汲黯力求国家少事,常借向汉武帝进言的机会建议与胡人和亲,不要兴兵打仗。汉武帝正倾心于儒家学说,尊用公孙弘,对此不以为意。及至国内事端纷起,下层官吏和不法之民都弄巧以逃避法网,汉武帝这才要分条别律,严明法纪,张汤等人也便不断进奏所审判的要案,以此博取汉武帝的宠幸。

而汲黯常常诋毁儒学,当面抨击公孙弘之流内怀奸诈而外逞智巧,以此阿谀主上取得欢心;刀笔吏专门苛究深抠法律条文,巧言加以诋毁,构陷他人有罪,使事实真相不得昭示,并把胜狱作为邀功的资本,公孙弘、张汤因此深恨汲黯,就连汉武帝也不喜欢他,想借故杀死他。公孙弘做了丞相,向汉武帝建议说:“右内史管界内多有达官贵人和皇室宗亲居住,很难管理,不是素来有声望的大臣不能当此重任,请调任汲黯为右内史。”汲黯当了几年右内史,任中政事井井有条,从未废弛荒疏过。

大将军卫青已经越发地尊贵了,他的姐姐卫子夫做了皇后,但是汲黯仍与他行平等之礼。有人劝汲黯说:“从天子那里就想让群臣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如今受到皇帝的尊敬和器重,地位更加显贵,你不可不行跪拜之礼。”汲黯答道:“因为大将军有拱手行礼的客人,就反倒使他不受敬重了吗?”卫青听到后,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与朝中的疑难之事,看待他胜过平素所结交的人。

时隔不久,匈奴浑邪王率部众降汉,朝廷征发两万车辆前去接运。官府无钱,便向百姓借马。有的人把马藏起来,马无法凑齐。汉武帝大怒,要杀长安县令。

臣我愚蠢,以为陛下抓获匈奴人,会把他们都作为奴婢赏给从军而死的家属,并将掳获的财物也就便送给他们,以此告谢天下人付出的辛劳,满足百姓的心愿。这一点现在即使做不到,浑邪王率领几万部众前来归降,也不该倾尽官家府库的财物赏赐他们,征调老实本分的百姓去伺候他们,把他们捧得如同宠儿一般。无知的百姓哪里懂得让匈奴人购买长安城中的货物,就会被死抠法律条文的执法官视为将财物非法走私出关而判罪呢?陛下纵然不能缴获匈奴的物资来慰劳天下人,又要用苛严的法令杀戮五百多无知的老百姓,这就是所谓‘保护树叶而损害树枝’的做法,我私下认为陛下此举是不可取的。”

汉武帝沉默,而后说:“我很久没听到汲黯的话了,今日他又一次信口胡说了。”事后数月,汲黯因犯小法被判罪,适逢汉武帝大赦,仅遭免官,汲黯遂归隐于田园。

过了几年,遇上国家改铸五铢钱,老百姓很多人私铸钱币,楚地尤其严重。汉武帝认为淮阳郡是通往楚地的交通要道,就征召汲黯任淮阳郡太守。汲黯拜伏于地辞谢圣旨,不肯接印,汉武帝屡下诏令强迫给他,他才领命。汉武帝下诏召见汲黯,汲黯哭着对汉武帝说:“我自以为死后尸骨将被弃置沟壑,再也见不到陛下了,想不到陛下又收纳任用我。我常有狗病马病的,体力难以胜任太守之职的烦劳。我希望当中郎,出入宫禁之门,为您纠正过失,补救缺漏,这是我的愿望。”汉武帝说:“你看不上淮阳郡太守这个职位吗?过些时候我会召你回来的。只因淮阳地方官民关系紧张,我只好借助你的威望,请你躺在家中去治理吧。”

汲黯向汉武帝告别后,又去探望大行令李息,他说:“我被弃置于外郡,不能参与朝廷的议政了。可是,御史大夫张汤他的智巧足以阻挠他人的批评,奸诈足以文饰自己的过失,他专用机巧谄媚之语,强辩挑剔之词,不肯堂堂正正地替天下人说话,而一心去迎合主上的心思。陛下不想要的,他就顺其心意诋毁;陛下想要的,他就跟着夸赞。他喜欢无事生非,搬弄法令条文,在朝中他深怀奸诈以逢迎汉武帝的旨意,在朝外挟制为害社会的官吏来加强自己的威势。您位居九卿,若不及早向陛下进言,您和他都会被诛杀的。”李息害怕张汤,始终不敢向汉武帝进谏。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标签: 汲黯

更多文章

  • 汲黯狂怼怒骂汉武大帝的红人张汤,被贬出朝廷,事后方知汲黯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汲黯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大帝可谓浓墨重彩的风云人物,以开疆拓土、励志改革而流芳百世,由此也带出了一批批文臣武将名留青史。却因汉武帝的武断、巫蛊之祸而毁了很多功臣,文臣司马迁因为纳谏而受到宫刑,周亚夫被饿死在监狱里,就连他的小舅子卫青大将也被灭了九族,其他人更不用说了。可以这样说,在汉文帝时期,那些封疆大吏

  • 《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和刘兰芝,如果不自杀,下场可能会更惨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焦仲卿

    说起《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很多人都学习过。这篇文章讲的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当然,这是一篇悲剧的爱情故事,最后男女主人公双双自杀殉情。很多人都为这两个人的爱情觉得惋惜,很同情他们。其实,如果我们知道当时状况的话,能够发现,如果他们不自杀的话,下场可能会更惨。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书上说故事

  •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母亲为什么不喜欢儿媳刘兰芝?

    历史人物编辑:月下举杯邀共饮标签:焦仲卿

    或许正因为《孔雀东南飞》是一个遗憾的故事,所以才会更加让人念念不忘吧。从前老师说这篇诗歌控诉了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歌颂了男女主角的反抗精神和浪漫的爱情。然而,这诗歌诞生时,绝对不是为了反对封建礼教的,那么从人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是希望家和万事兴的,焦母又有什么理由非要拆散恩爱的儿子和儿媳呢?由于父亲角

  • 焦仲卿母亲为什么讨厌刘兰芝?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焦仲卿

    焦仲卿和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这首长诗里的恩爱夫妻,古代能有如此恩爱的夫妻,实属不易。可惜的是,刘兰芝的婆婆一直不喜欢他,最终两人被婆婆拆散,而焦仲卿和刘兰芝最终双双自杀,一桩美好的婚姻却成了人间悲剧。而一切的悲剧源头,都是因为焦仲卿的母亲不喜欢刘兰芝,也就是婆媳关系严重不和,为什么好端端的婆婆会

  • 袁盎遇刺横死街头,结交的侠客剧孟、季心哪里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剧孟

    “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元稹的诗《侠客行》描述了袁盎光天化日下当街被刺杀,街头顿时陷入了恐怖的场景。至于,刺杀原因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要从《史记》中寻找答案了。袁盎虽然在朝廷做官,但跟江湖也有瓜葛。其一,“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从《袁盎晁错列传》的记录来看,袁盎的父亲曾经聚众为盗,后来迁

  • 拨乱反正!高洪波重拳出击,马宁傅明张雷被除名后,又有主裁被罚

    历史人物编辑:豫哥侃球标签:雷被

    李铁引发的足坛反腐扫黑已经进行了5个月左右的时间,150天已经过去了,反观李铁案还没有定论,同时有多人被抓了,一点不夸张的说本次足坛反腐力道非常大,同时也说明现如今中国足球的问题很严重。上一次足坛反腐才过去13年,如今又有一批足协人进去了,同时还有多名国脚因为打假球被抓。中国足协这次反腐几乎被一锅端

  • 少年汉质帝刘缵本来可以成为一代明君,是如何败于权臣梁冀?

    历史人物编辑:旧日历史标签:梁冀

    说起哪一个朝代的小皇帝最多,那就要提一提东汉了。除了汉殇帝(出身100天后登基)和汉冲帝(一岁即位,三岁去世)以外,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位小皇帝即位时也不过八岁。别看他年纪小,却是勇气过人,非常聪慧,也十分有能力。然而这样一位聪慧的小皇帝,却因和大臣相斗失败,在位仅仅一年六个月就被毒杀。他就是东汉第九位

  • 东汉“大贪”梁冀坑杀直言不讳的忠臣,却惧怕卸车埋车轮的张纲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梁冀

    如果要评恶人,梁冀算得上东汉朝货真价实的首恶了。恶人还不可怕,怕就怕在既恶还坐在官位上,且把持朝政近二十年。01梁冀自小就表现出了恶人的天赋,书没读多少,学问不咋的,吃喝嫖赌抽等恶人的十八般武艺却无师自通,是个典型的“五毒”少年。汉顺帝时,其父为大将军,其妹贵为皇后,倚仗着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梁冀一

  • 汉桓帝在孤立无援的条件下,用了三道命令,灭了权势滔天的梁冀

    历史人物编辑:北宋秘辛标签:梁冀

    说起梁冀,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东汉时的著名权臣。他贵戚出身,后来接替父亲成为大将军.其妹梁太后临朝之后,他便开始把持朝政,之后的种种操作可以说是丧心病狂。曾经,他因一句话就下毒杀了皇帝,两位太尉只是因为与他意见相悖,就被他下狱折磨致死。在梁冀专政的20年里,朝中百官无一人敢与他作对,就连皇帝也被他架空,

  • 梁冀:从小就恶贯满盈,长大了欺压皇帝,汉朝衰败有他一半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梁冀

    梁冀是东汉中后期权势最大的奸臣,甚至皇帝都不放在他的眼里。成语里面的“嚣张跋扈”,正是由他而来。据史书记载,梁冀两肩耸起来像老鹰的翅膀,眼睛跟豺狼一样倒竖着,直勾勾地看人,毫无神采,说话含糊不清,学问则只能抄抄写写记个帐。当然,史书记载奸臣时总是喜欢添油加醋,肆意贬低,但这却足以说明梁冀是如何的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