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侠和游侠到底有啥区别,金庸讲大侠,郭解直播游侠

大侠和游侠到底有啥区别,金庸讲大侠,郭解直播游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 访问量:3409 更新时间:2023/12/23 8:59:19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对侠者的定义。然而,文学作品总是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真实历史上的侠者却很难配得上这句“为国为民”。韩非子说:“侠以武犯禁。”历代王朝对于游侠无一例外都是采取打击、抑制的措施。因为在一定历史时空内,游侠对国家的统治与社会的安定总是构成一定的威胁。那么,游侠便一定是坏的吗?此又不尽然。行侠仗义、重信守诺、轻死散财、劫富济贫都是游侠的优点,这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游侠的起源,大抵来自先秦墨家。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历史上有名的游侠,多不胜数,汲黯朱家郭解段颎等。其事迹也往往被人们津津乐道。乃至像李白也曾写诗赞誉道:“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且让我们来看看汉代的一代游侠郭解。

一、河内恶少年

郭解,字翁伯,枳人(今河南济源市人)。他是秦末汉初著名相士许负的外孙。许负多为王公贵族看相推算,且都灵验。后被汉高祖封为鸣雌候,是汉初唯一的女子列侯。郭解的父亲也是游侠,在汉文帝时被处死。郭解继承父业,亦成为一名游侠。

郭解身材短小,而身体结实强悍,不饮酒。性格阴狠残忍,喜欢结交江湖好友。常为意气,一言不合,便拔剑相击。在少年时代,便已杀过很多人。并且长期铸造恶钱,挖坟掘尸,盗夺财货等,可谓恶行累累。不过,似乎他的运气特别好,加之祖辈的庇荫,每次遇到危难险急之时都能逢凶化吉。

二、浪子回头

长年的争夺使气,南来北往,使得郭解对人生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再加上此前恶行累累,多次险被诛杀,使得郭解决定“改变”。三十岁的郭解一改少年时代的凶狠外露,反而折节行俭,以德报怨。常常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散财济穷,扶微救难。然而依旧喜好任义使气。少年人总是爱慕“正义”“侠义”等字眼。三十岁的郭解,摇身一变,便是侠义的最好代名词。这也使得许多少年郎爱慕其行事风格。

郭解的姐姐有个儿子,既是郭解的外甥,常借其势,横行乡里。有一次与人饮酒,必要对方把酒喝完。对方本已喝不下去,可怎奈郭解外甥却拿酒强灌。对方恼怒,拔刀便刺杀过去(劝酒有风险)。行凶后便急忙逃去。官府也好,本地游侠也好,却怎么都抓不到这个杀人者。而郭解似乎也不愿理会此事。其姐姐便怒道:“我弟弟的义解海内,贼人杀了我儿,竟抓不到此贼。”这是在埋怨郭解呐。于是便把自己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路上,想要借此让郭解丢脸,以到达报仇的目的。

你看,别人杀了你外甥,你却不报仇,现在尸骨无葬,曝尸大路,你总该干点什么了吧?郭解毕竟是行家,当然懂。有时候脸面和义气就是硬币的正反面,也许钱财威逼不起作用,但面子问题确是郭解这种游侠绕不开的挡路石。郭解于是让人伺机找到杀人者的住处,一顿“安排”后。此人最后没办法,只得去向郭解请罪。郭解不但不加怪罪,反倒劝解道:“兄弟杀的应该呀,都是我外甥的错。不值当”于是天下有义气为先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儿,便多来归附郭解。

这件事儿足可看出郭解的老谋深算,城府之深。与当年那一言不合便拔剑相击的恶少年相比,乃是天壤之别。从中也可以看出郭解人生的转变。郭解经过类似事件的层层积累,不仅名满天下,而且交结朝廷中的许多贵臣。不过,郭解始终停留在江湖义气这一层面,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这个社会,他的“侠义”也为他埋下了祸根。加之郭解时常收容那些亡命逃罪之徒,也使得在另一方面许多人对郭解恨之入骨。最重要的是郭解以布衣之身,其影响力竟然可以硬撼执政者的权威。这便更成了郭解的催命符。

三、侠义终杀己

如果郭解的人生以三十岁为分界线。那么三十岁以前是他为恶的时代,三十岁后是他赎罪的时代。可世事无常,有时候明明是好意却办了坏事儿。有时候本不干我的事儿,却硬被牵连。以下两件事儿不禁让小编想起一个名词“一粉抵十黑。”

第一件事儿:汉武帝时有一项国策,强制迁徙富人至茂陵这个地方居住。郭解家贫,按照标准是算不上富人的。当地官吏却因某些原因不敢不迁徙郭解。大将军卫青却说:“郭解家贫,不当迁徙。”这事儿传到了皇帝那里,道:“一个布衣竟然可以让大将军帮忙说话,这正是其家不贫穷的表现呀。”于是郭解举家迁徙。临行时有数千人相送,枳人杨季为县掾,只因赞同迁徙便被郭解兄弟的儿子斩掉头颅。而后杨家人跑到皇城去告状,竟也被当众杀死在皇城下。

第二件事儿:枳地有一儒生与使者一道宴待宾客。有一宾客称赞郭解贤能。此儒生却说:“郭解专门以触犯法律为事,怎么称得上贤能呀。”郭解门客听到这句话,便去杀掉此儒生并且割掉了他的舌头。最后逃亡不知所终。而郭解因此则被白白扣上这指使门客杀人的罪名。

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郭解的城府深算,又怎么可能会明目张胆杀杨季呐?杨季大小也是一个官吏呀。只不过因自家亲人气愤杀人而触动法律,致使自己被牵涉。乃至胆敢皇城下杀人,这真可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而后儒生的被杀更让人觉得荒谬,只因一句话被杀人割舌,太令人难以置信。反倒让笔者认为应当是郭解长期与人结怨,无论是利益受损者还是朝廷都见不惯郭解这种破坏律法的游侠。于是让人假意依附郭解而后伺机作难。最后郭解一族被族诛。

郭解虽然死得冤,但其实也应算罪有应得吧。毕竟少年时代便已恶行昭彰,死不足惜。但分析一个人,总得从正反两面去推敲。我们既应当谴责其为恶的一面,也应当肯定其行侠仗义的一面。荀子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正因为如此,“侠义”的行为才拥有永恒的魅力。

参考书目: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

标签: 郭解

更多文章

  • 大侠郭解死亡之谜:汉武帝与卫青联手,除掉国家大患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郭解

    在春秋时期,有着许多快意恩仇的侠士,就连开国皇帝刘邦年少的时候都想做一个侠客,开国以后刘邦也没有禁绝侠客,所以到了武帝时期,侠客文化大兴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一个叫郭解的人。郭解出身普通,身材也颇为矮小,但是为人却爱恨分明爱好结交亡命之徒,偶有与人冲突便会杀人泄愤在当地是凶名赫赫,再加上郭解身边围着一群亡

  • 郭解:历史上最后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游侠,为什么汉武帝一定要他死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郭解

    他的外祖母给薄太后和周亚夫算过命,他和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相识,他能让卫青在汉武帝面前为他说话,他的“粉丝”为他付出过生命!他就是古代超级游侠——郭解。01黑料明星郭解这个人长得不帅,个子不高,为人阴森狠辣,如果你不小心和他结了梁子,那就要小心了,他极有可能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杀了你报仇。为了生活,郭解干

  • 河南历史名人 一百一十四 郭解

    历史人物编辑:眼镜说数码标签:郭解

    郭解(jiě),字翁伯,河内郡轵县(今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人,西汉汉武帝时期游侠,女相士许负的外孙。网络图片,侵权联删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的不法活动数也数不清。但

  • 平定七国之乱的韩安国,游刃于战场和朝堂之上,最终却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笑话历史标签:韩安国

    韩安国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又一位重要将领。与周亚夫不同的是,韩安国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朝堂之上,都表现出一种稳重的姿态。无论是追随梁王刘武,还是面对朝中的窦太后、丞相田蚡,乃至后来的汉武帝,都显得游刃有余。因而他得以在朝中平步青云,由梁国内史升任御史大夫。但即使如此谨慎,他还是因为与武帝在伐匈奴问题

  • 死灰复燃在今天是个贬义词,它却记录了汉初名臣韩安国转折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韩安国

    汉景帝时期有一位名臣叫做韩安国,字长孺。他最初在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手下当差,深得梁孝王的信任。后来有一次,韩安国犯了法了,被判了罪,关押到了蒙县的监狱里。原来的韩安国在梁孝王面前,可以说红得发紫,但是现在成为了阶下之囚,地位变了就容易被人欺负。蒙县监狱里有个狱吏叫田甲,就经常的侮辱韩安国:“別看

  • 御史大夫韩安国:如果哭有用,男人哭哭又何妨

    历史人物编辑:小鱼儿说情感标签:韩安国

    《汉武大帝》中的韩安国01《史记·韩长孺列传》对西汉一个人物有过很高的评价: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贪嗜于财。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大意是,安国(韩安国,字长孺)这个人有大韬略,他的聪明才智,足以让他在这个

  • 死灰复燃的韩安国,为何错失丞相之位?韩安国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李天侃娱乐标签:韩安国

    韩安国无缘丞相的位置,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汉武帝出于对韩安国人品的质疑和与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所以放弃立韩安国为丞相的想法。相信大家都听过死灰复燃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就是源自韩安国。大致故事是这样的:韩安国曾经因为犯罪被囚禁在蒙县的监狱中,因为没有钱贿赂狱卒,遭到一个叫做田甲的人的羞辱,韩安国愤愤不平

  • 西汉杰出人物-韩安国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韩安国

    西汉杰出人物——韩安国韩安国是梁国人,担任梁王的中大夫,吴楚七国之乱,韩安国和张羽两人作为梁国将领,坚守城池,为赢得胜利立下汗马功劳。梁王因此日益傲慢,出行比拟天子,汉景帝不高兴,窦太后也不愿意见到梁国来的使者,责备使者。韩安国作为梁国使者审时度势,先去找了大长公主,说了一番道理,大长公主传话给窦太

  • 能文能武,韩安国为何在晚年被汉武帝弃之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韩安国

    题/韩安国:生错年代的“全能战士”文/有疾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引言:韩安国曾在七国之乱中一战成名,又在汉武帝时期担任“三公”。但是就在一次意外事件之后,汉武帝却对韩安

  • 韩安国官场三起三落:从狱囚到内史,假摔拒绝任丞相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韩安国

    成语“死灰复燃”用来比喻已经消失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其实,最初它是用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死灰复燃”源自《史记》,而故事的主角为韩安国。司马迁号称史上最牛段子手,讲故事绘声绘色。“死灰复燃”这段记述也是相当精彩,仅百余字,情节却跌宕起伏,精彩生动。字里行间透露出韩安国的霸气以及广阔的胸襟。安